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小丑》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影《小丑》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电影《小丑》观后感1
疫情之下,被迫蜗居,连刷两部今年的奥卡片,“小丑”“寄生虫”,也算是一种奢侈吧。
老实讲,看完《小丑》心情是矛盾的。首先惊叹于男主的演技,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一度让我想起了扮演一代教父的马龙·白兰度,反正中国的那一波老戏骨一个也没想起来。
一个人,他只想做一名喜剧演员,而一不小心却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这到底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也许他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是个笑话吧,尽管他是那么谨小慎微,努力的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但最终还是在生活中被一步步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于是他的另一面人格凸显了,既然没人在意我的生,那就让人们记住我怎么死吧。
影片中,有时我们无法理解“小丑”人生逻辑的扭曲与混乱。而反观社会,又何曾符合过理性与逻辑?不信、你看,街上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小丑”,他们发泄着愤怒,推崇“小丑”为英雄,可这些和“小丑”有关吗?他们只不过是拿“小丑”当个幌子罢了。
“小丑”一改美国电影那种“英雄”,“救世”,宣扬“爱”的主旋律,让人想起多年以前的一部片子“V字仇杀队”,一小部分人,他们自认为代表了正义,肩负着某种使命,于是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杀人。
有部发表于50年代的小说巜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当年在美国大受欢迎,是缘于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不信任,于是人们开始怀疑、颓废,自甘堕落,并仇视社会。
而今天的美国,人们对于“小丑”如此的热捧,真想问一声,美国人民怎么了?
电影《小丑》观后感2
《小丑》可惜的地方在于把一个本可以提现更多戏剧性和哲学观点的角色放置在一个普通的故事里的。
“在事业,爱情,家庭方面受尽委屈最终杀人”是一个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具有反社会人格的角色身上。谁都知道你要变坏,谁都知道你会杀人,但变坏后角色的“行为和达到目标的策略”是提现这个角色高度的方式。让受苦些情节成为电影的全部使得小丑没有发挥出他和这些普通反派角色的最大区别:小丑是一个具有智慧,拥有独特黑暗哲学的反派。电影前半段写受的委屈看着实在是困,这种在电影历史讲过无数遍情节可以缩短一大半时间。
在他说出:Inmyentirelife,IneverknowIeverexisted。ButnowIdo,peoplearenoticing.他察觉到了人群因自己杀人而产生的反馈,这句话的戏剧作用是角色自我观念与之前发生变化,产生一个realization并应该由这个新的想法衍生出新的行动。这个时候就是写角色开始发生转变和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时机。可以开始写的是小丑主动利用人群的易煽动性和自己出名的机会来完成自己对城市冷血的报复。可失败的地方是编剧接着让他受苦,而且这些苦对大多数人无关痛痒不具有共鸣。这样的写法就失去了小丑和其他普通“神经病”的本质差别和原本属于小丑这个角色的戏剧性。
全片也没有什么精彩的'对手戏来提现小丑独具一格的个人哲学和世界观。没有看出他和普通人有什么不一样。没有看到只有他有的智慧,狡猾和哲学。
电影《小丑》观后感3
本片的男主角杰昆菲尼克斯无疑是整部电影的第一高光,在我看完之后仍然为他的表演默泪,尤其是在他由内而外地发生转变的那段表演。这部电影最好的地方在于,它让人们发现,没有这种阴暗经历或腹黑心理的人不会发现他们身边处处潜藏着像男主一样的“小丑”。
在片中男主希望成为一名脱口秀演员,但现实中的他却是小丑,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社会,他都无法摆脱掉他人继续用“小丑”的眼光看待他,只因他患了一种笑病,电影里贯穿着对男主角的嘲笑与忽视,当他在公交车上大笑不止,他还可以递张名片告诉他人,但更多的时候,他面临的,是不解,是恼羞成怒,是重锤暴打,而影片中看似关心他的心理师,也只是在表面上询问他,却从未真正地倾听过他的声音,而女邻居的支持,到最后也只是他内心一厢情愿的幻想。没有人真正关心他,也许正是因为没有人认真地听他说话,他才如此希望成为默里,成为笑话大师,他所希望的其实是被人倾听,被人尊重。
然而当他的偶像默里也连同其他人那样嘲笑他时,他心中的最后一根稻草也没有了,他开始变得偏激,他把头发染成小丑的绿色,用血描画小丑的唇彩,在台阶上起舞,甚至用枪将曾经嘲笑他的人一个个地杀掉,包括他的父母,但同时,在他可怕的转变之下,我们不但没有讨厌他,相反地,我们同情他,因他的扭曲都是被那个冷血的社会所逼的,在他爬上车站立的一瞬间,所有人为他喝彩,虽然他没有成为受欢迎的脱口秀明星,但他已经成为了“社会小丑”的代表和领袖。
这部电影让我们看清社会中潜在的某些死角,它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一个孤独的灵魂是什么样子的,也让我们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声音。
《小丑》观后感
疫情之下,被迫蜗居,连刷两部今年的奥卡片,“小丑”“寄生虫”,也算是一种奢侈吧。
老实讲,看完《小丑》心情是矛盾的。首先惊叹于男主的演技,杰昆·菲尼克斯的表演一度让我想起了扮演一代教父的马龙·白兰度,反正中国的那一波老戏骨一个也没想起来。
一个人,他只想做一名喜剧演员,而一不小心却活成了别人眼中的笑话,这到底算是喜剧还是悲剧呢?
也许他来到这个世上本身就是个笑话吧,尽管他是那么谨小慎微,努力的想给别人带来快乐,但最终还是在生活中被一步步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于是他的另一面人格凸显了,既然没人在意我的.生,那就让人们记住我怎么死吧。
影片中,有时我们无法理解“小丑”人生逻辑的扭曲与混乱。而反观社会,又何曾符合过理性与逻辑?不信、你看,街上出现了成千上万个“小丑”,他们发泄着愤怒,打、砸、抢、杀富人、推崇“小丑”为英雄,可这些和“小丑”有关吗?他们只不过是拿“小丑”当个幌子罢了。
“小丑”一改美国电影那种“英雄”,“救世”,宣扬“爱”的主旋律,让人想起多年以前的一部片子“V字仇杀队”,一小部分人,他们自认为代表了正义,肩负着某种使命,于是就可以理直气壮的去杀人。
有部发表于50年代的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考尔菲德的形象当年在美国大受欢迎,是缘于在那个时代人们对于“英雄”的不信任,于是人们开始怀疑、颓废,自甘堕落,并仇视社会。
而今天的美国,人们对于“小丑”如此的热捧,真想问一声,美国人民怎么了?
爬楼梯的时候通常都比下楼梯还要喘,还要更容易疲惫,爬得越高就越喘,还会喘不过气;下楼梯相对轻松许多,好像没有负担,但因为重力的关系,以及膝盖弯曲的方式,下楼梯造成膝盖受伤的严重性,会比爬楼梯还要更大,不过上下楼梯跟《小丑》有什么关系?
《小丑》的主角亚瑟是一位被生活、被社会挤压嘲弄的边缘人,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他的悲伤无处安放,全都累积在他黑洞般的内心,而这个世界轻轻地推,不断地推,让他无止尽的狂笑开始回荡在高谭市,从此变得震耳欲聋。亚瑟的'遭遇就像爬楼梯一样,他爬得越高,累积压力就越大(电影里还特地让他爬了两次),大到他已经无法喘气,但是这些难以排解的痛苦最终仍需要一个出口,一个残暴无情却又令人感慨同情的出口。
当电影里第三次出现楼梯的场景,他已经脱胎换骨,换上全新的大红西装,用他最激动、热情、卖力的舞姿一步步跃下楼梯,这时的他完全不在乎那些伤害过他的人事物,还有长年的病症,就像下楼梯根本不会在意膝盖是否会受伤,这些伤害只是成为他撕裂自己、掏空自己、最终重新建构自己的恐怖养分,他深觉痛苦,却细细品尝,从控制不笑,到放声大笑,这个转变完整而厚实,因为他被看见了、受到重视了,他用最极端的方法带给世人「真正的快乐」了。
《小丑》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就只用一个主线,巨细靡遗刻划亚瑟这角色刻到出血,而且果断不走商业路线,一位原作是超级英雄故事中的反派人物,在电影里却一点都没有超级英雄及反派的色彩,它无比黑暗却也极其真实,亚瑟的遭遇,仿佛是不断割在我们身上的伤痕,让我们明明舒服坐着观赏却跟他一起喘不过气、心里越来越压抑,让自己难过的经历也突然跟随电影相映着。
而亚瑟为何能够如此令人动容?除了剧本够犀利之外,还因为演员瓦昆菲尼克斯本来就哀伤的眼神里,赋予亚瑟发出更多令人无法招架的悲鸣,精准到位的神演技,连皱纹、喉咙、嘴角、眉毛都在演戏,还有什么好挑剔?真要说的话,就是他即使画上小丑妆,依旧帅到连我都只好恋爱了,那个气场、那个气质、那个姿态,尤其第三次在楼梯上的劲舞,必定成为影史上的经典桥段。
《小丑》的格局小,是为了无限放大亚瑟的哀伤,也许编导可以加深贫富差距的对立感,或是描写更多小人物的辛酸来堆叠情感,但何必呢?光是亚瑟一个人还不够惨吗?《小丑》的暴力,不只在告诫大家,暴力永远只会产生更多暴力,但其实也是导演陶德菲利普斯希望可以反过来呼吁,对生活周遭的人们多一份关心与良善,也许世界会更好。
因此《小丑》其实很温柔,在鲜艳饱和的影像里,虽然充斥无数仇视社会、道德破坏、人性瓦解的批判,但仿佛又能从中微微感受到亚瑟带给社会的一丝光明,让大家有一个看清世界的机会,尽管这份柔情充满暴力又伤膝盖。
《赎罪》电影观后感
电影是以一种极为唯美的英伦风情图、随故事情节的起伏徐徐展开。
家境富裕、爱好写作的13岁小女孩布兰妮偶然发现了姐姐茜茜利娅和仆人的儿子罗比的亲热暧昧场面。再接下来,她又陆续地发现罗比对茜火热直白的情书、罗比和茜在书房的缠绵激情。原本对罗比心有爱意的布兰妮对罗比的好感瞬间被这一系列的男女之间的亲热场景所摧毁。
基于这一种强烈的排斥感、仇恨感或者还有隐藏的嫉妒,当夜里发生其表姐劳拉被强暴之事时,布兰妮武断地咬定是罗比所为。至此,将罗比送到了监狱之中。
此后二战爆发,罗比出狱去参军,茜脱离家庭当了护士,二人在罗比出发前的车站匆忙一唔,茜表明心志,旋即人各天涯。
再后,大段镜头转到布兰妮。她也当护士,并且,慢慢见识战争的残酷,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战后的她看到了爱慕虚荣的表姐劳拉嫁给糖果商,电光石闪间,她苏醒的理智记起来:那个糖果商就是当年强暴的作俑者。
布兰妮无比悔恨,找到姐姐茜,忏悔自己的过错。与此同时,也见到了已经与茜生活在一起的罗比。茜和罗比都对布兰妮嫌憎、不予谅解。因为劳拉的不可能指控丈夫,所以他们对于推翻"法庭判决"并还罗比之清白感到黯然无力,只让布兰妮回家去向家人说明真实情况。
影片对于布兰妮是否是蓄意诬陷,没有严格追究。它只是自然地把故事呈现于观众的面前。布兰妮面对法官的提问"你是知道的,还是'你是看见'的?"强烈的主观仇视使布兰妮说出"我是看见的"这句话。她看见的真相,已经隐身退缩在她的主观映射之后了。这恰恰是对一个十三岁女孩的单纯冲动又任性无知的一种理解和包容,也让观众面对这种"情境"作出自己的判断。我们面对人内心的许多东西时,很难会清晰明断的把它放在非此即彼的位置上,给以确定评判。更何况,十三岁的女孩对于指认的严重后果根本无从想象。她在发生时可能是"故意"的,但她面对结局又真的"不是故意"的。(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无数的小孩子在闯祸之后无辜又难受的表情。)
但是好在,罗比和茜终于是在一起了。
看到这里时,我是渐渐的欣慰了。虽然也有人生的不足。但是这不足之处也只好、只能如此了。
我怀着慢慢的节拍,慢慢的享受这个结果。人世间的事情岂不是大都如此吗?难有十全十美,所以,这结局对于我来说,不算突兀。我们享受生活的慢热和人生的水到渠成,已然习惯。
但剧情的设计并非如此。
画面急转,切换到七十多岁高龄的布兰妮。在被采访中,叹息着说,她的《赎罪》是最后一部书。她缓慢而沉重地说,她永远没有得到茜茜利娅和罗比的原谅,她也一直没有去澄清事实。因为事实真相是:那一幕幸福,是她给予他们的。他们自车站匆促一别,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罗比,死于败血症,在回家的前一晚。
茜茜利娅,死于等待恋人回家的车站内,水管破裂,她被水淹没。
他们终其一生,都没有浪漫可续,罗比,直到死,都没能拿回属于他的清白和爱情。
这样的急速而下,令我防不猝防,心如刀割。
我们悠然注视着的,他们欢快重逢,幸福生活,在海边浪漫嬉戏,仅仅,仅仅是一幅幻象。
事实如此残酷。残酷到让人从温馨美梦中一下子悚然惊醒,心被紧紧揪住,刚刚所见的温馨从容的画面被骤然撕碎,无法复制且永无实现之可能!
泪流满面。
我们被"布兰妮"带入她无比美好的设想之中,在了悟的同时,陷入到无尽痛悔和无限凄凉之中。
布兰妮终生未嫁。白发苍苍的`她,再次设计了自己的死亡。当主持人问她,《赎罪》是不是第二十七部书时,她自言,是最后一部书。因为她要死了。
请注意,她不是说"快要",她说的是"要"。
当这一真相被她以沉痛的声音揭示之后,她颓然一颤,永远地倒下。
我们相信,她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在忏悔和无法赎罪的痛苦之中,真相释放的同时,她也终于可以,释放自己了…
布兰妮无疑是"赎罪"的承受者,可是除此之外,又是谁将家园毁损,将爱情破灭?
战争,才是人类命运之中最大的罪犯。
布兰妮的敏感、神经质、强烈的嫉妒将一对爱侣生生拆散,随后的战争,又将或许团圆的可能施以更加残酷的毁灭。
时间不可倒流。美丽的家园,美好的相爱。挚爱着的生命灰飞烟灭。
所以,人们,还是要珍惜生命,把握自己。因为有些事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会给纵情恣意的你那么多解释、道歉、声明的机会。
人性之中的阴暗和隐晦,嫉妒和仇视,可以给别人造成如此深重的伤痛。
战争,亦如此。战后那满目疮痍、一片狼籍的土地,痛苦呻吟着的人们,无一不向我们展示战争的残酷无情。
如果说,个人的罪,可以用生命去负疚、救赎。
那么战争呢?其罪何抵?
拿什么来抚慰战争的所有受害者?!
人类的贪婪和掠夺缔造了战争,犯下弥天大罪;在本片中同样又是布兰妮的嫉妒仇视,牵引出故事的波澜,无奈的悲。我们所不愿看到的罪与悲,究其原因,都是人类欲望的过度焚烧而导致。
英伦庄园的风情,清新翠绿的田园,曼妙的茜茜利娅的轻透纱衣,性感优雅,年轻热忱而有优雅风度的罗比,家庭里温馨悠闲气息和小布兰妮观察、嫉妒、报复的冰凉眼神…这部电影制作精美,色彩感强。战前色彩鲜艳,花色明丽,处处英伦风尚,田园唯美诗意;战争场景又森然冷冽,昏黄黯淡;战后的温馨幻象是海边漫步,平静温暖,地久天长…令人动心又痛心。该片的配乐也富有变化,配合着人物的心理有轻松,有激怒,有得逞,还有思乡和沉痛…摄制时多次运用蒙太奇手法,将"结果"一幕直接宣示,然后再故事倒叙,讲述这一"结果"的起因…使剧情变得富有层次感,并且将故事解读方式由一个主人公转向另一主人公,使得观众一一走入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感受爱情的坚贞和现实的悲剧。并从悲剧之中,了解真相之后再痛楚回眸,更深刻地理解了战争之无情、赎罪之无计、生命之无奈。
看到最后,让我们含泪祈祷吧:愿人性美好、愿战争不再,愿人们能永享这田园诗意的、清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