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人无信不立这样的格言还有 正文

人无信不立这样的格言还有

时间:2024-12-21 04:26:51

孝道的名言

1、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

2、 母爱胜于万爱。——莎士比亚

3、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4、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二十四孝·为母埋儿》

5、 千万经典,孝义为先。——出自(清)《增广贤文》

6、 让自己的儿女们光宗耀祖是 父亲们的主要缺点。——伯罗索

7、 尧舜之道,孝悌而已。——李纲

8、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9、 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曾子

10、 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庄子

11、 没有母亲,何谓家庭?——艾霍桑

12、 世间最庄严的问题是:我能做什么好事?——佚名

13、 慈母泪,有化学分析不了的高贵而深沉的爱存在其中。

14、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出自《大学》

15、 丑恶的海怪也比不上忘恩的儿女那样可怕。——莎士比亚

16、 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17、 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出自《四言》

18、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19、 一个老年人的死亡,等于倾倒了一座博物馆!——高尔基

20、 不问爹娘安不安,任他饥饿任他寒。

21、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春秋)孔丘

22、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23、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24、 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卑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zǐ),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25、 当我们的父母老了的时候,我们要牵着他们的手,陪着他们慢慢地走,就像儿时父母牵着我们的手。

26、 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27、 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名贤集》

28、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孝亲最神也。

29、 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三国志·魏书》

30、 孝之事亲也,居易以俟(sì)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立志的名言

1、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2、立志,就是在为你的人生打基础。有什么样的理想,从事什么样的事业,你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3、我把你们的奖金当做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4、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5、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长立志。

6、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7、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8、立志、工作、成绩,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你的努力的结果。

9、如果你的童年不游乐,少年不好学,青年不立志,中年不创业,那么,你的生命就将随着年老而逝去。

10、百学须先立志。

11、人在身处逆境时,适应环境的能力实在惊人。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战胜不幸,因为人有着惊人的.潜力,只要立志发挥它,就一定能渡过难关。

12、呵,青年人理想多么崇高,立志追求真理,无论是生还是死,呵!莫回首,莫泄气。罗布里奇斯

13、立志要如山,行道要如水。不如山,不能坚定,不如水,不能曲达。

14、童年似流水一样的过去,时光是不老的,老的是人。走在时间里的人,于纷扰的世间,忙碌着做一些可有可无的事情。混迹于人群中失去自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模样了。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5、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邓世昌

16、他在家无所事事,就这样过浑浑噩噩好几年后,他决定不再滥竽充数,立志苦练竽。

17、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张孝祥

18、如果上帝要毁灭一个人必先令其疯狂,可我疯狂了这么久为何上帝还不把我毁掉。

19、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

20、从此以后,皇帝发奋图强,立志要做一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21、未有不立志之人,便能做得事业。

22、立志不坚,终不济事。

23、立志是读书人最要紧的一件事。

2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男儿立志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5、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26、立志、事情、乐成,是人类活动的三年夜体素。

27、昂首挺胸往前走,你有权利这样做。立志成为一个伟大的人,并且相信自己,因为连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话,其他人更不会相信你了。

28、谚云: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坚者也,志坚则不畏事之不成。

29、梅花从不与百花争夺明媚的春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美丽,梅花有着一副傲骨,也从不骄傲自大。每当寒冬的清晨,一股别具神韵、清逸幽雅的清香就从窗外飘来。梅花不仅是清雅俊逸的风度使古今诗人画家赞美它,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为民族的精华为世人所重。梅花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立志奋发的激励。

30、爱国其次要确立一个远大的志向,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要立志为自己的未来而努力奋斗,把祖国建设成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国家,进而推进到共产党注意的理想境地。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抓紧童年的每一秒,抓紧锻炼身体培养高尚道德,掌握丰富知识,为祖国建设振兴中华做准备。

31、机智是一种光彩夺目的东西,每个人都赞美它,大多数人都立志得到它,所有的人都怕它,但是几乎没有人爱它,除了他们本身的机智。英国政治家和文学家切斯特菲尔德

32、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但恐诚心未至。天下无不可为之事,只怕立志不坚。

33、我从来没有立志要做作家。

34、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35、发愤忘餐:发愤:下决心,立志;餐:吃饭。发愤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人岂虚生此世;事无不合于时。

人情阅尽浮云厚,世事经过蜀道平。

人心不足蛇吞象,世事难防螳捕蝉。

人无信不立;天有日方明。

从绳则正,从谏则圣;佐饔得尝,佐斗得伤。

九思尤贵事言谨;一介深知取与难。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期集古之长。

与其轻人,不如重我;但求无过,非必有功。

大本领人,当日不见有奇异处;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

大器晚成,少安勿躁;急流勇退,小住为佳。

上德不德,斯称至德;无为而为,乃足有为。

凡事总求过得去;此心先要放平来。

不随时俯仰;自得古风流。

不为物蔽斯称哲;只体人情便是仁。

不以异时,殊其趋向;当于临事,观其所为。

天地之间,一言可尽;古今所遇,万有不齐。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毋立岩墙下;任行坦途中。

见义则为,锄其德色;当仁不让,养此心苗。

升高不自下;谨始惟其终。

世间惟有读书好;天下无如吃饭难。

世上何人能满意;就中有地可安身。

世事静观知曲折;人心甘苦见交情。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世道每逢谦处好;人情常在忍中全。

世事洞明莫玩世;人情练达应助人。

世事有常有变;英雄能屈能伸。

立公心,甘做公仆德乃大;去私念,不谋私利品自高。

立身苦被浮名累;涉世无如本色难。

圣功不代天同古;大度能容海并深。

世事一枰棋,总要成功后著;人情三峡水,当为砥柱中流。

功名争当垂永久;行藏须不要分明。

兰为善士,艾比小人,惟薰莸之自别;松号大夫,竹称君子,亦功德所宜旌。

处世当克己短;交友应学人长。

记事先提其要;问途必于己径。

交以道,接以礼;坐而言,起而行。

交不可滥,须知良莠难辨;酒莫过量,谨防乐极生悲。

守独悟同,别微见显;辞高居下,置易就难。

行藏安于所遇;仁义不假外求。

毕生无不快事;随时作自在观。

当失意时真长进;应非常事贵和平。

有为有守;毋怠毋荒。

多福集于大度者;成功率在小心人。

观海得深,瞻天见大;升阶有级,入室知门。

事到从容能合度;路当偪侧敢依人。

事不终始,毋务多业;任有大小,惟其所能。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全世路觉山平。

抑人是自抑;扬人是自扬。

君子无逸;民生在勤。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制度源远流长。秦始皇焚书坑儒,礼不得传。西汉大儒戴德、戴圣叔侄广泛搜集那些记录和阐述先秦礼仪制度的文章,分别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其中《小戴礼记》经东汉郑玄注释后盛行不衰,成为通行本《礼记》,被列为儒家必读的五经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中有许多

礼记中的名言警句

1、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礼记·曲礼上》)

【译文】骄傲不可滋长,欲望不可放纵,意志不可自满,欢乐不可以走向极端。

2、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遇见财物,不要随意占有;遇到危难,不要随意逃避。

3、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礼记·曲礼上》)

【译文】鹦鹉虽能说话,终归还是飞鸟;猩猩虽能说话,终归还是走兽。

4、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译文】礼所崇尚的是有往有来。得到恩惠而不予报答,不合乎礼的要求;得到报答而不予恩惠,也不合乎礼的要求。

5、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上》)

【译文】到一个地方时要问清当地的禁忌,到一个国家时要问清当地的习俗,到别人的家里要问清这家的避讳。

6、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礼记·檀弓上》)

【译文】曾子说:“君子爱人是使之有德行,小人爱人则是姑息迁就。”

7、生有益于人,死不害于人。(《礼记·檀弓上》)

【译文】生前要做有益于人的事,死了以后也不要危害别人。(这是成子高说的话,接着他还说,我死后,找一块不能耕种的土地葬了我。)

8、夫子曰:“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

【译文】孔夫子说:“繁重的赋税和徭役比老虎还厉害啊!”

9、苟无礼义、忠信、诚悫(què)之心以莅之,虽固结之,民其不解乎?(《礼记·檀弓下》)

【译文】如果不用礼义、忠信及诚实之心对待百姓,即使百姓勉强结合,难道他们就不会离散了吗?

10、孔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译文】孔子说:“大道通行的时代,天下都是公正无私的,选拔贤能的人主持政事,讲究信用,推行和睦。”

1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译文】玉不雕琢,不会成为好的器物;人不学习,不会懂得道理。

12、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虽有美食,不去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有极高明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13、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礼记·学记》)

【译文】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授以后就会知道困难;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学相长。

14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礼记·学记》)

【译文】凡是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学记》)

【译文】一个人单独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就会学识短浅,见闻不广。

16、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 政以一其行, 刑以防其奸。(《礼记·乐记》)

【译文】礼仪用来引导人们的志向,音乐用来调和人们的声音,政令用来统一人们的行动,刑罚用来防止人们的奸邪。

17、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礼记·乐记》)

【译文】一切音乐,都产生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在心中激荡,便通过声音表现出来;声音组合成条理,就叫做音乐。

18、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礼记·乐记》)

【译文】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它可以使民心向善,深刻地感动人心,使民风习俗改变。

1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

【译文】只紧张而不松弛,即使周文王、周武王也做不到;只松弛而不紧张,则周文王、周武王不会这样做;有紧张有松弛,这才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20、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反于身。   (《礼记·祭义》)

【译文】恶意的语言不从口中说出来,就不会招致别人用忿恨的语言回击你。

21、君子约言,小人先言。 (《礼记·坊记》)

【译文】有道德的人注重干实事而并不多说话,品德低下的人总是抢先说大话,而不注重干实事。

22、子云:“善则称人,过则称己,则怨益亡。”   (《礼记·坊记》)

【译文】孔子说:“有好事就称是别人的功劳,有过失就称是自己的过失,这样百姓对你的怨恨便逐渐消失了。”

23、子曰:“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礼记·中庸》)

【译文】孔子说:“隐藏人家的'坏处,宣扬人家的好处。掌握过与不及这两端的意见,而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

24、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礼记·中庸》)

【译文】一个人能做到忠恕,就离道不远了;什么是忠恕呢?就是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25、子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欺凌下面的人;身居下位,不攀附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就不会有抱怨了。遇事上不怨恨老天,下不归咎他人。

26、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 (《礼记·中庸》)

【译文】管理政事首先要得到人才,得到人才取决于他自身的品德修养,品德修养取决于是不是遵循正道,遵循正道又取决于有没有仁爱之心。”

27、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译文】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会成功,没有准备就会失败。

2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译文】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29、居上不骄,为下不倍。(《礼记·中庸》)

【译文】身居高位不骄傲跋扈,身居低位不自暴自弃。

30、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 (《礼记·表记》)

【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人的举动没有不得体的地方,对人的表情没有不合适的地方,对人的言语也没有失礼的地方。”

31、仁者天下之表也,义者天下之制也,报者天下之利也。(《礼记·表记》)

【译文】仁是天下行为的表率,义是天下行为的准则, 知恩图报是天下互惠互利的交往方式。

32、君以民存,亦以民亡。” (《礼记·缁衣》)

【译文】君主因为有民众而存在,也因为人民的叛离而灭亡。

33、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礼记·缁衣》)

【译文】孔子说:“说话实在而行为有法度,所以活着的时候志向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

34、言必先信,行必中正。 (《礼记·儒行》)

【译文】说话一定先有信用,行为一定合乎正道。

35、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不祈多积,多文以为富。”  (《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不看重金玉,而是以忠信为宝贵;不希求土地,而以确立道义为土地;不希求多有积蓄,而以多有学问为富有。”

36、儒有可亲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杀而不可辱也。(《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可以亲近而不可威胁,可以接近而不可逼迫,可以杀害而不可侮辱。

37、身可危也,而志不可夺也。(《礼记·儒行》)

【译文】身体可以加害,而意志却不可动摇。

31、以和为贵,忠信之美,优游之法。(《礼记·儒行》)

【译文】以和为贵,以忠信为美,以从容宽厚为法则。

38、内称不辟亲,外举不辟怨。(《礼记·儒行》)

【译文】荐举人才对内不排除自己的亲属,对外不排除对自己有怨恨的人。”

39、儒有澡身而浴德。(《礼记·儒行》)

【译文】儒者用道德沐浴以使自身保持纯洁。

40、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逊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

【译文】温和善良是仁的根本,恭敬谨慎是仁的基础,宽容余裕是仁的体现,谦逊待人是仁的能力,礼貌节义是仁的外表,言谈论说是仁的文采,歌舞音乐是仁的谐和,分财散物是仁的施予。

41、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译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叶,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结束。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42、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译文】只有对事物进行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4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道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身心自然舒泰安康,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

44、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译文】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每天都新,新了还要更新。

45、治国必先齐家,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礼记·大学》)

【译文】要想治理好国家, 首先要管好自己的家, 若家人尚且不能管教好却能去管教好别人, 这是没有的事啊。

4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民众喜欢的他也喜欢,民众厌恶的他也厌恶,这样才可以称之为民众的父母了。

4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礼记·大学》)

【译文】治国的道理是:得到民众就能得到国家,失去民众就会失去国家。

48、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礼记·大学》)

【译文】道德是根本,财富只是枝节。

49、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 骄泰以失之。(《礼记·大学》)

【译文】君子治国有条大道理:必须忠诚守信,才能得到它;骄纵奢侈,便会失去它。

50、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礼记·大学》)

【译文】聚集财富需遵循一条大道理:生产的人要多,耗财的人要少,谋财的人要勤奋,用财的人要节俭,这样财富就会经常保持充裕了。

51、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仪也。(《礼记·冠义》)

【译文】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有礼仪。

52、尊让洁敬也者,君子之所以相接也。君子尊让则不争,洁敬则不慢。不慢不争,则远于斗辩矣,不斗辩,则无之祸矣。(《礼记·乡饮酒义》)

【译文】尊让、清洁、恭敬,君子们以此互相交往。君子能够尊让就不会争斗,洁敬就不会怠慢。不怠慢又不争斗,就会远离争执诉讼,不争执诉讼就没有的灾祸了。

53、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礼记·聘义》

【译文】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润而有光泽,这便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