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呢?它又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1:
许多名人的格言我都喜欢,要说最喜欢的,非属“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不可。仔细想一想,的确是呀!有哪一位成功人士在走向成功之路时,不是历经坎坷、打击、磨炼与艰辛,才得到成功之果的呢?
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得不到一张令自己满意的试卷;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不及于别人好;在我一次次的努力后却得不到别人的重视后,我放弃了,不再想去努力,也不想听那渴望以久的鼓励声,只想就此作罢,不再理它们。但是,“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句
当我因为一些事做不好,不如以前,见到同学们指指点点、议论纷纷时;看到父母失望的表情时;听到老师的责备时;想到自己对大家的辜负时,这些精神上的打击,我的精神支柱彻底倒了。但我又能怎样呢?“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这句名言又一次不断地在我的脑海中闪现,再次使我继续刻苦地学习着。
名言,我感谢你,你是陪伴我在这个新的学习环境里的三个年头。我相信,只要我现在把所有的困难都克服了,我以后的路将走得更加顺利,成为一个可用之才!没有现在的苦,哪会有以后的甜呢?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2:
有志者,事竟成。这句格言给了我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在遇到挫折和坎坷时,还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志向,最终取得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这大概已不是什么秘诀了,有志而成大事者比比皆是。水滴石穿就是一个例子。柔弱的水,在一天又一天的坚持下,把石块滴穿了一个大洞。他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可能成功。
明朝大医学家李时珍也是一样。他在发现当时许多药方都出现错误时,主动弃医,只身一人,前往全国各地及山区寻根究底。在长达10年多的时间里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爬过千山、淌过万水,白天跋山涉水,晚上披星戴月、含辛茹苦,誓用全力甚至生命保护一方百姓的安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又坚持不懈的尝试,铸成了万卷长书:《本草纲目》。
李时珍是成功的,在这份喜悦中,少不了他锲而不舍的汗水。许多海外的伟人也同样如此,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得到了来之不易的成功。
有志者,事竟成给我们的启示:一个人无论做多么艰难的事,只要有雄心壮志,不懈努力,就能够成功。
此后,每当我遇到挫折时,就会想起:有志者事竟成!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3:
爷爷用毛笔字写了一句格言送给我,我一直把它挂在墙上。这句格言是:“恒则成”。他的意思是:指要有恒心,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说起这句格言,一件小事便浮现在我眼前。更加深了我对这句格言的理解。
记得我一年级的时候,妈妈在学校给我报了体操课。第一次上课时教练要求我压腿,坐在垫子上,腿伸直,要用头贴住膝盖,坚持10分钟。平时不经常运动的我,怎么可能做到这些呢?想着想着,教练走过来使劲地用双手压了压我的后背,我同地叫了出来。教练说:“压腿虽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但是如果没有恒心,没有毅力,不冒着疼痛,就永远都不会成功,这种恒心和毅力正是一个合格的体操运动员所具有的本能。”我点点头说:“我一定好好练习。”
可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我回到家后,开始练习。可是我不管怎么压,也够不到膝盖。当我又想放弃时,我看到了墙上挂着的`那句格言:恒则成。我又想起了教练说的话,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就一定会成功。于是我又重新鼓起勇气,自信的风帆又一次在我心海里扬起。我忍着疼痛,五天过去了,十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我终于练成了。头能贴主膝盖纹丝不动,疼痛也渐渐消失了。在这一年中,在这项运动中,我曾流过泪,但是只要想起那句格言,我就会充满自信。终于在10月份的天津市少儿组体操大赛中,我和我的11名队友取得了团体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去,但它却深深地埋藏在我的心扉里。通过这件事,使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恒则成”这句座右铭的深刻含义与哲理。人生的旅途中,将会有无数次的坎坷。这句座右铭将陪伴我走过漫长的人生之路。因为我知道鹰的翅膀是在搏击风浪中练硬的,挺拔的松柏是在傲霜斗雪中成长的,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4: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中,却隐藏着与众不同的意义。
其实,我的写作能力较差,因为,我不喜欢读书,我觉得读书就感觉是痛不欲生。
有一天,我去哥哥家游玩,准备到他的房间参观,结果映入我的眼帘只是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和书。我问他:你房间里有那么多的书都是你看的吗?他回答说:这都是我看的。顿时,我都惊讶了。然后,我又问他:你看书有什么好的方法。他回答说:读书还真有许多方法呢。首先我会思考,故事中的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然后,我会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写下去,回过头来,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的片段,并问问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我还会在读其他部分并从中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做完这些我还会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说完后我就想:读书有那么多的方法呀,从现在起我也要读书,过了不久,果然我的
从那时起,我就知道了。读书只是个看起来很难的问题,可实践起来却很简单。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难道书籍不可以让人进步吗?
一句格言给我的启示5: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有一句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那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那是一次数学
第二天,老师捧着批改好的试卷走进教室。看着老师脸上微笑的表情,我知道这次大家肯定都考得很不错。发试卷了,我竖起耳朵等待着老师的表扬。“黄颖,100分。”“严国鹏,99.5分。”“吴淑文,98分”……怎么?还没有我。一半多的同学都已领会了试卷,难道……难道是老师忘了?或许是老师放在最后再来表扬我吧?“林明?觯?8分。”啊,81分?不会吧。肯定是老师改错了,或分数统计错了!不会啊,老师平时都没有出现这种错误。我低着头上台拿回了这张我期盼已久的试卷,经过初略检查,我发现了试卷中的错误:两道应用题中的数字抄错,三道计算题计算错误,还有很多填空、判断、选择也出现了不应该有的错误。这一个“88分”犹如一声响雷击在我的耳旁,我如梦初醒;又如一根长鞭抽打着我的心灵,教我还敢粗心?这一个“88分”也是我成绩史上最糟的一次。
下午放学了,我低着头回到了家,妈妈问我:“孩子,发生什么事了?怎么愁眉苦脸的?”我说:“昨天的数学考试我只考了88分。”妈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安慰我说:“孩子,没关系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嘛。”我听了妈妈的话,吸取了这次考试的教训,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认真,再认真。
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个深刻的哲理。“吃一堑,长一智”这一句名言永远记在我心中。
毛泽东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句话使我印象深刻。它是我人生中的指路明灯,为我照亮了虚心,不自满的道路;它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谦虚的大门,锁紧了骄傲的大门;而它,又犹如是一台复读机,永远诉说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记得那还是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我整天昂首挺胸的,以为自己掌握的知识够多了,比别的同学卓越太多。这个过分自满的念头让我吃到了苦头。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数学测试,由于我太骄傲了,没有尽自己的全力做好试卷,测出来的.成绩令我大吃一惊,74分!我从这次测试之后,我不再自满。当第二次数学测试来临的时候,我沉浸在努力的复习中。认真地做完试卷没有每一题,为了不再考出上次那样令人大失所望的分数,做好后还一丝不苟地检查了一遍。终于,皇天不负苦心人,让我的成绩一下子从及格升到了优秀! 果然,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只有虚心不骄傲才能有进步,小到学习进步,大到为社会作贡献。我们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才能不断向上。
南宋大儒家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起初,我对这个句子始终弄不透彻,理解起来总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并且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要先说“心”,再说“眼”,最后说“口”呢?这句话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我对这个问题较上了劲。于是我下决心,一定要弄明白这句话的真正涵义。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老爸不断从书店、办公室带回学生类报刊杂志,供我阅读、学习。我总是囫囵吞枣,三下五除二就“解决”完一本书。我用自己的压岁钱,在书店买的一些书,都很快“看”完了。可我什么体会,什么好词,什么佳句,知之甚少,收获甚微。我很是不解:千辛万苦读完了这么多书报,怎么还是懂得不多?是不是对这句话理解还不深刻呢?
直到有一天,我在一册书上再次注意到了朱熹的这句名言。我开始反思,但反思得很浅,只知道读书要认真。可归根到底,我仍然不懂。于是我请教老爸。老爸说了一大堆,我才明白:首先要心到,该干什么就干什么,阅读文章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三心二意;其次要眼到,阅读文章,心眼合一,反复思索,并试着自己解答;第三要口到,在课堂上踊跃举手发言,并结合老师和同学的回答认真地做比较、分析,最后认真地总结和完善,从而把文章读懂读透。这才是读书要“三到”的真正涵义。
从那以后,我把这句话铭记在心,时刻对照自己,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督促自己。在这句话的鞭策、指导下,我阅读轻松,下笔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