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韩愈励志的小故事 正文

韩愈励志的小故事

时间:2024-10-10 06:17:17

韩愈的小故事

  韩愈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自幼就因为家风的影响而对文学有着多于常人的兴趣和认知。下面就一起来看看韩愈的小故事吧。

  叩齿庵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面貌十分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韩愈想这决非好人,心想着要敲掉他那长牙。韩愈回到衙里,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一个和尚送来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竟是一对长牙,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韩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识渊博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从此,两人成了好朋友。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设水布

  古时候,潮州韩江里的放排工,既要扛杉木,又要扎杉排,一会儿跳下江,一会儿爬上岸,身上的衣服湿了干,干了又湿,常常患上肚痛病和风湿病。于是他们做工索性光着膀子,不穿衣服。每天在江边挑水、洗衣服的妇女,看见放排工赤身裸体,就告到官府。官府交涉过后,放排工只好穿上衣服。韩愈来到潮州,听闻这件事后,他跑到江边实地查看放排工扎排和放排的情形。韩愈认为放排工成天穿着一身湿衣服,容易得病。在回衙后,他便让人到江边通知放排工:今后扎排、放排肘,可以不穿衣服,只在腰间扎块布能遮羞就好了。这块布后来就成了潮州的放排工和农民劳动时带在身上的浴布,潮州人把它叫“水布”。

  性情中人

  韩愈性格开朗豁达,与人交往,无论对方发迹或是潦倒,他始终态度不变。年轻时同孟郊、张籍友善,二人声名地位还不高,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中赞扬推崇他们。张籍终于得中进士,荣获官禄。后来韩愈虽然身份显贵,每当办完公事的闲暇,便同他们一起谈话宴饮,论文赋诗,和过去一样。而他对那些权豪势要,看作奴仆一般,瞪着眼睛不屑一顾。韩愈很善于诱导勉励后进,留在家中做宾客对待的十分之六七,即使自己早餐也吃不上,仍和颜悦色毫不在意。他总以振兴名声教化、弘扬仁义为己任。帮助内外亲和朋友的孤女婚嫁的近十人。

  吏部开锁

  韩愈曾任吏部侍郎,当时吏部的吏员中令史的权势最重,因为是吏部过去常关锁着,等待选补任命的官员不能到吏部来见面。韩愈上任后,将关锁放开,任凭候选官员出入,他说:“人们之所以怕鬼,是因为见不到鬼;如果能够看得见,那么人们就不会怕鬼了。”

  鸢飞鱼跃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连州知州石炳璋从阳山拓韩愈真迹,将“鸢飞鱼跃”四字刻于燕喜亭右后侧的卧龙石上,后有何健的楷书题跋:“韩公大字世罕见之,乾隆壬寅,健秉铎阳山,得四字于土人家,为之勒石。”韩愈“鸢飞鱼跃”石刻见于山东潍坊十笏园、广东潮州韩文公祠、广西贺州小西湖、肇庆七星岩等地,影响颇广。

  过马牵山

  韩愈到任潮州时,正逢潮州大雨成灾,洪水泛滥,田园一片白茫茫。他到城外巡视,只见北面山洪汹涌而来,于是他骑着马,走到城北,先看了水势,又看了地形,便吩咐随从张千和李万紧随他的马后,凡马走过的地方都插上竹竿,作为堤线的标志。韩愈插好了堤线,就通知百姓,按着竿标筑堤。百姓听了十分高兴,纷纷赶来,岂料一到城北,就见那些插了竹竿的地方已拱出了一条山脉,堵住了北来的洪水。从此,这里不再患水灾了。百姓纷纷传说:“韩文公过马牵山。”这座山,后来就叫“竹竿山”。

  驱逐鳄鱼

  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时,当时潮州有一条江,江中有很多吃人的鳄鱼,成为当地一害,许多过江的人都被它们吃了。一天,又有一个百姓遇害了。韩愈忧心忡忡:鳄鱼不除,必定后患无穷。于是韩愈下令准备祭品,决定亲自去江边设坛祭鳄。韩愈摆好祭品后,对着江水大声喊道:“鳄鱼!鳄鱼!韩某来这里做官,为的是能造福一方百姓。你们却在这里兴风作浪,现在限你们在三天之内,带同族类出海,时间可以宽限到五天,甚至七天。如果七天还不走,绝对严处。”从此,潮州再也没有发生过鳄鱼吃人的事情了。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称为“韩埔”,渡口称为“韩渡”,这条大江则被称为“韩江”,而江对面的山被称为“韩山”。

  梦吞丹篆

  韩愈在年少之时曾有一梦,梦中有一个人和一卷丹篆,自己被迫强行吞下丹篆,旁边还有一人在拊掌大笑,顿时觉得惊恐不已,随即便醒来了。

  醒后,韩愈只觉胃中似乎犹如有物体噎住一般,而且尚能记上其中一两字,笔法非凡。之后得缘见到孟郊,总觉得似曾相识,细想之下才惊奇地发现,孟郊就是那个梦中在旁大笑之人。此事在《异人传》中有记载,在《龙城录》中的记录也较为详细,据说韩愈醒后“笔势非人间书也。后识孟郊,似与之目熟,思之,乃梦中旁笑者”。

  梦事中所讲的“丹篆”即为道教咒符之文,常以丹砂书之,笔画呈云迥篆书。韩愈明确反对佛教信仰,但颇信道教丹药。至于道教的符咒之文,实际上并无兴趣。对于韩愈梦中会出现“丹篆”,可理解为两点:第一就是韩愈对文学的追求所产生的梦魇,他追求一种与众不同的书法,笔势特别,所以便在梦中以人们常见的“丹篆”显示了出来;第二可能就是在暗喻韩愈等人所提倡的“古文”意趣,“丹篆”正是根据秦汉古文字大篆小篆之形演化而来的。一个文学家和思想家,其行为思想皆可影响其睡梦中的境况,正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想”。

  关于此梦是韩愈在受人瞩目之后对人所讲述的,所以也不排除有附加成分。而梦中孟郊在旁拊掌而笑,也当属鼓励,而非嘲笑。大概是韩愈潜意识中希望有这样一位朋友,以至于后来见到孟郊,并与其关系密切后,就很自然地把梦中“拊掌而笑”者同密友孟郊联系起来了。

  误传相貌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载:世人画韩愈像,脸小且美髯,戴纱帽。这其实是南唐的韩熙载,在北宋时还有当时所画的`韩熙载像保存,题词非常明确。韩熙载谥号文靖,江南人称之为韩文公,因此世人便误以为是韩愈。韩愈身体肥胖而少胡须。此后,韩愈配享孔子,各州县孔庙所画的都是韩熙载。后世无法辨别,便一直认为韩熙载的画像为韩愈。

  风流成性

  据记载,韩愈纵欲且妻妾成群,以致性功能大为衰退。他经常服用**药,古代的**药中多有硫磺成分,多食有害,韩愈听他人建议,把硫磺研成末喂公鸡,等公鸡长大后再食鸡肉,使公鸡先吸取了硫磺的毒性,从而间接获得硫磺的**功效,可是这样吃多了还是使他死于此。宋陶谷《清异录》记载:“昌黎公逾晚年颇亲脂粉,故可服食;用硫磺末搅粥饭,啖鸡男,不使交,千日,烹庖,名‘火灵库’,公间日进一只焉”,但是,“始亦见功,终致绝命”。

  拓展阅读:韩愈与古文运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坛兴起了“骈文”。这是一种讲究对仗、声律和词藻的文体,全篇以上下对称的双句为主,每句四个字或六个字相间,所以也称“四六文”。骈文发展到后期,越来越讲究声韵对仗的工整,追求华丽的词藻,运用的典故晦涩难懂,而文章的内容却很空洞,有时甚至让人不知所云。

  对这种靡丽、不健康的文风,很多有识之士都很反感,提出改革文风。隋朝时,隋文帝甚至下诏要求匡正文风;初唐的魏徵等人,在编写《隋书》等史书时,都没有用骈文,相反还在著作中批评了六朝时期的文风。他们主张使用“古文”(指秦汉时所用的散体文),恢复秦汉以前那种自由、质朴、实用的文风。

  但由于这时期并没有产生令人信服的佳作,所以他们的主张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拥护。直到唐德宗时期,著名文学家韩愈、柳宗元以他们优异的散文创作成就和理论主张,使唐代的“古文运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文学改革。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县)人。韩家曾是昌黎(在今属辽宁义县)地方的望族,所以他又自称昌黎人,后人则称他为韩昌黎。韩愈三岁时父亲就去世了,由长兄韩会抚养。可不久韩会又去世了,留下一个年幼的儿子,小名十二郎。韩愈叔侄是由寡嫂郑氏抚养长大的,他们过着颠沛流离、含辛茹苦的生活。

  韩愈从小就学习刻苦,他七岁开始读书,十三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时他到京师应考,可考了三次都没考中,直到第四次才考中了进士,那年他已经二十五岁了。十年后,他才得到国子监四门博士(国家最高学府的讲官)这一职位,第二年又和柳宗元等人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可他上了《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奏本后,马上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在官场上一直不得意,但在文学上的成就却越来越大,写下了《杂说》《师说》等传诵千古的好文章。在《杂说四》中,他以“伯乐相马”的典故,批评当政者不懂得识用人才。

  他们埋没、摧残了人才却又哀叹世上没有人才。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已成为精辟的警句和名言。

韩愈的故事

  引导语:大诗人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这位大诗人有什么故事呢?一起来看看吧。

  韩愈与郾城

  韩愈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但他最大的历史贡献在就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他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大家可曾想到,这样一个文学大家,曾经在漯河居住过一段时期,并在这里沙场建功立业,挥毫为我们郾城写过几篇诗歌呢。

  那么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百代文宗之称,先后担任过四门学博士、监察御史、中书舍人等文职的韩愈,却怎么会在朝廷出现危难之时,能毅然披挂上阵,担负起军事参谋的重任,到郾城县参加讨伐蔡州叛乱的战役呢?

  查看《旧唐书》、《读史方舆纪要》以及历代《郾城县志》记载,就可以发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面临的最大问题有三个,第一就是藩镇割据,第二就是宦官专权,第三就是朋党之争。

  这里边尤其以藩镇割据最为严重,它威胁到了唐王朝的统治。什么叫藩镇割据?说白了,就是掌握着地方军政大权的这些藩镇的将领,不想再听朝廷的号令,想要跟朝廷分庭抗礼、独立山头。在唐宪宗的元和九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了,他的儿子吴元济自己宣布自己为节度使,就等于自己宣布自己是候补节度使,这等于是公开地向朝廷叫板,跟朝廷要官做。抓住这个机会,唐宪宗决定镇压位于河南蔡州的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然而讨伐蔡州的战争并不顺利,朝廷的军队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而且这些藩镇的将领秘密派刺客刺伤了当时主战的宰相裴度,唐宪宗对讨伐蔡州开始动摇,主战的韩愈给皇上写了一封奏章。这封奏章的名字叫《论淮西事宜状》,在这封奏章当中,韩愈的核心思想是要给唐宪宗鼓劲儿,他上书发表了自己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发动群众讨伐叛贼、各个击破分化瓦解、对于敌军的士官区别对待宽大为怀等四点主张,后人林云铭《韩文起》对于韩愈这个奏章评论“可谓料敌如神,非文士纸上谈兵套语”,皇帝看了他的奏章信心大增。在宰相裴度等人的决意坚持下,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朝廷任命当时的宰相裴度为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负责全权处置讨伐淮西的叛军。朝廷任命韩愈为行军司马(相当于最高统帅部的参谋长),随裴度去前方作战。

  韩愈作为行军司马于元和十二年七月从洛阳出发,八月到达郾城西五十里的裴城村(历史上曾称作汇渠镇、浀阳镇、河阳滩等名字),后转至郾城县城。裴度到郾城后,首先奏请取消监军宦官,让其各主将掌握兵权。十月,裴度带领李光颜、田布、韩愈等将领亲至前线郾城东南的沱沟,视察正在修建的防线。驻五沟营一带的蔡兵突然袭击裴度,但李光颜早已派兵埋伏于沟中,待蔡军走近时,突然袭之,蔡州兵仓皇逃窜,但归路又被伏兵断绝,只好丢掉坐骑越沟逃跑,坠压而死1000余人。

  那么韩愈在郾城日常的军队事务当中协助裴度处理军政要务,在讨伐蔡州期间他的贡献主要有那些呢?

  第一就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协助裴度理顺人事关系,协调军队之间的关系,使中原地区最受朝廷重视、势力最大、地位最高的宣武节度使韩弘等将领听从裴度的统一调遣,避免窝里斗、后院起火,给讨伐造成掣肘。

  第二韩愈看到蔡州精兵都被李光颜吸引到了郾城东南的汝河、洄曲河沿线,蔡州后方空虚,向裴度提出自己带一支精兵,夜袭蔡州城。你看看韩语不仅在战略上是有眼光的,而且为讨伐叛军提供正确的.战术,但裴度考虑时机不成熟未同意此方案。后来裴度手下有一员大将李愬,再次向裴度提出奇兵夜袭蔡州城,李朔的军队在下大雪的夜晚从嵖岈山出发,连夜到达了蔡州城下,占领了整个的城池,李愬把吴元济押解到长安,其他藩镇将领们一看吴元济倒了,都纷纷归顺朝廷,平定藩镇之乱取得了全面的胜利。班师回朝之后,朝廷论功行赏,韩愈因为在这次征战中有出色的表现,被提升为刑部侍郎,位居四品。

  韩愈虽然是来打仗的,但是作为大文豪,在战火硝烟的百忙中,韩愈抽出时间,游览郾城当地的风景,并吟诗作赋,留下名作诗篇传承于世。郾城古县城紧邻溵水(即现在的沙河),水清树多,风景优美,为了休憩方便裴度在河边建了溵亭(根据明嘉靖33年版《郾城县志.卷六.故迹篇》记载:“溵亭,在县东一里许,溵水之阳,昔裴度征吴元济时筑之,以为游息之所,今亭废,而故址尚存。”清乾隆版《郾城县志》记载:“溵亭,县东南一里许,溵水之阳,裴度征吴元济时筑之,为游息之所,故址尚存,金元元好问有溵亭诗。”)

  根据这些记载可知,溵亭为唐人在此筑亭,即是平叛吴元济时,裴度、韩愈、李正封、冯宿、李宗闵等人所建的游览观感处,也是密谋平叛的策划之地。它为四方亭,四根方形木柱上横架木梁,亭内挂落上有精美雕饰,四隅戗角飞翘,四边有石头围栏,亭内有石凳石桌,供游人小坐。置身亭中,可闻沙河水淙淙,不绝于耳。韩愈与李正封的千言联句《晚秋郾城夜会联句》(附后)诗,便始于此,这首诗歌主要描写讨伐蔡州战争的激烈战场情景,随后又将该诗由韩愈亲笔题于郾城彼岸寺的墙壁,其彪炳昭然,为众人所知。韩愈作了另一首名字叫做《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冯李二员外》的诗歌,“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问黄色见归期。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也描写了战争期间他们想早点旗开得胜、凯旋而归的心情。在郾城半年后平定叛乱,归途中韩愈写的另一首诗《过襄城》意思表达的更明确,“郾城辞罢过襄城,颍水嵩山刮眼明。已去蔡州三百里,家人不用远来迎。”后来韩愈《进撰平淮西碑文表》就是描述郾城讨伐蔡州的事情。

  郾城人民也没有忘记这个文豪,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知县傅豫创书院,书院名字就叫做景文书院(即现在的郾城教师进修学校)。韩愈谥号“文”,“景”即景仰、景慕、佩服。“景文”就是景仰唐代大文学家、古文运动倡导者韩愈博古通今、倡导儒家文化的精神,怀念他在郾城讨伐蔡州作出的突出贡献。书院的名字寓意激励仕子们埋头读书、奋发向上、以冀魁名高中,取得像韩愈那样的成绩,来光宗耀祖。明朝我们本地一个诗人叫做陆渊之,写过一首诗《郾城怀古》,其中就有“吊古多名笔,何人续退之。”诗句来赞美韩愈在郾城的贡献。

  韩愈提倡古文,是在“复古”的口号下,主要对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一场文学革命,与欧洲的文艺复兴相似。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

  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所以漯河人要保护本地历史传统资源,把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整理和研究,使之在保护中得以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发展,为今所用。只有这样我们本土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美丽、富裕、和谐的新漯河,实现广大群众精神层次上的理想追求。

趣谈韩愈的故事

  引导语: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在中国散文发展史上地位崇高。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这位大学者大文豪的生平故事。

  1343年前的唐朝。(公元768年)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天漆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在河南河阳——现在叫孟县的一家院子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哭叫声,在寂静的夜晚特别的响亮,响亮得让听了的人都有些诧异。

  这个婴儿就是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韩愈。

  韩愈一生下来,命运却是特别的不好,两个月母亲就死了,三岁时父亲也死了。唉!这个孩子真够可怜的!他能活下来吗?

  他还是顽强地活了下来,因为他有一个疼爱他的哥哥,疼爱他的嫂嫂。俗话有“长兄如父,长嫂如母”一说,看到早早失去母爱、父爱的小韩愈,哥哥和嫂子怎能不怜爱呢!那时没有奶粉、牛奶,嫂嫂就用米粥和面糊糊给韩愈吃,有时抱着去吃“百家奶”,在亲人的爱心呵护下,韩愈一天天的长大了!由于从小失去父母的缘故,韩愈特别懂事,学习刻苦用功,从不用别人督促。因而,他就显得与众不同,别人看书一目几行,匆匆掠过,韩愈是逐字逐句,细细琢磨;别人读书有口无心,声随风去,韩愈是口读心记,过目不忘;别人听老师讲课左耳进右耳出,如雁过无痕,韩愈是心无旁驽,咀嚼领悟,像吃甘蔗。一天学下来,不用心孩子的知识口袋像有个大漏洞,瘪瘪的全漏光了。韩愈由于全背诵在心里,融会在记忆里,知识的口袋鼓鼓的,天天满载而归,就愈来愈聪明。

  有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让他们每人买一个东西,看谁买的东西能把整个教室装满。放学后,学生们都拿着铜钱到集市去采购了。第二天上学,有的学生买来了树苗,有的买来了竹子,有的还拿来一捆稻草。可是,他们买来的东西都不能把教室装满,老师感到很失望。过了一会儿,韩愈来了,他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拿出一样东西交给老师,老师看了喜笑颜开,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好!好!韩愈真聪明!”

  你猜猜韩愈买的是什么?原来,韩愈买来的是一支蜡烛。把蜡烛点燃了,它的光明照亮了整个教室,它的光芒装满了整个教室。想一想,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充满整个教室呢?

  韩愈的哥哥叫韩会,也博学多才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唐朝的首都长安(陕西西安)做官时,被人陷害,皇帝就把他降职下放到广东的韶关,韩愈也就随兄同行。那个时候没有火车、汽车,只能行走、骑马和坐马车,一天只能走几十里路,再加上刮风下雨的打扰,从长安到韶关3000多里路,紧走慢走也需要一两个月。一路上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经过波涛汹涌的长江,一望无际的洞庭湖,越过层峦叠嶂的山山岭岭,奔波好长时间才到达韶关。小小年纪的韩愈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吃了不少的苦,领会了人生的不易,也一路领略了大自然的'美丽、壮阔和艰险,增长了不少的见识。

  到了韶关,刚刚安定下来,厄运又降临了。哥哥不适应南方的气候,染上了疾病久治不愈。哥哥一死,韩愈和嫂嫂扶柩返回故乡,安葬了哥哥以后,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了。为了生活,嫂嫂又带韩愈来到安徽的宣城,这儿有父兄生前置办的房地产,可以勉强读书度日。这不幸的遭遇磨炼了他的意志,知道这个家从此只能靠自己来担当责任了。他把对哥哥的思念埋在心底,每天三更起床开始读书,无论吃饭、睡觉,手里都不离开书本和笔。累了,把书本当枕头,吃饭没菜,就边看书边吃饭。他先后读了《论语》、《孟子》、《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等书,并且熟读了诸子百家的文章。

  19岁时,韩愈告别嫂嫂,孤身一人来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八年连考三次才中了进士,又经过好几年的磨练等待才做了官,从此,一家人才团聚长安过上了好日子。

  韩愈做官后很负责任,为官一任,为民一方,老百姓都很感激他。潮州的韩江原不姓韩,是当地人为了纪念韩愈才叫“韩江”。那个地方从前有很多鳄鱼,会爬上岸边吃人,害得百姓好苦,人们叫它做“恶溪”。有一天,又有一个百姓被鳄鱼吃掉了。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命令宰猪杀羊,决定到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在渡口旁边的一个土墩上,摆了祭品,点上香烛,对着大江严厉地宣布道:”鳄鱼!鳄鱼!韩某到这里来做刺史,为的是保土庇民。你们却在此祸害百姓。如今姑念你们无知,不加惩处,只限你们在三夭之内,带同族类出海,三天不走就五天走,五天不走就七天走。七天不走,便要严处!”

  由于猎杀等措施,从此,江里再也没有看见鳄鱼,所有的鳄鱼都出海到南洋去了。

  现在,人们把韩愈祭鳄鱼的地方叫做“韩埔”,渡口叫“韩渡“,又叫”鳄渡”,还把大江叫做“韩江”,江对面的山叫做“韩山”。

  韩愈来到潮州后,有一天出巡,在街上碰见一个和尚,这个和尚面貌长得十分丑陋凶恶,特别是翻出口外的两个长牙,更是使人骇怕。韩愈本来就是因为劝皇帝不要为迎接释迦牟尼的骨头过份劳民伤财,才被贬到潮州来的,早已对和尚没有好感了,一见这副“恶相”,更是讨厌,他想这决非好人,回去要好好收拾他,敲掉他那长牙。

  韩愈回到衙里,才下轿,看门的人便拿来一个红包,说这是刚才有个和尚要送给老爷的。韩愈打开一看,里面非金非银,是一对长牙,正好和那和尚的两只长牙一模一样。他想,我想敲掉他的牙齿,并没说出来,他怎么就知道了呢?

  乾愈立即派人四处寻找那个和尚。

  见面交谈后,韩愈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很有名声的潮州灵山寺的大颠和尚;是个学问很深的人。韩愈自愧以貌看人,忙向他赔礼道歉。这以后,两人终于成了好朋友。

  后人为纪念韩愈和大颠和尚的友谊,就在城里修了座庵,叫“叩齿庵”。

  由于韩愈诗文开创了一代新风气,影响很大,后世人尊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解读韩愈故事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礼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抗拒,争长为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开,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13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地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着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1957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度玉门,戈壁绽绿阴。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将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