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
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必不可少的。这句诗可以做为
诗句解释
此句意思是指: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在读书、学习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顺风船可驶,如果你想要在广博的书山、学海中汲取更多更广的知识,“勤奋”和“刻苦”是两个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佳的条件,表明了勤奋是学习的主要点。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他25岁中进士,29岁登上仕途,却在功名与仕途上屡受挫折。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县令。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又量移为江陵府法曹参军。赴任途中,自郴至衡,路过耒阳,专程拜谒了杜甫墓,并作长诗《题杜工部坟》以吊之,最先认识到杜诗的价值。与衡州刺史邹儒立会于石鼓山合江亭,留题古诗二十韵。《题合江亭寄刺史邹君》全诗凡二百言,一韵到底,一气呵成,音调铿锵,气势磅礴,为自唐以来题咏石鼓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之杰作,亦为后世文人学士所推崇,步其韵而歌者不乏其人。尤其是“瞰临渺空阔,绿净不可唾”两句,已成为后世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明万历中(1587~1598),与李宽、李士真、周敦颐、朱熹、张栻、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登临祝融峰,“韩愈开云”千百年来在南岳衡山传为佳话,历代文人以“开云”为题歌咏不绝。他也是第一个写诗吟诵禹王碑的文人,明代杨慎称其《岣嵝山》一诗“发挥称赞岂在石鼓之下哉?”因此四事,成为对衡阳人文历史影响最深远的大文学家。
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指韩愈的古文提振八代的萎靡文风。),明代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对韩愈评价颇高,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杜牧把韩文与杜诗并列,称为“杜诗韩笔”;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韩柳倡导的古文运动,开辟了唐以来古文的发展道路。韩诗力求新奇,重气势,有独创之功。韩愈以文为诗,把新的古文语言、章法、技巧引入诗坛,增强了诗的表达功能,扩大了诗的领域,纠正了大历(766年~780年)以来的平庸诗风。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古今贤文·劝学篇》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儿不学。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胜古人。若使年华虚度过,到老空留后悔心。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持不懈,久炼成钢。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身怕不动,脑怕不用。手越用越巧,脑越用越灵。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心二意,一事无成。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熟能生巧,业精于勤。
赏析
关于本联的疑问:
人们经常引用或书写一副
王芸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公报》社的一名编辑。他在工作之余,致力于研究中日关系史,竟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通过查阅大量资料,采访若干名流,著成并出版了一部近二百万字的皇皇巨著《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成为时人极推重的一位中日关系史专家。他为这部书所下功夫之大,委实令人惊叹。别的不说,单以平均每月完成六七万字定稿的写作速度,即非一般学者所能想见。当时有人向他请教成功的秘诀,王芸生便口吟了这一副书山学海联。其意,自然是在强调学习与治学首先必须勤奋和不怕艰苦。可是这副联语究竟是王芸生自撰,还是他在复诵别人之作,我所见到的材料语焉不详。但不管怎么说,这副经王芸生之口而流传至今的联语,肯定是有毛病的。
毛病在哪里?就在上联的“路”和“径”字上。这两个字,音异而义同,出现在短短七个字的上联中,本身就显得笨拙、牵强而欠通,和下联音义皆异的“涯”和“舟”字相对,也太失水准。我想,不论是否王芸生所撰,只要是经他之口传出的,这么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怎么可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揣度该联本意,可能是转述者无意间把上联的“路”和“径”这两个字念颠倒了。它原本应该念成——
书山有“径”勤为路。
为什么把颠倒后的“径”字打上引号呢?
因为还原了位置的这个“径”字,本应写作“尽”——当初念颠倒了,才错写成“径”的。现在纠正过来,顿然文从字顺,对仗工稳,几乎称得上天衣无缝了。你看——
书山有尽勤为路,
学海无涯苦作舟。
“ 学海”对“书山”,“无涯”对“有尽”,“苦作舟”对“勤为路”,不论声韵、词性、内涵、意境,无不字字工稳,处处贴切。这才应该是此联的本真!
可能有人一时还想不通。既是“学海无涯”,怎会又说“书山有尽”呢?这样岂不矛盾?其实,“学海”与“书山”,虽则有关,却非同一概念,二者是不可混为一谈的。学海之无涯,源于庄子的“知也无涯”,不论学习与研究,的确永无止境。而书山之有尽,则是就客观实际而言的,作为物质形态之书籍,总有其极限。别说是古人极言“学富五车”的那点儿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历史典籍、诗词歌赋不难被饱学之士所遍览,就是在今天各种著述浩如烟海之际,不也可以用几台电脑加一堆光盘,便将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型图书馆的藏书都囊括殆尽么?
所以,“书山有尽”而“学海无涯”,正体现了事物的一种辩证统一关系。
邓遂夫著 《探源偶拾》
(邓遂夫 自贡人 知名的红学专家,著名学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专职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其著述已在国内产生广泛影响,曾与魏明伦并称“自贡两大才子”。)
以上纯属其他读者玩弄的文字游戏,无中生有的,请读者自辨。
书山有路 勤为径 学海无涯 悟登舟 相对更合理!
《古文观止》一书,验证学有止,
这几句很简单理解:读书初看是没有路可走,只有勤奋才能开创一条路。学习知识就如一个人身在大海中一样,只有在里面悟出道理,学为所用,这样就好比一条属于自己的船。知识转化为智慧之船,人生里程的航行就有了方向。
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来就有
古代名言警句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出自于:罗大经《鹤林玉露》
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出自于:《格言联璧·处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乾·象》
4、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于:《墨子·修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于:《荀子·劝学》
6、志当存高远。——出自于:诸葛亮《诫外生书》
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出自于:《荀子·儒效》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于:《训俗遗规》
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出自于:陆游
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于:《增广贤文》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出自于:《论语》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于:老子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于:老子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于:《论语·颜渊》
1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出自于:《屈原·涉江》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于:《国语》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出自于:陆游《病起》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于:杜甫《望岳》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于:《论语·子罕》
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于:《荀子·劝学》
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于:《吕氏春秋·诚廉》
2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出自于:《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出自于:鲍照《代出自于蓟北门行》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于: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出自于:魏徵
26、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出自于:《练兵实纪·刚复害》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于:曹植《白马篇》
28、有志者事竟成。——出自于:《后汉书·耿列传》
2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出自于:诸葛亮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于:《庄子·渔夫》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出自于:刘备
3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离骚》
3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自于:《礼记·礼运》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出自于:屈原《卜居》
35、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于: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于:顾炎武
37、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者。——出自于: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8、命为志存。——出自于:朱熹
3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出自于:苏轼
4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于:《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出自于: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2、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4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于:曹植《赠白马王彪》
4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出自于:《孟子·告子下》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于:《左传》
4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孟子·公孙丑》
4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于:《论语》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出自于:老子
49、满招损,谦受益。——出自于:《尚书·大禹谟》
5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出自于:《诗经·小雅》
5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出自于:《论语·微子》
52、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于:《左传》
5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于:《论语·公冶长》
5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自于:《孙子兵法·军争》
5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于:《管子·权修》
5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于:《尚书》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于:《左传》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于:《论语·子罕》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乾·象》
6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于:《左传》
《增广贤文》可能是民间汇集的句式、散文,多用于
1)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害自己。
2)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3) 若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4) 三思而行,再思可矣。
5)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6) 墙有缝,壁有耳。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7) 贼是小人,智为君子。
8) 宁向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9)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0)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1)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
12) 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13) 惧法朝朝乐,欺公日日忧。
14)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
15)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16)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17)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18)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19)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20)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
21)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22)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23)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24) 先到为君,后到为臣。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25) 自恨枝无叶,莫怨太阳偏。
26)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27)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28) 宁可人负我,切莫我负人。
29)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30) 远水难救近火,远亲不如近邻。
31) 山中也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32)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33)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34)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35)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36)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37)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38)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
39)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40)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41)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42) 是非终日有,不听自然无。
43)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44)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45) 求人须求英雄汉。济人须济急时无。
46)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47) 酒中不语真君子,帐上分明大丈夫。
48) 积金千两,不如明解经书。
49)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仓廪虚兮岁月乏,子孙愚兮礼义疏。
50)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51)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52)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53) 欲求生富贵,须下死工夫。
54) 百年成之不足,一日坏之有余。
55) 人心似铁,官法如炉,善化不足,恶化有余。
56) 水太清则无鱼,人太急则无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