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励志故事 > 万荣名人王通励志故事 正文

万荣名人王通励志故事

时间:2024-12-23 12:56:30

王勃:只影向谁去

  王勃小时候很聪慧,从小就能写诗作赋,世人目为神童。

  一

  这是个喧闹的城市。热闹的鼓点,不知为了庆贺什么,从早晨一直敲到黄昏,不知疲惫,却让我疲惫不堪。喧闹的鼓点中,我在想一个遥远的名字――王勃。

  从我到山西工作的那一天起,我就想去寻访王勃故里,去看一看这位英年早逝的才子故乡,去寻找一份文人的灵感,去寄托一种文人的惋惜。在三晋大地群星璀璨的历代名人中,王勃,一直是我心中的一面鼓,时不时会响起来,让我怦然心动。

  由太原到王勃故里并不遥远,由21世纪上溯初唐,却跨越了1300年。史载王勃故里为龙门县通化镇。后来行政区划变更,通化镇划给了万荣县,龙门县也被河津市取代,只剩下一个龙门村的名字仍然存在。龙门村,我以前是去过的,太多的小型企业和农家别墅,已经让村庄太快地现代化了。这一次,我直奔通化。初秋懒懒的斜阳里,通化镇青砖青瓦,干干净净,小街上行人不急不躁,宁静,而且有几份安详,一切都享受着北方略带凉意的秋日阳光。千年前的王勃,是不是也在这懒懒的阳光中长大,也在这宁静的小街闲逛,也在这青砖青瓦下诵经习文?龙蛇起于大泽,英雄出自草莽,文人是不是多出自宁静中?信步闲逛,一处大瓦房的门联,让我心中一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王勃的名句;入屋,又是一联:“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又是王勃的名句。小镇的今人,无不以他的前人为荣。王勃,至少在你的故里,你依然活着。

  二

  孕育了大唐三百年基业的三晋大地,那时候应该是山清水秀,钱丰粮足的,不像现在这样烟尘遮日,河山破碎,污染重重。蓝天碧水和衣食无忧,是适合王勃去读书的。不错,少年的王勃是幸福的。他的祖父王通,是隋末名儒。如何有名?唐皇李世民有两位名臣,地球人都知道,一是房玄龄,二是魏征。王通作过这两人的老师,为他们“亲授其业”,终成大唐三百年基业。有了这层关系这份名望,王父也做了朝廷命官。王勃,既是富家子弟,亦是官宦公子。聪慧,富足,无忧,是他少年的快乐,也潜伏了他青年的悲哀。

  因为祖父是隋末的达官名儒,良田广袤,华屋连绵。所以,王勃的少年,是无忧无虑的。他,就在自家阔大的庭院深处生长、游走。他接触的,要么是书典,要么是家仆。书是他的所爱,仆是他的依赖。山西人,比任何一个省份的人都喜欢建大院子,筑高围墙,这样下来,子女们可以生活在一个高墙大院的安全环境。安全自然是安全了,却也像小宠物一样,被圈养起来,墙外刮什么风,下什么雨,世态有多险,人心有多奸,大致不知。而一旦将圈养的宠物放进林子,便没有办法适应环境和生存的竞争。这样圈养着,长大就成了公子哥儿。这样的公子哥儿,是绝难看别人脸色行事的,也是绝难与共事的朋友们相处融洽的。很简单,在自己的环境里,他一直是老大,没有受过气,就不明白怎么可以不受气。于是,一旦出了笼子,小有竞争,必败;小有挫折,必馁;小有风浪,必失。千古以来,圈养的公子哥们,谁不如此!哪怕你是天纵英才的王勃,也无可奈何!太过优越的环境.已经注定他一生多难的命运。

  隋末唐初,英豪辈出,那是个令人热血滚涌的时代,是个令多少青年英雄心向往之的时代。仗剑而行,破敌立功,封王封侯,多少年成就了一世英名!王勃也怀着这样的冲天豪情。不幸的是,其生也晚。他生于唐高宗永徽元年,即公元650年。王勃呱呱落地之时,天下方定,战乱方止,铁马金戈渐渐远去,贞观之治已经成功,他的冲天豪情没了用武之地,只能去一次次力透纸背,作慷慨之歌,赋豪壮之诗,写宏阔之文,因此也很快地成了名。王勃少年的名望,大抵绝不低于今日的万荣县的名望。本世纪以来,万荣人编出的《万荣笑话集》,流传广泛,几乎是老少皆知。那时候王勃的才名,也该是如此。千余年前大雅的王勃,与千余年后大俗的《万荣笑话》,同样地名满四海。历史和时代,真的厚爱万荣这片土地。

  三

  当王勃走出故里,要找一官半职时,中唐的官员已经极多。隋朝首开科举,唐朝李世民又将科举制发扬光大。作好诗,写好文学,均可入仕为官。中国官僚体系,举世无双。唐也是官多,有才的人就难得一官半职。官多,就会更加重用庸才蠢才。你想想,有几位长官会提升胜过自己的'下级?他们更愿意挑选比自己更笨的人,以张显自己的高明。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好像是庄子的一句话。隽秀的王勃,在庄子的话中,开始命运的轮回,却始终不能凤凰涅�。是命运?还是性格?说不清也道不明。

  十来岁而已名满天下的王勃,对以文成名颇为不屑,屡次希望投身军中,听金戈铁马之声,经朔风狂沙之浴。然而,四方安定,歌舞升平,他,投军无门,立功不能,却得到了沛王李贤的喜爱和赏识。沛王闻其才名,聘请他到府中任修撰,也就是当沛王的文字秘书,相当于沛王府研究室主任。当是时也,民生已经安定,天下正将繁荣,高宗李治,大抵也坐稳了江山。诸王无须兴兵征讨,闲在京城长安也很无聊的。吃饱喝足之后,无网可上,无电子游戏可打,无电影电视可看,无赛车赛球可观,无俗而有趣的“超级女声”,无俗而无聊的“开心词典”,闲得无聊,斗斗鸡,成了几乎唯一的乐子。王勃也凑热闹,反正没有什么征伐之事可做,闲着也是闲着,干脆.为斗鸡写一战斗檄文吧。于是,少年王勃一挥而就,发表了《檄英王鸡》。本该写万马军中传檄的文章,却只能于街头巷尾写写斗鸡。这本是一篇戏作,是凑热闹的玩艺儿。然而,高宗李治看到此文,龙颜大怒。唐朝开国,诸王攻讦,是流了血的。太宗李世民经玄武门之变,杀兄斩弟才夺得皇位。到了高宗李治,也是经历艰险,才坐稳皇位的。小小王勃,竟敢以诸王斗鸡而传檄天下,岂不是又想挑起皇子争斗吗?一篇戏文,偏偏挑动了最敏感的神经,圣谕明示:逐王勃出沛王府。一个触怒了皇帝并受到处分的人,档案资料上肯定留下了污点,以后的路会是怎样,当可想而知。少年的王勃,离开万荣故里,这第一次作官,便遇到了当头一棒,仕途毁于一旦。

  为此,少年的王勃是何等郁闷和不平!要知道,王勃从小学经世之术,不断上书自荐,15岁时,便上书右相刘祥道评论时政。结果,来之不易的一个官位,因一篇戏文而化为乌有!郁闷的王勃著文发牢骚:“天地不仁,造化无力……憔悴于圣明之代!”其实,这只能怪王勃自己。在与群雄周旋时,他不会长袖善舞,又没有纵横捭阖之能,所以,笑到最后的,不可能是他。

  四

  经天纬地的梦想破灭了,只好去游山玩水,好在家里有钱。不做官,便做一个旅行家。17岁的王勃,只有这个选择。王勃宽袍大袖地出了长安,去喝酒,去写诗,去传说中剑仙倍出的蜀山,去作无目的的游玩。山中日月长,整整三年,他的孤寂,有谁知道?

  蜀中玩得虽然痛快,毕竟难遂平生愿望。王勃还是想入仕的。好像在我印象中,北

  方民族,尤其是山西这块土地,入仕为官是十分风行的。回到京城长安后,王勃稍事休息,设法到虢州做参军,相当于现在军分区的参谋干事之类,属于幕僚人员。

  复出的王勃傲然着。恃才傲然,是才子的通病,也是公子哥们的专利。傲然复出的公子哥,遭遇挫折,几乎在意料之中。然而王勃不知。

  首先是虢州衙门里,谋士颇多,各个倚才自负。文人相轻,本就难处。王勃与同事们的关系,实在不怎么样,大伙儿没人说他好话,也没什么人与他合作。他呢,因为出自名门,又颇有才名,又独自游玩了几年,也懒得理别人。于是乎,同僚关系很僵,进出竟无一人相伴。与大伙关系不好也不要紧,只要别出错。然而,差错偏偏发生了。

  当时有官奴曹达犯了死罪,王勃不知为什么却把他藏到自己府内。后来他又害怕此事泄露出去,就私下把曾达杀了。事情很快被发现,王勃被判死刑而入狱。后又巧遇大赦,免除了死刑。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从雍州司户参军的位置上被贬为交趾令。至于王勃擅杀官奴的具体情况,史无详载,是非莫辨。

  史官们提起王勃这件事,总以“是非莫辨”作结。我以为,妙就妙在“是非莫辨”四字,颇似春秋写法。莫说是没有是非,即使有,凭王勃这样的公子加才子,他也很难辩,无力辩,这就是“莫辨”了。记得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坐稳江山之后,联想自己的出身,看看自己的子孙们,担忧这些圈养的子孙们不能担当大任,用整整6年时间,7次删改,写成《皇明祖训》,留给子孙。开篇即说:“你们生长在深宫大院之中,不知世故。而我幼而孤贫……人情世故,人之性伪,我深知之……”这位皇帝老儿,是深知子孙之短的。他的子孙之短,正如唐时王勃之短。

  不过,王勃没有像第一次废官后那样寄情于山川烟霞,而是更珍惜这劫后余生,扬其所长。“富贵比于浮云,光阴逾于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在乎辞翰,倍所用心。”第二年朝廷虽恢复王勃原职,但他决计弃官为民而不就任。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王勃完成了祖父王通《续书》所阙16篇的补阙,刊成25卷。撰写了《周易发挥》5卷、《唐家千岁历》、《合论》10篇、《百里昌言》18篇等,同时还创作了大量诗文作品。这是王勃一生中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五

  上元二年(675)春天,王勃从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一路经洛阳、扬州、江宁,9月初到了洪州(南昌)。正值重阳佳节,都督阎伯屿新修的滕王阁落成,阎大人便在滕王阁上大宴宾朋。王勃前来拜访,阎知其名.邀之赴宴,说是要请江南才子,为滕王阁作序。

  被请的才子们知阎公之婿前一天晚上就撰好了序文,想在今日众人面前夸耀一番的。阎爱婿,亦如爱子。因此,众才子深会其意,不敢造次,只等酒酣耳热之时,拜读阎公之婿的大作了。酒过数巡,阎公邀众才子作滕王阁序文,众才子知趣,纷纷谦让。然而,年轻的王勃也许并不知情;即使知情,以他的性格,也不会仰奉。于是,他不管这些,放下酒杯,直趋案前,展开纸砚。阎都督大为不悦.退而更衣。王勃好像没有看到阎公不悦,豪饮几杯,执笔作文,一泻千里。小吏跑步向阎公报其所写诗文,开首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都督便说老生常谈,了无新意;片刻,小吏又报写到了“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都督沉吟不语;俄顷,小吏再报写出“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都督大喜;再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联,阎公拍案而起,“此才子也,当不朽也!”

  客观地说,阎伯屿这位都督大人,是位颇有胸襟的官员。历史不能复原,但历史可以假设。可以推想,阎伯屿既然已命女婿写好滕王阁序文,是早早安了心要让女婿一举成名的。这样的机会,岂能错过?更岂能让一个穷困潦倒的王勃抢去了风头?这下岂不让自己长久的谋划,一腔的心血,化作了他人嫁衣?如此推想下去,阎大人是可以作一种选择的:毁了王勃的文章,反正那时候又没有摄影机、照相机、录音机留下什么证据,尽管毁之可矣,然后拿出女婿的文章,众人吃了我的,喝了我的,甚至拿了我的红包,还怕他不拍手称好?果若如此,王勃的《滕王阁序》,可能就会如泥牛入长江,永世无消息了。当今之世,这样欺世盗名、甚至拿他人之作著自己之名的所谓学者还少么?然而,阎大人没有,没有这种卑劣的小人之心和小人之为,他选择了对王勃才华的心悦诚服,选择了让王勃的佳作流传万古。王勃一生多遇不顺,却总在关键时遇到真正的大人。正是这些人让王勃名垂千古。相形之下,世风真的日下了。呜呼!

  与王勃的狷狂相比,阎伯屿的表现令人称道。王勃掷笔而去,众人却发现结尾的诗中,空了一字。到底是何字?众人猜测颇多,那一句是“槛外长江□自流”。有人猜“独”字,有人猜“水”字,莫衷一是,均又感到不甚达意。王勃如此而去,自然是狷狂本性。他,就是想留下一个悬念,就像教书先生给他令人不屑一顾的学生出一道考题,然后不管不闻,自顾自地走了,看你到底有何本事?这实在是一种炫耀。对王勃行为的心态,阎伯屿岂能不知?以他多年的官场生涯,一看就明白王勃这小子想干什么。但是,阎大人礼贤下士,不与这个轻狂少年计较,很认真、也很谦虚地派人追赶,千金索他一字。历史故事,是这样描述的――

  众人敬羡之际,王勃起身告辞,飘然而去。此时,阎都督发现结尾诗的末句空留一字未写,众才子见是“槛外长江□自流”。于是,有猜“独”的,有猜“船”的,有猜“水”的。阎都督均不满意,吩咐下人快马追赶王勃,以千金而求一字。待下人几经奔波,从王勃那里得字而回时,都督满心喜悦,问道:“究竟何字?”下人答道:“字已写在我手心,大人请看。”谁料想,下人在都督面前伸开手掌,竟空空如也。“千金难买一字啊!”都督正在感叹,猛一想,莫非是一“空”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好一个“空”字!万千感慨,尽在一字之上。众才子无不称奇。

  遥想当年,王勃在滕王阁上笔走蛇龙,挥洒自如,出神入化,是何等的风流倜傥,又是何等的洒脱狂放。王勃绝没有像如今的某些“大师”、“泰斗”之流,枉担了“初唐四杰”的虚名。

  我来此地,已是深秋。秋阳高照,滕王阁伫立着,巍峨的影子,是他永远的知音。王勃,阁楼上的酒杯里,是否还有你残留的玉液琼浆?大江下的扁舟中,是否还有你远去的孤帆只影?王勃的生命似乎不是用来长寿的,也不是用来享受的。他因使命而来,他的使命就在滕王阁,就在《滕王阁序》;他因无奈而去,宏文已成,夫复何求?“苟全性命于乱世”,只是前人说说而已的。

  六

  离开南昌,王勃继续南行,于11月到达岭南都督府的所在地南海。第二年秋,由广州上船,渡海赴交趾。

  至此,王勃的命运,可想而知。他不断地南行,实在是完全地放逐自己。一个背负了

  俗世雄心的英俊才子,在一次次失意后,又能做什么呢?也许有达官贵人因他的才名而邀他出任秘书,他耻为之;也许有王公贵族因他的文名而邀他出任编撰,他不屑为之。他想要做的是房玄龄、是魏征那样的大臣大将,而初唐四方平定,鸟尽弓藏,时不予兮,你又奈何?此情此景,王勃的理想,颇像唐吉柯德的幻想。

  文人,很少能够去选择自己的命运,他们总是被命运选择着,捉弄着。性格也罢,才能也罢,在命运的选择面前,又有多少作用?!你能说千年来那些身居高位的大奸大恶,就有什么仁侠之心么?你能说千年来身居了高位的那些大庸大俗就有什么才能么?是命运选择了他们,就像命运的鲜花偏偏选择一堆牛粪!而王勃,虽然是块沃土,选择他的却是杂草丛生!

  不能或者能够被命运选择,文人就成了幸运儿或者落魄者。我以为,文人的命运和才智,是在被命运选择之后,才会作出不同的进发的。柳永如果入相,也许不会有那么多烟花柳巷的浅吟低唱,也许就再没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的凄惋哀恸;诸葛亮如果沦落江湖,也许就只有“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的自怜自顾。正因为命运选择他的出将入相,他的狂傲与放荡才收拾起来,藏进了宽袍大袖,他的中正与干练才如旭日喷涌而出,一个文人在自己的屁股指挥下成了干材。反过来,正因为命运选择了他的江湖飘零,他的中正与干练才隐藏起来,埋在了胸中腹里,他的文思与才气才如狂风怒号,一个文人在自己的身世指挥下成了奇才。人多说性格决定了命运,为何不说命运也改变了性格?!王勃,这个在圈养中长大的贵族文人,就是在飘零的命运中成就了更加的狂傲与孤寂,在一个个傲而寂的日子里,积淀了冲天的文采。他的前人有魏晋的竹林七贤,他的同时代人有初唐的另外三大才子,他的后人有宋时的柳永。多乎哉,多矣!

  出将入相的文人,一旦成功立业,他们的功业快慰了那个年代的帝王民众;失意落魄的文人,一旦冷清孤寂,他的华章传颂了以后时代的千秋万代。后者,是用一生的悲歌,一次又一次抚慰着我们的先人,抚慰着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的心灵,而堆积成璀璨的中华大文化。为此,与其感谢他们,不如感谢他们的命运!

  当所有的欲望都完全满足时,一个民族的文明就开始沉睡了;当所有的命运都完全顺风时,一个民族的心灵就开始迟钝了。无论何时,一个民族最优美的歌谣,都是那些最苦难的心灵之弦的颤音,是那些最颠簸的命运之神的呼号。也许,没有诗人的民族是幸运的,因为这民族没有苦难,没有风雨,只有云淡风清。但是,经历了风雨而诗人辈出的民族,则是伟岸的,他会令所有的云淡风清者永远仰视,膜拜!

  七

  那年夏天,我从广西的平祥出发,入越南,到那蓝得让人眩晕的海域。这就是传说中王勃遭遇风浪的海域。公元675年,失意至极的王勃,在远比今日的中国版图更为辽阔的大唐土地上,几乎了无立足之地。于是,他,八尺之躯的男儿,只好千里迢迢去投靠自己的父亲。毕竟,当一个男人落魄的时候,最不弃的也只有你的至亲之人了。那时候,王勃的老父,正在越南。当然,王老先生不是出使越南,而是出任越南――交趾县,大唐下属的一个县。王老先生时任交趾县的县令,就是如今的县委书记。无奈的王勃,只剩下这一条路――到父亲的羽翼之下,也许能有一份可以打发时光的差事,也许可以供养自己年老的父亲,也许可以修复自己受伤的心灵,也许,也许……于是,王勃从南海――今日的广州,登上了木质的龙舟,经沧海,踏碧波,向往着遥远的交趾。大唐,越南是极远极荒之地,远离都城,远离帝王,远离了那个时代的文明,是许多人不愿去也不敢想的地方呵!然而,王勃已无选择。就是这样一个荒凉的偏远之地,也让他心向往之。只有到了那儿,他,也许才有一片栖息之地。鸟儿已经倦了,心儿已经伤了,神儿已经没了,只有一千个一万个念头――去休息,去得片刻的安宁!

  然而,命运却不能给他一个安宁的所在。也许没有那场风暴,也许没有那次沉船,王勃一定会活着,也一定会有命运的转折。然而,那场风暴,却偏偏让他的命运戛然而止!他,死于风暴的海上,死于投父的途中。王勃,成了一个永远的化石,定格了!天不假年,天妒英才!

  我来到这片海域,阳光灿烂,风和气清。租一叶扁舟,任其游荡,没有目标。我用木浆翻开海浪的皱褶,像翻开千年的书卷,想在幽暗的海底寻找王勃的影子,他无影;我用心灵聆听海潮的叹息,像聆听远古的钟声,想在宁静的海底搜寻他的声音,他无声。

  王勃,尽管层层海浪覆盖了你,可是,你的影子你的声音却穿越了1300年的时空,在每一个你以后的年轮里一次次复制,一遍遍让后人解读。因为你是王勃,因为中国,因为世界,也只有一个王勃。历史不会淹没你的文才命运,只会如浪涛击石,一次次将你打磨得更加晶亮,更加完美,更加诱人心魂。

  秋水长天,万载浑然一色;孤鹜落霞,千年形影相吊。凄美的故事,总是生命泣血的歌谣,总是文人命运的悲叹。

  只影向谁去?几番寒暑,几度春秋!

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散文

  1.

  记忆尚未褪色,远处的芬芳正点点传来。恍然回想起那夜月光如水,而今你是否就如我梦中千万次的臆想般,河水清浅,彼岸白衣素颜。情如皓月,心若清风,咫尺而伴的天涯,朝露昙花,悠扬的箫声婉转一曲东风破,纷扰的往事里,年华沉沦且忧伤。来来往往,故人已经远去,走过的路,布满绝望的忧伤。转身的梦里,蝴蝶翩翩起舞,年少的心情却已是万水千山。不经意间想起那个远走的她,只是纤影仍在,而我却再也无力触及那抹月光。

  原来世间依旧是这样寒冷,满城风雨,当神已无能为力,我们还能希冀些什么?

  悲哀吗?爱如春风拂面,却不为我短暂停留。风霜逆转的时刻,残破的流年里,是谁还在望眼欲穿?轮回褶皱的须臾,蓝染的天涯间,是谁还在承诺一世一生?

  陌路颓靡,我在风中起舞,隐藏了所有的悲伤。那时的花瓣纷纷而落,落在我的罗裙上,落在我的秀发间。我微微侧身,拾起肩畔的一片,花浓如血,心惊。宿命讳莫如深,刹那的芳华,却满是绝望的气息。终于,苍老了容颜,黯淡了心思。

  你用最后擦肩而过的离别,演绎了一阕跋涉千里的离歌,而我无缘听你说声再见。

  漠漠红尘,当时错,我守着万千繁华,聆听花开花落,心中那一场眷恋,却早已被尘埃湮灭,情如缟素,你是我的劫难。

  2.

  如果当时没有遇见你,那么我还会不会悲伤。暗夜凄凉颓靡,苦苦挣扎,苍白的容颜上盛放出冰冷的寒花,而指尖,却再也舞不出曾经的美好韶华。

  心冷,苍山永寂,当我选择尘封所有的喧嚣浮华时,我以为我终于可以牵你的手,乍然,却蓦地遇着了一生的别离。我后悔么?许久以后我曾这样问我自己。我问我后不后悔与你短暂的相遇和永久的长离,我问我后不后悔认识有关你瞬间的温暖和余生的悲戚。疼痛而无望的思绪里,不眠不休,不悲不喜,佛祖拈花一笑,淡渺而望众生。那些断裂的原点,两两相忘的背驰,恍然间尘埃落定。远古的歌谣渐行渐远,依稀之中,我听到一声温婉柔淡的言语:妹妹,做明媚的女子呵。

  更深夜长,那声声刻骨的誓言婉婉吟传。庭院深深,我静守着一方花开花落,却已没有了执着的勇气。掌心有些微的刺痛,摊开手掌,细密的纹理交错缠绕,常听人说,这些手心里的纹理便是我们所有的命运。或悲哀,或美好,你我前世今生郁结,每每的疼痛,遗留下我们的刻骨铭心。心有千千结,都被你锁起。

  无语的沉默,相对着一望天涯的新晴,我想这世间最大的残忍莫过于人事皆非。依旧是古老苍翠的小城,依旧是温婉如月的女子,时光悲逝,蓝田沧海,那些用心用力用情的爱恋,终于还是输给了时间。

  我们都在允诺永远,却忘记了永远其实就在眼前。而你若无悔,我定当无怨。

  3.

  亘古的相思,在千万年时光的辗转后晦涩沥白,宛如颓败的荒颜。我知道,我已然失去,那些静好安生的岁月,早已随着你的万千繁华落尽,成就我的一世悲清。仰望漫漫苍穹,月华幽冷,清秋梦凉,年少时多么决意的追随,如今都已是天上人间。我不肯转身,也不敢再回首往昔,爱恨岁月过早的被你抛弃,风雨薄凉,我是如何的努力也无法再靠近你的心上。

  蝶影曼妙,旧时的胭脂一梦三千年,唱不尽红尘辗转画中飞。

  蝶影怀殇,今时的你我隔江两相忘,流不尽人生长恨水长东。

  清泪尽,纸灰起,我以为我已经不会再悲伤。在经历了那些长久永恒的磨难后,生与死的迷惘,爱与恨的绵长,一切的得失深重而浓厚,为什么我却依然还是勘不破这皑皑红尘。一花一叶一世界,一梦一醒一千年。时光的罅隙里,我与你相遇,又与你相离,罹难的洪荒里,我们伴着星沉月落上下古今。

  是不是只有经得一番寒凉彻骨,才有梅花的盈盈暗香?黯然心字成缺,衰老的笔墨再也挽不出华美的锦绣,尘封的心事被你演绎到了哪一幕悲伤地章节?何处寻,绿水青山。

  阡陌纵横的岁月,时光水样漫长,我们拼尽了一生渴望,亦只是彼此匆忙旅程的过客。你路过我的天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途留追忆,只剩惘然。

  琵琶一曲东风破,半阙心事为你轻吟,苍白的夜色静默流转,无痕的青春似水如烟。你是我不能言说翻来覆去的刻骨伤,我是被你遗忘在角落折翼的枯叶蝶。

  4.

  恍然如梦成追忆,一世深情,要用怎样垂老的方式来祭奠?

  繁华沧海,我在风里流浪,肆意弥漫的鲜血染红了我纯白的羽衣。直到我遇见你,那时我卑微的如同低落在尘埃里,而你在天际里朝我暖眸微笑,我以为,你是我温柔的救赎,我以为,终于可以摆脱这宿命的桎梏。

  二十四桥明月夜,梦里的箫声无一时不奏响,而我断裂的琴弦却再不能与你笑傲红尘。懵懂的幻觉,沦陷在你春天般的慈悲里,或许是因了天际那青碧色的大石,缘定三生,缘聚三生。我们的情缘是宿命注定,却被你轻渺地忽视,而我依然沉迷在这样的幻想里,长眠不醒。

  酒不醉,人自醉;情不伤,人自伤。若能相忘于世间,又何苦轮回重重缠绵。无奈!无奈!那忘川水太汹太长,那孟婆汤太苦太凉。我站在风里,零落了一树的桃夭,浅浅的哀伤雾色迷蒙,月光倾城,照我孑然一身。曲风清幽里,心情的抑郁无处躲藏,天空中沉默的飞鸟,湖水畔无语的芦蒿,指尖的.冰凉传递到全身,恍然时已是泪流满面。

  岁月漫过尘世的喧嚣,漂泊的四季开始已崭新的姿态默默然。轻捻一段往事,斜倚小窗,看窗外叶子的旋落,心情上莫名的触动,一些以为遗忘许久的往事逐渐浅浅深深,年少时以为得长久就这样被我们缓缓地忽视,而那些转瞬消逝的情愫却越来越清晰,我却不知道为什么。于是凋残了红妆,于是衰老了玉颜。

  行色匆匆的街头,路人们都在向家里赶着,而在归途的尽头,又会有谁为我执一盏明灯,莫名的失落,这红尘缱绻的繁琐,如风过。

  千山暮雪,而这孤影又该向哪里去?

  [挽情丝,千帆过尽总别离]

  我们无法逆转时光流走的悲伤,青烟四起的旷野,漫天荒芜。你看,谁的舞蹈,谁的微笑,这一场跋涉而来的疲惫你不明了。

  依稀梦外,少女无限美好,少年意气飞扬,我们却固执地都不去知晓。你说,若有天花开彼岸,定是漫天思念为你而起,而那时的我,要如何相守,没有你的孤岛。

  烟雨凄迷江南,离歌款款如梦。岁月苍老人心,淡墨湮逝红颜。临素笺,染古韵,我用青涩的笔调,终是画不出你绝世容颜。只一卷宣纸,流连,流连。谁懂这缱绻?

  心苍茫,而落日正凄惶。划梦里的小船,却依旧无缘抵达有你的彼岸。琴音绿绮浅醉,芳菲正好,寻不见故人,她在丛中笑。

  劫灰,缘起,零落一树的桃夭。

  冥冥之中所有的思念都遗留下了一丝浅浅惆怅。若人生只如初见,定不会再有人轻萝画扇掩伤悲。泗水之湄,巧笑嫣然独立,柔风舞步,曼妙徐吟,千丝万缕总是一抹令人流连忘返的风华绝代。

  当日抚琴一曲两相望,如今,琴鸣犹在,却只剩遗世的悲伤。

  恍若梦境后的多年。杨柳岸,寒风晓夜,摇一弯小船,横笛于潇潇暮雨之中。浮生多幻,苍山深处你曾说,莫失莫忘,不离不弃。吟唱你清冷的词赋,失落的心为你上穷碧落下黄泉。

  红尘是水,而你是对岸清浅如依的女子。你素手轻扬,张弦代语,却引我流连反顾,繁花似锦的心事在你琴音脉脉里无处吟唱。春容秋华,暮雨朝阳,若你是流云漫舞,我定做那彩蝶与你共舞花间。不追前尘,不悔旧事,无悔的岁月,方能在光阴的长河越酿越醇。

  风来了,雨来了,凭栏望不尽这一世的悲伤;你笑了,我哭了,空庭寂寞谁许你一身薄凉?

  惜回首,月光倾城,夜无眠,照一曲离人泪。这世间的人无不万水千山寻找,这世间的人无不海角天涯执念,芳草如碧,而你静立其中。我循你的足迹,与你携手相依,看天外云卷云舒,赏庭院花开花落。

  听一曲笙歌,舞一段流年,远古的传说是无人能懂的寂寞。若是所有的星辰都陨落,若是所有的劫难依然无法摆脱,我依旧愿意陪你,去另一个世界流浪。

  夜思如潮,心乱,想念的人不在,相爱的人要离开。空茫天地,遗世哀伤。

  拈花一笑,弱水三千,生命是过客,跋涉虚无,而你终是我今生执迷的禅机。绾青丝,挽情丝,若千帆过尽总是别离,我依旧记你,天上人间。

王勃名言

  王勃是唐代著名诗人,现存的诗80多首,而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90多篇。下面是小编分享的王勃名言,欢迎大家阅读。

  王勃名言

  ·江南弄,巫山连楚梦,行雨行云几相送。瑶轩金谷上春时,玉童仙女无见期。紫雾香烟渺难托,清风明月遥相思。遥相思,草徒绿,为听双飞凤凰曲

  ·八仙径寺南又有昌利观,去寺可数里,岩径窈窕,杖而后进。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东园垂柳径,西堰落花津。物色连三月,风光绝四邻。鸟飞村觉曙,鱼戏水知青。初晴山院里,何处染嚣尘。——王勃名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王勃名言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

  ·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

  ·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

  ·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

  ·共问寒江千里外,征客关山路几重。——王勃名言

  ·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王勃名言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王勃名言

  ·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

  ·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

  ·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

  ·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王勃名句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以外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飞阁流丹,下临无地。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渔舟唱晚,响穷澎澧之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名言

  ·披襟乘石蹬,列籍俯春泉。兰气熏山酌,松声韵野弦。影飘垂叶外,香度落花前。兴洽林塘晚,重岩起夕烟。寻道观其观即昌利观,张天师居也。芝应光分野,蓬阙盛规模。碧坛清桂阈,丹洞肃松枢。玉芨三山记,金箱五岳图。苍虬不可得,空望白云衢。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重门临巨壑,连栋想崇隈。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香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叶齐山径密,花积野坛深。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律。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明月沉珠浦,凤飘濯锦川。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飘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穷途唯有泪,远望独潸然。——王勃名句

  ·百年怀土望,千里倦游情。高低寻戌道,远近听泉声。涧叶才分色,山花不辨名。羁心何处尽,风急暮猿清。

  ·穷途非所恨,虚室自相依。城阙居年满,琴尊俗事稀。开襟方未已,分袂忽多违。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征骖临野次,别袂惨江垂。川霁浮烟敛,山明落照移。鹰风凋晚叶,蝉露泣秋枝。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虚。——王勃名句

  ·烟霞春旦赏,松竹故年心。断山疑画障,县溜泻鸣琴。草遍南亭合,花开北院深。闲居饶酒赋,随兴欲抽簪

  ·莲座神容严,松崖圣趾馀。年长金迹浅,地久石文疏。颓华临曲磴。倾影覆前除。共嗟陵谷远,俄视化城虚。

  ·金坛疏俗宇,玉洞侣仙群。花枝栖晚露,峰叶度晴云。斜照移山影,回沙拥籀文。琴尊方待兴,竹树已迎曛。

  ·奈园欣八正,松岩访九仙。援萝窥雾术,攀林俯云烟。岱北鸾骖至,辽西鹤骑旋。终希脱尘网,连翼下芝田。

  ·闲情兼嘿语,携杖赴岩泉。草绿萦新带,榆青缀古钱。鱼床侵岸水,鸟路入山烟。还题平子赋,花树满春田。——王勃名句

  ·投簪下山阁,携酒对河梁。狭水牵长镜,高花送断香。繁莺歌似曲,疏蝶舞成行。自然催一醉,非但阅年光。玉架残书隐,金坛旧迹迷。牵花寻紫涧,步叶下清溪。琼浆犹类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冀,何必仰云梯。

  ·别路馀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动北梁篇。野色笼寒雾,山光敛暮烟。终知难再奉,怀德自潸然。

  ·上已年光促,中川兴绪遥。绿齐山叶满,红泄片花销。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遽悲春望远,江路积波潮。

  ·晨征犯烟磴,夕憩在云关。晚风清近壑,新月照澄湾。郊童樵唱返,津叟钓歌还。客行无与晤,赖此释愁颜。

  ·客心悬陇路,游子倦江干。槿丰朝砌静,条密夜窗寒。琴声销别恨,风景驻离欢。宁觉山川远,悠悠旅思难。——王勃名言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西陵松檟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饬装侵晓月,奔策候残星。危阁寻丹障,回梁属翠屏。云间迷树影,雾里失蜂形。复此惊飙至,空山飞夜萤。

  ·侵星违旅馆,乘月戒征俦。复嶂迷晴色,虚岩辨暗流。猿吟山漏晓,萤散野风秋。故人渺何际,乡关云雾浮。

  ·泛泛东流水,飞飞北上尘。归骖将别棹,俱是倦游人。去骖嘶别路,归棹隐寒洲。江皋木叶下,应想故城秋。——王勃名言

  ·彭泽官初去,河阳赋始传。田园归旧国,诗酒间长筵。列室窥丹洞,分楼瞰紫烟。索回亘津渡,出没控郊邵。风琴调上客,龙辔俨群仙。松石偏宜古。藤萝不记年。重檐交密树,复磴拥危泉。抗石晞南岭,乘沙眇北川。傅岩来筑处,蹊溪人钧前。日斜真趣远,幽思梦凉蝉。

  ·仆本江上客,牵迹在方内。寤寐霄汉间,居然有灵对。翕尔登霞首,依然蹑云背。电策驱龙光,烟途俨鸾态。乘月披金帔,连星解琼珮。浮识俄易归,真游邈难再。寥廓沉遐想,周遑奉遗海。流俗非我乡,何当释尘昧。

  ·鹤岑有奇径,麟洲富仙家。紫泉漱珠液,玄岩列丹葩。常希披尘网,眇然登云车。鸾情极霄汉。凤想疲烟霞。道存蓬瀛近,意惬朝市赊。无为坐惆怅,虚此江上华。

  ·野客思茅字,山人爱竹林。琴尊唯待处,风月自相寻。小径偏宜草,空庭不厌花。平生诗与酒,自得会仙家。乱竹开三径,飞花满四邻。从来扬子宅,别有尚玄人。风筵调桂轸,月径引藤杯。直当花院里,书斋望晓开。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林塘风月赏,还待敌人来。霸华净天未,雾色笼江际。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王勃名句

  ·振翮棱霜吹,正月仁天浔。回镰凌翠壑,飞轸控青岑。岩深灵灶没,涧毁石渠沉。宫阙云间近,江山物外临。玉坛栖暮夜,珠洞结秋阴。萧萧寓俗影,扰扰望乡心。谁意山游好,屡伤人事侵

  ·源水终无路,山阿若有人。驱羊先动石,走兔欲投巾。洞晚秋泉冷,岩朝古树新。峰斜连鸟翅,磴叠上鱼鳞。化鹤千龄早,元龟六代春。石图分帝宇,银牒洞灵宫。回丹萦岫室,复翠上岩栊。雾浓金灶静,云暗玉坛空。野花常捧露,山叶自吟风。林泉朋月在,诗酒故人同。余逢石髓。从尔命飞鸿。俘云今可驾,沧海自成尘。

山中王勃

  诗人王勃通过短短的二十个字《山中》表达了旅愁乡思的情感。

  山中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译文】

  长江向东滚滚而去,我也在外只留太久。故乡远隔万里,令我时时思念。

  何况秋风已经劲吹,山山飘零枯黄秋叶。

  【注释】

  ⑴滞(zhì):淹留。一说停滞,不流通。

  ⑵万里:形容归程之长。念将归:有归乡之愿,但不能成行。

  ⑶况属:何况是。属:恰逢,正当。高风:山中吹来的风。一说即秋风,指高风送秋的季节。

  【赏析】

  首句“长江悲已滞”,是即景起兴。在字面上也许应解释为因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而悲叹,诗人在蜀中山上望见长江逶迤东去,触动了长期滞留异乡的悲思。可以参证的有作者的《羁游饯别》诗中的“游子倦江干”及《别人四首》之四中的“雾色笼江际”、“何为久留滞”诸句。但如果与下面“万里”句合看,可能诗人还想到长江万里、路途遥远而引起羁旅之悲。这首诗的题目是“山中”,也可能是诗人在山上望到长江而起兴,是以日夜滚滚东流的江水来对照自己长期滞留的旅况而产生悲思。与这句诗相似的有杜甫《成都府》诗中的名句“大江东流去,游子日月长”,以及谢脁的名句“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这里,“长江”与“已滞”以及“大江”与“游子”、“客心”的关系,诗人自己可以有各种联想,也任读者作各种联想。在一定范围内,理解可以因人而异,即所谓“诗无达诂”。古代诗人往往借江水来抒发羁旅愁情,而王勃此句的艺术独创性在于,他不仅借大江起兴,而且把自己的悲愁之情注入大江,使长江感情化、人格化。诗人客居巴蜀,一颗心为归思缠绕而无法排解,因此,当他在山上俯瞰长江时,竟感到这条浩浩奔流的大江,也为自己的长期淹留而伤心悲痛,以至它的水流也迟滞不畅了。这新奇的想象,既缘于诗人的“移情”作用,又符合生活的实感。人在山上望长江,由于距离远,看不清它的滚滚奔腾的波涛,往往会感到江水是凝滞不动的。所以,这句诗中长江悲伤滞留的形象,也真切地表达了诗人的直觉感受。悲愁的长江与悲愁的诗人相互感发、契合、共鸣,强烈地感染了读者的情绪。诗一开篇,境界便很悲凉浑壮。

  诗人在创造了长江悲滞的新奇意象之后,才在第二句“万里念将归”中直接抒情,点明自己身在他乡,想到盼望已久的万里归程而深深感叹。“万里念将归”,似出自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句。而《九辩》的“送将归”,至少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为送别将归之人;一为送别将尽之岁。至于这句诗里的“将归”,如果从前面提到的《羁游饯别》、《别人四首》以及《王子安集》中另外一些客中送别的诗看,可以采前一解释;如果从此诗后半首的内容看,也可以取后一解释。但联系此句中的“念”字,则以解释为思归之念较好,也就是说,这句的“将归”和上句的“已滞”一样,都指望远怀乡之人,即诗人自己。但另有一说,把上句的.“已滞”看作在异乡的客子之“悲”,把这句的“将归”看作万里外的家人之“念”,似也可通。这又是一个“诗无达诂”的例子。“悲”、“念”二字,是全篇之“眼”,直接抒发怀念故乡而不得归的悲愁情绪。诗的前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诗人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

  【扩展:练习以及答案】

  (1)明代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请简要分析该诗中的情景关系。(4分)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情景交融,(1分)第二句直抒胸臆,一、三、四句融情入景,第一句用拟人手法,表达悲伤之情,三、四句用深秋景色,(具体分析2分)进一步烘托“悲”和“念”的心情。(1分)(4分)

  (2)本诗抒发的是诗人的旅愁归思。(1分)诗的前半部分,写自己远在异乡、归路迢迢的处境;(1分)诗的后半部分,用眼前“高风晚”“黄叶飞”的深秋景色,进一步烘托出“悲”和“念”的心情。(2分)(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