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乡村家风家训格言 正文

乡村家风家训格言

时间:2024-12-21 21:53:52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小学生征文【篇一】

自古流传一句话“富不过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中国历史上各朝各代都经历强盛后走向灭亡。这其中的缘由,值得人们深思和探索,世人都想把自己的家业一代代传下去,永兴不衰,可为什么最终没有实现呢?

如果我们细细去观察不难发现,各朝各代各家之所以走向灭亡,是因为自己的子孙没有好的传承祖宗的宗训和家风。

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各个朝代和各位帝王各个家族和其家业的兴盛,开始都是以德立业,励精图治、克勤克俭、奉公守法、福民泽世,修德不仅是立业的根本,也是成功事业、幸福人生、家业能够源远流长的关键。

而随着社会发展,物质水平的提高,一些人放弃了精神修养,扭曲了世界观,许多豪门还达不到“富不过三”,而是富不过一、二代,甚至几年,其原因不外乎是道德缺失。有些人富起来后,和原先判若两人,骄奢淫逸,以逸待劳,肆意妄为,违背伦常礼法,自己挥金如土,全没有为民众造福的观念,长此以往,他们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自作孽不可活”,这句古话不无道理。高尚的德行要培养并保持下去,良好的家道要秉持传承下去,才能使家族和家业昌盛不衰。常言道,厚德载物,以厚德对待他人,无论是聪明、愚笨还是卑劣不肖的都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才能将家业世代传承。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我们自己,搞好家庭和谐,让我们的子孙把良好的家风传承下去才是国泰民安的基础。其实中华祖先给我们后世子孙留下来了很多好的家训,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如“了凡四训”、“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孝经”等等。在家风方面,宋朝范仲淹为世人做出了典范,他平生尽为善事,设粥厂、办义学、兴天下之利,他贵为宰相,朋友和大臣们给他办后事,去后边买棺材的钱都没有,但范公的高尚道德被千古传颂,至今范氏子孙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

在家庭中,老人要宣扬家风,父母要示范家风,夫妇要学舵家风,子女要继承家风,兄弟姐妹要意比家风,孙辈要顺受家风,让我们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下去,让我们的家庭和事业泽世流芳!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小学生征文【篇二】

“好别人才好自己”是爷爷的口头禅,也是爸爸妈妈的口头禅。以前,对这口头禅,我一知半解,真正理解这句话的真谛是两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晚上。

那是一个天高云淡,明月高悬的夜晚,我和妈妈一起去遛狗。出发前,妈妈照例背上那个大挎包,牵着我们那可爱的棕色卷毛泰迪犬欢欢出发了。一路上,欢欢像个撒欢的孩子,欢蹦乱跳,兴奋不已。我也乐得边走边哼着歌。当我们走到汕头购书中心附近的林荫道时,欢欢突然放慢了脚步,东嗅嗅、西闻闻,在一棵大树底下停住了脚步,半蹲着身子。就在这时,妈妈小跑过去,迅速地从挎包里掏出一张旧报纸,熟练地展开,铺在欢欢的屁股下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由得凑上前去,想探个究竟。只见欢欢一动不动地蹲了一会儿,又跑开了。顿时,一股恶臭扑鼻而来,我不自禁捂住鼻子。定睛一看,欢欢居然拉了几坨臭狗屎在报纸上!好恶心呀!我连忙跑开了。妈妈却小心翼翼地将装有狗屎的报纸包裹起来,再用薄膜袋装上,扔进附近的.垃圾桶里,又从挎包里拿出一瓶水,洗洗手。这一切完成得那么迅速,那么自然。我不解地问:“好恶心的臭狗屎呀!您不恶心?”妈妈将手轻轻地搭我肩上,意味深长地说:“怎么不恶心?正因为臭狗屎又臭又恶心,我们才更应该将它包裹好扔进垃圾桶里。好别人才好自己嘛!”我恍然大悟。

“好别人才好自己!”因为这句话,爷爷阳台上的花盆下总垫着一个盛水的塑料盘子;因为这句话,每当下雨,爸爸总是将车速放慢,不让雨水溅到路人;因为这句话,每次遛狗,妈妈总背着大挎包;因为这句话,夏天一到,妈妈总在窗台上放上小桶,让空调管的水往桶里流;因为这句话,家里的拖鞋,都是橡胶软底的……

我明白了,“好别人才好自己”是心中有他人;“好别人才好自己”是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为别人带来方便和快乐,哪怕麻烦点,吃亏点也值得。这应该就是我们的家风吧。我想:这好家风,我要好好传承。于是,我有样学样,努力践行。

如今,“好别人才好自己”也成了我的口头禅,成了我为人处事的标杆。有了它,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在学校,我是同学们的好伙伴;在亲朋好友中,我常常成了孩子们的榜样。我想:这就是好家风的神奇魅力!

传承好家风,我们的生活会更充实更快乐;传承好家风,我们的社会将更和谐更美好!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小学生征文【篇三】

尹华英、范录军、刘祖刚报道:近几年村中出了4个研究生,二本以上大学生十余个,光8组就好几个,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二十余人……遂川县巾石乡新安村是个人口不多、面积不大的村庄,环布在村中的十余株百年银杏见证了这里的兴衰,但岁月冲刷,总也抹不去祖祖辈辈崇文尚德的好风气。而含辛茹苦把一双儿女培养成研究生的刘观岗,更是让邻里们投去无数艳羡的目光。

一落座,笔者迫不及待讨教起教育经来。谈及平常如何教育,直爽中带着自豪的刘观岗打开话匣子。他说,两孩子性格都还好,不太让长辈操心。女儿刘春华是姐姐,处处给弟弟带好头。她看到父母亲很辛苦,打小就勤俭节约、好学上进。母亲清晰的记得,小时候女儿做了个纸质的储蓄罐,平时总把家人给的一分、五分的硬币投进去,几年不拿出来花。问她,总回答:“爸妈赚钱不容易,我也好好存起来。”

聊天间,刘观岗从卧室柜子里拿出一摞泛黄的奖状,女儿从小学到高中总是班级前几名,在遂川中学也一直在年级二十名内。

说起女儿好学,刘观岗笑着聊起个花絮。小时候,他坐骨神经痛,请了个大夫到家里治,中午留在家里吃饭。因春华小时候眉毛很重,加之当地有句民谚,大夫便和她开玩笑:“眉毛重,懵懵懂”,戏谑不会读书。女儿急的哇哇直哭,大声嚷道:“我就要争气,要争气!”当时才读小学三年级,只有十岁左右。

刘观岗记得,女儿爱打抱不平。小学时,班上布置写一篇关于写家的命题

班主任拿着作文来到家里,责怪刘观岗,女儿学习成绩优秀,为何还要重男亲女?一番沟通交谈后,发现是场误会,才知道春华笔下故事,是发生在邻居小女孩身上的。这之后,邻居家女孩的境遇明显得到改观。

刘观岗的妻子说,春华很有责任心,小时候在田里拔秧,弟弟爱偷懒,姐姐就分任务,画个界,每次都是她先拔完。只要大人叫她做事,总是尽力做完做好。有一次插秧,中途下小雨,天也有点凉,就叫她回家,硬是去田里插完秧才罢手。

在邻里眼中,姐弟俩喜欢做好事,那年春华读五年级,正值割中稻,他们看到一老人用板车艰难推着稻谷,喘着粗气。姐弟赶紧上前帮忙,把一车稻谷推回了家,当时路上只有他们伸了援手。老汉对刘观岗大夸了一番。

谈及姐弟俩爱帮人,邻居们都说那是遗传刘观岗的。村民关系很融洽,由于劳力大多在外面打工,农忙时大家互帮互助稀松平常。捐款的事也有,一个剖腹产的孕妇治了好多钱,另一村民的老婆得了急病,两个小孩太小,村里有什么公益事业,刘观岗都捐了钱。

还有一次,春华读高中时,邻居晚饭炖猪蹄后忘了关火就去吃饭了,后来引发火灾,还把隔壁连着的几栋的老房子一起烧着。刘观岗和几个开车的朋友,熄了火跳下车,就同附近群众一起救火。

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春华先考入遂川中学高中部,第二年宇轩中考时,却因为贪玩落榜,连二中都差几分。姐姐说他,他丧气说:“你读你的,大不了以后跟着爸爸开“赣江”(农用货车)去!”在姐姐责骂开导下,宇轩发奋看书,“恶补”英语,终于超过录取线60分的高分考入遂川中学,并每年保持在全年级四五十名之内。

后来,刘春华考入西北大学,又被录为南开大学研究生,宇轩则在南昌大学就读,再被华南理工大学招为研究生,2015年毕业。姐弟俩都是研究生毕业,在该村,乃至全乡也绝无仅有,成为一段佳话和家长们教育子女的范本。

刘观岗夫妇“苦笑”说被儿女们读“穷”了,全家至今还住在多年的土坯房内,但他们像全中国所有父母一样,“穷”但快乐着。

笔者在厅堂采访时,总听到房内传来老人的言语,像是对话,又像是喃喃自语,再联想到进门前看到,一个与旧房子很不协调的空调压缩机,“不伦不类”悬挂在外墙。刘观岗看出我们的不解,道出了一段孝心佳话。

房间里住的是他93岁高龄的母亲,这两年患了阿尔茨海默病,生活已无法自理。父亲去世早,全是母亲拉扯几个子女长大,刘观岗夫妻俩极尽孝道,房间内没有任何异味就是明证。刘观岗开车赚钱,照顾老人就留给妻子,她脾气很好,照顾起来很有耐心,特别是2015年摔了之后,更是一直为她端屎端尿,洗澡擦身,吃了不少苦。

儿女大了,两姐弟对父母和奶奶的感情又是怎么样呢?刘观岗很欣慰,说儿女对父母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自己还能赚钱,不需要他们额外的钱。但女儿毕业后除自己花销,每年为父母预存两万元,以备今后办大事用上,结婚后,过年又给两千元红包。儿子也懂事,2015年才毕业,但直接将工资全部交给我们。

奶奶摔到时,刘春华正带大学生在欧洲四国教学实践,听闻后赶紧告假,飞回老家悉心照顾,临走还留给奶奶5000元钱。今年过年前,他听说将有极寒天气,便和妻子商议,为母亲买了一条空调,助其平安过冬。

耳濡目染下,刘春华对公公婆婆也十分孝顺,这让父母亲十分欣慰,也省去很多担忧和烦恼。

刘观岗还十分感恩,乡村帮母亲办了100元/月的高龄补贴和80元/月的养老保险,补贴的钱完全够用。

天已近黄昏,我们意犹未尽的要离开了,可这个家、这个村子的文明传承故事还在继续上演着……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

家风家训六年级作文1

每一个家庭,都有一种自己的家族文化风格,也就是“家风”。我们老金家,也有从我的爷爷的爷爷开始就传承下来的“家风”,作为金家的下一代,我就从全家福开始,为大家讲述一下我们金家的“家风”传承。

这张全家福是我五岁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在植物园里照的。那时候我可真是个当之无愧的小胖子,手臂白白的,上面的肉软绵绵的,看起来就像是一节节的莲藕,和妈妈都差不多粗了。而爸爸妈妈则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那个时候,我们家还住在弄口村八组五号的老房子里,爷爷在电信公司里上班,奶奶是一位退休的工人。虽然他们那时已经没有像其他村民那样种地了,可作为农民,却时刻铭记“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我们金家的家风里,就理所当然地有着“粮食可贵,不许浪费”这一条。为了让我也明白这个道理,爸爸妈妈教导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地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爷爷奶奶在我吃完饭后,一定要检查我的饭碗里还有没有剩下米粒,不允许在饭桌上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于是,我成为了一名称职的“光盘族”,也时常劝导别人不要浪费粮食。

我们村子里的村民们都是十分朴实的,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帮助其他村民。谁家有饭,大家一块吃;谁家有菜,大家一块尝;谁家有酒,大家一块品。我们金家,自然也传承着这一品质:奶奶以前作为村里的妇女主任,总是会为妇女们排忧解难,劝解妇女之间的矛盾;爷爷和同事们的关系总是很好,有一位同事现在到小区里修宽带时还经常顺道到我们家和爷爷聊聊家常,就跟亲戚一样。“乐于助人”便成为了我们家风的一部分。平常,家里在帮助别人时,总会叫我也出出力,让我也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我们家“家风”中最重要的一块。爸爸对爷爷奶奶就十分的孝顺:有一次,奶奶在从出租房的楼梯下来时不知怎的摔了一跤。那时的楼梯有现在的2级一样高,而且是纯铁铸成的,有些地方很锋利,奶奶的小腿上瞬间被划了一个大口子,脚好像骨折了,每动一下就有剧痛。爸爸知道后立刻撇下手头的工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赶回了家,背着奶奶下了楼梯,叫来救护车。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爸爸妈妈对奶奶十分的关爱,

有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奶奶做。从这件事中,我感受到了孝心的重要,立志也要当一名孝女。于是,我开始变得懂得家人的辛苦,时不时会给家人按摩,缓解他们的疲劳,也很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话了。

转眼间,8年过去了,我已经长大,身边又多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妹妹。她总是时不时地给我带来欢乐和惊喜,有时也经常顽皮地做一些恶作剧,但我们仍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姐妹。而我们一家已经离开了原来那间老房子,住在一幢幢高层公寓之中,感受着高科技的便捷,却永远忘不了在乡村时的朴实快乐。

随着妹妹渐渐的长大,“家风”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我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告诉妹妹一些道理,她现在变得十分的懂事。

我、妹妹、爸爸、爷爷生活在不同的时代,全家福也由模糊不清到十分清晰,由黑白颜色到五彩冰粉,可唯一不变的是那祖先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家风”教育。

家风家训六年级作文2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世世代代星火相传,从未间断。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着传统美德的熏陶与影响。自古以来,无论是豪门贵族王侯将相,还是普普通通的书香门第,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从《弟子规》、《三字经》到《朱子家训》、《颜氏家训》以及近代的《曾国藩家书》,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等等许多典籍和耳熟能详的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训、家教的魅力与精髓。

我成长在一个和谐美满、温馨有爱、宽容平等的家庭,爸爸妈妈经常教育我要“孝敬长辈”、“乐善好施”、“诚实守信”、“勇于担当”、“勤劳节俭”等等,其中尤其重视“孝敬长辈”这一条。他们告诉我“百善孝为先”的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并强调所谓“孝顺孝顺”,是既要“孝”又要“顺”。吃饭时,长辈没落座,小孩肯定得在边上站着;长辈未动筷,小孩绝对不能下箸。老人说话,小孩一定要听,即便是说错了也不能当面指责。

我小时候发生的一件事,至今都被长辈们当做正面教材教育我的同辈人:一个夏天的中午,太外婆顶着烈日来我家做客。爸爸妈妈扶着外婆坐下,并奉上茶点水果。太外婆拿起西瓜打算喂我,可我一边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边握住她的手把西瓜塞进太外婆的嘴里。接着摇摇晃晃地走到卫生间,踮起脚,伸直手,小脸憋得通红,努力去够挂在墙上的毛巾。随后而来的妈妈明白了我的意图,赶紧取下毛巾递给了我。当我拿着毛巾模仿妈妈平时给我洗脸的样子给太外婆擦脸时,太外婆一时间竟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摸着我的脸蛋儿笑呀乐呀。坐在一边的爸爸妈妈也开心地笑着。看见大家笑,不明所以的我也跟着乐了起来。

妈妈常说:做事先做人,一个人连承担责任的勇气都没有,还谈什么抱负和理想呢?不久前的一天傍晚,回到家后的我径直走到妈妈面前,低下头愧疚地说:“对不起妈妈,我犯错误了。上美术课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妈妈听了仿佛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俯下身抱着我说:“对不起可可,是妈妈不好。手机是妈妈塞进你书包的,我这就给叶老师打电话说清楚。”边说边拿起手机准备拨号码。我见状连忙阻止说:“妈妈,是我的错!是我没有做好事先检查,手机确实是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响了。作为班干部违反校纪班规,错上加错!我这就去写

这两件事只是我家家风故事中的小小片段。更多的时候,它体现在父母对我耐心细致的教育上;体现在生病时家人无微不至的守护中;体现在出门前长辈不厌其烦的叮嘱里……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养下,才能茁壮成长,我们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好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子孙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亦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民族之风。而我就是在这样的家风家训中成长的。

家风家训六年级作文3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规、家风,俗话说得好: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训是:尊敬老师、长辈、同学和任何有残疾的人;勤劳节俭懂得持家;远亲不如近邻,好好对待邻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我会努力做到,同时也会影响周围人,让他们也做到。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指导下,每个家庭在不违背国家法律、道德、文化的前提下制定现代家庭的家规、家训,形成良好家风;借助互联网家谱为工具传承家文化(家规、家训、家风),延续家兴业旺,谱泽后世;实现幸福家庭的四大目标:和谐、文明、健康、富有。

家规:

家规是指一个家庭所规定的行为规范,一般是由一个家族所遗传下来的教育规范后代子孙的准则,也叫家法。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是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法律,一个家庭有一个家庭的规矩;这个家庭的规矩就相当于国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家庭要想兴旺发达,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讲规矩。家人违背家规就要像国民触犯法律一样受到处罚。

家训:

家训是指对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教诲。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上对个人的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训属于家庭美德的范畴。家国同构,一个家庭的家训相当于一个国家的道德标准,如曾国藩家训、朱子家训、颜氏家训等等。家训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标准,违背家训,就会遭受道德的谴责。在此,我号召大家,脚踏实地,遵守家规家训完善自己。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

家风是一个家族

曾祖父: 邻居好,赛金宝

在那个遥远而闭塞的年代,贫瘠的土地哺育了一代代地道的农民。曾祖父同他们一样,面对黄土背朝天,只是那双布满老茧却能执笔缀墨的手一直是乡人眼中的奇迹。曾祖父读过书,但毫无当时读书人的高傲自清之气,对家中老幼也不会刻意约束,只是一味强调与人为善。据祖父回忆,曾祖父闲来无事便会去为乡邻读报和其他有字的东西或帮忙农活,平日里只要有人相求便毫不推脱。一次邻家三婶请在水里游玩的祖父取掉在水里的盘子,但贪玩的他拒绝了,事后被曾祖父知晓,不仅让祖父取了盘子还打了几扫帚。曾祖父懂的道理很多,只要有人家吵架评理,村人们总会想到曾祖父,小至婆媳吵架大到兄弟分家,他一直不厌其烦地在田埂间穿梭,直至青丝染成白发。

祖父: 细节决定成败

至今父亲常和我提起他年幼时的那段经历。年前大扫除时,辛劳的农人总会将大部分时间投入佳肴烹制以犒劳一年的`艰辛,打扫并不吸引他们的注意,一般只寥寥带过,能见亲戚朋友就行。但祖父是个例外,他总是默默蹲在一边,细细擦拭,直到每一个墙角干净为止。如果谁感草草了事,定会遭来一阵叱喝。父亲很不解,但畏于祖父威严,也跟着处理每个细节。渐渐的,父亲走进了学堂,才明白祖父的用意。一向轻视农活的他才知道祖父煮猪食的那份认真劲儿完全不亚于自己在课桌前解题的细致。我的祖父他一生没有巨大的成就,他只是用成大业的精神做着自己的小事,仅此而已。

父亲: 知识改变命运

一场变故,摇醒了沉醉于家庭幸福中的父亲。生命的逝去与家道的中落,让少年时期的他痛苦万分。村人的白眼与嘲笑对于一个破碎的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曾今跳跃于田野河边的笑声现已静默,只留下深夜里一片被昏黄灯光拉的老长的孤影。经过几年的苦读,父亲终于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偏僻的乡村。现在的他比起昔日在河边游荡的少年,也算成功了。面对因贪玩而

这个家庭,不懂书写繁杂的家训格言,也不忍将生命束缚于陈腐的文字间。它只会用一代代生命来补充来诠释来传承子孙所需品质与精神。作为一名后生,请让我称之为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