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励志成语故事表演游戏 正文

励志成语故事表演游戏

时间:2024-11-15 11:02:20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七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需要预先准备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设计方案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认本课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

  【教学重点】

  1、重点:

  是通过课文学习,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爱劳动、爱集体的好思想,为大家服务。教育学生从小树立关心集体的好思想。指导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识记生字。

  2、难点:

  是生字中有些字不容易读准字音,有些字容易写错。

  【课前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朗读课文的录音带。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理解“选”。

  (选举、推选的意思。)

  2、齐读课题,提问:

  看了课题以后,你想知道什么?

  (“我”是谁?他选自己干什么?他为什么要选自己?)

  3、下面你们就轻声读课文,自己解决这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

  借助汉语拼音轻声读课文,要看清楚拼音,读准每个字的音。先自己认真读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读、听、纠正读音。读过以后,在课文中画出生字。

  三、检查初读情况

  1、出示带注音的生字词卡片,先读生词,再读生字。用齐读、开火车读的方法,检查生字的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读音和指导长句子的停顿。

  四、教师示范

  请学生说一说:

  “我”是谁,他为什么选自己当班上的劳动委员?

  五、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齐读第1自然段,指名说说这段讲了什么:

  班上的劳动委员李青转学了。

  2、学生自由轻声读第2、3自然段:

  ⑴边读边想:

  ①当林老师让大家补选一名劳动委员时,为什么教室静悄悄的?

  ②当王宁说:“我选我”时,为什么大家都愣住了。

  ③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⑵学生读后讨论,教师加以点拨,先理解前两个问题。

  “静悄悄”就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说明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这件事很认真,都在想该选谁劳动委员。“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时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大家都没有想到。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人选自己。

  ⑶指导朗读:

  “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教室里静悄悄的……”要读得慢而低,显示出教室里很安静,大家正在思考问题。“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

  ⑷让学生多读王宁的话,体会他为什么选自己当劳动委员:

  ①王宁和李小青是好朋友,非常想学习李小青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

  ②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得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3、有感情地朗读课第1~3自然段。

  (齐读、指名读。)

  4、齐读第4自然段,讨论:

  为什么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就响起一片掌声?

  (全班同学想念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大家用掌声表示赞同和鼓励。)

  六、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设计方案篇2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四、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二、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三、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四、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能从自己识字的实际出发,恰当选择查字方法。

  2、初步学会使用居然、果然、突然,可是、由于、尤其等词,给怪、当年、片刻之间、瞥找到近义词。

  3、能照例句扩写句子。

  4、能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练习中的短文。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扩写句子;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用词的确切性;根据句子意思确定扩写什么内容。

  教具:投影片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1题

  1、读准字音。

  2、独立完成写词语。

  3、同桌互查。订正。

  4、师根据巡视的情况作点评。

  二、指导完成第2题。

  1、自由读这段话,想:这段话的意思。

  2、集体交流。

  3、独立填表。

  4、交流表格内容,并说出依据。

  三、指导完成第3题。

  1、回顾这一类题该怎么做?

  (1)辨析词语的意思。(居然表示出乎意料;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突然表示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

  (2)读句子,理解语意。

  (3)选词填空。

  (4)再读句子,看词义和语义是否吻合。

  2、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交流反馈。(可是表示转折;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尤其表示进一步。)

  3、质疑问难。

  四、指导完成第4题

  1、读题,明要求。

  2、找出带点词的近义词。

  3、比较哪个更确切。

  4、说说给我们的启示,体会用词的准确。

  五、作业:《作业本》第1-4题。

  第2课时

  一、指导完成第5题。

  1、读题,明要求。

  2、学习例句,弄清楚要注意什么。

  3、自由选一句口头练习扩句。

  4、交流。

  5、小结:扩句的意义。

  二、指导完成第6题

  1、回顾本单元的训练重点。

  2、自由读短文。给短文分段,找出重点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段(第2-6自然段)写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大娘让共产党员买车票的事。

  第三段(第7自然段)人们向小吴投去崇敬的目光。

  3、细读重点段。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去理解。

  (1)大娘为什么要问:谁是共产党员?

  (2)这位共产党员是谁?他是怎么做的?划出有关句子。这些句子说明了什么?这件事反映了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短文。

  三、作业:《作业本》第5题。

教学设计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5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能根据问题的提示理解长句与难句的意思;会背诵第2自然段。

  2、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来分段的方法,能抓住过渡段来研读全文。

  3、能获得有关海底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海秘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景色奇异”一部分。

  教学重点: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读悟1、2自然段。

  教学难点:能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海底景色的奇异。

  教学过程:

  一、读解课题,激发情感

  1、“海底”后面加上“世界”说明了什么?

  2、看录像进一步理解课题。

  看完录像你最想说什么?和大家交流一下。

  二、整体感知,给课文分段

  1、自由读课文,把字词读准,把句子读通。读完后,把最长、最难读的1—2个词句找出来,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段落,用“~~~~~~”划起来。

  3、抓住过渡段给课文分段。

  三、体会海底景色的“奇异”

  1、理解“奇异”的意思。

  2、读1、2自然段,用心体会,把你体会到特别“奇异”的地方找出来好好读一读,说说奇异在哪里。

  3、交流板书:暗——光静——动

  (1)换词理解“波涛澎湃、依然”

  (2)通过思考括号里的问题,理解句子的意思。

  在这一片黑暗的深海里,却有许多光点像闪烁的星星,那是有发光器官的深水鱼在游动。(深海里的光点,是怎样形成的?)

  (3)朗读理解“窃窃私语”。

  四、说话训练,进一步感悟海底的“奇异”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用水中听音器一听,就能听见各种声音: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第二部分“物产丰富”,总结全文。

  教学重点:合作学习第4自然段,知道各种动物的活动方式,了解海底物产的丰富。

  教学难点:自主选择学法学懂第4自然段,培养学生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在哪里?

  2、齐读1、2自然段。

  二、整体感知4、5、6自然段。

  1、自由朗读。把课文中写到的具体的物产名称用“——”划出来。

  2、给物产名称归类

  海参

  海藻

  煤

  乌贼

  天然气

  铁

  石油

  贝类

  章鱼

  梭子鱼

  三、研读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划出。

  2、讨论学法抓住“海底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式”我们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学懂这段话?

  讨论得出:

  (1)

  画表格;

  (2)

  出练习;

  (3)

  提问题;

  (4)

  有感情的朗读;

  (5)

  (略)

  3、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与选择同一学习方法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

  4、运用所选的方法先自主学习,再小组合作交流、学习。

  5、各小组展示学习成果。

  6、朗读全段。

  四、略读5、6自然段。

  1、自由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自己能学懂的地方,有感情地把它读好。

  2、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推荐课外资料。

  你还了解海底的哪些知识,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介绍大家去读一读。

  五、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

  2、写话练习,深化情感

  学了课文,听了同学们的介绍,你有什么想法,写下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

  六、巩固练习。

  选做作业本中的作业

  板书设计:

  暗——光

  景色奇异

  静——声

  物产丰富

  动物

  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植物

  海藻

  矿物

  煤、铁、石油、天然气

教学设计方案篇5

  【教材简析学路教路】

  《失物招领》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一年级一班的小学生到植物园旅游留下了一些垃圾,经过老师的巧妙教育,使学生主动改正了错误。所以它是是环保教育不可多得的篇章。根据教材特点,我们可以让学生想一想:你所在的学校有过这样的事吗?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为什么要这么叫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荫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去延续

  【学习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教育学生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理解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可课文里却要叫失物。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准备一个塑料袋,内装一些饮料罐、香蕉皮、餐巾纸等垃圾废品。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扣题设疑,结合生活解题

  1、出示课题:

  失物招领

  学生齐读课题。

  2、小朋友,你丢过东西吗?

  学生回答后,老师归纳:

  对!丢失的物品就叫失物。

  现在你知道在火车站、机场、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失物招领处的作用吧。

  3、学生再次读课题引导质疑: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4、简单理清学生提出的问题:

  是谁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了什么东西?是怎样被失主认领的呢?失主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二、初读课文

  1、电脑出示动画,配乐朗读课文,这些失物是什么?

  (小朋友丢的垃圾)

  2、明明是小朋友丢的垃圾怎么会变成失物呢?让我们一起跟小朋友到植物园去看看吧。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利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由学生字:

  读准字音,认记字型,读好轻声音节。

  2、检查自学情况:

  ⑴多媒体出示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⑵正音,注意读准:

  翘舌音声母的字:失、专、准、双。

  后鼻音韵母的字:同、工。

  ⑶摘掉拼音小帽,你还会读吗?

  (指名读,开火车读)

  ⑷课文共有几小节?比比谁读得正确。

  (边读边想)

  3、标好小节:

  开火车读,如果前一人读错了,后一人将此段再读一遍。

  四、学习课文1~2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读后告诉同学们,你知道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

  2、同学们在植物园里搞了哪些活动呢?

  抽个别读第二自然段。

  (听工人爷爷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

  ⑴去过深圳仙湖植物园吗?你能学张大爷的样子,介绍里面的一些植物?

  (学生边说边出示仙湖的录像)

  ⑵觉得仙湖植物园美吗?怎样才能让这么美丽的环境保持下去呢?

  (让学生各抒己见,自由讨论,老师归纳)

  六、作业

  1、自由读课文。

  2、与家长一起收集一些植物的图片和资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生字及其组成的词语。

  2、学生之间交流所收集的有关植物的图片及资料。

  3、读1~2自然段。

  二、学习3~8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3~8自然段。

  2、当同学们参观完植物园,准备回家时,唐老师说了什么话?请用划下来。

  出示唐老师的话:

  指导朗读。

  唐老师说话时的语气怎样?平时,老师在什么情况下会严肃地说话?

  试着用严肃的语气读唐老师的话:

  老师示范读后,让学生自由读、抽个别读、齐读。

  3、小组合作学习:

  ⑴再读5~8自然段,边读边想边议:

  到底有没有同学丢失东西?

  (同学们确实丢失了东西,他们丢失的是随手丢在草地上的垃圾)

  ⑵失物招领中的失物本来是指丢失的物品,在这里老师为什么把同学们丢的垃圾称为失物,让同学们去认领?唐老师的用意何在?

  4、启发情感,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⑴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的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⑵如果你是这些乱丢垃圾的同学当众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么样?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5、那几位丢东西的同学领到自己的失物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⑴指名读第7段,随时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⑵别的同学一边读一边想:

  那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

  小组自由朗读,读后讨论:

  他们领回自己的东西了吗?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他们一个个跑到唐老师面前,领回了自己的失物,向不远处的果皮箱走去)

  6、唐老师和张爷爷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他们会怎么想?谁能出来扮演一下他们?

  三、写字指导

  专字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点。

  队字的双耳旁,要强调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人字的撇留出空来。

  级的横折折撇要写平稳。

  四、作业实践活动

  找失物:

  找一找在自己的校园内或住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就将它们扔到垃圾桶里。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3、出示课后读读比比:

  ⑴学生自主读一组,比一组:

  读,积累词汇。

  比,区分每一组字。

  ⑵老师利用部件卡片,检查自学情况。

  ⑶进行口头组词。

  4、汇报交流上节课的'实践作业,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朗读全文,边读边想一⑴班的小朋友下次再出外活动他们会怎么做?

  2、说说你在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如果有,今后应该怎样做?

  三、拓展

  1、演读课文:

  出示道具──一袋垃圾、废品等。

  指名学生表演课文,并随机进行指导。

  2、齐读环保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不能随地扔垃圾;

  你拍二、我拍二,上街买菜用布袋;

  你拍三,我拍三,节约用水在每天;

  你拍四,我拍四,随手关灯要牢记;

  你拍五,我拍五,不能浪费一粒谷;

  你拍六,我拍六,废旧电池要回收;

  你拍七,我拍七,纸笔用完才废弃;

  你拍八,我拍八,爱护小树和鲜花;

  你拍九,我拍九,要和动物做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环境从我起。

  三、总结谈话

  谁不想听到鸟的欢唱?谁不想闻到花木的芬芳?谁不想生活在空气清新、阳光明媚、风景优美的环境中?想拥有这一切,我们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一起来爱护环境,保护地球!

  四、作业

  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做一个环保大使,把你所知道的每一点一滴的环保知识告诉身边的每一个人!

  【板书设计】

教学设计方案篇6

  (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师生互相问好后,学生坐下)

  师:同学们,这一单元的生字,上一节课我们已经集中学完了。

  现在,我们复习几个生字(老师先拿出《小猴子下山》一课中的生字卡片进行演示,让学生集中读、个别读、再对比较难的字进行分析。)

  同学们,谁会分析“掰”字的字形结构?

  生:(一个学生发言说)“掰”字是左中右结构,两手中间一分开,就是“掰”字。(这个学生还用两只小手做了一个“掰”的动作。)

  〔分析准确,比画得当,动作示义,一目了然。〕

  师:好!(老师接着问)蹦蹦跳跳的“蹦”字的字形结构谁会分析?

  生:(一个男孩举手,大声说)“蹦”字是左右结构,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老师表扬同学们把生字记得牢固)

  〔根据字形结构特点,把一些笔画多的生字化整为零,编成简短的口诀,形象有趣,帮助学生识记,这也是一种识字方法,这样做,小学生对所学的生字,想起口诀会认,背着口诀能写。〕

  师:现在,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小猴子下山》的故事,好不好?

  生:(学生齐声回答)好!

  (教师板书课题)

  (老师一边讲小猴子下山的故事,一边演示幻灯片,彩色的小猴子动来动去,同学们仔细地看着画片、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故事。)

  师:这一课的生字我们学过了,老师又把这个故事讲了一遍,现在请同学们把课文读一遍。想一想,小猴子下山后都干了些什么?

  (学生打开课本,先小声预读课文,然后集体大声朗读了一遍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这篇课文。

  大家看,这只小猴子从山上下来后,先到哪里?

  生:(学生齐声回答)走到一块玉米地里。

  (老师把彩色玉米图片挂在黑板的第一条线绳上)

  师:玉米结得怎么样?

  生:(齐答)玉米结得又大又多。

  (老师指导学生看课文中第一幅图画,再把词语卡片“又大又多”也挂在第一条线绳上。)

  师:小猴子看见又大又多的玉米,它是怎样想的?又是怎么做的?

  生:小猴子心里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玉米,扛着往前走。

  (老师把“非常高兴”的词语卡片竖挂在黑板上的线绳上,把“就”字的卡片挂在“非常高兴”的右面的中间线绳上。接着在第一条线绳的右端挂上“掰”、“扛”的卡片。)

  师:小猴子走到玉米地里后,又到了什么地方?你们按小黑板上提出的几个问题,边看图、边思考,自学下面几段课文。(老师同时挂上小黑板后,请一名学生念一遍问题。)

  生:(念题)小猴子到了什么地方?看见了什么?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学生念完后,同学们小声读起课文,同桌互相讨论,气氛比较热烈。)

  师:谁先回答?

  生:小猴子扛着玉米走到一棵桃树下,看到又大又红的桃子,心里非常高兴。小猴子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

  生:小猴子捧着几个桃子,又走到一片瓜地里。看到又大又圆的西瓜,心里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

  生:小猴子抱着西瓜往回走。看见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非常高兴,就扔了西瓜去追兔子。

  师:结果,小猴子得到什么?

  生:小猴子没有追上兔子,结果一样东西也没有得到,所以只好空着手回去了。

  〔由于课文第二、三、四、五段有共同的构段方式,老师重点指导第一段,其余几段通过引导学生自学来理解课文,从小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黑板的板书如下:

  〔老师将课文里的关键词语,用图片、字卡展示,予以巧妙组合:横观为段,竖显特点,连接起来,全文可见,使故事内容提纲挈领,条分缕析,对于帮助学生理清层次、把握重点、概括大意、归纳中心,定有裨益。〕

  师: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知道了小猴子下山后,做了四件事。

  (老师让学生看着黑板上的图片、字卡,复述课文。几个同学都很流利地复述课文。这时,老师便趁热打铁,及时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这只小猴子下山后看见了许多可爱的东西。它扔了这个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得到,一件事也没做好。

  现在大家想一想,你们平时做事情时,有没有像小猴子一样的做法呢?

  (小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小声嘀咕,互相议论,小手都举起来了。)

  生:我预习生字时,拿字典查字,有时第一个字没查出,就去查第二个字,第二个字没记住,又急着学第三个字,结果没有预习好。

  生:我打扫卫生也和小猴子一样,地没扫完,就去抢着擦桌子,桌子没擦完,又去扫院子,结果人家把教室打扫干净了,自己一件事也没做好。

  师:同学们联系小猴子的做法,检查自己,这很好。今后我们小朋友做事可不能像小猴子那样,扔了这个去抓那个,结果什么也没做好。我们不论作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

  〔老师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先将小猴子的行为与小学生的实际挂钩,这种由物及人,从课文内容到生活实际的过渡,是同一现象的类比,属生动直观的感性认识,易被学生接受。再引导学生把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从中悟出一个道理,实现了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然后,用“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认认真真地去做,做完一件再做另一件,这样才能有收获”的哲理指导学生日常行为。这一教学过程既体现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又进行了思想教育。〕

  师:同学们,我们再看看黑板上这些图画,画的是什么?(老师用教杆反映着四张图画)

  生:画的是玉米、桃子、西瓜、兔子。

  师:这些词属于什么词呢?(教师以前曾初步讲过识别几种常用实词的方法。)

  生:是名词。

  师:对这些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老师用教杆指着词语卡片中的“大”、“多”、“红”、“圆”等词)这些词是什么词呢?

  生:是形容词。

  师:对!这些说明事物、描写事物样子、好坏的词叫形容词。谁能用这些词造句呢?(学生争着发言)

  生:冬于,王奶奶买的萝卜又大又多。

  生:农民伯伯种的玉米又大又多。

  生:学校里种的西红柿又大又多。

  生:我家有个又大又红的气球。

  生:正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师:同学们这些句子造得都比较好。

  (老师用教杆指着卡片的“扛、捧、抱、掰、摘、扔、追”等词,让学生读。有的学生还边读边做动作。“扛”,两手举起往肩上一放;“捧”,两手在胸前做捧的动作;“抱”两手抱成一个大圆形……)

  〔一般为说,表示相近动作的词语,其细微区别,小

  学生不易掌握。然而,他们能够比画出不同动词所表示的不同动作,可见学生对词义理解得透彻。〕

  师:这些词的名字叫什么呢?

  生:动词。

  师:对!同学们再想一想,表示动作的动词,哪些部首最多?

  生:因为手脚和“动”最有关系,所以提手旁、走字旁、足字旁的部首最多。

  (老师表扬了这个同学会想问题。接着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才”、“辶”、“足”偏旁部首的动词。学生议论。老师用幻灯片打出学过的带“扌”、“辶”、“足”部首的动词进行复习。)

  师:(老师小结)形容词和动词都能用在名词的前面,表示事物的样子、动作,可以把事物说得更具体、更形象、更生动。现在我们做一个填空练习,老师用幻灯片打出来,看谁能填上适当的形容词或动词。

  (同学们举手发言,填词)

  (又酸又甜)的桃子(又大又白)的兔子

  (又红又沙)的西瓜(又大又黄)的桔子

  (为了加深对形容词的理解,教师用幻灯又打出一组题来。同学们争着填词。)

  (火红的)太阳(红红的)果子(勇敢的)战士

  (绿色的)森林(粉红的)桃花(亲密的)朋友

  (温暖的)春天(又大又圆的)西瓜(天真活泼的)孩子

  〔低年级语文在进行识字教学的同时,重视词和句的训练,无疑应予肯定。老师采取组词、造句,填空练习等方式,有益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词或词语。至于几种常用实词的定义及基本特征,学生掌握得如何,仍需教学实践的再检验。〕

  (学生做完练习,铃声响了,下课。)

  从小、求实、创新

  《小猴子下山》课堂教学评析

  本课为“集中识字、分步读写”实验第三轮一年级的一节阅读课。此项实验以统编教材为基本内容,把小学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前两年集中识字,读写启蒙;后三年读写并重,全面提高。

  仅就本节课而言,至少具有“从小、求实、创新”之特点。

  对于刚刚步入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阅读课如何进行?把握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接受能力至关重要。米老师采取编口诀记难字,以动作示词义,用图片、幻灯等手段辅助于教学,儿童化的语言,这些做法都是服从儿童实际,体现了一个“小”字。

  从实际出发,利用课文结构特点安排教学。小猴子下山,做四件事,其表达方式基本相同。米老师在教学中透过课文形式的特点、抓住主要内容,较好地处理了课文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对于课文第一件事详讲,其余引导学生自学。抓住关键词语不放,提出恰当的问题思考,联系学生实际正面诱导。注意让小学生从主要词语中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的训练,不只使低年级以词句训练为重点的教学要求落到实处,有益于学生了解课文的意思,而且对学生以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为进行篇的理解的训练奠定的基础。再者,米老师在教学中,还利用本课图文对应的编排特点,以具体的画面形象,帮助小学生理解抽象的语言文字,又以抽象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加深对具体形象的画面的认识,图文密切配合。这样做,把学生观察和学习表达联系起来,把发展思维和发展语言结合起来,无疑,促进了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

  识字教学,全国两大流派,一是分散识字,一是集中识字。平心而论,各有所长,各有其短。实验力图兼蓄所长,补其所短。于是,将教材每单元课文中出现的生字集中起来,以类相聚、分类相比,按形声字、同音字、基本字带字,偏旁部首归类等方式组合,循其特点,教一个字,学一批字。谓之曰,小单元集中归类识字。小单元集中归类识字,从识字角度看,由于每单元阅读课文均在本单元分组集中识字之后,因而使刚刚学过的生字在阅读课文时得到复现,从新的角度予以重视,在新的情境中获得巩固。从阅读角度看,为小学生独立阅读课文扫除了生字障碍,易于唤起阅读兴趣,利于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早阅读多看书,益于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篇7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教材分析:

  《称赞》是九年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8课,本单元的主题是:“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新世纪的小主人就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爱听好话,这是人们的正常心理,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猬和小獾相处得多么融洽,多么富有人情味儿!只要是发自内心的称赞,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话,也会产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获得别人的称赞,得先学会称赞别人。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设计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服务。

  教学思路:

  1、课前通过学生欣赏4幅插图,初步了解了课文故事,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结合插图叙述故事。

  2、在学课文前,进行反复的自由读,选择喜欢的段落读,小组读,分自然段读。然后在分角色朗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它可以唤起学生的想像,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3、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抓住了重点语句进行品读,让学生具体感受课文中的真情。

  4、创设情境,进行课文内容表演。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角色表演。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才能,同时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相互称赞带来的快乐。

  3、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读通课文,在语言文字中学习生字,并且书写8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随机表扬:

  (你坐得真好!老师称赞你!)

  (你的学习用品放得多整齐啊!我也称赞你!)

  (你们的精神真饱满,眼睛一直在注视着老师,我称赞你们!你们真棒!)

  听了老师的称赞,你心里感觉怎么样?

  2、我知道你们都非常的聪明、能干,平时得到的称赞一定少不了。请同学们用上“称赞”一词来说一句话。

  师:(你表现得那么好,的确该得到称赞;发现了别人的优点,是该好好称赞一番啊!)真为你们高兴,得到了那么多的称赞!

  3、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以“称赞”为题目的文章,随机出示:称赞(齐读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让学生问)

  4、同学们问的题目非常好,这些问题让我们共同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录音朗读课文,学生边听边看图,思考课文讲了谁称赞谁?

  出示:小刺猬——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

  学习生字“猬”跟读正音(注意:词语连读时这个字念轻声)

  看图片:我们对刺猬已经很熟悉了,浑身长满了刺,圆滚滚的,可爱极了!可对于獾我们并不了解,那就一起看看它的长相吧!看图片点击这两个生字:“猬”和“獾”都是四只脚的带皮毛的小兽类,所以都是反犬旁。

  2、自由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大声读几遍,读通每句话,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内自习生字,游戏“你指我读”。

  三、认读感知(检查自读效果)

  1、我能认

  认读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刺猬小獾板凳粗糙但是泄气傍晚椅子瞧留下(学生读,教师及时正音)

  认读没带拼音的生字词语(开火车读)

  2、我能记

  出示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3、我能读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指名读。

  四、书写指导。

  1、我发现

  出示本课的8个生字,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我会写

  每个生字写三个。

  五、小结

  这节课的收获真不少,学习了这篇课文的生字新词,初步知道了课文讲小刺猬和小獾他们在互相称赞的事,那他们为什么事而称赞对方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