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三段体的变化过程,能根据音乐节奏和乐曲创编动作。
2、了解肥胖的危害和保持健康体型的好方法。
3、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重点难点
1、难以明显分清《瑞典狂想曲》三段体变化。
2、创编较完整的动作。
活动准备
1、乐曲《瑞典狂想曲》。
2、胖、瘦鸭妈妈的图片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说一说
1、出示胖鸭妈妈的图片并且以鸭妈妈变胖的故事导入。
2、引导孩子们想办法给鸭妈妈减肥。
二、分段欣赏《瑞典狂想曲》
1、播放曲目A段,幼儿边听音乐边想象并且模仿胖鸭妈妈的样子。
2、引导幼儿大胆想象,自由地跟随音乐节奏表现鸭妈妈可能做的各种健身运动。
3、播放曲目B段,鸭妈妈胖得走不动了,怎么办?模仿并且给它想办法减肥。
4、播放曲目C段,出示瘦鸭妈妈的图片,运动坚持下来了,最后鸭妈妈变瘦了,幼儿根据最后一段节奏表现瘦鸭妈妈轻快的动作。
三、交流讨论
1、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启发幼儿相互交流:肥胖有哪些危害?小朋友应该怎样保持健康体形。
四、延伸活动
自行分组根据音乐创编舞曲。
教学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幼儿表现得相当积极,在对于教学目标方面基本掌握,并且在活动韵律节奏中大胆踊跃的表现了自己,已经达到了本次教学的目的。在这次活动中我主要扮演的是引导和参与者,和他们一起伴着有节奏的.韵律在开心的玩着。对于这次的活动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只是在创编舞曲的过程中确实有点难倒孩子们了,我想在以后的活动中若还有类似的课程,就该让孩子们多听几次音乐,鼓励他们勇敢表现。
鸭妈妈找蛋大班教案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鸭妈妈找蛋大班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鸭妈妈找蛋大班教案1
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学习词语:急急忙忙、慢悠悠、丢三落四。
2.比较鹌鹑蛋、鸭蛋、鹅蛋、乌龟蛋等不同的特征。
3.知道做事不能丢三落四,要细心。
准备:
1.幻灯片、幻灯机、水彩笔、油画棒、画纸。
2.图片(见配套幼儿画册)、操作卡片。
3.若干种蛋。
过程:
1.理解故事情节。
a.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内容。
提问: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故事中有谁?鸭妈妈找到蛋了吗?
b.出示幻灯片,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交流、讨论:
a.鸭妈妈为什么要去找蛋?她把蛋生在哪儿了?
b.在草丛里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蛇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急急忙忙(可组织幼儿讨论)。
c.鸭妈妈在鹌鹑妈妈家找到蛋了吗?她是怎么说的?鹌鹑蛋是什么样的?
d.在沙滩边鸭妈妈遇到谁?她是怎么说的?乌龟蛋是什么样的?学习词语:慢悠悠(可组织幼儿讨论)。
e.鸭妈妈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谁?她是怎么说的?鹅蛋是什么样的?
f.鸭蛋是谁找到的?鸭蛋是什么样的.?
g.你喜欢鸭妈妈吗?为什么?学习词语:丢三落四(可组织幼儿讨论)。
h.再次听故事,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
2.游戏操作活动:“帮动物妈妈找蛋”。
为幼儿
3.搜集和进一步探索其他的卵生动物。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会生蛋的动物?回去找一找,明天来和小伙伴们交流,好吗?
鸭妈妈找蛋大班教案2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主要情节,能根据故事画面讲述故事。
2、通过故事知道有困难时寻求别人的帮助,懂得做事认真。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有关鸭子、鸡、山羊、牛的外形特征与生活习性。
2、“鸭妈妈找蛋”故事电视、“鸭妈妈找蛋”故事大书。
活动形式:小组
活动过程与指导:
1、边提问边打开故事大书(开始部分),引起幼儿听故事的兴趣:
问题:有一只鸭妈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很着急,她在找什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露出鸭蛋:现在我们一起来听故事,故事的名字就叫“鸭妈妈找蛋”,听完故事请你们告诉我鸭妈妈是怎样找蛋的?
2、使用故事大书边讲故事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图三:
鸭妈妈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找不到自己的蛋,她问母鸡:“鸡大姐。你看见我的蛋了吗?你拾过我的蛋吗?”小朋友猜一猜母鸡看见他的蛋了吗?拾过她的蛋吗?母鸡说什么了?(请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猜想。)
“母鸡说我没看见你的蛋,也没拾过你的蛋。”
母鸡怎样回答的?(请幼儿重复“母鸡说我没看见你的蛋,也没拾过你的蛋。”
图四:
鸭妈妈赶紧跑出院子,鸭妈妈看见谁了?
鸭妈妈找不到自己生的蛋非常着急,鸭妈妈又问老山羊,鸭妈妈是怎样问老山羊的?
小朋友一起帮鸭妈妈问一问好吗?(练习语句“你看见我的蛋了吗?你拾过我的蛋吗?”)
老山羊看见鸭妈妈的蛋了吗?拾过鸭妈妈的蛋吗?老山羊是怎样回答的?
图五:
鸭妈妈奔到池塘边,找了好一阵,还是找不到,只好回到院子里,这时谁回来了?
鸭妈妈找不到蛋心里真着急,鸭妈妈对黄牛说什么了?
黄牛又是怎样说的?
图六:
鸭妈妈叹了口气说:“我忙得很……”鸭妈妈有这么多事情要做,黄牛也有许多事情要做,黄牛会做哪些事情呢?
黄牛的本领真大,母鸡有什么本领呢?
山羊会做什么?
为什么母鸡、山羊、黄牛都说鸭妈妈?
图七:
鸭妈妈从大清早出窝响起,池塘边生过蛋吗?草地上生过蛋吗?小树林里(请幼儿回答)
图八:
鸭妈妈响起来了,她不好意思的低下头说,鸭妈妈说什么了?
3、讲述故事第二遍。
会讲的跟着老师一起讲。
边讲边提问请幼儿复述故事中语句。
4、请幼儿自己用故事电视讲故事,老师巡视观察、指导幼儿讲述。
小朋友的声音非常好听,现在你们都来做播音员,可以讲给老师们听,还可以站在前面讲给大家庭,老师相信小朋友一定讲得很好。
5、小朋友们讲得很好听,现在把电视放到电视台里:
提问:你喜欢故事里的那个小动物?
为什么?
进行相关的情感教育。
6、小朋友们一会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听。
鸭妈妈带小鸭教案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快乐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跟着音乐的节拍做动作。
2、感受和表现小鸭子愉快心情和有趣形象,能模仿鸭子走路、鸭子叫、鸭子游水的动作。
3、激发幼儿大胆表现欲。
活动准备:
1、创设池塘情景。
2、鸭妈妈、鸟妈妈、狗妈妈头饰。
3、歌曲录音。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感知小鸭子的'形象:
1、猜谜语:一只扁嘴巴,脚丫不分叉,走路左右摆,游泳是专家。
2、教师戴鸭妈妈头饰,扮演鸭妈妈,幼儿扮小鸭,走到台前学一学谜语中所说的鸭子形象。
3、教师:妈妈把我们唱歌、游戏的事情编成了一首歌曲,唱给大家听。
4、教师清唱一遍歌曲。
二、感知欣赏。
1、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2、听了歌曲,你感觉怎么样?
3、引导幼儿边听歌曲边学小鸭拍翅膀为歌曲打节奏,老师再清唱一遍歌曲。
三、唱唱跳跳。
1、一起和“妈妈”唱唱歌(鼓励孩子们用好听的声音快乐的演唱)。
2、集体听音乐大胆尝试,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孩子们听音乐较合拍地叫、走路、游泳。
3、引导孩子们模仿个别孩子的优美姿势。
4、完整表演。
(1)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完整表演。
(2)请个别幼儿扮演“鸭妈妈”带领幼儿表演。
(3)请个别幼儿扮演“鸭爸爸”带领幼儿表演。
四、学习创编歌曲。
1、教师引导语:小鸭子和妈妈唱的歌真好听,小鸟说:妈妈,我们也来唱歌吧!小鸭子们,你们说小鸟和妈妈是怎样唱歌的?
2、引导幼儿创编小鸟的歌曲,启发幼儿回家创编小狗的歌曲。
五、结束活动:
鸭妈妈带小鸭跟着音乐边唱边跳离开活动室。
鸭妈妈藏蛋教案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帮助鸭妈妈想象和分析安全藏蛋的可行方法。
2.体验鸭妈妈爱宝宝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手偶台、手偶(鸭妈妈、小熊、小鸭)
2.自制蛋宝宝人手一个,展示板一块
3.电脑和相关音乐
活动过程:
一、欣赏手偶表演,体验鸭妈妈爱蛋宝宝的情感。
1.鸭妈妈是怎样喜欢蛋宝宝的?
2.如果你是鸭妈妈,你会怎样爱你的蛋宝宝呢?
(用动作表现妈妈爱宝宝的情感)
二、讨论藏蛋的可行方法。
(一)家中藏蛋
1.师:有一天,鸭妈妈要出远门,自己不在家看着蛋宝宝鸭妈妈有点担心。鸭妈妈担心什么呢?你有什么办法帮助鸭妈妈?
2.引导幼儿观察鸭妈妈家里的家具、物品,引发思考并讲述蛋宝宝藏在哪里不容易碎,又不容易被发现。
(二)讨论孵蛋条件
师:鸭妈妈很希望小鸭子能早点从蛋里出来,怎么才能让小鸭子早点从蛋里出来呢?(幼儿思考讨论)
(三)室外藏蛋(手偶表演)
1.师:鸭妈妈不知道该把蛋宝宝藏在哪里好。你们觉得树洞、泥土、草丛和鹅卵石堆哪里能晒到太阳又安全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把蛋宝宝放到选定的`地方。
4.交流讲述:你把蛋宝宝藏哪里了?为什么?
5.教师归纳总结。
三、欣赏手偶表演,体验鸭妈妈找不到蛋宝宝时焦急的心情。
1.你们猜猜,鸭妈妈回来后第一件事情会做什么?
2.鸭妈妈找不到蛋宝宝,心里会怎么样?
3.鸭妈妈找邻居小熊帮忙,小熊有没有看到蛋宝宝?它这几天在忙什么呢?
四、继续欣赏手偶表演,体验鸭妈妈找到小鸭后喜悦的心情。
1.天快亮的时候,小熊被一阵风吹醒了,睁开眼睛一看,发现新房子的墙上有一个洞!洞里还有半个碎蛋壳,地上也有一些碎蛋壳。再一看,有一只小鸭子正躺在自己的身边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教师小结)
2.鸭妈妈见到小鸭子回家会怎么样?
3.音乐表演《小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