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艺考生健美操励志故事 正文

艺考生健美操励志故事

时间:2025-01-17 03:06:25

关于强化健美操专修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途径论文

  论文摘要:在健美操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课外活动、校内外健身俱乐部、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途径,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健美操专修课学习期间的教学、健美操领操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及健美操竞赛活动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力,为今后适应学校健美操教学、健身馆健身课程、社会健身指导员以及组织基层大众健美操竞赛活动等打下良好基础。

  论文关键词:健美操;强化实践能力;途径与手段

  健美操是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生活走向高效、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的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初传人我国以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健身功能走进了大专院校及中小学课堂。由于健美操的健身实效显著,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体质的人进行锻炼,深受大众的喜爱。目前健美操以成为大众健身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社会需求潜力很大的一项健身项目,这就对体育专业健美操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目前仍有许多体育院校健美操专修教学,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健美操教学中,仍过多地注重等级或学习套路,忽视实用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缺乏参与社会各种形式及各个层次健美操活动的实践锻炼机会,虽然学生学会许多动作难度或成套动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具体的问题却不能适应。因此,探讨强化健美操专修学生、教学;健身馆领操员,指导群众进行健身锻炼及健美操竞赛的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健美操专修课学习期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实践锻炼,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实力,并了解自己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及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学生健美操教学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健美操教学能力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示范与讲解、教学口令、组织教学、领操、创编、裁判、分析问题与纠错能力等。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在教学中紧紧围绕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把讲解、示范、口令、手势、组织教学、领操作为课堂常规加以规范化要求。在教法上应灵活多变,组织教学形式要多元化,以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可利用课堂内,一对一互练并纠错,分组演示动作相互纠错,也可安排学生在课堂准备部分,按序号轮流对复习教材进行教学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时间和空间,还可以利用学生休闲时间给学生提供低年级普修健美操课程助教式教学实习机会,公体健美操课程教学实习等,在教材上可选择教授过的内容作为新授课试教,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学组织、教学示范、讲解,运用教学方法、等方面严格把关,做到课前精心指导,课后点评总结,以达到强化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其次,要确立教学重点定位,改变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是强化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主要手段,提高教学时数分配,增加教学实践锻炼机会,是强化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基本保障。在此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锻炼机会。以达到强化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强化学生健美操领操员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首先,要使学生明确健美操指导员的职业素质、掌握健美操指导员的教与学的方法,其次,按课堂健美操领操员教学实践锻炼模式进行实践,然后让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专项的`学生在学校健身俱乐部中有偿或公益性地进行领操实践,使学生在校内健身俱乐部领操实践期间,体验健身课程领操员的全程教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为他人提供健身咨询与指导、制定个人健身锻炼、管理场地,器材等服务工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健身馆健美操领操员实践锻炼。

  校内、外健身俱乐部健美操领操员教学实践能力锻炼模式

  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有关计划一学生充分准备校内健美操俱乐部领操员实践一健身咨询与指导、制定个人健身锻炼一管理场地,器材等服务工作自我评价学员(同学)评价教师总结。其次,优选在校内健身俱乐领操员实践锻炼中综合能力强,条件具备的学生先直接进入校外健身俱乐部或社区活动中心进行实践锻炼。使学生通过零距离贴近社会实践锻炼,更加了解社会对健美操领操员的要求及与社会需求的差距,从中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拓宽学生就业出路。

  三、强化学生具有健美操技能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及相关项目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1.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因此,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与指导校内教职工健身活动,还可以通过学校有关部门,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使学生能顺利地参与指导社区全民健身各项锻炼活动,熟悉社会体育工作的特点,学会与学员交流和沟通,指导不同水平的学员进行健身锻炼、为学员制定实际健身锻炼目标、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

  2.相关项目——指导广场健美操表演。广场健美操表演作为当前社会文化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群体健身形式,已得到社会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与喜爱。因此,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健美操导演与编排的能力十分重要、同时掌握与运用健美操广场表演的具体方法与步骤,是健美操课程教学适应社会与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导演一个广场表演性的健美操节目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程序:明确主题一构思框架一导演实践一预演,调整一表演展示一反馈评价。网健美操的社会实践教学中的导演编排式,主要是学生能力的运用发挥,通过锻炼,积累经验,丰富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可以随机按人数分组,利用课内,外时间进行编排队形变、造型变化,成套动作创编,指导校内教职工,社区全民健身锻炼活动中心,进行健身锻炼实践活动及社会公益性的体育宣传、教育、竞赛、健身指导工作.,也可通过参与组织,导演,编排校园中,小型健美操表演活动,社区广场艺术活动和全民健身广场宣传活动中的健美操展示,使健美操以健身高潮的主元素形式出现这类活动之中,充分激发健身者的健身、表演激情,促进全民健身广场式相关项目蓬勃发长。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强化学生指导全民健身锻炼相关项目实践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

  四、强化学生健美操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的途径与手段

  作为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的学生,未来的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不仅要学会做操,教操,还应懂得如和组织健美操竞赛活动,尤其面对健美操在各级各类学校及社会蓬勃开展的今天,具备健美操竞赛活动组织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将能更好地适应学校与社会对健美操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在健美操专修课学习期间,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健美操裁判员的基本要求,掌握基层健美操比赛的组织和裁判方法,其次,学校各有关部门应给学生创造参与校内及社会各级各类健美操竞赛裁判实践活动的机会,以此达到强化学生健美操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实践能力。

  1.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健美操选修课期末考试及全校性健美操表演赛裁判实践锻炼

  校内各年级健美操选修课期末考试,全校性健美操表演比赛,是强化学生进行健美操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实践锻炼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由教师选择好与上课时间不冲突的有关班级作为裁判实践对象,制定有关规则及评分标准并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为了保证评分的公平与准确,采取现场抽签决定出场顺序及教师现场指定学生轮流进行独立评分。其次专业教师可经常与团委、学工处等进行联系,开展一些以系为单位的健美操竞赛或表演,让健美操专修学生去负责组织竞赛裁判工作,教师指导,赛后进行分析,讨论,小结,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这样既丰富了学校体育文化生活又锻炼了学生的裁判工作与竞赛组织能力。为他们为今后适应学校开展健美操竞赛或表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参加市,县及社区健美操表演或比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通过学校有关部门帮助联系,组织学生参加市,县及社区健美操表演或比赛的组织、编排及裁判工作,是强化学生进行健美操竞赛活动组织与裁判实践的又一主要途径。通过实践使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所掌握的裁判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经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强化学生健美操教学及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实践工作能力。以适应大众健美操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需求。

  五、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劳动者,而是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的高层人才。大专,院校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选择也不再局限在体育教师这一角色,而是将有更多的毕业生从事社区体育工作,健身指导员,或者不得不从事其他行业的工作,同样面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的挑战。因此,高师体育专业健美操专修教学应优化实践性教学,多层次,多渠道地强化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学生提供发展思维的空间及实践平台,同时学校有关部门也应积极创造条件或提供各种实践活动机会,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确实地得以提高并与社会接轨。

强化物流实践教学的途径研究分析论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急速上升,一些中专、大专物流人才也开始大量地涌入劳动力市场,但是用人单位仍然觉得这些物流人才缺乏实际的操作技能,也没有符合企业要求的工作经验。造成这种结构性失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原因是我国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教学造成的,没有实践教学环节,学生就很难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缺少理论到应用的转化过程。所以,如何开拓创新物流实践教学途径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物流实践教学的特点

  1.物流实践教学难度较大

  实践教学需要一定的设施及条件做保障,物流设施设备操作、物流单证模拟处理、网上交易模拟课程等,需要学校大量投资建立实验室及购买相关软件,对于一般学校来说是一笔大的花销。学生到企业实践,一方面由于企业对实习学生的吸纳能力有限,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不愿意接受学生的实习,这就造成了学生难以下企业实习的困难局面。

  2.物流实践教学模块较多

  物流系统是一个繁杂的涵盖多个环节的系统,既包括产品包装、装卸、运输,又包括仓储、配送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环节,每一环节都有需要人的具体操作,所以每一环节都需要学生去实践。

  二、物流实践教学的阶段划分及方法选择

  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过程既要重视各科的独立性,又要考虑各科之间的联系性和系统性,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实践教学。只有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实践教学,才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物流实践技术。物流实践教学可分为以下三阶段进行:

  1.基础实践阶段

  这一阶段可安排在专业基础课阶段,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物流管理有个清楚的认识过程,掌握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该阶段可采取的实践方法有:

  (1)企业参观。在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开始阶段,可带领学生到物流企业或相关企业的物流管理部门参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前就对物流专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这种企业参观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知识讲座。可以聘请物流专家或企业一线的物流从业人员来学校进行讲座,从经典案例或工作中的实际经历出发,讲解物流的有关知识,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使学生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基本知识。

  2.专业实践阶段

  此阶段的实践安排在专业主干课程学习阶段,目的是通过单项专业实践的方式使学生学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体验性掌握。该阶段可应用的实践方法有:

  (1)课堂实践。各门课程的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相应的实践环节,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背景资料和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分析,灵活处理。教师也可采取视频教学的方法,播放物流管理有关视频,让学生认真观察整个流程就处理办法,并根据视频内容进行提问讲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方法。

  (2)实验模拟教学。学校建立自己的物流管理实验室,引进物流管理相关的软件,如物流单证处理软件、ERP软件、网上交易模拟软件等,通过上机操作的实践方式,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综合实践教学阶段

  学生所有课程学习结束之后,就进入了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毕业实习单位学生可自己联系也可由学院推荐,根据实习情况认真完成实习报告。毕业论文是大学结束的最后一项任务,由于物流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毕业论文的选题应更侧重于实践方面,并应和学生实习工作相联系。

  三、实施物流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

  任何一种实践教学方法的实施都需要一定的基础条件作保障,为了更好的落实物理实践教学方法的实施,学院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训

  学生的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而我国的教师大部分是高校毕业直接走上讲台,他们没有任何的实践经验,甚至自身对某些实际操作的机器和操作方法根本不了解,无法将理论的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这种情况下,学校可分阶段选派青年教师到物流企业兼职,也可以让青年教师参加企业或教育部组织的相关培训。总之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2.加大实验室设备的投入

  由于物流管理涉及到仓储、运输、装卸的等较多的环节,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操作学习,所以对实验设备种类的需求也就较多,学校应加大实验室的投入,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采取学校间资源共享的模式。

  3.加大实训基地的建设

  实践是掌握技能和方法的唯一方式,学校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和企业保持持续性的联系,探索校企联合办学的路子,这种方法不仅使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实践动手的能力,企业还可以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选择学生,既省去了招聘成本,又节约了培训成本。

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解析的论文

  摘要: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培养教师的摇篮,对教育事业发展功不可没。为了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加强对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实践能力的培养,是高师生职前教育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他们就职后的教学水平。现阶段,我国的高师生由于各种原因,实践能力水平不佳,在实际岗位教学中遇到各种困难。为了提升高师生入职后的教学水平,应加强对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师生;实践能力;教学模式;培养途径

  一、高师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现阶段,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做了一定的调整和完善,但是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改善。第一,课程内容有待完善。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许多中小学的教材有了一定的改变,这就需要对高师生的教学方向进行调整。而在部分高等师范院校中,它们还沿用传统的课程内容,教学体系设置不合理,对学生的教学实践产生不利的影响。第二,学生主动实践意识不强,对自己的职业定位不明确。部分院校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不清晰,所以实习阶段忙于考研或公务员,将大部分的时间用来复习,缺乏教育实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实践能力不强。第三,实习安排不合理。实习是高师生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部分院校在对学生的实习安排上比较保守,实习时间较短,且对实习期的指导不够充分,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到实习效果。第四,实习基地资源短缺。实习基地是高师生进行实践能力锻炼的重要场所。有些院校由于受到资金或者渠道等方面的影响,实习基地资源比较短缺,学生缺乏适当的实习场所,无法真实地体验到实际教学氛围,直接影响他们走入岗位后的教学水平。以上是在部分师范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我们亟须改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全面提升高师生的实践教学水平[1]。

  二、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完善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是提高师范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基础,所以根据时代发展背景以及教学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设置,注重对师范生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培养。教育模块的设置,除了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师口语技能、教育教学论、教师教学技能实训、三笔字训练等外,还应加强师范生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导课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结课技能和评课技能等,同时对中小学生的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只有掌握了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为后续实践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我们还应加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与运用,做到活学活用,真正了解各科课程设置的内涵,灵活掌握各项课程的精髓。

  (二)通过教学技能比赛,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实践技能是师范生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教学水平,地方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学技能比赛。通过教学技能比赛,不同院校间的师范生能够互相观摩和学习,交流经验,互相促进,互相提升,从而全面提升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水平。教学技能比赛由各个院校统一组织,在校内经过初级筛选后,参加省级决赛,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赛内容可包括:说课、教案设计、板书设计、模拟课件、课件制作及即兴演讲等内容。通过设置这些比赛项目,可以将师范生日常所学全部进行应用。通过比赛,不仅能够检验自己的日常所学,而且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赛结束后,由师范院校专业教师对学生的比赛情况进行分析,让学生及时了解自身存在的不足,以便日后不断改进。比赛的开展,为以后的实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以赛促训的方式,可以让师范生的综合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应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2]。

  (三)建立完善的教学技能考核制度

  教学技能作为师范院校教学的重要内容,应有完善的技能考核制度。建立严格的技能考核标准,能够更好地对师范生在日常教学以及实习教学中的技能表现进行考核。考核制度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学校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在教学技能方面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对学生教学技能的提升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教学技能是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工具。只有熟练掌握各项教学技能,才能在实践教学中有出色的表现。考核方式和内容方面,以“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为主,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指标,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四)增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

  教育实习基地是提高师范生实践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所以,师范院校应加大资金投入,拓宽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在校内建设实训室,在校外拓展教育实习基地。只有通过实习,师范生才能增强其实践教学能力。实习教学应注重对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实习方式、实习考核等方面的研究。为了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将教育见习和实习相结合,从第二学期开始就采用集中见习和分散见习相结合的方式,争取做到每个学年都坚持,并在第七学期和第八学期进行实习。将见习和实习相结合,对师范生而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平时见习的积累,可为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校内建设实训室,模拟真实的教学环境,可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对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进行检验和锻炼[3]。

  (五)拓展教学实践体验渠道

  除了与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外,还应为师范生拓展多渠道的教学实践机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对各种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应掌握中小学生的心理。这样才能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所以,师范院校应多为师范生提供参与实践、体验教育经验的机会和场所,拓展参与式体验的实践渠道。这种实践机会和场所的提供,应贯穿于整个教学阶段。通过与中小学生的长期接触和互动,师范生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理解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和可以接受的学习方式,为以后教学计划的制订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三、结束语

  高师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中流砥柱,加强高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只有高师生具备高水平的实践能力,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完整、准确地传授给学生。所以,高等师范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将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纳入学校重要议程,并针对实践能力的培养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运用、日常教学技能比赛的开展以及见习、实习活动的安排等,都应做出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切实提升高师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尹小敏.“问题情境”师范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其运行[J].中国高教研究,2014,(07):88-91.

  [2]钟铧.教学能力分阶段集中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小学教育专业为例[J/OL].德州学院学报,2017,(05):1-11.

  [3]王凤双,于秀丽.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01):45-48.

加强实习前强化培训提高护生适应能力论文

  【摘要】我校经对500名实习生和22所实习教学医院调查,结果表明护理专业学生实习前的培训,对提高护生基本技能、尽快适应实习、提高实习教学质量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关键词】培训实习临床教学

  护理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时,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内进入角色、适应医院环境。为此,我校在护生实习前,组织进行培训,让学生对今后的实习教学有所认识,从各方面做了更充分的准备,使学生到医院后,能迅速适应实习状态,在医院学习工作时得心应手,赢得实习医院和带教老师的信任,从而提高实习期间的学习质量。我们的做法及体会如下

  一方法

  五年来,我们在学生进入实习前一个半月或将近两个月,由相关科室组织实施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包括实习前综合教育和专业技能综合训练。

  1培训内容

  我们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共60学时,包括实习前综合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两大部分。

  1.1实习前综合教育

  1.1.1思想教育首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强调临床实习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地位、作用、目的和要求。学习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学习实习生管理细则和其他规章制度,进行医德医风教育。

  1.1.2沟通与交流技巧的教育学生在此之前已开设有《沟通》这门课,临近实习前主要就如何处理好与医院领导、老师、病人、同学等之间的.各种关系再进行专门培训。培训实习学生骨干的管理能力,加强学生实习期间自我管理。

  1.1.3形体与礼仪在平时学过的基础上强化护士举止规范以及化妆的要求等。

  1.1.4普通话实习前进行普通话的强化训练,以适应和所实习地域的语言差异。

  1.1.5法制教育进行医疗风险教育,强化防范医患纠纷的意识。

  1.2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复训和补训,介绍实习中可能见到的新技术、新知识。

  (1)医院日常工作程序和实习生岗位职责。(2)医院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与应用。(3)护理操作技术。

  2培训方法

  2.1实习前教育将实习前思想教育的方案下发到各班班主任,严格组织实施,明确教育的内容、目的、意义和教学时间,规定教育学时,允许具体组织实施方式各异,但必须保证教学质量和教育效果。形体礼仪、普通话、沟通交流技巧及法制教育由专业教师按学时专门培训。2.2护理技能综合训练教务科组织相关教研室按计划实施强化培训,采取实验操作、专题讲座、观看录像等多种形式,复习巩固学生的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上常用的护理理论知识,增强学生进入医院后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二结果

  1护生更快的适应了实习

  2004级和2006级护理实习生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有480名学生(占96%)认为经过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她们到医院后都能在2周内适应新的实习生活,往年一般需要5~7周。

  2增加了自身的实力,赢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调查500名实习生,有470名学生(占94%)认为通过实习前综合教育训练,复习巩固了专业技能,使她们更清楚自己的职责、任务,更明白自己的角色。学生进入医院不久即适应了医院的工作和学习,满足了医院对实习生的基本技能要求,赢得了带教老师和医院的信任,获得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尤其是临床操作机会。

  3得到实习医院的肯定

  调查了22所医院,有20所医院(占90.1%)对我院实习生的评价较好,明确表示近经过培训的的实习生明显比往年的好,主要表现在基本功扎实,爱学习,守纪律,懂规矩,有礼貌,能吃苦。能够严格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能够适应新的医疗环境,能积极防止各种医疗风险的发生。

  4保证实习质量,提高了护生的自身素质,增强了就业优势

  由于赢得了医院和实习带教老师的信任,实习期间得到了充分的学习机会,实习教学质量有了充分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相应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优势。

  三讨论

  1实习前的基础护理技能培训很有必要。学生接受大部分的基础护理技能训练后,离进入实习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不免有所遗忘,直接进入实习,可能会在面对病人时无所适从。为使学生尽快进入实习生的角色,在临床实习前进行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就非常必要。

  2在校护理教育滞后于临床护理的发展,有些内容需要实习前补充。临床护理新产品新技术日新月异。因此,学生在实习前有些内容需要进行补训以利于护生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临床实习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在临近实习前,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是使得护生能更好的进行实习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