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要去做人才励志故事
你是人才吗?恭喜你,你有福了。你是一个人才,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想像自己的美好生活了。假设你是“公认的”人才,那么你将得到“尊重”,有很好的待遇等待你。
哦,你不是人才。那么很遗憾,我甚至连同情也不能给你。你不是人才,那么是什么呢?是人,还是人口?你仅仅是一个人吗?好的,你是一个人,表明你没有什么“才华”,没有什么大的用处,毕竟还能够自保,那就自生自灭好了。我们“人才缺乏”,但人却多得是,所以你存在不存在没有什么关系。不过你还是应该庆幸自己不是“人口”。
你要是成了“人口”,就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口人”了,你的意义便在于那张嘴,不是一张能够说话的嘴,而是一张总是要吃饭的嘴。这张嘴很令人讨厌,对这一点,大家都是有共识的',甚至你自己也承认这一点。
你为什么尊重“人才”,觉得人才宝贵?只因为他们“有用”、“有益于社会”。一架机器“马力大”,你说这机器好;一匹马跑得快,你说这匹马是神驹;一个人带来的效益大,你说这个“人才”很宝贵。正是在“有用性”这一点上,你区分了人才、人与人口的档次,并且将各档次应得的尊敬一一进行了分配,人才要尊重,人不必尊重,对人口还要长吁短叹。
以人为界,上者为人才,下者为人口,人屈于中间。这便是你所处的社会结构,对这个结构,我们都认可,你也是认可的。
于是,你要做人才,不要做人,尤其不要做人口。
所以你一定要去做作文1200字
岁月荏苒,时间一点一滴的像流水一样从指缝间流走,即使我想要握住也握不住。当我看到父母脸上的皱纹慢慢变多,头发渐渐变白的时候,我就知道时间在他们身上留下过痕迹,然而时间又在我身上留下过什么痕迹?
我把视线从窗外移动到堆满试卷和书本的桌上,我瞬间就感到快要窒息了。在这间教室里,所有的人都在拼了命的做试卷、背单词。我们像机器人一样每天重复着这几件事,只有枯燥和乏味。可是能怎么办,坐在这里每天过同样的生活的我们就是为了一个目标——高考。除了这个,我们别无选择。
我扶着下巴,双眼盯着在讲台上那位不知道讲了多少遍同样的话的班主任,他娓娓而谈,而我已经是困得不行了,那些励志的话就像是耳边风,吹不起我心中的那一圈圈涟漪。我像许多高三党一样,白天心力交瘁,夜晚像打了鸡血一样精力充沛。黑眼圈已经在我那双高度近视的眼睛下面赖着不肯走了,每天就像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拿着英语单词本有模有样的背着,可是能记住的也只是寥寥几个,函数几何我还是一头雾水。想起《那些年》里面柯景腾对沈佳宜说:“其实,会你这种题目,有什么了不起的啊。我敢跟你赌,十年后,我连log是什么都不知道,还是可以活得好好的啊。”而沈佳宜却说:“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但是我们还是依然要经历。”人生是很多事情是徒劳无功的,就比如我现在拼了命的读书和做试卷,不代表我就能考到我想要的大学,但是我还是做了,因为我们心中都有一个不甘心,不愿意服输,不相信我现在的努力都是白费的,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你行不行,人如果不把自己逼上绝路,永远也不知道自己比想象中的优秀得多。
我们在不停的.长大,也在不停的成长,或许你讨厌现在的自己,讨厌现在的生活,那又怎样呢,只要我们曾经努力的争取过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使得不到也没关系,起码不会遗憾。在高三的这段期间,我就是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不停的对自己说,一切就好。因为我已经在好多个夜晚哭着醒过来,我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压得我都喘不过气,我必须得为我自己找一个阶梯,从这个死角往上爬。我会开始羡慕那些还没有到高中的孩子,他们没有办法感受到高考那种使命感带来的压力有多大,他们无拘无束,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他们不会因为今天没有背单词没有做数学题而产生一种负罪感,在高三,就连睡觉都是一种奢侈。
时间在我身上留下过的痕迹就是在高三时所学到的知识,就是我眼睛下的黑眼圈会提醒我我曾经是怎样夜以继日的读书的,就是要告诉我,我已经长大了,我不能再任性了。村上春树说长大是一瞬间的。我想我的一瞬间,就是在高三。时间像小偷一样,偷走了我们的童年,偷走了我们还可以向父母肆意撒娇的权利,我们追不回时间,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让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留下太多的遗憾,只要你认为是对的,就一定要去做。因为当时有再多的烦恼,有再多的不愉快,相信我,在十年后,你不会因为这些不好的东西而不去回忆往事,而是会去感谢这些让自己当时很痛苦不堪的事,所以,你一定要去做,做你想做的事。
你一定要敢于行动励志文章
伏尔泰说:“人生来就是为了行动,就像火光总是向上腾。”敢于行动,人生才能成功。活在世上的人,没有不想成功的。但如何追逐成功?恐怕除了奋斗,还要敢于行动。那些整日做白日梦,想法千万种,却总不付诸行动的人,永远不可能成功。
有句话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行动是抵达成功最佳也是唯一途径。自己的路必须自己走,一切的获得都是依附于实际行动中。
一位每天梦想发财的年轻人,几乎每天都去教堂进行祷告:“上帝啊,请念在我多年敬畏您的份上,让我中一次彩票吧!阿门。”每天,他的祷告词都一样。几天后,他垂头丧气地来到教堂,同样祈祷:“上帝啊,为何不让我中彩票?”以后几天里,他天天如此,做着同样的祷告。最后一次,他跪在地上,嘴里发出同样的.祷告:“我的上帝,为何您不听我的祷告呢?让我中彩吧,哪怕就一次,我愿意终身信奉您。”
这时上帝再也无法忍受了,他威严的说:“我一直在听你相同的祷告,我再也受不了了,最起码你也该先去买一张彩票吧!”
你是否也像梦想中彩票的年轻人一样,整日做着发财梦,却从不付诸行动?那么结果自然是空空一生到老。如果你有所醒悟,还未为不晚,自即刻起,将你想到的付诸于行动,立即行动,勇敢去做。
敢于行动,不要懒散和说大话。人生不仅仅需要理想、眼光,更需要行动。如果没有行动,你所拥有的理想再伟大,眼光再超前,都会一事无成。口号谁都会喊,嘴唇一张一合,关键是去做。人生短暂,不能把有限的时间停留在喊口号上。
有两位年轻人甲和乙,甲由于家境贫困早年辍学打工,他去了芝加哥寻找出路。最后买了一指鞋刷给别人擦皮鞋。半年后,他租了一间小店,一边卖雪糕一边擦皮鞋。后来,他不擦皮鞋,专卖雪糕,并且拥有自己的雪糕厂。目前,他在全球拥有50多个国家超过5000多家专卖店。而年轻人乙几乎和甲同时到达芝加哥,他去芝加哥是为了进行市场调查,花费数十万元的费用后得出一项结果:芝加哥的雪糕有市场!当他想在芝加哥卖蛋糕时,遭到父亲的反对。又过了两年,他心里仍然想着卖雪糕,行动上却无所事事。当他最终决定开始卖雪糕时,年轻人甲的雪糕店已经遍布全球,已无他的立足之处了。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都犯下一个相同的错误:心动的时候多,行动的时候少。总把希望寄托在今天,把行动留在明天的明天。有梦想,却不去行动,有决心,却迈不出第一步。虽说万事开头难,当你真正去做了,开头并不是你想像中的那般难。
当你面对一道难以翻越的栅栏并准备退缩时,先把帽子扔到栅栏的另一边,这样,你就不得不强迫自己想尽一切办法越过这道栅栏,而且不管你多么忙,你都会立即安排时间来做这件事。
你一定要敢于行动,行动孕育着成功,孕育着希望。行动起来,也许不成功,但不行动,会永远失败。
如何去做?哲理故事
在一次上时间管理的课上,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了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得到什么重要的经验?”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顿住,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许多人在处理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时,分不清哪个是“鹅卵石”,哪个是“小碎石”;分不清哪个更重要,哪个更紧急,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些人以为每个任务都是同样重要的,只要时间被忙忙碌碌地打发掉,他们就从心眼里高兴,这些人往往是做事效率不高的人。
如果能把事情按轻重主次分开来处理,做事的效率会高很多。
伯利恒钢铁公司总裁查理斯·舍瓦普曾会见效率专家艾维·利。艾维·利说可以在10分钟内给舍瓦普一样东西,这东西能使他的公司的业绩提高至少50%。然后他递给舒瓦普一张空白纸,说:“在这张纸上写下你明天要做的6件最重要的事。”等舍瓦普写完以后,艾维·利又说:“现在用数字标明每件事情对于你和你的公司的重要次序。”艾维·利把这张写好的纸交给舍瓦普说:“现在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上第一件事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看其他的,只看第一项。着手办第一件事,直至完成为止。然后用同样方法对待第二项、第三项……直到你下班为止。如果你只做完第一件事,那不要紧。你总是做着最重要的事情。”
艾维·利又说:“每一天都要这样做。等你对这种方法的价值深信不疑之后,叫你公司的人也这样干。这个试验你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然后给我寄支票来,你认为值多少钱就给我多少。”
整个会见时间不到半个小时。六个月后,舒瓦普给艾维·利寄去一张10万元的支票,还有一封信。信上说伯利恒钢铁公司从一个小钢铁厂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独立钢铁厂,而其中,艾维·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没。
这两个管理专家的故事说明的其实是同一个道理。差别只在于一位是在课堂上“免费”传授,另一位轻松地拿到了10万美元的支票。
我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虽然我们方向无误,目标正确,工作起来也很努力,每天忙得团团转,可就是没有什么明显的效果。
相反,有些人每天不慌不忙,如同闲庭信步,却卓有成效,总收事半功倍之效。除去运气等不可控制的因素外,其差别就在于人家会工作学习,而你却不会。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岗位,会有不同的规律和要求,如何去做,要自己不断地摸索总结。但对每个工作着的人来说,我们必须清楚:我们每天的“鹅卵石”是什么?在我们每天必做的事情当中,哪些是能给我们带来最大效益的?
同样的空间,放置东西时的先后顺序不同,结局就大相径庭;同样的时间,工作安排的顺序不同,结果也千差万别。而不幸的是,我们每个人的时间和空间资源都是极其有限的,经不起挥霍浪费,也无法在事后弥补。所以说,最重要的“鹅卵石”一定要排在第一位,否则你就没有空间放它,没有时间做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