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糖尿病的医生励志故事 正文

糖尿病的医生励志故事

时间:2024-11-15 17:54:20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

  阿图·葛文德在这本书中讨论的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衰老和死亡。初拿到这本书,我没有马上读。面对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我内心是拒绝的,避之不及。而且,在二十岁的年纪,衰老和死亡似乎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有一天无意中翻开读了一段话,就被深深地触动到,当即决定开始读这本书。

  葛文德围绕衰老和死亡讨论了三个话题:养老、临终医疗和善终护理。从葛文德的文字中,我欣喜地看到,无论是罹患绝症的病人还是衰老脆弱的老人,好好活到生命的终点不是不可能的。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我们在对待病人和老人方面最残酷的失败,是没有认识到,除了安全和延长生命,他们还有其他优先考虑事项,譬如避免疼痛或不舒服,尽量保持头脑清醒,偶尔能和家人外出,实现个人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觉。通过改变每个人生命最后阶段的可能性这一方式,我们有机会重塑我们的养老机构、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对话。

  有一些有意义的改变正在发生。对于老人,可以有比疗养院更好的东西,譬如辅助生活。遭遇死亡,可以有紧急抢救之外的其他选项,譬如善终服务。患上绝症,医生、病人及其家属应该通过一系列谈话,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越早思考越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除开子女护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够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况巨额的养老院花费和老人被虐待的报道是现实存在的。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3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4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5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6

  最近对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我缓慢的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Mortal》,“凡人”,我们啊都要去面对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好去面对。阿图医生讲的是关于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却不是从面对自己的衰老出发的,是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开始还可以自己生活,独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慢慢的开始不那么灵活需要两个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强独立生活;再然后反应变得有点迟钝,容易被骗,需要子女帮忙来做决定;后来变得容易摔倒,好起来变得很困难,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后失能失智,连子女都无法照料,需要疗养院。残酷的是,不论是我在写这段文字还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都是希望他们能够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们需要什么呢?我们没有想过,社会也不能提供这样的帮助。阿图医生提到很多人在做这样的尝试,希望提供一个地方,能够让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乐,也能够提供一些医学上的帮助,让老人依然能够享有自由、尊严、快乐。即便是在发达国家,更多的是一些疗养院,医生和护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动,要安排作息,按时吃药,限制行动,只是活着。那我们必须要考虑,父母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该怎么做呢?同时想一下,现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觉得一个人多好,到老的时候真的是能够很好的生活吗?

  其次是“病”,年老的时候,各种病症都找上门来,不论是慢性病还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进了医院,我们都没有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迹治好了,人的身体也不会恢复了,不论是放疗还是手术,都不能让你继续回到自由生活的状态了,同时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这就是生病带来的必然的后果。我们不能说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欺骗了我们,给了我们虚假的希望,只是说现代医学还不能解决这些事情。我们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了解,那些对生命存活意义不大的手术要不要做,在知道手术可能带来反作用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我们或许需要聊一聊他们想要什么,想要怎么样活下去,能够为一场手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最后是“死”,我们总要学者去面对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术台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长生命,只为了呼一口气,最后死去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很多人权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选择了一个服务叫”善终服务“,减少痛苦,轻松地死去。而我自己还没有能够真正的面对这一点,但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真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如何告别?很艰难,但踏出这一步,一定会放下很多事情。记得奇葩说有一集的主题是“该不该鼓励绝症患者活下去“,正反双方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讲故事,讲自己亲人离世时的痛苦与遗憾,告诉你他们面对的时候不知道才是更好的,让人揪心难受的同时也要想想其实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处境。

  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或许也可以有坦然面对这一切阴晴圆缺的勇气,祝愿你我都能有这样的幸运拥有这份勇气。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7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8

  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朋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XX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阿图葛文德。

  作者饱含深深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探讨了有关衰老和死亡这一大众都很避讳的课题。虽然该书是一本偏医学类的书籍,但却非常的真实、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观点。

  普遍认同的一种看待老人的观点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我也一直深深赞同。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这种观点背后的意味:我们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会有哪个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看待,觉得自己是更为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觉得自己都是对的,老是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小孩的言行举止进行指导,评判。那对于老人呢,也是一样。把老人当做弱势群体,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导评价老人,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正我都是为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老俩口平时老喜欢往地里跑,即使是在天气很热的夏天。然后我们就特别义正言辞地“指责”爷爷奶奶:在家里呆着休息多好,万一中暑了怎么办。而且还心安理得地觉得都是为了他们好。奶奶有时叹气说自己老了,没用了,是我们的负担。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么总是这么悲观呢。看了这本书后,有一点能够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对以前自以为是的“我都是为了你们好”而感到羞愧。

  变老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种能力,失去曾经构建起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于这一系列失去的过程我们最多只能尽力理解,却无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老人也一样。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艰难地调整、改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他们希望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去地里干活,只是想去做自己还力所能及的事情,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想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没用的。这也是他们的尊严。

  我们总是觉得衰老和死亡离自己很远,因而很少去关注和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亲人已开始慢慢地从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无论身心都需要做出艰难的调整,如果作为子女、孙辈的我们,能够对于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了解,应该对他们也就会多一份理解,然后陪着我们最最亲爱的人更好地应对他们生命中的转变,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更进一步,我们终有一天也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其实换个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为有了衰老才会显得特别美好;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贵。正视、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年轻,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后,有幸从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将这本【最好的告别】真诚地推荐给所有愿听我分享的你们。愿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们的亲人更好地应对生命中艰难的转变,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弥足珍贵的生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9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尽管回家以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她糊涂的时候甚至谁也不认识,但在短暂的清醒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离开医院的决定,她很高兴是所有家人陪着她离开医院,我们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床上,一定会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太过于关注结果,医学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延长生命,而不是给予安慰和陪伴;我们太执着于问题得以被解决,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痛苦。

  我并不能像一个年迈或濒死的人一样,深切地体会独自等待最黑暗一刻来临的孤独。但我很清楚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听任他人摆布的时候,总是惊疑忧惧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大声啼哭,少年倔强时总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场闹剧,回过头去看,激烈反抗的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耀武扬威,并不是想顶着非主流的乱发抽一根烟。想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变换着方式喊“我在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能够转过头来看一看,哪怕他们对我们的困境也无能为力,但是试图理解并试图给你你想要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也好,其实都和人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类似,人生之中的困境无处不在,尽管有各种为了规避风险而存在的制度,尽管社会努力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还是常常忘记了,处于矛盾中心位置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贩和病人处于弱势,他们更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职业的实质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即便从事专业技术行业,其核心还是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专注于技术精进和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关注到消费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务者的感受,能尝试理解并设法改善对方的体验,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翻译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时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文化,甚至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同,所以这份职业给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了解,再理解和转达。甚至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差别都能带来情感交流结果的明显差异。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0

  终于听完了张大志先生的讲书,我的评价是:好!

  这本书提出并解答了许多我们不愿意仔细思考的问题:人们到底该如何坦然面对(亲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赖活着吗?医疗的终极意义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吗?明知道时日无多,回天乏力,还有没有必要竭尽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义地活着和体面地离开?

  以下是本书译者的精彩总结: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透过作者提供的一个个案例,读者可以看到美国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医疗,美国病人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作者对美国养老历史及现状的考察,让我们看到美国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养老的社会化既保证老年人受到专业、可靠的照顾,又不增加儿女事务性的负担;类型多样、选择丰富的养老机构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医疗、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机构还在不断地改进,往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令人艳羡。不过,作者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他描写的那些被过度、无效治疗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1

  不可否认,阅读这本书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内心的焦虑—面对一些正常的初始衰老迹象。随着年龄增长,人会越来越意识到,死亡,尤其是突然而决绝的死亡,或许没有那么令人恐惧而衰老却着实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如同良好电子系统的突然崩溃,仿佛铁丝锯断脚踝的电影桥段,衰老的随机性和逐渐性,会让成年人的世界日渐崩塌,直至黯淡消亡......

  阿图·葛文德,印度裔美国外科医生,出于对临终关怀这一课题的兴趣,以多年积累、游访及亲历的众多事例,著作此书,既有对医生从业人员定位的建议,也有对临终关怀领域发展的介绍与展望。有数据,有实例,有采访,是西方科学的理念。

  但全书由从未离开过印度的祖父在印度传统家庭中养老始,由移民美国深造终身践行科学行医的父亲魂归印度恒河的仪式终,骨子里的东方思辨与哲学,又在告诫读者,无论是病患还是家属,最终选择权依然在你们手中,何时进,何时退?在战术上积极运用先进科学手段克服生死攸关的大病症,在战略上适时退回独立而有尊严的生活状态“藐视”衰老,甚至是死亡。既然我们不能选择生的方式,至少应该为如何体面的死亡做出自己的判断—了解自己最在意的生活底线,不做无谓的生存挣扎。整本书的读感犹如观看李安导演的电影,外在观感很西式,内在灵魂依然保有东方韵味。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2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3

  《最好的告别》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国养老的发展趋势。几十年来,从救济院到疗养院,养老外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终点到来之前,什么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鱼一样。”这样的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改革人士们不断探索出不同的新的养老之路,例如辅助养老机构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践行。在传统的养老院当中,安全生存作为第一要务,“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在这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当中,老人可以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而不是像在机构中被各种规则所约束。例入引入儿童,动物,植物,“用两条狗,四只猫,一百只鸟发起的革命”,“抗击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让老人们的价值感得以体现,使其心灵得到滋养,实现最大可能的自主,免于强迫和限制,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中,书写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面对人生尽头。医学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是放手,还是全力救治?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的诉说,让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终点是多么艰难。“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理解和接受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去面对——不光是自己,还是家人。在这一刻,选择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书,作者采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引用实证研究结论,尽量客观、科学的陈述事实与阐述观点。但同时,那一个个脆弱而真实的生命时刻,也常会人泪光闪现。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4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5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6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颠覆了以往我对衰老与死亡的观念,引起了我对衰老与死亡的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衰老与死亡——一个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但作者阿图·葛文德却勇敢地创作出有关这个话题的作品。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他说出了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的话,这本书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承认我们会衰老与死亡这一事实。这是感人肺腑的作品,它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通过细致慎重的考察与运用其专业知识,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写出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发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衰老

  文中讲述了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好好锻炼,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延迟衰老,能够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地活到老去。但原来不是,在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开始衰退,这种衰退具有不可抗力。即使,我们有一个多余的肾、一叶多余的肺、一副多余的性腺,以及多余的牙齿,终会有一天,备用的一个关节也受到损坏,备用的的一条动脉也已经钙化。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耗竭。在年老时,我们终会死于某种疾病。

  作者指出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敢真正去批判的现象,这样的想象使我们都活在长生不老的幻觉里。然而,罔顾事实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及时采取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措施,但我们没有,这使我们遮蔽了本来存在的、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

  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老年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难以治愈康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个人衰老体验上面,而不是放在如何完全治愈老年病上面。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尽量让老人少吃苦,注意生活细节。如老人容易摔跤,一摔跤就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预防他们摔跤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二)老人的独立

  作者描述了他的妻子的祖母爱丽丝,在退休后,即使失去配偶,也没有依靠家人或养老机构,依然保持完全独立的生活,她跟朋友去健身跳舞,她会修水管,自己剪草坪,经常为家人缝衣服、织围巾等,她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看起来棒极了,这也是我对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美好幻想。我经常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即使到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政府给的一些养老金,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健康,都可以好好地自己一个人活到老去。

  但故事后面发生了转折,也许不能说是转折,而是注定。爱丽丝渐渐变得步履不稳、记忆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即使爱丽丝极度不想到疗养院,由于她身体的衰弱,她也无可奈何了。

  看到爱丽丝进入疗养院的情节,我原本的幻想都被毁灭了。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那时候,我们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将无法维持独立生活,即使不想依赖任何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们要在变老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

  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敬老、养老、孝道的价值观和情感模。我一直都认为,我们应该对老人进行家庭养老才是孝敬他们最好的一种方式,把老人放到机构里,孤零零的,无亲无故,是一种残忍的养老方式。但是,看了《最好的告别》后,我的观念再次被颠覆。

  路·桑德斯88岁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也不肯去疗养院,他的女儿谢莉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原本谢莉认为,把他接到家里照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路的生活习惯与谢莉家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同,许多个夜晚,路让家里的人无法入睡。随着年龄与身体衰弱的增长,路在90岁时已经失去洗澡所需的平衡和灵巧,除此外,路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谢莉的责任有增无减。除了要照顾父亲,她还需要照顾家人,上班工作。谢莉几乎到达崩溃的地步。她觉得自己的神志在弱化,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

  看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当中,看到谢莉的窘况,我不禁想到,我对父母的承诺。我曾对我的父母说,无论如何,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都会照顾他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的不同,我认为路与谢莉之间的这个矛盾,最终还是会有的。在出现这个矛盾的时候,我也是会和谢莉有一样的想法,我想当个好女儿,我希望我的父母安全,也希望他们快乐,但我也需要一份可控制的生活。但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安全,又能使自己有可控制的生活?

  如果照顾不了老人,就把他们送到疗养院吧。但是这又违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过,疗养院有专业护理,比我们自己照顾老人也是要安全很多。但是,目前大多疗养院只注重对老人的身体护理,由于想更好地管理,让老人每天准时几点起床,准时几点洗澡吃饭,其实说是疗养院,却更像监狱。大多疗养院毫无生机,疗养院变成了一个只是寄存失智失能老人的寄存处。

  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人在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青年、中年,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为何到老年就不允许他们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呢?老人也是人,虽然年老了,但是他们与年轻人有着同等的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现在追求的有价值的生活,也有他们年轻时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我们更加应该给老人这个权利予以尊重。如果社会一直不给予老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的尊重,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么到时候我们将会自食其果。我们也不希望我们会被剥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希望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观念。

  我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都没有绝对的好。对于哪一种养老方式比较好,我们要先询问老人的意见。而在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考虑把老人送到疗养院,但前提下,要选一个老人喜欢的疗养院,一个有生气的疗养院,并且在老人身体可控情况下,空闲时,把老人接回家两天,让他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四)放手

  作者通过描述好几个末期病人的故事,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的事实。一旦绝症病人处于末期,即使医生们都知道病人治不好,但医生们仍会对病人采取一切“积极”治疗。化疗、放射、切除各种身体部位,怕自己做得太少对不起结果。这样的做法看上去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希望。但是这一切让病人疲惫不堪,最后的日子只能在监护室度过,然后离世。病人的离世,也让原怀有希望的家属,产生更大的悲痛。

  对于末期病人,我们应压抑住过度医学治疗的冲动,考虑在什么时候停止治疗,诚实面对垂死的窘境,更多地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尽力帮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从而避免过度的技术干预增加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当你处于生中,你亦与死同行。接受死亡与衰老的事实,能使我们更好地活着。人生无常,《最好的告别》让我更加珍惜时间与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他人应有同理心,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不舒适度。除此外,我们也应对生活中的社会制度与现象多思考,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7

  本书英文名,BeingMortal,我理解的是,“终有一死”,好像有看透死亡的豁达,也有对衰老的接受,也有无可奈何。《最好的告别》则更加温情,表达了对好好活到终点的希冀。

  这本书的作者是阿图·葛文德,是2004年《新闻周刊》评选的“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之一”,2010年《时代周刊》评选的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榜单中唯一医生,也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

  全书8个章节,每个章节一个独立的小名字,分别是“独立”,“崩溃”,“依赖”,“帮助”,“更好的生活”,“放手”,“艰难的谈话”,“勇气”,“三杯恒河水”。

  总体上看,前半部分是讲衰老和死亡是怎么一回事儿,养老机构的优点和不足,后半部分是讲大限来临之前的不同选择和境遇,善终护理的进步性。

  2018年3月14日,霍金的去世刷爆了朋友圈。霍金对安乐死的看法是:“受罪者有权利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他想的话。但是我认为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生活再怎么糟糕,总有一些事情你能做,且能成功。活着,就有希望(whilethereslife,thereishope)。”2011年5月,霍金在英国《卫报》的采访上对死亡发表了看法,他说,“我在死亡的阴影下活了49年。我不害怕死亡,但是我也不急着死,我还有许多想要立马做的事。”

  Thosewholiveintheshadowofdeathareoftenthosewholivemost.

  那些活在死亡阴影下的人经常是那些活得最淋漓尽致的人。

  跑题了,变成励志短文了。

  回到《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这本书讲述了人类对自身生物学约束,以及对抗基因,细胞,血肉,骨骼所设定的种种限制的斗争。”

  斗争的原因有各种。大部分是对亲人的不舍,对死亡的畏惧,有的是想多吃一口冰淇淋,有的是想多上一节教学课,还有的是想多看一次日出,有的是想对自己的花草多浇一次水,或对自己的宠物多一点照顾,等等。

  那又是如何斗争的呢?

  书中说“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自己生活存在价值?”更通俗一点说法是找一个活下去的理由。书中引用了《忠诚的哲学》一书()中罗伊斯的观点。“为什么仅仅存在,仅仅有住,有吃,安全地活着,对于我们是空洞而无意义的?我们还需要什么才会觉得生命有价值?他认为,答案是:我们都追求一个超出我们自身的理由。”如果理由是“陪伴”,那么一心一意待在一起,便是最有意义的时光,而不是满身医疗器材,时而疼痛,时而麻木。如果“快乐”是理由,那么发现和创造快乐,减少痛苦,便是有价值的。

  作者的父亲便是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快乐,不想要疼痛,选择了回家。“每一天,他都会发现一些为之而活的时刻。”书写了自己故事最后几行的安宁。

  “无论我们面临怎样的局限和阵痛,我们都希望保留自己作为自己生活篇章的作者的自主或者自由。这是人之为人的精髓。”

  大限来临,既要有全力治疗的勇气和决心,也要有随时下车的审慎和自主。

  “对于人类来说,生命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具有整体感,其弧度取决于那些有意义的时刻,那些发生了重要事情的时刻。”

  希望每个人的故事的最后几行都是安宁。最后用新发现的精神偶像癌症患者农民诗人白茹云的一首诗结尾。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8

  这本书是闺蜜介绍给我的,从去年看到今年,看开头分分钟想睡觉,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但还放不下,总是想翻翻,越到后面越有带入感。

  作者被寓为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这本书荣获20xx年众多媒体大奖。在书名的下方有个副标题----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我们都去过医院,医生的能力会让你有一种安全感,但是作者却认为对于自我认识的威胁,最严重的莫过于解决不了病人的问题。

  我们终将都要面对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衰老与死亡,其实再高科技的医学也不能帮助人类长生不老,高额的医药费也并不能挽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作者说他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学到很多东西,但不包括死亡。在病人家属问到:“她要死吗?”他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家属言下之意是病人如!何!死!

  这本书信息量好大,一个个真切的故事,囊括了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归纳起来主要从三大话题展开:临终医疗、护理以及养老。

  作者从不同身份的角度来阐述医学、疾病和老年。使我们能更明智地思考这些本就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做好应对的准备。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者这句经典让我不再惧怕谈论死亡。

  曾经在重阳节,陪女儿参加舞蹈学校的活动,去过养老院,走进去的那一刻我就想哭,那里的老人大部分是因为患病子女没时间照顾才不得己送去。我询问了好几位老人,他们的实际年龄都比我目测的至少老5-10岁,简陋的房间里只有床、床头柜、衣柜和坐便椅,每天基本只靠发呆来打发时间。这样只会加速他们病情加速。

  那次在养老院只有短短1个小时的相处,我和孩子临走时老人那种不舍的眼神我都不敢正视,拉着的手不愿松开。

  可见心理关怀是多么多么重要。书中也提到: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孩童时代,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对我们呵护备至,他们老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关爱有加。

  “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

  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会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但我想奉劝朋友们,在能够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保持高度的警觉。

  最最让我想跟大家分享并且我们可以及时做到的就是书中P34----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美国有专门的老年病医生,作者在跟着专家实习的时候,专家在聆听完老年病人的阐述后,观察他们从椅子上站起来是靠手推扶手还是轻松地自己站起来,然后都会仔细检查他们的脚。绝大部分老人暴露了问题:由于无法弯腰够到脚,所以不洗脚,不剪指甲,趾间有疮疡,脚球处有厚厚的老茧。

  朋友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脚吧。减少服用处方药,增加平衡感和肌肉力量,把跌倒的概率降到最低。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19

  是镜子起皱了吗,刚取下来的耳环放哪了,姨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光顾了,声音怎么不清亮了,眼睛怎么也开始模糊了,晒晒太阳竟然睡过去了,半夜如厕不小心摔倒骨头碎了,吃的越来越少了,睡睡醒醒对昼夜没概念了,总闪过从前的事认不得眼前的人,死在医院或自己家,在抢救时或睡梦中,挣扎了很久或只疼了那么一下。终是能亲身确认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有一天想到终会经历以上。如果此生未得意外青睐。

  自身变老、他人帮助、从家庭到疗养院的转变、姑息治疗、善终服务、解释型医患关系、最后告别的勇气…书中的常识,是集慈悲、人道、人文、现代医学于一体的理论研究,可是实践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当下国内的医疗大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桎梏中,即使是一个从医多年惯看病、死的老人,在面对自身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本能的求生欲也可能使他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儿女明知不可却不加规劝的顺从,也只能是用孝敬为痛苦推波助澜,也同时深陷其中。

  衰老和死亡,它们已经一前一后在路上。希望以后,不介意嘴角笑出的大括号,会选择住进疗养院,能和信任的医生成为朋友,看见后辈漂亮小姑娘会咯咯地说“像我”,偶尔数落一下坐在餐桌对面的老头儿,还是会嗔怪被玫瑰花刺扎伤了手,在一个晴日的午后,翻开年轻时的日记读一读,然后铺开纸张,平静地写下遗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0

  正值端午,一家人团圆的日子,我们这群大学的兄弟们又聚在一起,却是阴阳相隔,痛心疾首。

  就在两个月前阿俊结婚,大伙聚一起还在感慨,要聚齐的机会越来越少了,还约好六月聚你的新婚单身趴,而如今却成了永别。

  生命总是那么脆弱,生死离别是人生中不得不经历的事,虽然心中淡然,却终究会来得猝不及防。

  回想过往,自己近距离接触死亡已有四次,那种死里逃生后的窃喜和后怕,让我很早就懂得珍惜当下所拥有的。

  前几年有个同学问我,怎么看你人家结婚你都好像有到场?在我看来,或许大部分人的一生就两件重要的事,一个是结婚,一个是死亡。或许每一次重逢都将是最后一次,又何尝不能在自己能抽出时间去做一件件有意思的事情。

  珍惜当下,心中无憾,才能活出生命的通透。

  现在回家时间越来越少,喜欢和家里老人待一起,听他们说说话或一起发发呆,总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趁现在有机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做一些不做会后悔的事,当某一天面对死亡,也就释怀了。

  纪伯伦说: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

  好好活着,好好死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1

  在未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说想要看看《最好的告别》,然后告诉自己好好活着。

  在第一次读完以后,改变了自己单纯的这种想法;现在,第二次读完这本书,觉得这本书,纠正了之前的问题、回复了当下的问题、揭开了以后的问题。

  终其一生,我们要承担各种各样的告别,不仅仅是诗人笔下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这类生离的告别;还要承担“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样的死别。亦要承担自己和自己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

  我们大都喜欢“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我们排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面对总会感慨岁月如梭,自己一转眼就长大的事实;却总会忽略身边渐渐变老的他们。当有一日,面对垂垂老矣的他们。我们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是选择送他们去养老院,还是选择让他们在家中安度晚年?

  这一话题,曾是演讲的题目,曾是辩论的主题,很难说,哪一种是正确的选择。对于此,因为老人地位的沦陷,因为子女的以爱为名,因为社会的压力,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性,会让我们陷入两难的局面。

  正如董卿所言:“所谓父女母子一场,终究有一别,就让我们一起怀着倒计时的那种心态,珍惜在一起的日子。这是一个空缺,但更是圆满。”

  喜欢一句歌词,我能想到最烂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喜欢一句诗句,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不曾忘记缠绵病榻的爷爷,有着奶奶的贴身照顾;不曾忘记爷爷在离世的时候,拉着奶奶的手,问奶奶:“我走了,你怎么办?”;

  奶奶说那是爷爷今生最温柔的时候,奶奶说,我会好好活着,然后在未来的某一天,去找你。

  我们期待,同年同月同日的离开;但我们总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个先走的困局。如何做到与他或她的告别,也是一种心的考验。

  或许我们都曾想过,若有一日,面对疾病缠身的自己,我们会选择怎样的方式优雅的跨过生命的终点?

  我们会选择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还是选择在亲人的陪伴下,躺在自己熟悉的家里,安静离开呢?

  不曾忘记,同学身受癌症折磨,日渐憔悴的模样;…亦不曾忘记,自己在医院的病床上,拉着妈妈的手,和妈妈说:“我不想要来生,也不想要长寿,只希望自己活着的每一天都不要经历病痛的折磨。”

  曾想象,在未来的某一日,躺在铺满阳光的床上,嘴角上扬,慢慢阖上眼睛。这是自己所想的最圆满的告别。

  对于生命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期待,对于结局,我们大都写不下最好的圆满。或许有一日我们会面临全身插满管子的离开,或许我们没有痛苦的离开,无论哪一种的选择,都将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告别。我们只能在自己所控制的范围,做到最好。

  无论衰老、无论疾病,都是我们终将面临的问题。此书,仅以让我们了解,让我们思考,也让我们有例可借。

  遵从内心的声音,尊重亲人的选择,多一些倾听,少一些“以爱为名”的绑架。

  努力做到最好,便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2

  衰老与死亡于每个人而言是不可避免会触及之事。但对于它,我们可否了解过思考过?又或者,我们从来都习惯性的倾向于选择回避,而回避最终又会带来什么?《最好的告别》带我们了解衰老与死亡的常识,思考生与死的话题!

  通过作者清晰顺畅的语言描述,我们会明白:生命的最后时刻,有时候挑战得不偿失。忍耐着那些无法凭希望使之消失的限制,患者与亲人都在不忍中回避着、幻想着,身心在疼痛中不安着……最终,未及告别却终成永别,逝者在伤痛中长眠,生者在目睹至亲忍受伤痛的折磨中耗尽了心力,那些还未及完全消散的伤痛情绪也终于在幻想灰飞烟灭之时随着遗憾肆意在心中迷漫,甚至化作尘埃遗落于未来。那些日久难以平复之伤痛,或许只是因为对于最后的告别,我们从未去认真思考过,以至于在自然不可抗拒的衰老与死亡面前,我们只会深感自身的渺小,暂时还难以忍受那样的伤痛与心的不安。

  面对局限,我们尚未强大到能理性去思考,思考如何善终,如何告别!我们尚不能像文中作者的父亲那样不带幻想地看待它们、不假装它们比实际情况要好――不粉饰太平。

  细细想来,“不幻想、不粉饰太平”,何其不易!思之且行之,需要跨越的东西何其之多!这样的跨越,何偿不是来源于对生与死的深刻思考与认识。书中这句话说的好“思考死亡不是为了好死,而是为了活的更好”!

  “活的更好”,为临终者大限之前的善终,了无牵挂得以安息,为生者了无遗憾,未来身心安详。就如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那样:“我们幸而能够听到他讲述他的愿望,听到他跟我们说再见。通过有机会做这些事,他让我们知道,他的心境安宁。这也让我们心境安宁。撒完父亲的骨灰后,我们又默默地在河面上随波逐流漂了一阵子。当太阳蒸发了薄雾,我们的骨头在阳光照耀下温暖起来。然后我们示意划手可以走了,他捡起了船桨,我们向河岸驶去”

  最好的告别,就是为这样一份心安吧!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23

  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究竟是什么,我们一直都搞错了。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本文末,译者详细的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不在赘述。我主要讲看完这本书对我的两点启示。

  1.为什么看这本书?一直想要了解奶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待奶奶衰老甚至死亡的恐惧,那不是一种每天都处于恐惧的状态,而是在你吃饭时,看书时,跑步时等等不经意间的一个想法,而这个想法会击败你所有的坚强。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对待奶奶和自己的处理方式。感谢阿图作者。

  2.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新的视野去看待医疗对人的影响。以前理解的医疗就是要延长病人的生命,这也是我理解的医疗的终极目的,但却忽视作为<人>才是医疗的目的。延长生命是好事,然而人之所以是人,不仅要追求活,而且更想要追求的是活着。文中大量的观察和研究告诉我们,相反,为了延长生命满身插满管子去维持生命,不如采取姑息治疗让即将离去的人好好的度过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说起来简单,但到底什么时候采取善终服务,这对于生人,医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你不知道这个决定对不对,适不适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精选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除开子女护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够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况巨额的养老院花费和老人被虐待的报道是现实存在的。读后感m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2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5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范文

  这本书是闺蜜介绍给我的,从去年看到今年,看开头分分钟想睡觉,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但还放不下,总是想翻翻,越到后面越有带入感。

  作者被寓为医生中最会写作的人。这本书荣获20xx年众多媒体大奖。在书名的下方有个副标题----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我们都去过医院,医生的能力会让你有一种安全感,但是作者却认为对于自我认识的威胁,最严重的莫过于解决不了病人的问题。

  我们终将都要面对家人、朋友和自己的衰老与死亡,其实再高科技的医学也不能帮助人类长生不老,高额的医药费也并不能挽救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生命。

  作者说他在医学院读书期间学到很多东西,但不包括死亡。在病人家属问到:“她要死吗?”他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家属言下之意是病人如!何!死!

  这本书信息量好大,一个个真切的故事,囊括了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的实证,归纳起来主要从三大话题展开:临终医疗、护理以及养老。

  作者从不同身份的角度来阐述医学、疾病和老年。使我们能更明智地思考这些本就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且做好应对的准备。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者这句经典让我不再惧怕谈论死亡。

  曾经在重阳节,陪女儿参加舞蹈学校的活动,去过养老院,走进去的那一刻我就想哭,那里的老人大部分是因为患病子女没时间照顾才不得己送去。我询问了好几位老人,他们的实际年龄都比我目测的至少老5-10岁,简陋的房间里只有床、床头柜、衣柜和坐便椅,每天基本只靠发呆来打发时间。这样只会加速他们病情加速。

  那次在养老院只有短短1个小时的相处,我和孩子临走时老人那种不舍的眼神我都不敢正视,拉着的手不愿松开。

  可见心理关怀是多么多么重要。书中也提到:修复健康,也需滋养心灵。孩童时代,父母甚至是祖父母对我们呵护备至,他们老了,我们也应该对他们关爱有加。

  “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时,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我们无法选择生命的长度,但可以选择生命的宽度。

  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随着年岁的增长,快乐程度提高,会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但我想奉劝朋友们,在能够享受生活的同时对自己的身体保持高度的警觉。

  最最让我想跟大家分享并且我们可以及时做到的就是书中P34----脚才是老年人真正的危险,导致跌倒的三大主要危险因素是平衡能力差、服用超过4种处方药和肌肉乏力。没有这些风险因素的老年人一年有12%的机会跌倒,三个风险因素都占齐的老年人几乎100%会跌倒。

  美国有专门的老年病医生,作者在跟着专家实习的时候,专家在聆听完老年病人的阐述后,观察他们从椅子上站起来是靠手推扶手还是轻松地自己站起来,然后都会仔细检查他们的脚。绝大部分老人暴露了问题:由于无法弯腰够到脚,所以不洗脚,不剪指甲,趾间有疮疡,脚球处有厚厚的老茧。

  朋友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脚吧。减少服用处方药,增加平衡感和肌肉力量,把跌倒的概率降到最低。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范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1

  《最好的告别》我陆陆续续看了五天,写下的读书笔记过千字。作为一位照顾老人长达十年之久的亲人,最后写读后感时下笔时甚是躅踯,唯恐写污了这一本著作。

  作者阿图·葛文德,祖籍印度,居住于美国,职业是一名医生,家中的父亲身患癌症,通过亲身的经历以及所见所闻,从心理精神方面对老人的衰老至死的历程作出了深刻的分析,并对养老医疗临终护理整个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

  这本书让我们能清楚的知道老人在老去时,不光有健康需求,更有尊严需求、亲情期盼、临终安宁希望。

  养老:

  书中很是鄙弃那些传统的养老机构,甚至称之为集中营,四五人甚至七八人一大间,个人毫无私人空间,毫无半点隐私可言,对老人的心灵精神的摧残更甚过于肉体的摧残。

  提倡新型的养老方式,比如家庭式,比如独立式,让老人拥有足够的隐私和单独的空间,但又能得到充足的照顾,在这种环境下生活的老人,拥有尊严,精神饱满,寿命大大增长,医疗费用大幅降低。

  老人最大的心愿是能留在自己家里,能安稳舒适的生活,但这就需要亲属付出极大的耐心和代价了,这也是往往很难达到的。

  我的父亲双目残疾了好些年,七十岁后又脑梗中风甚至出现了老年痴呆,别人劝说送去养老院,以免辛苦。但我还是坚持在家居家养老,因为我知道这是他最大的心愿,也是对他最舒适的选择,对于我来说压力固然是山大,我也只能说尽力而为。

  劝君莫要等到:树欲静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医疗: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

  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

  “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我带父亲看过无数次病,大多遇到的都是第一种,家长式的,直接开药给你,也不对你病情作出详细说明,也不会和你分析选择哪种治疗方案,也不会和说详细说明服药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如何观察反应。

  唯独在广州南沙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副主任医师叶医生详细的对我说明了病情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并推荐了几种用药方案,和我共同商量用哪种方案,并详细交待了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让我仔细观察。经过我仔细观察积极反馈,配合医生三次用药调整,父亲的老年痴呆奇迹般的得到了控制并有所恢复,幻觉消失,认知提高。

  经过亲身所历,解释型的医生最适合病人的康复,病人听过解释后心理的担忧才能降低,亲属只有明了原由才能更清楚的观察到病人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向医生反应,医生才能根据反馈作出医疗方案的调整,这样才能更好的治疗病人。

  死亡:

  对于死亡来言,人出生和死亡都是不避免的,何不坦然面对呢?在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让老人尽量舒适的过世,让老人在临死前的一段享受亲情幸福安乐,这才是一种人道,也是完美的结束。而不是插满管子痛不欲生的在病床上苟延残喘,这是对老人最大的摧残,也是对亲属心灵和经济上莫大的打击。

  我和父亲有一个约定,在最后无法正常康复的情况下,在病情危急时,一不切喉二不插管三不开胪,不再过度医疗,让他安然的过世,最后骨灰洒入大海,追随他最敬爱的周总理保卫祖国边疆,延续他最为自豪的身份:解放军空军一名军人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2

  最近对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我缓慢的读完了这本书,然后去理解了一下它的原名《BeingMortal》,“凡人”,我们啊都要去面对生老病死的“老”、“病”、“死“,但很多人都没有准备好去面对。阿图医生讲的是关于衰老和死亡的很多故事,角度却不是从面对自己的衰老出发的,是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父母的衰老的。

  首先是“老”,人慢慢的老去,最开始还可以自己生活,独立自主地做任何自己喜欢的事情;然后慢慢的开始不那么灵活需要两个人相互扶持才能勉强独立生活;再然后反应变得有点迟钝,容易被骗,需要子女帮忙来做决定;后来变得容易摔倒,好起来变得很困难,需要和子女一起生活;最后失能失智,连子女都无法照料,需要疗养院。残酷的是,不论是我在写这段文字还是很多人在思考的时候,都是希望他们能够活着,”安全“第一,剩下的都不重要,但是他们需要什么呢?我们没有想过,社会也不能提供这样的帮助。阿图医生提到很多人在做这样的尝试,希望提供一个地方,能够让老人即保持在家的快乐,也能够提供一些医学上的帮助,让老人依然能够享有自由、尊严、快乐。即便是在发达国家,更多的是一些疗养院,医生和护士限制你的一切行动,要安排作息,按时吃药,限制行动,只是活着。那我们必须要考虑,父母到了那个时候,我们能怎么办呢?我们该怎么做呢?同时想一下,现在自己的想法,孤身一人,觉得一个人多好,到老的时候真的是能够很好的生活吗?

  其次是“病”,年老的时候,各种病症都找上门来,不论是慢性病还是癌症,或者只是摔了一跤进了医院,我们都没有去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些病是治不好的,即便有奇迹治好了,人的身体也不会恢复了,不论是放疗还是手术,都不能让你继续回到自由生活的状态了,同时要承受巨大的痛苦,这就是生病带来的必然的后果。我们不能说医生给的治疗方案欺骗了我们,给了我们虚假的希望,只是说现代医学还不能解决这些事情。我们需要自己反思,需要自己了解,那些对生命存活意义不大的手术要不要做,在知道手术可能带来反作用的情况下还要不要继续,我们或许需要聊一聊他们想要什么,想要怎么样活下去,能够为一场手术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最后是“死”,我们总要学者去面对死亡的,不然只是在手术台上一次又一次的延长生命,只为了呼一口气,最后死去好像什么也没有做。很多人权衡利弊或者被迫之下选择了一个服务叫”善终服务“,减少痛苦,轻松地死去。而我自己还没有能够真正的面对这一点,但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够真的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如何告别?很艰难,但踏出这一步,一定会放下很多事情。记得奇葩说有一集的主题是“该不该鼓励绝症患者活下去“,正反双方的观点都很有道理,但我去知乎看了看,更多的是普通人在讲故事,讲自己亲人离世时的痛苦与遗憾,告诉你他们面对的时候不知道才是更好的,让人揪心难受的同时也要想想其实自己也会面临同样的处境。

  我们只是普通人,但或许也可以有坦然面对这一切阴晴圆缺的勇气,祝愿你我都能有这样的幸运拥有这份勇气。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3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4

  我一直觉得我是开心的,快乐的。

  从咿呀咿呀说话,到跟着老师学拼音,学汉字,学英语,一直都在成长,一直都在进步,眨眼间读完了二十年书。从穿着裤裆开始走路,到村口的石头山上滑下去,裤子的屁股都磨出两个洞洞,慢慢的学会了打乒乓球、打网球、踢足球,甚至马拉松都跑到了324。

  我一直以为人最大的幸福就是进步,哪怕只有一点点。

  一天早上,我照例出门晨跑,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不要跑的太过了,不惑是道坎。过了这道坎,人的巅峰也就过去了,要注意保护自己。”父亲一直是我心目中的偶像。记得他十八岁就远离家门闯天下,练就了一身的经验和阅历,一身的肌肉、使不完的力气也一直是我仰慕的。

  直到近十年来发现他的记忆力衰退,视力变差,听力下降的很厉害,高血压、冠心病以及其他派生疾病也一直困扰着他。看着他满头的银发,花白的胡子,因年长而松弛的皮肤,走起路来也不再精神抖擞。不得不感叹:父亲老了。

  母亲,又何尝不是这样的。经常忘记了钥匙放在哪儿,经常忘记了冰箱里的食物。衰退的记忆,变形的体型,衰弱的智力,突然发现,我母亲怎么就是这个样子呢?原来只要教育两个孩子就可以了,现在要教育四个“孩子”了,小孩子越来越好教,老孩子越来越难教。

  《最好的告别》,是一个很好的契机,让我们自己好好的审视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定位。不是可能,是真的有一天,我们会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电视广告里的腰酸腿痛就真真切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突然之间发现自己老花了,不再拥有那双洞悉社会的眼睛,忽然之间发现自己耳朵也背了,从未背叛的耳朵也不灵了,就这样,通向世界的大门变得越来越窄,如同慢慢地掉进一个深不见底的`井里,一天比一天深,离井口越来越远,任凭你再怎么呼喊都无济于事。自己的孩子也拥有了更加多的责任:工作,生活,配偶,子女的抚养,子女的教育。自己含辛茹苦养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开始慢慢嫌弃这个眼花耳背的父亲?

  老了,其实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告别肉体的勇气,以及做好告别肉体的准备。总有一天,还是要告别的。不管是自己极不期望的方式,中风、大小便失禁、满床的大便、口齿不清晰、孤零零的周围一个人都没有;还是自己期望的方式,正如我97岁的外太婆,一大早洗好衣服,然后躺在床上一觉睡去再也没有醒来......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5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除开子女护工的陪伴,很多老人是希望能够自主的控制日常生活的,更何况巨额的养老院花费和老人被虐待的报道是现实存在的。读后感m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的读后感6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