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外国古代帝王励志故事 正文

外国古代帝王励志故事

时间:2024-10-03 00:30:13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5则

  韩非子的寓言既有趣而引人入胜,又益智励志二健康向上,快来看看吧!

 

  一、鲁患不救

  【原文】鲁穆公使众公子或宦于晋①,或宦于荆②。犁鉏曰:“假人于越而救溺子,越人虽善游,子必不生矣③。失火而取水于海,海水虽多,火必不灭矣,远水不救近火也。今晋与荆虽强,而齐近,鲁患其不救乎!”(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鲁穆公:战国初鲁国国君,即姬显,是鲁国第二十九任君主。鲁元公之子,在位33年。注重礼贤下士,曾隆重礼拜孔伋(子思),咨以国事;容许墨翟在鲁授徒传道、组织学派,使鲁国一度出现安定局面。公子:《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宦:学习官吏的事务。“宦,仕也。…犹今试用学习之官也。”—《说文》。②荆:春秋时楚国别称。③犁鉏(jū):一作犁且,鲁国上大夫,曾在齐为官。假,借也。—《广雅》。凭借,借用。于:可译为“从”“由”“自”等。故事解读;鲁国有难因为齐国来攻,晋楚是强国但离鲁远,所以远水不救近火,所以徒劳无功。做事情要讲究就近原则不要从大老远过来,这很费时力。关键还是要自己强,处理好近邻关系不是到老远地方拉关系。清末求救西方来逼迫日本也是不现实的。

  二、醉寐亡裘

  【原文】绍绩昧醉寐而亡其裘①。宋君曰:“醉足以亡裘乎?“对曰:“桀以醉亡天下②,而《康诰》曰:毋彝酒③。彝酒者,常酒也。常酒者,天子失天下,匹夫失其身④。(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寐(mèi):进入睡眠状态。亡:丢失。裘,皮衣也。—《说文》。②以:因为,由于。③《康诰》:是周公封康叔于殷地时作的文告。周公在平定“三监”(管叔、蔡叔、霍叔)及纣王的儿子武庚所发动的叛乱后,便封周武王同母少弟康叔于殷地。为了使年幼的康叔顺利地进行统治,周公先后写成《康诰》、《酒诰》、《梓材》三篇文告,作为法则送给康叔。这里的《康诰》应为《酒诰》。《酒诰》是康叔在卫国宣布的戒酒令。殷商贵族嗜好喝酒,王公大臣酗酒成风,荒于政事。周公担心这种恶习会造成大乱,所以让康叔在卫国宣布不许酗酒,规定了禁酒的法令。毋彝酒:不要经常饮酒。④匹夫:古代指平民中的男子,亦泛指平民百姓。身:指人的生命或地位身分。故事解读;这里说了醉酒的问题,一个人不能染上酗酒好烟的习惯,看上去这些习惯很舒服却会带来很多问题。喝酒过多会醉酒驾车而造成事故,现代酒喝太多容易生病中毒。

  三、庆封走越

  【原文】庆封为乱于齐而欲走越。其族人曰:“晋近,奚不之晋?②”庆封曰:“越远,利以避难。”族人曰:“变是心也,居晋而可;不变是心也,虽远越,其可以安乎?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庆封:字子家,春秋时齐国大夫。为乱:就是作乱。走越:逃到越国去。②族人:同宗的人;同一家族的人。之晋:到晋国去。③是心:是,代词,此,这的.意思。故事解读;庆封干尽坏事,被赶出来,他想走远避祸。可他难改自身缺点即使走远也没用。人其实在什么地方都可以生活,无需走远。关键是自己身上的恶习要改掉,如果不改走到哪都是一样。像那些外逃贪官以为出国没事,可他们要是还难改恶习,即便是到外国人土地上也不受欢迎。

  四、申子辟舍

  【原文】韩昭侯谓申子曰①:“法度甚不易行也。”申子曰:“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今君设法度而听左右之请,此所以难行也。”昭侯曰:“吾自今以来知行法矣,寡人奚听矣②。”一日,申子请仕其从兄官③。昭侯曰:“非所学于子也。听子之谒④,败子之道乎,亡其用子之谒?”申子辟舍请罪⑤。

  【注释】①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国君。前358-前333年在位。战国七雄之中,以韩国最为弱小。韩昭侯在位期间任申不害主持国政,使韩国致治,诸侯不敢侵韩。申子:申不害。法家代表人物韩昭侯重用他为丞相。②以来:犹言以后。行法:按法行事。奚(xī):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何”、“怎样”。③仕:审察,仔细考察。又‘仕,学也。’—《说文》。段玉裁注:“古义宦训仕,仕训学。”朱曰:“犹今言试用也。”从兄:古人之从兄,具体分二种:同曾祖父,不同祖父,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祖兄;同祖父,不同父亲,年长于己者,称为从父兄,即今日所说的堂兄。二者统称从兄。④谒(yè):请求。⑤辟:古“避”,躲,躲避之意。辟又作“擗(pǐ)”,拊胸也。即捶胸。故事解读;申子即申不害,是法家代表人物,他的政治改革对国家统治及社会安定发展是有好处的。可申子也想安排自己兄弟,昭侯却拒绝了他,可见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物,最后他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从而维护了法令的尊严,使不受到任何人的破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无权跃居法律之上。不然法律就如同虚设,没用了。维护法律尊严才能施行好法律效用。

  五、造父御马

  【原文】造父方耨①,时有子父乘车过者②,马惊而不行,其子下车牵马,父推车,请造父:“助我推车。”造父因收器,辍而寄载之,援其子之乘③,乃始检辔持策④,未之用也,而马咸骛矣⑤。使造父而不能御⑥,虽尽力劳身助之推车,马犹不肯行也。今身使佚⑦,且寄载,有德于人者,有术而御之也⑧。故国者,君之车也;势者,君之马也。无术以御之,身虽劳,犹不免乱;有术以御之,身处佚乐之地,又致帝王之功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注释】①.造父:西周著名御车者,受幸于周缪王,王使造父御良马八匹,西狩至昆仑,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后闻徐偃王反,王使造父御车日驰千里攻徐偃王,大破之,乃赐造父以赵城(今山西洪洞县),由此为赵氏,是为赵国之始祖。耨(nòu):本义:锄草,耕作。②时:当时,这时。者:这里。③因:古语“因”与“就”相通,《说文》:因,就也。连词于是,就的意思。辍(chuò):停止耕作。寄载:乘别人的交通工具。援:拉,拽。之:到,往。乘:《集韵》音剩。车也。④检辔持策:检,收拾,整理。策辔(pèi):马鞭与马缰。⑤咸:《易·雜卦》咸,速也。骛(wù):《广韵·遇韵》:“骛,驰也,奔也,驱也。”疾驰之意。⑥使:假如。⑦佚(yi):通“逸”。《广雅》:“佚,乐也。”安闲之意。⑧德:恩德。术:策略,办法。故事解读;造夫善于驾驭烈马,所以人家不能驾驭的马他能驾驭,即使是在耕田时候马术还是精湛。韩非将车马比做国家,国势。国君也应像造夫一样善于驾驭。无论是做什么善于驾驭,能做好是第一位的,无才能是不行的。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

  韩非子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韩非是韩王之子,荀子的学生,李斯的同学。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尤其在先秦时期,百家争鸣的局面使得中国文化达到了不可思议的高度,对当代思想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韩非子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也可作为议论文的经典素材使用。

  自相矛盾

  矛和盾是古时候两种武器,矛是用来刺人的,盾是用来挡矛的,功用恰恰相反。

  楚国有一个兼卖矛和盾的商人。一天,他带着这两样货色到街上叫卖,先举起盾牌向人吹嘘说:“我这盾牌呀,再坚固没有了,无论怎样锋利的矛枪也刺不穿它。”停一会儿,又举起他的矛枪向人夸耀说:“我这矛枪呀,再锋利没有了,无论怎样坚固的盾牌,它都刺得穿。”

  旁边的'人听了,不禁发笑,就问他说:“照这样说,就用你的矛枪来刺你的盾牌。结果会怎样呢?”

  这个商人窘得答不出话来了。

  酒酸与恶狗

  宋国有位小生意人开了一爿酒家,专门出售陈年佳酿。这爿酒家窗明桌净,买卖公道,还在门前高高竖起一杆青旗,行人在几里地外都能看见酒旗招展。顾客一进门槛,店小二就笑脸相迎,殷勤接待。

  按理说,这爿酒家应该是生意兴隆的;可是偏偏相反,常常整天不见一个顾客,十分冷落。一坛坛老酒开了封,卖不出去,都发酸变质了。

  店主苦思冥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请教附近一个老头儿。老头儿沉吟了一番,问他:“你的看门狗凶不凶?”店老板挺纳闷地说:“凶啊,可这跟卖酒有什么关系呢?”老头儿拈着胡须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恶狗守在门口,见人就咬;酒再好,还有谁敢来买呢?”

  郑人买鞋

  有个郑国人,想到市上去买一双鞋子,便先用一根稻草量了量自己的脚,作为尺码。但临走时,却把尺码丢在家里,忘记带去。

  他到了市上,走进一家鞋店,看见一双鞋子,觉得很中意,可是一摸口袋,尺码没有带来,忙对店员说:

  “我忘记了带尺码来,让我赶回去把尺码拿来再买。”说罢,拔脚就跑。

  这样一来一往,等他从家里拿了尺码再到市上时,鞋店已关门打烊了,他终于没有买到鞋子。

  有人知道了这事,就提醒他:“你为自己买鞋子,可以直接穿上试试大小,还要什么尺码呢?”

  买鞋的人回答说:“我是宁肯相信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

  讳疾忌医

  名医扁鹊,有一次去见蔡桓侯。他在旁边立了一会儿对桓侯说:“你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赶快医治,病情将会加重!”桓侯听了笑着说:“我没有病。”待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人说:“这些医生就喜欢医治没有病的人来夸耀自己的本领。”

  十天以后,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发展到肌肉里,如果不治,还会加重。桓侯不理睬他。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很不高兴。

  再过了十天,扁鹊又去见桓侯,说他的病已经转到肠胃里去了,再不从速医治,就会更加严重了。桓侯仍旧不理睬他。

  又过了十天,扁鹊去见桓侯时,对他望了一望,回身就走。桓侯觉得很奇怪,于是派使者去问扁鹊。

  扁鹊对使者说:“病在皮肤里,肌肉里,肠胃里,不论针灸或是服药,都还可以医治;病若是到了骨髓里,那还有什么办法呢?现在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我也无法替他医治了。”

  五天以后,桓侯浑身疼痛,赶忙派人去请扁鹊,扁鹊已经逃到秦国了。桓侯不久就死掉了。

  杀猪教子

  曾子的妻子上街。小儿子扯着娘的衣襟,又哭又闹,要跟着去玩。曾子妻被闹得没有法子,就弯下腰哄他说:“小乖乖回去吧,妈妈回家来就杀猪给你吃。”小儿子咽着口水,方才罢休。

  妻子从街上回来,只见曾子正拿着绳索在捆肥猪,旁边还插着一把雪亮的尖刀。妻子慌了,连忙跑上去拉住他说:“你疯啦!我是故意骗骗小孩子的。”曾子严肃地说:“你怎么能欺骗孩子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孩子去欺骗别人。做母亲的欺骗自己儿子,做儿子的不相信自己母亲,这样还有家教吗?”曾子说完,就一刀戳进猪的喉咙里。

  子罕不受玉

  宋国有个乡人很爱夤缘攀附。

  有一次,这个乡人弄到一块未经雕琢的浑玉,心想拍马屁的机会又来了,连忙捧着这块宝玉跑进官府,献给新上任的京城长官子罕。子罕执意不收。马屁鬼胁肩谄笑说:“这块宝玉啊,只配给您这样德高望重的君子做器具,那些贪财爱贿的小人可不配用。您大人收下吧。”

  “请你不要再罗苏了,”子罕正色答道,“你把块玉看作是宝贝,我呢,把不收你这块玉看作是宝贝。”

  三人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再也不愿召见他了。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以诙谐的故事揭示了深刻的道理,希望您可以通过阅读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提高自己的涵养,使您在生活中得到帮助,也可以使您的文章更加出彩。

韩非子寓言故事

  八十一.箕郑示信

  【原文】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①”曰:“信名,信事,信义②。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③,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之矣。”(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救饿:出自《韩非子》难势第四十:“且夫百日不食以待粱肉,饿者不活;今待尧、舜之贤乃治当世之民,是犹待粱肉而救饿之说也。”安:疑问代词。什么,怎么。②名:《玉篇》号也。号令也。名者,即今之文字也。又称说,说出。事:引申为职守;政事。政府施政的事务。义:仪制,法度。③逾(yú):过分。超越法度。怠(dài):疲塌,荒废。故事解读;箕郑以信义立国,诚实守信,强调责任制,言行一致,注重实事,实效而不是做雷声大,雨点小的口头文章。要取信于人不能让人家失望,真正的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

  八十.老马识途

  【原文】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①,春往冬反,迷惑失道②。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③。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④,蚁壤一寸而仞有水。⑤”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⑤(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谥号敬,史称管子。曾任齐国相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隰(xí)朋:齊庄公的曾孫,春秋时期著名的齐国大夫,任“大行”之职,是齐国重要的外交大臣。孤竹: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县一帶,诞生于商朝初年(约公元前1600年)是今冀东地区滦河之滨最早的奴隶制诸侯国。春秋时北方山戎(即后世鲜卑)侵燕,燕告急于中原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北伐救燕,打垮了山戎,使其北退;同时击溃了令支,斩孤竹君侯之首。②失道:迷路。③得道:寻找到归途。④山之阳:山的南面。山之阴:山的北面。⑤蚁壤:蚁穴周围防雨水的浮土。仞:古代计量单位:周尺八尺为一仞。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⑤不难:难,难堪的意思。师:效法;学习。故事解读;老马识途就是因为其经历的事多故能识途而不迷返,老蚁常居山里故知水源。管仲等人是虚心好学,不耻下问,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真的学问知识。韩愈文章中说过,士大夫以学为耻故不能有识,而乐医百工不以学为耻而能进步有成就。

  七十八.画鬼最易

  【原文】客有为齐王画者①,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客曰:“犬、马最难。”齐王曰:“孰易者?”客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②,不可类也③,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客:指外来的画师。②罄(qìng):显现。③类:通“颣(lèi)”。缺点,毛病。《集韵》音垒。偏也。故事解读;鬼是最容易画的,因为没人见过鬼,是纯粹靠想象出来的。画鬼就是画没见过的东西,靠脑子想出来,发挥自己创造力,所以说画鬼是好的。

  七十七.秦伯嫁女

  【原文】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①,为之饰装②,从衣文之媵七十人③。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④。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秦伯嫁女:指秦穆公将女儿怀嬴,最初嫁给在秦国为人质的晋太子子圉(yǔ),子圉只身从秦国逃跑,回国即位,称怀公。后来秦穆公出于政治目的,又将已嫁晋怀公的怀赢(子圉故妻)嫁给流亡到秦国的晋国公子重耳(重耳既是怀赢的母舅,又是怀公的伯父),改名辰嬴。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到晋国,即位称晋文公。②饰装:装饰打扮。③衣;这里作动词讲,意为“穿着”。文;通“纹”,华丽的花纹。媵(yìng):指随嫁,陪送出嫁,亦指随嫁的人。周代贵族女子出嫁,需要同族姐妹或姑侄陪嫁,称为媵,媵会成为侧室。后世媵和妾渐渐不分。④妾:“妾”在先秦和秦汉时是指女奴。故事解读;秦穆公是一代君主却在结晋之好时,弄得糊涂。嫁女儿时却将女奴打扮很好,从而使人家当成是公主。有句话,以貌取人,很多人都是这样,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貌。衣服穿得好就显得派头。西方有只故事穷人衣衫褴褛进去被店家看轻,当他拿出一百万时,店主一惊。现代很多人喜欢炫富就是想让人家注意,结交有钱人想改变自己地位,

  七十三.富贾买璞

  【原文】宋之富贾有监正子者①,与人争买百金之璞②,因佯失而毁之,负其百金③,而理其毁瑕,得千溢焉④。事有举之而有败⑤,而贤其毋举之者⑥,负之时也⑦。(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下》)

  【注释】《韩非子》寓言故事(73)-雾锁缙云-雾锁缙云《韩非子》寓言故事(73)-雾锁缙云-雾锁缙云《韩非子》寓言故事(73)-雾锁缙云-雾锁缙云①贾(gǔ):商人(古时‘贾’指坐商,‘商’指行商)。②百金:形容钱多。亦指昂贵的价值。《公羊传·隐公五年》:“百金之鱼公张之。”何休注:“百金,犹百万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万钱矣。”璞:未经雕琢的玉坯。③佯(yáng):假装。负:通“赔”(péi)。赔偿,补偿。④理:《说文》理,治玉也。顺玉之文而剖析之。毁瑕:毁损造成的`缺陷。④溢:溢价。⑤举:施行;办理。⑥贤:胜过,超过。⑦负:放弃。时:时机;机会。故事解读;这故事看出了富商的精明,他在买东西时将美玉损坏,这样就没人要了,然后再自己拿出钱买,买回时再用心雕琢。当然美玉缺一角是难看些。可是富商还是加以开发利用而成宝贝。所以事情是靠人做出来的,人要做事做好事,能使事物向好的方向发展。这样不管事情如何总比不做要好多了。摸着石头过河,总归他走过,比没走过的要好。

  七十五.卜妻为裤

  【原文】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裤①,其妻问曰:“今裤何如?”夫曰:“像吾故裤。②”妻因毁新令如故裤③。(本故事节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为裤:为,做;制作。②故裤:故,旧也。——《广韵》。③因:依据。令:使,让。故事解读;卜子妻子是很机械呆板的人一定要按照旧裤那样穿着,甚至将编好的新裤弄成旧裤。这样的行为很可笑,其人妻真是愚笨。做事情要讲究实际不能总是教条主义。这与前面所则所说的宋人一样,死心眼。

  【韩非子寓言名言名句】

  1、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韩非子·喻老》

  2、华而不实,虚而无用。——《韩非子·难言》

  3、欲速则不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5、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6、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7、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韩非子·难一》

  8、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9、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10、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11、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12、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1.狗猛酒酸

  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为酒甚美,悬帜甚高,然不售,酒酸怪其故。问其所知闾长者杨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则酒何故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怀钱,挈壶瓮而往酤,而狗迓而龁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

  【意译】

  宋国有个酿酒的生意人,他开的酒家,量器精准公平,对客人服务周到恭谨,而且酒香味美,店外悬挂的酒旗高扬醒目。

  他以为一定会生意兴隆,可他家的酒常常发酸变质却卖不出去。

  店主冥思苦想找不出原因,只好去向邻里中有学问的杨倩老人请教。杨倩老人问他:“您家店铺里的看门狗很凶吗?”店老板迷惑不解地说:“狗的确很凶,但如此好酒为什么卖不掉呢?”杨倩老人笑道:“人家怕你的恶狗呀!有的人叫自己的小孩拿着钱和容器到你家去打酒,而你的恶狗却冲着顾客狂吠咬人,多可怕呀!没人敢来,所以,你的酒直到发酸也卖不出去。

  国家也有恶狗。身怀治国之术的贤人,想让统治万人的大国君主了解他们的高技良策,而奸邪的大臣却像恶狗一样扑上去咬他们,这就是君王被蒙蔽挟持,而有治国之术的贤人不被任用的原因啊!

  2.鲁相嗜鱼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意译】

  战国鲁穆公时,公孙仪是鲁国丞相。他特别喜欢吃鱼,于是能够接近他的人,都争相买来应时鲜鱼进献给他。但是,公孙先生一概拒收。他的门徒有些不解,说:“先生特别喜欢吃鱼,又不肯接受别人的馈赠,这是为什么呢?”

  公孙仪告诫弟子说:“正是因为我喜欢吃鱼,才明确拒绝别人送鱼。假如接受别人的鱼,难免要看别人的脸色。看别人的脸色办事,将会走上违法的道路,违法就会被罢免相位甚至入狱蹲监。因此,那时我虽爱吃鱼,却不会有人送鱼给我了,我又失去了俸禄,吃鱼的机会就没有了。如果我不接受别人送的鱼,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就不致于违法而失掉相位,这样我虽然爱吃鱼,还有足够的俸禄,能够长期供给自己吃上多种多样美味可口的鱼。”这是明白了依靠别人不如依靠自己的道理啊!那是告诉人们,依靠为自己办事的人不如自己去办事。

  3.卫人嫁女

  卫人嫁其子而教之曰:“必私积聚。为人妇而出,常也。其成居,幸也。”其子因私积聚,其姑以为多私而出之。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意译】

  卫国有个人,在嫁女儿的时候说:“你到了夫家,一定要抓住机会悄悄积攒私房钱。因为做人家的媳妇,被婆家休弃逐回娘家,是常有的事;那些能共同生活白头到老的`,算是侥幸得见的了。”

  卫女听信了父亲的话,便私下积聚钱财。她的婆母毕竟更为老练,很快就掌握了卫女私下聚敛钱财的证据。虽然婆母也知道这类事情是一种普遍现象,只是觉得卫女积的太多了,因而把她赶回娘家。

  卫女失去了丈夫也没了脸面,但她返回娘家时带回的钱财,比出嫁时所带去的嫁妆,有了成倍的增加。她的父亲不责怪自己教女不当,反而自以为聪明,认为这样可以使家里更富有。现在国家大臣做官的(做法),都是这种样子。

  4.中饱私囊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意译】

  晋国的执政大臣赵简子派税官出去征税,负责税务的官吏向他请示征收标准。赵简主说:“不轻不重为好。税收重了,过多上交官府,国家富足了,老百姓就会生活贫苦;税收轻了,过多归于老百姓,就会民富而国穷。这件事,只要国家官员不从中图谋私利,就可以做到不斜不偏、不轻不重了。”

  当时,有个叫薄疑的卫国贤人,对赵简子说:“依我看来,您的国家中饱。”

  赵简子听得飘飘然,还以为簿疑夸奖自己的国家,达到了中等富裕水平呢!因此显出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故意问簿疑:“怎么个‘中饱’呢?”薄疑毫不隐晦地指出:“您的国家上面国库空虚;下面百姓饥寒交迫;而中间那些经手钱物和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却利用工作之便,从中得利,将自己的腰包装得满满的啊!”

  5.夫妻祈祷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来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译文】

  卫国有一对夫妻向神灵祈祷,并且恭恭敬敬地跪在神前三叩九拜,虔诚地向神提出真诚的期望,妻子念念有词地祷告:“仁慈的神啊!但愿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并赏赐我能得到一百来束布。”她的丈夫在旁边埋怨道:“为什么求这么少一点点呢?”妻子回答说:“唉!太多了,你就会拿去买个小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