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精神分裂励志故事 正文

精神分裂励志故事

时间:2025-01-10 20:49:53

  人物生平

  1928年,约翰·纳什出生在西弗吉尼亚。

  早在高中的最后一年,纳什就提前学习了大学数学课程。他以全额奖学金的资格进入卡耐基工学院(今卡耐基梅隆大学),起初主修化学工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数学上的天赋惊艳了数学系的教师,后来便转向主修数学。

  1948年春,还在卡耐基工学院念大三的纳什已经被哈佛、普林斯顿、芝加哥等名校录取。

  他起先倾心哈佛。然而,哈佛对他的评价很一般,相比之下,普林斯顿大学更求贤若渴,甚至给予他最丰厚的奖学金资助。他的导师杜芬也极力推荐他前往普林斯顿,在他看来,纳什的气质会让他成为一个“纯粹的数学家”。而他给纳什的推荐信也只有短短一句话:“这家伙是个天才!”

  于是这位天才最终来到了普林斯顿——数学界的宇宙中心。他在这里开始致力于他的均衡理论研究。

  聪明绝顶的纳什,也颇为自负,虽然能得到同学的尊敬,但始终独来独往。他也许会不时和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但常常说到一半自己就走了,因为对方和他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他认为没有继续讨论下去的必要。

  他的偶像是牛顿、尼采这样孤独的思想者和超人,而在同辈人眼里,他是“孤立”、“傲慢”、“无情”、“古怪”的。

  他对原创力着迷,并不迷信学术权威。尽管身边有爱因斯坦,冯·诺依曼以及维纳等权威大师,但他从未加入任何门派,成为谁的门徒。他所有的成果,基本上都是独立研究的结果。

  据他在普林斯顿的同学说,纳什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思考上。在来到普林斯顿不久,他就去拜访了爱因斯坦,谈了自己关于修正量子理论的一些想法。然而,爱因斯坦仅仅是委婉地请他“好好学学物理学”。

  后来,他与另一位大牛冯·诺依曼——普林斯顿数学星空中最明亮的星星、被公认为20世纪最才思敏捷的数学家——谈起他设想中的在多人博弈中取得均衡的方法,但是话没说几句就被对方不耐烦打断了。从此他再没找过冯·诺依曼。

  1950年,年仅22岁的纳什凭借题为“非合作博弈(Non-cooperativeGames)”的论文取得了博士学位,在这篇仅有27页的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博弈理论,后来被称为“纳什均衡”。这与冯·诺依曼在1928年提出的极小极大定理一起奠定了博弈论的整个大厦,也奠定了他1994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基础。

  同年,纳什还到兰德公司工作,在冷战的美苏争霸氛围下,大国博弈策略毫无疑问是研究的热点,不过未能长久,纳什也很快重返校园。1952年,他进入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数学系讲师。

  在那里,他遇到了艾丽西亚,一位来自萨尔瓦多的物理系学生。两人坠入爱河,并于1957年喜结连理。

  1958年,纳什的事业再上层楼,因为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他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天才的坎坷:精神分裂30年

  尽管才华横溢,但纳什的学术生涯远非一帆风顺。就在他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时候,厄运也同时降临,并将笼罩他长达30年。

  1959年1月的一个早上,他毫无征兆地拿着一份《纽约时报》走进教工休息室,用手指着头版左上方,说来自外太空或外国政府的抽象力量正通过《纽约时报》与他进行交流,已经用过密码加密,除了他没人能破译。

  几个月后,他停止了教学,从麻省理工学院辞职,被送去了精神病院。步入30岁的他,出现了妄想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这是一种最具灾难性、变化多端且神秘莫测的精神疾病。此后30年,他一直备受严重的幻像、幻听、思维和情绪错乱的困扰。

  比如,他开始相信他看见的许多东西,像一串电话号码,一个红领结,都附有特殊的意义,只有他能看懂;他还会打电话给亲友,告诉他们世界末日来了。

  他放弃了数学,沉迷于命理学和宗教预言,相信自己是“具有伟大而神秘意义的救世主式的人物”,他多次逃亡欧洲,曾6次被送往精神病院。

  祸不单行,随着事业的跌落,他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1962年,艾丽西亚与纳什离婚,但并没有将他抛弃。1970年后纳什住进了艾丽西亚家里,因为在她看来,除了自己也许纳什已经别无所依。她依靠自己作为电脑程序员的微薄收入和亲友的.接济,继续照料前夫和他们唯一的儿子。

  在70和80年代,他处于一个梦境的状态,沦为游荡在普林斯顿大学里的忧伤幽灵,往日才华横溢的学者,如今衣着怪异,自言自语,在黑板上留下稀奇古怪的信息,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80年代后期,他的学术影响正在各个领域开花结果,他本人依旧默默无闻。他的名字越来越多地作为形容词出现,如纳什均衡、纳什谈判解……1987年,新版大型经济学百科全书《新帕尔雷格夫》问世,其编者指出,这场横扫经济学的博弈论革命,“很显然完全是由冯·诺依曼和纳什的基本数学定理所引发,别人的任何贡献都无法与他们相媲美”。

  天才的回归:诺贝尔奖

  1990年前后,纳什渐渐出现康复的迹象,他开始与另一位大数学家邦别里通信讨论学术,这显示他已经再度回到了数学研究的路上。

  奇迹正在发生,要知道,精神分裂症中自然康复的病例是极为少见的。

  1994年10月12日,星期二,瑞典皇家科学院,本该中午11点半开始的诺贝尔奖记者招待会拖延到了下午1点,满头白发的科学院秘书长雅各布森读出了新闻稿的头几个字:“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普林斯顿大学,新泽西州……”

  随后,雅各布森拨通了纳什的电话,向他告知了这一消息。“他出人意料地平静”,雅各布森事后说,“他非常平静地接受了这个想法,我是这么认为的”。

  2001年,纳什与艾丽西亚破镜重圆,两人复婚。

  2015年,纳什光荣与坎坷的一生来到了终点。就在车祸发生前,挪威科学与文学院还授予他数学领域的另一个顶级荣誉——阿贝尔奖。

  诺贝尔奖得主纳什因车祸身亡

  纳什与82岁的妻子艾丽西亚在美国新泽西州乘坐出租车时,因车辆失控遇难。纳什在挪威领取了数学界的阿贝尔奖,刚下飞机,正从机场返回家中。新泽西媒体援引警方的消息说,纳什和妻子被弹出汽车,意味着两人当时可能没有系安全带。

纳什的名人故事

  1950年和1951年纳什的两篇关于非合作博弈论的重要论文,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竞争和市场的看法。

  他——纳什,证明了非合作博弈及其均衡解,并证明了均衡解的存在性,即著名的纳什均衡。从而揭示了博弈均衡与经济均衡的内在联系。纳什的研究奠定了现代非合作博弈论的基石,后来的博弈论研究基本上都沿着这条主线展开的。然而,纳什天才的发现却遭到冯·诺依曼的断然否定,在此之前他还受到爱因斯坦的冷遇。但是骨子里挑战权威、藐视权威的'本性,使纳什坚持了自己的观点,终成一代大师。要不是30多年的严重精神病折磨,恐怕他早已站在诺贝尔奖的领奖台上了,而且也绝不会与其他人分享这一殊荣。

  纳什均衡理论

  一个博弈收益图,中心点是该博弈的纳什均衡。其中一个最耀眼的亮点就是日后被称之为“纳什均衡”的非合作博弈均衡的概念。纳什的主要学术贡献体现在1950年和1951年的两篇论文之中(包括一篇博士论文)。1950年他才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题为“非合作博弈”的长篇博士论文,1950年11月刊登在美国全国科学院每月公报上,立即引起轰动。

  冯·诺依曼在1928年提出的极小极大定理和纳什1950年发表的均衡定理奠定了博弈论的整个大厦。通过将这一理论扩展到牵涉各种合作与竞争的博弈,纳什成功地打开了将博弈论应用到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乃至进化生物学的大门。

  所获奖项

  1958年,纳什因其在数学领域的优异工作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新一代天才数学家中最杰出的人物。

  1994年,他和其他两位博弈论学家约翰·C·海萨尼和莱因哈德·泽尔腾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999年,美国数学协会授予他LeroyPSteelePrize。

天才的哲理故事

  他一直被人称为标准的“天才”。父亲是教授,母亲是副教授,这让他的遗传基因得天独厚。

  2岁时,他能口齿伶俐地背诵不少唐诗宋词,《大学》和《论语》的相当一部分也能背得像模像样。

  4岁,他能准确无误地认清1000余个汉字。

  小学,他仅仅花了3年;别人要学6年的中学课程,他用4年时间全部消化。12岁那年,他成为了某所大学的少年班学生。接下来,读大学,出国留学,等到他揣着硕士文凭从海外归国时,还不满19岁。

  一位民营企业高薪聘请了这位青年英才。可不到半年,他愤然辞职了。作为一名“海归精英”,一直被人称赞为“天才”的他,实在忍受不了连小学也差一年才读完的民企老板的指手划脚。很快,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遗憾的是,上帝不因他是一名人人知晓的天才就给他创业伊始必遇的艰辛和挫折大打折扣。他仍被人视为“天才”,但他在公司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上却是糊涂汉。结果,他的公司在垂死挣扎一段时间之后不得不接受最终的失败。

  一所大学当即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去学校任教。但,当他看到数年前自己的一位年少同窗,当年成绩比他差很远,脑瓜比他笨很多,却已经成为副教授,而作为天才的他,竟然只是位讲师时,他的心里很不舒坦,甚至可以说极不平衡。心理的失衡使他对教学始终无法提起更多兴趣,也导致了第二年没有接到学校的续聘书。

  祸不单行,再次遭受失败打击的`他因为心情郁闷致使脾气日渐暴躁,恋人选择了离开。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信心百倍地去众多人才市场应聘过各类工作,却总因这样那样的缘故,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荒废了一年又两个月的时光后,他的父亲因病逝世,这不仅给他带来深深的痛苦,更带来了急切的责任感——他,必须马上找到工作排遣痛苦,也让年迈的母亲放心。

  偶然的机会,读到一则新闻,北京大学某高才生在卖猪肉。新闻使他豁然开朗,他压低脑袋走进了菜市场。他瘦弱的手臂举不起笨重的猪骨砍刀,他唯有选择贩卖萝卜青菜。

  依旧有许多人喊他“天才”,并非讥笑,而是习惯。当记者闻风而来采访他时,他的话语有点冷漠也有些无奈。他说,天才的称号有时是一种累赘,并不是夸耀,更不是优势。

  娱乐圈来来往往的人太多,因为《琅琊榜》和《伪装者》,少女们又开始要说王凯和靳东了。

  可是,我还在看胡歌,那个右眼上有伤痕的胡歌,那个重回颜值巅峰的胡歌。

  可是,胡歌的人生一点儿都不让人羡慕。

  23岁那年一夜成名,他24岁经历车祸、毁容,25岁整容、回归。现在,33岁,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伤疤,也可以清楚的看到他的光芒。

  长得好看的人啊,是被上帝亲了一口的苹果。

  22岁那年,胡歌接到他的第一部作品《仙剑奇侠传》,男主角,李逍遥。

  几乎所有的80后都玩过这个游戏,几乎所有的90后都看过这部电视剧。虽然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是我们都接受了这个李逍遥。

  直到现在,我们依然觉得,李逍遥就是长成胡歌的模样。

  那时候,他就像是被上帝眷顾的苹果,上帝多亲了一口,让他拥有令人羡慕的长相,上帝多看了一眼,所以一夜之间拥有鲜花、掌声、荣光,前途无限。

  车祸死亡毁容重生

  他并不幸运,因为灾难很快就来了。

  2006年8月29日晚,胡歌与女助手张冕乘坐的现代旅行车与一辆厢式货车发生追尾碰撞,张冕抢救无效死亡。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叫《幸福的拾荒者》,描述了这一段黑暗的经历。

  我无助地坐在漆黑的夜里,身体所有的感官都丧失了功能。

  胡歌的脖子和右眼缝合了100多针,并在四天内经历两次全身麻醉的手术。

  其实那天,连我自己都以为将会失去一半的光明......

  在被推进手术室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对右眼的失明。我自己用手检查了面部的'伤势,左边并无大碍,右边血肉糊糊,犹以眼部最为严重,没有任何知觉。我在救护车上非常镇定地向医生询问右眼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不确定。

  他在香港治疗时才听说同车好友已去世。经纪人蔡艺侬跟他说“眼睛缝了不能哭”,胡歌只能“把头放很低很低,让眼泪掉在地上”。

  关于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一个说法是司机疲劳驾驶,但胡歌并没有辞退他。他说,全世界都可以怪他,我不能。如果我不原谅他,这个小孩就完了。

  他幸运的捡回了生命,但也在脸上留下了伤痕。在他之前,没有一个明星,能够用经历车祸毁容的脸上重新出发。如果他要继续演戏,这注定是一条艰难的路。

  胡歌说:我幸运地最先找回了生命,却看着另一个生命逐渐远去;我感谢上天保全了我的眼睛,却无法在感受光明的同时去认领残破的容颜。但是,伤疤不是他的缺陷,而是一枚勋章。

  一年之后,2007年6月22日,胡歌正式宣布复出。他瘦了很多,棱角磨砺得更加突出,由于车祸导致脸上面部神经损伤,表情也不那么自然。那时候,他用黑框眼镜挡住自己的伤疤。

  我们不愿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疤和缺陷,胡歌也一样,更何况他的工作需要一张完美的脸。

  很多人可能因为同情他的遭遇而接受新的胡歌,可是自己接受自己,始终需要时间。在《仙剑奇侠传3》里,他用长刘海遮住伤疤。

  这部电视剧让他成功回归,我们似乎看到了李逍遥的影子,可是又不免为他惋惜。很多人说,李逍遥是他的巅峰,他回不去了。

  可是,他突然明白,自己是个演员,不是个明星。他说,回不去的皮囊,可以用思想填满。

  2009年,曾经资助的希望小学落成,他用自己去世好友的名字为小学命了名,他开始坦然面对那一段过去,而不是害怕提及。

  他用更多的时间去研究表演,让大家把焦点集中在作品上。2013年,胡歌用一整年的时间回归话剧舞台,出演话剧《如梦之梦》,获得第二届丹尼国际舞台表演艺术最佳男演员奖。

  出演《轩辕剑之天之痕》的时候,他没有了刘海遮挡,有人说胡歌眼角上的疤痕真的很明显,他的仙气是彻底随车祸烟消云散了。他说,既然是天之痕了,肯定得有条上天恩赐的痕印吧。

  伤疤或许不能出现在明星脸上,但是优秀的演员可以让人忽视他的容貌。后来,在《伪装者》中的很多镜头都可以清晰看到他的伤痕。

  《琅琊榜》里的梅长苏,整齐束发,坦坦荡荡。这个角色更是像另一个胡歌,经历过黑暗,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有刻骨铭心的过去,却依然清澈坚定。

  戏里,梅长苏说:“既然我活了下来,就不能白白地活着。”胡歌特别喜欢喜欢这句台词,他说,要对得起你的苦难。

  胡歌对得起他的苦难,因为,经历过的一切让他变得更强大,磨砺除了一个更坚定地胡歌。《琅琊榜》里的胡歌,哪怕是站在画面的最角落,也依然在发光。

  媒体人咪蒙在《琅琊榜:比玛丽苏、杰克苏更高级的是,梅长苏》里评价胡歌的表演,她说,胡歌是难得的能沉得住气、静下心来演戏的艺人他没有杂念,正如他的眼神,清澈、干净。因为他的心是定的,所以在镜头面前,角色也立住了。

  城门外马车内那场,重回故地,前尘往事浮上心头。他不能说一个字,他的神里,有沧海桑田的喟叹,有物是人非的唏嘘。

  重遇仇人谢玉,胡歌走向他,眼神淡定中,隐含杀气。

  在阔别十年的家园——林府面前,他为了不泄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他不敢进,甚至不敢看,更不敢哭。他所能表达的极限,就是红了眼眶。

  我们在《琅琊榜》里,看到了演技巅峰的胡歌,也看好了重回颜值巅峰的胡歌。

  现在的胡歌,比22岁时更加沉稳从容,车祸也好,伤痕也罢,没有什么能都阻挡他内心的强大,遮挡他的光芒。这种光芒,不仅是容貌,也是内涵。

  未来,一定还有更好胡歌。

  疤痕露出来,才是真正的坦然。9年的时间,他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最大的难题恐怕就是如何接受自己的变化,怎么样去战胜自己心里焦虑和痛苦。庆幸的是,他面对了自己,找回了自己,即便受过伤,也可以走出更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