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正文

小橘灯青春励志故事

时间:2024-12-27 15:16:38

冰心小桔灯主要内容

  冰心的《小桔灯》讲述了一个家庭在遭受了毁灭性打击下,因为爱的力量得以复苏,反映了冰心的泛爱主义。

  《小桔灯》冰心

  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反反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妈的枕头边。

  小桔灯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写于1957年1月3日

  作品主题

  《小橘灯》的故事发生在1945年,此时抗战即将结束,反动派却加紧了白色恐怖,陪都重庆更是浓雾迷蒙、黑云压城,长期生活在战争离乱和黑暗统治中的人们对光明充满了无限渴望。“我”在重庆郊外偶遇的.小姑娘,能在父失母病的艰难困苦中依然保持着勇敢、镇定、乐观的精神,这种坚强品格着实令人赞叹。《小橘灯》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歌颂了这种勇敢面对困难的乐观精神,朴质温婉中蕴含着深厚的意蕴和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

  该文以“我”眼中的“小姑娘”的活动及“我”的由初遇时的同情到分别时的赞叹的情感变化为明暗两条线索,串联起初遇、探病、做灯、送灯、赞灯、忆灯等情节,把小橘灯与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自然而巧妙的给合在起来,赋予了小橘灯以深刻的象征寓意,使小橘灯成为了小姑娘美好人格的形象写照。小橘灯给夜行的人照亮前进的道路,而小姑娘的美好人格则为“我”驱散了心灵的黑暗,带来了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小橘灯》中有两种性质不同社会制度的对比:反动派统治下的旧中国和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这两种政治力量、政治制度,以爱为参照物,分别代表对爱的破坏性力量和建设性力量。作品洋溢着对新中国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是因为在这种社会,新中国的少年儿童,都能够被父母所爱同时爱父母,被别人所有同时爱别人,被祖国所爱同时爱自己的祖国。冰心在看待这两种政治力量时,可贵的是以爱为出发点,高扬起人道主义的旗帜,而不是抱党派的偏见。因此,冰心是公正的,她的爱憎是恰如其分的。

  创作背景

  1957年1月19日,春节将至,老作家冰心应《中国少年报》之约,写了一篇题为《小橘灯》的散文。散文于1957年1月31日在《中国少年报》发表。这篇散文后来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冰心在写这篇文章时,想到了十二年前(1945年)春节前夕的一件往事,就把这件事作为写作材料,写进了这篇作品。那时,冰心住在重庆郊区的歌乐山。山下有一所医学院,其中几位老师和学生还是作家的熟人。上山不远有一块平地,名叫莲花池,池边有一个乡公所,楼上有公用电话,门外摆着一些卖水果、花生和糖块的摊子。往来的各种车辆也常常停放在那里。冰心就决定以这个地方为背景,展开她要写的故事。

  人物介绍:小姑娘

  主人公“小姑娘”虽“只有八九岁光景”,但是她对革命的胜利充满信心,她坚信“爸爸一定会回来的”,“我们大家也都好了”;在爸爸外出避难之后,她勇敢地挑起了照护重病在床的妈妈的担子,在“我”去探望时,她不但不露一丝愁容,反而“安慰我”,并做了一个“小橘灯”给“我”照路。小姑娘的这种“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都来自她爸爸等革命者的熏陶影响,当然也是那个社会给逼出来的,她是那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冰心小桔灯读书心得1

  《小桔灯》这篇文章是一个关于爱和同情的故事,是冰心阿姨写的一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懂得了哎。其中我最喜欢的句子是:“友谊是大海中的灯塔,沙漠里的绿洲。”其中我最最喜欢的词语是“友谊”和“沙漠”。“友谊”的的意思是交情;“沙漠”的意思是地面为沙石覆盖,缺乏流水,气候干燥,植物稀少的地区。它们用在这里很恰当。

  “友谊”这个词语让我想到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在撒哈拉大沙漠上里,一对好朋友开着汽车在沙漠上行驶,可是汽车突然不能走了,而油还是满满的,这是只要一个人出去退一下就好了,可是这是有一只饿极了的狮子发现了他们,就一只在车子附近等着他们出来,可是车内食物不多了,要不就饿死要不就是被狮子吃掉,正在焦急中,其中一个人指向窗外的天空,另外一个人顺着朋友手指的方向看去,却什么也没看见,这时,朋友早已开门跑了出去,那凶猛的狮子像是看见了金子一样跟着跑了,这里的人赶紧出来把汽车弄好,在去寻找朋友时,只看见了一堆白骨和嘴角带着血的狮子,那位朋友死了,为了救自己的朋友而死。

  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友谊很重要。所以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不能什么事情都依赖别人。

冰心小桔灯读书心得2

  暑假里,我读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读完后,我的心中十分激动。

  这本书反映了1945年抗战期间革命者在民党反动派统治下的艰难处境和对光明的渴望,赞扬了他们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文中描写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地下党员的女儿。当时国民党残酷地逮捕、屠杀地下党员,白色恐怖笼罩着重庆上空。这姑娘的父亲因党组织遭到破坏而离家出走。母亲也因受到追踪特务的殴打而吐了血,然而,小姑娘却没有惊慌失措,而是镇定地照顾妈妈。

  在读到作者问她吃过东西了吗?锅里是什么?她笑着回答:“红薯稀饭——我们的午夜饭!”时,我心里感到一阵酸楚:午夜,多么诱人的时刻呀!我已度过了十二个午夜。每当这时,全家一起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还观看五光十色的火焰,我感到这是我最幸福的时刻,别提多美了!可是,这些对小姑娘来说却一样也没有,然而,她仍充满了乐观精神,这是一个多么坚强,多么了不起的姑娘啊!

  文章结尾细致描写了小姑娘为作者做了一盏小桔灯,这盏灯发出的是朦胧的光,实在不算明亮,但却象征着革命的前途无限光明。

  抗战期间的斗争是残酷的,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啊!我们要好好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尽自己的力量。

冰心小桔灯读书心得3

  寒假里,我一口气读完了冰心奶奶写的《小桔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文中的那位小姑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桔灯》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作者去看望朋友,遇见一个小姑娘要打电话给医院,作者帮助了她。后来久等不见朋友,作者买橘子去探望小姑娘和***妈,了解她的家庭状况。临走时小姑娘做小桔灯送她,使作者在黑暗的山路上有了照明的东西。文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的光明!”表达出小桔灯发出光芒的温暖,虽然是朦胧又微不足道的,但是作者看到这灵巧的小桔灯,就想起那位勇敢坚强的小姑娘,作者从她身上看到了前途的光明与希望!

  而且她还是一个乐观的女孩。当作者问她吃什么时,她笑眯眯地回答:“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读到这儿,想想自己的行为,我感到羞愧万分。面对一桌子山珍海味的年夜饭却提不起胃口,身穿漂亮的新衣服却无法兴高采烈,感觉这些就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对比这个小女孩,我应该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我们也要学习这个小姑娘,不管受到什么挫折,不管面对什么困难,都不退缩,要勇往直前。这个小姑娘的精神品质,好像在我心中点亮了一盏温暖的小桔灯。

冰心小桔灯读书心得4

  今天下午,妈妈带我去图书馆看书,我经过左挑右选,终于找到了我最喜欢看的书——《冰心选集》。

  这本书中有很多好的作品,《小桔灯》就是其中的一篇,可以说他是我的作文启蒙读物。这篇文章通过记叙冰心奶奶去看望小姑娘,小姑娘给她做了一盏小桔灯用来照明的故事,赞扬了小姑娘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

  冰心奶奶一直住在医院,以超人的意志与病魔抗争到底。住院期间,她还继续创作编写文章,将无数富有人生哲理和抒情韵味的文学作品奉献给广大读者。冰心奶奶从不拒绝别人的要求,只要她可以做到的,她一定不惜一切来努力完成。每当有人找她签名,她都愉快答应。《摇篮》不就是冰心奶奶题词的吗?尽管她已是白发苍苍,只要身体允许,她仍热情参与社会活动,人们都称她是“最好求的大作家”。

  冰心奶奶不就是一盏流溢着光芒的“桔灯”吗?永远照亮人们心中的道路。是啊,多少年来,您一直是我心目中的榜样,是您在不停的激励着我永往向前。虽然,你我未曾见过面,但您似乎已经成为了每一位读者的亲人,当我们遇到狂风时,可以到您这座人生哲学之岛上来避风,倾诉我们面对的困难,而您也总是微微一笑,几句知心的话语给我们解开心中的谜。

冰心小桔灯读书心得5

  刚拿起《小桔灯》这本书,封面上的图片吸引我将它打开……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可怜的小姑娘,爸爸失踪了,妈妈也生病了。为了给妈妈煎药,自己亲自跑到山上找大夫。

  家里因为贫穷,又要给妈妈煎药。懂事的小姑娘不买一件棉袄,穿着一身破旧的衣裳,光脚穿着一双草鞋。

  家里因为贫穷,她与妈妈的年夜饭只是一小碗红薯稀饭,可小姑娘并没有对妈妈说出自己心里想要的新年礼物。

  家里因为贫穷,小姑娘经常将自己的一碗几乎没有米的粥让给妈妈吃,只为能让妈妈早日康复。

  后来,冰心奶奶送给了她几个大红桔子,她先剥了一个放在妈妈的枕头边,自己却没有吃。冰心奶奶要走了,她用桔子为冰心奶奶做了一盏小桔灯,只为冰心奶奶照亮黑暗潮湿的山路。

  故事中的小姑娘是个多么坚强,多么懂事,多么乐观的女孩儿啊!

  在读到冰心奶奶问小姑娘:“你们吃过了吗?锅里的是什么啊?”小姑娘笑着回答:“我们已经吃过了,锅里的是红薯稀饭。”时,我心里感到一阵酸楚。我已经度过了11个年夜,而每当这时,我总会吃到许多好吃的东西,欣赏五彩斑斓的烟花。可这对小姑娘来说却是一样也没有,过年只能吃一小碗红薯稀饭。只是一个多么乐观的小姑娘啊!

  同样的童年,不同的命运。我们哪个人不该拥有向姑娘那样乐观、坚强的品质呢?

  这是几十年以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到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嘎吱地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短短的,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子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来。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一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 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

  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登登登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屋里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暗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的桔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扣着板门,发出清脆的"咚咚"声,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了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侧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小姑娘把炉前的小凳子让我坐了,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

  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 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桔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桔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桔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桔瓣来,放在***妈的枕头边。

  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更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洋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桔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谢了她,她送我出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地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一定!”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泪水在我眼中打转……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桔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桔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桔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做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那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桔灯。十二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赏析

  心的作品充满了童心而且至情、性灵。抗日战争时期,她积极参加抗敌协会,从事文化救亡,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篇章。抗战胜利后,又陆续发表了许多歌颂祖国、歌颂人民的伟大作品,《小桔灯》便是其中之一。

  《小桔灯》创作于1957年,是作者的回忆录,讲述了一个发生在1945年重庆郊外的真实故事。时当正逢白色恐怖,KMT特务在统治中心——重庆,疯狂地屠杀革命党人和革命群众,一时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小姑娘的父亲王春林便是因为参加地下党的工作而“失踪”,母亲受牵连遭殴打而卧病。春节前一天的下午,她到山上的乡公所楼上打电话,找大夫给妈妈看病,适逢“我”去看望朋友。于是,就有了这场萍水相逢的缘分,有了这个“小桔灯”的故事。

  全文结构紧凑、层次分明。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大致可划分为三部分:遇到小姑娘(1-4自然段);探望小姑娘(5-10自然段);辞别小姑娘(11-14自然段)三个部分。整个故事布局得体、逻辑清晰、浑然天成,读来如顺水推舟、水到渠成。

冰心写的小桔灯

  作家冰心的《小橘灯》一文,既承继了早期作品的特点,又表现了冰心对旧中国的控诉,对新中国的热爱之情,这使她的作品注入了新的、充满活力的精神力量。

  

  《小橘灯》冰心

  这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走上一段阴暗的仄仄的楼梯,进入一间有一张方桌和几张竹凳、墙上装着一架电话的屋子,再进去就是我的朋友的房间,和外间只隔着一幅布帘。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

  我在她桌前坐下,随手拿起一张报纸来看,忽然听见外屋板门吱的一声开了,过了一会儿,又听见有人在挪动那竹凳子。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凳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看见我似乎吃了一惊,把手缩了回去。我问她:“你要打电话吗?"她一面爬下竹凳,一面点头说:“我要XX医院,找胡大夫,我妈妈刚才吐了许多血!"我问:‘你知道XX医院的电话号码吗?"她摇了摇头说:“我正想问电话局……”我赶紧从机旁的电话本子里找到医院的号码,就又问她:“找到了大夫,我请他到谁家去呢?"她说:“你只要说王春林家里病了,她就会来的。”我把电话打通了,她感激地谢了我,回头就走。我拉住她问:“你的家远吗?"她指着窗外说:“就在山窝那棵大黄果树下面,一下子就走到的。”说着就噔、噔、噔地下楼去了。

  我又回到里屋去,把报纸前前后后都看完了,又拿起一本《唐诗三百首》来,看了一半,天色越发阴沉了,我的朋友还不回来。我无聊地站了起来,望着窗外浓雾里迷茫的山景,看到那棵黄果树下面的小屋,忽然想去探望那个小姑娘和她生病的妈妈。我下楼在门口买了几个大红橘子,塞在手提袋里,顺着歪斜不平的石板路,走到那小屋的门口。

  我轻轻地叩着板门,刚才那个小姑娘出来开了门。抬头看见我,先愣了一下,后来就微笑了,招手叫我进去。这屋子很小很黑,靠墙的板铺上,她的妈妈闭着眼平躺着,大约是睡着了,被头上有斑斑的血痕,她的脸向里倒着,只看见她脸上的乱发和脑后的一个大髻。

  门边一个小炭炉,上面放着一个小沙锅,微微地冒着热气。这小姑娘让我坐在炉前的小凳子上,她自己就蹲在我旁边,不住地打量我。我轻轻地问:“大夫来过了吗?”她说:“来过了,给妈妈打了一针……她现在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你放心,大夫明早还要来的。”我问:“她吃过东西吗?这锅里是什么?”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我想起了我带来的橘子,就拿出来放在床边的小矮桌上。她没有作声,只伸手拿过一个最大的橘子来,用小刀削去上面的一段皮,又用两只手把底下的一大半轻轻地揉捏着。

  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她没有说下去,只慢慢地从插皮里掏出一瓤一瓤的橘瓣来,放在***妈的枕头边。炉火的微光渐渐地暗了下去,外面变黑了。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橘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

  我赞赏地接过来,谢了她。她送我到门外,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她又像安慰我似的说:“不久,我爸爸一定会回来的。那时我妈妈就会好了。”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接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

  我提着这灵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我的朋友已经回来了,看见我提着小橘灯,便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从……从王春林家来。”她惊异地说:“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

  当夜,我就离开了山村,再也没有听见那小姑娘和她母亲的消息。

  但是从那时候起,每逢春节,我就想起那盏小橘灯。

  12年过去了,那小姑娘的爸爸一定早回来了。她有妈妈也一定好了吧?因为我们“大家”都“好”了!

  艺术特色

  《小橘灯》作为冰心晚期作品的代表作,在抒情的章法上,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在个性表现上,也赋予了她自己固有的清丽、细腻、温婉等风格。同时一改空幻、迷茫的那种忧愁感,而是以一种舒缓、欢快的旋律,向作品中添加了几分清新和美妙之情感。在不施藻饰,不加雕琢的含而不露的叙述中,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理想生活的向往和憧憬之情。

  不事雕琢,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流畅是《小橘灯》写人叙事的重要特点,呈现出朴素洗练的审美特点。如文章开篇“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一句话,很简短的叙述,如实的交代的事情发生的世间长短。这样一个开篇,统领全文,并为下文蓄势,所以说,虽然用词简短,朴素洗练,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使后文的展开毫无羁绊,任凭开阖。另外,这样一个开头直切故事主题,毫无冗余,内容简练,惜墨如金,达到了以简驭繁的效果。

  细腻温婉的`写作风格是《小橘灯》典型表现。如文中叙述我进入小姑娘家后,与小姑娘的攀谈后的情节:我站起来要走,她拉住我,一面极其敏捷地拿过穿着麻线的大针,把那小桔碗四周相对地穿起来,像一个小筐似的,用一根小竹棍挑着,又从窗台上拿了一段短短的蜡头,放在里面点起来,递给我说:“天黑了,路滑,这盏小橘灯照你上山吧!”“拿过”表示用手取,又用了“敏捷地”修饰,更显出动作的熟练,也含蓄的表现出小姑娘平时做了不少家务活,所以家里的照明工具了如指掌。[8]

  结构上,以小橘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作品把小橘灯的产生,小橘灯给“我”的感受,“我”对小橘灯的感受等情节联结起来,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来刻划人物,表现主题。

  “我”是贯穿作品始终的人物。通过“我”把对往事的回忆与今天衔接起来,使环境与人物溶为一体。而且关键之处,“我”的议论和抒情,对刻划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作用。“我”在潮湿山路上行走时的抒情和议论,点明了小橘灯的象征意义;结尾的抒情和议论,则表明小姑娘的乐观和信心。小橘灯的象征意义,周围环境与小姑娘内心的对比,都是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的。

  作者简介

  冰心(1900.10.5—1999.2.28),福建长乐人,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1923年在燕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同年到美国留学,1926年回国。曾在燕京大学、北平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任教。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第三届理事。1946年后到日本东京大学任教。1951年回国。历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顾问,中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人大第一至第五届代表,政协第五至第七届常委,中国文联第二至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第二、三届理事。曾为中国民主促进会名誉主席。自1919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著译等身,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春水》、《繁星》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哺育了几代青少年,所译诗文《泰戈尔诗集》《马亨德拉诗抄》《印度童话集》,是名作名译。除单行本外,并有《冰心著译选集》三卷,《冰心文集》六卷出版。《空巢》获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