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第五人格言和狩猎 正文

第五人格言和狩猎

时间:2024-10-14 10:39:27

《周易》具有极为深刻的积极人格心理学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君子人格素养的概括及其形成途径的探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为人格心理学研究带来了一种新趋向,即关注积极人格(positive personality)的研究。Hillson和Marie(1998)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正性的利己特征(positive individualism,PI);(2)与他人的积极关系(positive relations with others,PR)。前者包括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在这些正性的利己特征中,受到较多关注的是乐观;后者是指当自己需要时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时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自己与他人现有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Medvedova,1998)。用上述眼光进行观照,中国传统文化对这种积极人格的探讨由来已久,追本溯源可至被尊为“六经之首”、“三玄之一”的《周易》:其中蕴含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积极人格心理学思想,这就是《周易》对君子人格的探讨,它主要体现在对君子人格素养的描述和形成途径的探讨两方面。

1 君子十德:《周易》眼中积极人格宜具备的素养

“君子”在《易经》和《易传》中所指代的对象是有差别的。《易经》中“君子”一词共出现20次(吕绍纲,2005),其中意为具备或追求高尚道德的“君子”有10次,意为古代贵族或士的专称的“君子”有10次。《易传》里“君子”一词共出现104次,均指道德高尚之人。在《文言传》开篇中就有一段对“君子”素养的高度概括:“元者善之长人,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行此四德,故曰‘元亨利贞’。”(周振甫,1991)表明在《周易》看来“仁、义、礼、智”是君子的基本素养。通常认为,《易传》的作者是孔子及其门生。把本指“贵族”的“君子”理解为“有德之士”与孔子所持的“君子一小人”二分人格类型的观点(汪凤炎,郑红,2008)是一脉相承的。当然,这种对君子的阐释方式亦不排除儒家弟子借助《易经》确立自己的地位,改变了“君子”本义。只不过追求美德也成为后世君子必备的人格精神,所以也少有人追究二者的差别了。之所以说《周易》所讲的君子人格即是现代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人格,理由至少有二:(1)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是达致幸福生活的重要前提,而《周易》认为君子具备了这些优良素质后方可获得“利”与“吉”的结果;(2)积极心理学家彼特森和赛里格曼(Peterson&Seligman,2001)指出,美德是积极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人格力量则是美德的心理因素(任俊,2006)。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在《周易》里有大量探讨。下面就按照《周易・文言传》中所提四项,以及书中所珍视的另外六项素养逐一进行解析。本文之所以用“素养”一词,是为了与传统人格心理学中的“特质”加以区分,意指美德和能力。

(1)仁爱。“仁爱”是《周易》首推的君子素养。《周易》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能够生发一切生命,君子的“德”也应像大地一样厚实来滋养各种天性,将天性转化成德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虽然“仁”字没有在经文中出现,但在传文中出现了10次。“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中“道德”的本质体现,“仁”的内涵正是发源于《易经》的坤卦。君子何以用“仁”?《易传》认为君子应做到“显诸仁,藏诸用”,“仁”是“有为”的前提。

(2)正义。“立人之道日仁与义。”表明“仁义”是立人的根本,因此“正义”就是《周易》紧随“仁爱”之后所推崇的君子素养。《周易》中的“正义”有两层内涵,一为坚守心中的信仰,如《周易・明夷卦》中指出当君子处在黑暗的世道中可以坚持多天不吃不喝,“义不食也”,是道义使他不吃嗟来之食;其二是要体现出“适宜、恰当的行为”,如“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理财正辞,禁民为非,日义。”这种内涵后来被《中庸》继承和发扬:“义者,宜也,尊贤为大。”(《四书章句集注-中庸》)

(3)知礼。在《易传》中含有礼义之意的“礼”字出现了7次,《系辞传上》说“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把“礼”和“知”看成是天地一样,对应不可或缺。《乾卦・文言传》说“嘉会足以合礼”,《大壮卦・象传》:“君子以礼弗履”,《序卦传》说“物畜然后有礼。”等等,无不把礼看成君子为人的准则。“礼”作为“遵从一种等级制度”的含义,带有一定的封建思想的色彩,但其真正的内涵却是与仁、义紧密相连,仁义是礼的内容,礼是仁义的外在表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君子应当懂得“知晓礼节”。

(4)知几。“知几”是《易传》中所强调的比君子拥有更高境界的“圣人”的一项素养。在汉字史上,先有知,后有智,知与智在中国古代可以通用(汪凤炎,2009)。古文中“知”有“智慧”和“知识”两种含义。《中庸》中将“智”同“仁”、“勇”视为天下之达德,可见“智”与“德”的密切关系。智慧是才华和品德的合金,而“知几”正是智慧之中的洞察力的体现,“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面作,不俟终日。”这种洞察力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能从事物各种细微的表面看到问题实质;二是根据所观察到的征兆随时调整自己的行动,做到相机而行,知难而变。具有“知几”素养的君子是“知存亡进退而不失其正者”,“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的人,可以到达“精义入神”、“利用安身”和“穷神知化”的境界。 (5)自强。“自强”是紧随仁、义、礼、智之后《周易》最为强调的君子素养。《周易》主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的“自强不息”是对运行不止的天的效法,君子将这种刚健有为内化成自己积极进取的行为,体现了一种勤奋不懈、不言弃的精神。“自强”一面是对《周易》“生生不息”义理的人格化阐释,具备这种素养的君子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坚持到底获得成功;另一面也强调独立人格的保持,正如《蛊卦》上九爻辞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6)谨慎。《周易》认为“谨慎”是由“自强”生发出来的一种素养,因为“自强不息”不仅要求君子时时进取,还要求君子时时谨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最微小的事情能显示人的灵魂,故君子在独处的时候要坚持不干坏事。《周易》对君子谨慎的强调体现在行为和言语中(“慎于言”),用刑中(“君子以明慎用刑”)以及择偶中(“君子以永终知敝”)。尤其强调在分辨事物时一定要小心谨慎,《未济卦・象传》:“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7)谦虚。“谦虚”是和“谨慎”紧密相关的一种素养,两者主要的区别在于“谨慎”更多地体现在行为中,而“谦虚”则体现在君子的人格特征方面。《周易》对君子谦虚的素养十分赞赏,专设《谦卦》探讨谦虚的好处。《谦卦》是六十四卦中唯一没有凶、吝、悔、恶的卦,因为这种素养是符合天道、地道和人道,“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所以“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君子在谦虚时需要注意程度和表现形式上的.区分:程度方面,君子要谦而又谦,永不自满;表现形式上要注意有声望而谦、勤劳而谦和发奋而谦。

(8)诚信。“诚信”是“谦虚”的保证,“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周易》认为“谦虚”需要以心中的诚意为前提,否则就成了一种形式。“诚信”也是《周易》极为看重的一种素养,在《易经》中“孚”即为“诚信”的意思,前后出现有36次之多。《说文》中,“孚”源自“卵”(臧克和,王平,2002),意为“做人根本”。《中孚卦》中有“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表明“诚信”是目标达成的有力保障,拥有它的君子往往无往而不利。诚信也能够使君子在准备不足时获得好的结果,如《升卦》提到的“孚”是在祭祀的时候表现出来的,认为当有“孚”在心中时,即使贡品很少,神灵也会感动的。

(9)持之以恒。对人“诚信”,对己要“恒”,“诚信”与“持之以恒”是以“诚”为核心对人、对己态度两方面的体现。《家人卦・象传》有言:“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讲的是君子要有诚信和持之以恒的素养。《周易》中设《恒卦》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君子有恒的重要性:君子若能持之以恒,就会亨通顺利,即“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如果不能保持恒久性、或在坚持的过程中有所动摇,就会遭遇凶险、蒙受耻辱,即使做的正确,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即“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浚恒,贞凶,无攸利”、“振恒,凶”。要求“君子以立不易方”,即君子要坚定不移,树立不可改变的原则。

(10)勇敢。拥有“勇敢”的素养,君子才能坚守心中的信念,在困难的时候渡过难关,《周易》中有两卦的内容集中体现了这一素养。《困卦・象传》中提到:“君子以致命遂志”,讲的是君子虽遭遇险境,但意志坚强,为了目标的实现、愿望的达成不惜牺牲生命。《明夷卦・彖传》中所举的文王和箕子就是这样两位坚毅勇敢的君子,在蒙受大难时能够机智勇敢地在浑世中坚持自己、保全自己。

比照Hillson和Marie所区分的积极人格特征两个独立的维度,《周易》中所述的知几、自强、谦虚持之以恒、勇敢这5项素养均可归为“正性的利己特征”一类;仁爱、正义、知礼、谨慎、诚信这5项素养可归为“与他人维持积极关系的特征”一类,可见《周易》对君子积极人格素养的描述同积极人格研究的发现是相互印证的。同时,这十项积极人格的素养与彼特森和赛里格曼制定的《人格力量与美德分类手册》中列举的六项美德(任俊,2006)也有一定的从属关系:“知几”从属于智慧;“仁爱”从属于仁爱;“勇敢”、“诚信”、“正义”从属于勇气和公正;“谦虚”、“谨慎”、“知礼”从属于节制。虽然“自强”、“持之以恒”并没有被标示在24种人格力量中,但可从其内涵的联系上将其从属于“卓越”的美德(是一种信念和投入,致力于创造卓越的生活),这也表明后两种特征更是具有典型中国文化特征的积极人格品质。

2 反身修己:君子人格素养的形成途径

“君子以自昭明德。”《周易》所提倡的君子人格的主要形成途径就是“反身修己”,这种启发来自于“天道”。“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在《周易》作者看来,既然天是自然之天,则天则、天道当是自然法则、规律,人只有效法天道,遵循天则,与天地同忧,乐天知命,方可幸福无忧(罗炽,萧汉明,2003)。所以,《周易・乾卦》明确提出“天人合德”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如何做到“与天地合德”?《周易》给出的答案是:个体要向内求,而不是向外求,而“内求”的关键在“修己”。“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周易》主张君子修德应表现在日常行为之中,通过多个方面美德的践履来达到“修己”的目的。同时还要做到修养德行和成就事业的统一,才能为人类社会谋福祉。可见《周易》所推崇的积极人格的形成途径是一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实践探索。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君子在心性、知、行、情、意五个方面的自我教育。

2.1 进行心性修养

《周易》认为君子修己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持久地进行心性修养”。《系辞传》有言“子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这句话表达了古人做人做事“尽善尽美”的追求。要想实现此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安身”,安身是养心的前提。这与《大学》中“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的观点是相通的。《周易》认为“安身”以“养”为主,《颐卦》主张“凡养贵静”,养身的过程也是养心的过程。除“静”之外,修养心性需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乐于助人。《益卦》的卦辞说:“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提供帮助是于人于己都有帮助的事情,但对他人的相亲相助不可强求,应以自己宽容仁义的心对待别人,就像天子狩猎,网开一面(“王用三驱,失前禽”),因而助人的过程也是感化他人、升华自己的过程。第二,去同取和。《睽卦》重点讲的就是有所差异的两种人交往时,“不同”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是一件好事,应做到“去同取和”。所谓“和”就是各种异质东西的和谐统一之义(徐复观,1987)。《坤卦・文言传》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认为将内在的中和表现于形体,发扬为事业,是最美不过的。“君子以正位凝命”,君子只有心正才可肩负使命、行使职责。 2.2 坚持知识学习

“易其心而后语”,君子心性稍定之后,学习是重要的一步。《周易》十分强调君子要不断学习,认为学习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是君子获得美德、养成“知几”能力的重要途径。《大畜卦・象传》说“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提出了学问与人格素养的关系问题。人格素养由学而至,由学而大,多多学习前贤的言行,美德会由此而养成。美德来自学问,学问须落实到美德上。具体而言,《乾卦・文言传》中提及获“知”的方法有“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也就是通过学习积累知识,通过询问来辨别知识,以胸怀宽广来包容知识,以存心仁厚来实践知识。如果不学习,后果就是“童观”――看问题片面简单,这对于小人而言“无咎”,但对于君子而言就是“吝”。学习知识也能使君子获得“知几”的能力,做到“知微知彰,知柔知刚”,把握事物之间内在的规律,从而达到“知而获智”(汪凤炎,2009)。这一点后来被儒家学说继承和推崇,如苟子所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校释・劝学》),《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讲智慧的根基在于学问,可见君子优良素养的形成和知识学习有密切联系。

2.3 加强情绪管理

在学习前人经验和知识的同时,君子要学会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惩忿窒欲”是君子的重要修养。《节卦》和《损卦》为人们阐述了这个道理。“节”即节制、控制,《节卦》提醒人们做事情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其有一定的限度,不宜过分。君子要做到“安节”和“甘节”,方能获得美满人生。《损卦》中提到君子要适当控制自己过激的情绪或者贪婪的欲望。苏轼《留侯论》中说的“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I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唐宋散文选评・留侯论》)正是“惩忿”的意思。儒家向来主张人应当控制私欲,而不是消除一切欲望,因为“好底欲”是正当的,可以拥有的。正如《朱子语类》卷十三所说:“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食,人欲也。”(黎靖德,1986)如何加强情绪管理呢?《震卦》认为情绪的控制需要历经一个过程,起初可能“震来�虢”,之后是“笑言哑哑”,而有了经验之后就可以做到“震惊百里却不丧匕鬯”。在这个过程中君子的做法就是“以恐惧修省”,平日里在头脑中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做到处惊不乱。如果是能够进行良好情绪管理的君主,在突发事件降临之时就能在众人面前镇定从容,就起到安抚民心的效果。合理的情绪控制能够使君子做到“知礼”,时时保持谦虚的心态,也有助于持之以恒品格的形成。“小不忍则乱大谋”(《四书章句集注・论语》),一个成熟的人会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长久的计划,控制好情绪是使计划按时完成的保证。

2.4 磨砺坚强意志

除了管理情绪,《周易》认为“磨砺坚强意志”也是君子形成良好人格素养的必要条件。“困,德之辨也”,困难正是可以辨别一个人品德的好机会,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困境可以磨砺人坚强的意志,“困,穷而通”。正如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当心志、筋骨、肚肠、身体等方面都受到磨难,行事也不顺的时候,这才能触动灵魂、坚韧意志、增长才干。身处困境时君子应向尺蠖和龙蛇学习,“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一方面要保存实力,耐心等待,另一方面要寻找契机使自己能够实现“飞龙在天”的梦想。当生命与信仰不能兼得的时候,君子要做到“致命遂志”,豁出性命,实现夙愿。因此,困境中的磨砺有助于勇气和正义等品质的形成。这种磨砺不仅体现在逆境中,也应在顺境坚守。《易经》倡导在顺境中的君子应做到居安思危。《乾卦》和《坤卦》都有这方面的提醒。“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要求终日谨慎、朝夕戒惕;“履霜,坚冰至”提醒防微杜渐,务必使自己保持在顺乾而行的坤柔状态。《周易》所指的“居安思危”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感官享受的愉悦不能长久,“盱豫,悔”;二是,自我克制才是使和乐局面保持下去的关键,因而“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认为唯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这种居安思危的状态有助于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等品质的养成,具有忧患意识的君子才能使百姓过上美好的生活,国家长治久安。

2.5 养成良好习惯

君子在心性、知、情、意四方面都具备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最重要。《周易》认为培育积极人格必须要养成良好习惯,付诸行动的努力,具体应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多为善事,不为恶事;发现错误,及时改正。“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上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认为常为善事抑或常为恶事是君子和小人的重要区别,若想成为君子需要牢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因此“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在出现过错的时候,小人往往执迷不悟,君子却能及时改正。“频复,厉,无咎”,通过改正能最终避过灾祸。君子对过错还有一种“能担当”的责任感,即使不是自己犯下的错误,只要不利,就会及时处理。《蛊卦》中的一个细节就是父王一代的问题被继位的儿子发现了,及时弥补,最终排除隐患。“复,德之本也”,知错就改是修养道德的根本,也是君子面对过错的积极态度。第二,行动前考虑周密。“君子以非礼弗履”,君子没有正当的理由、成熟的考虑就不要贸然行动。《需卦》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需”在此有“等待”之意,“停留在野外,有利于久处,无害”表明当时机未成熟时需要养精蓄锐,慢慢积蓄力量。第三,采取行动时要果断坚决。《蹇卦》描述的就是一个在国君处在困境之时,冒着生命危险解救国君的君子最终获得了好的命运,正如《蒙卦・象辞》中所言“君子以果行育德”。第四,言而有信。《系辞上传》提到“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认为言语行动是作为君子的关键,将影响到君子或荣或辱的名声,因此必须要谨慎对待。《乾卦・文言传》关于九二爻辞“见龙在田,利见大人”是这样说的:“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表示“言信行谨”是君子存其诚的重要修养。 3 《周易》君子人格观对当代中国积极人格教育的启示

长久以来,中国教育的关注点有二:知识技能的教育与道德教育。从德育实践看,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缺乏道德自修的动力,教育者苦口婆心,学生却不感兴趣,教师的价值引导无法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自主构建。如何促使学生进行道德的自主构建?从道德发生学的角度看,只有当人从内心体验到某种价值,产生认同、敬畏、信任的情感,或产生拒绝、厌恶、羞愧的情感时,才谈得上道德学习和道德教育的实存性,因此“培养积极人格”不失为一条可以探索的路,也就是说,道德教育可以从积极人格教育开始。《周易》中丰富的君子人格观点为积极人格教育提供了诸多值得借鉴之处,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点启示。

3.1 关注真、善、美辨识能力的培养

《周易》认为“天地,生生不已”,只有对天道和地道加以适度把握方可获得“生”的真谛,因此对天地万物规律的体察能力是形成积极人格的重要前提。如何拥有这种能力?在《周易》看来关键在于“感”、“应”二字,所谓“感”即“类天下万物之情”;所谓“应”即异类排斥,同类相从,去除自身与天相异者,设法与天同声同体(叶岗,2004)。实质上这种“感”、“应”能力即是对真、善、美的辨识能力。“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而“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可见真、善、美辨识能力是“君子”、“小人”重要的差异所在,也可以说是对积极人格和消极人格区分的重要标准。这就提示我们在积极人格的教育中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通过学生与自然环境的接触的增加,提高其对自然规律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达到以自然之生养积极之心的目的。

3.2 重视内在动机的作用

《周易》认为积极人格素养形成的根本途径是“反身修己”。许多杰出的仁人志士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自我素养,如曾国藩立“课程十二条”,以早起、静坐、读书、谨言等为恪守之道日日坚持。这一点与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积极心理学强调,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过程,增进个体的积极体验和培养个体自尊是积极人格形成的最主要途径(张文新,高峰强,司继伟,2006)。因此应在培养青少年积极人格的过程中,重视内在动机的作用,充分调动青少年塑造积极人格的主体意识,从心性修养起步――适应现有环境、乐于向他人提供帮助、求和而存不同,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通过健康的日常修为增强积极的自我体验、提高自尊水平。

3.3 持有积极人格的整体养成观

《周易》在论述积极人格培养途径时有两个显著的“整体观”:一是没有出现偏废一方(单独强调某种品质的培养)的现象,而是兼顾整体;二是强调与环境相一致的人格体现。这与全书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整体性思维方式是一脉相承的――强调个体的行为要符合自然的规律,同时要保持心理受动性和主动性的统一,即在接受着客观条件的影响的同时也在改造客观条件(燕国材,2004)。具体到对青少年积极人格的形成,要注意对其仁、义、礼、智、勇、自强、谨慎、谦虚、诚信、持之以恒等多方面的培养,重视与社会环境相容性的方面,综合培养出善于交往、乐于合作的性格。同时,积极人格的教育离不开对学生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双管齐下才有助于积极人格的养成。因而在更高的层面上,应坚持知识教育同道德教育的统一,将两者共同整合进积极人格的教育中。

总之,《周易》中蕴含有丰富的积极人格心理学思想,其所概括的君子素养为塑造积极人格提供了规范和向导,其所提出的君子人格“反身修己”的形成途径体现了古人“与天地合其德”、类物以情的创造性思维成果和积极主动的个体意识,其所倡导的文化价值观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在推进积极心理学本土化研究的今天,《周易》中的积极人格心理学思想对塑造积极人格、追求有意义的生活不无借鉴意义。

迎春花

①感恩节后,圣诞节前,自然美东地区总要降雪。事先,西北风跑来开路,把千林黄叶收拾干净,把千家万家的大衣从衣箱里抖出来,把老公寓的暖气锅炉修好,把汽车换上雪胎,也拂乱了异国游子的千虑万念,注入一腔冬愁。

②我已三十多年没见过平地上的雪景,当大雪压下来时,我是忧郁之中的兴奋,而兴奋终于压倒忧郁。来此后见到的第一场雪不大,地面浅如敷粉,恰可把人迹印上石板路。第二场雪十分壮观,雪花如帘如幕在窗外深垂,整天整夜不曾撤除。夜色中雪帘的反光射入玻璃窗,在室内墙上跳动,使那幅“美国双语教学分布图”突出墙面。如果我是二十岁,我愿意在此凭窗而坐,从柔和而神秘的微光里看少女的红唇。但我五十五岁,梦游症已不药而愈,斗室内一无所有,只一缕诗魂若隐若现,渐淡渐远。

③第二天,起身看静止的雪。不,是静止的大地,静止的世界,看雪神新绘的世界地图,看它简化一切线条、遮住一切颜色的大手笔。由此到地平,不知千里万里。极东极西,只有风起雪飞,茫茫如烟如雾。在故乡,人们说雪是上帝给小麦送来的棉被,在这里,雪简直是天神给大地缝制的新制服。地天相连,苍茫一片。记得来美时曾在云絮中飞行,记得云层如新犁过的春亩,记得天空在我脚下,而我确信那是万里积雪。而现在,在高楼公寓中看雪,却疑那都是云,此身漂浮太空,太空无边无际无始无终,一失足即是永远的降落,降落降落降落,在空气摩擦中一身的原子分子七零八落。

④但是在我的视界内有一架铁塔,孤零零的铁塔,顶天立地的铁塔,全身披挂着硬冰,临风呼啸,屹立不摇。雪只能替它涂上颜色,不能抹掉它的形状。这样的建构必定是在坚固的地面上经营根基,深深地、紧紧地抓住大地。它好像是大地竖立的一个信物,誓言世上所有的不只是冰雪,宣称雪外有物比雪更真实也更永久。

⑤雪地上裸立的铁塔使我想起一棵树。一棵百年大树。传说中有这么一棵树,在一家酒店门外,在大雪中挺立,行人走到树下就可以闻到酒香,就不会冻死。我们曾经拼命找这棵树,我,跟那些在风雪中佝偻而前的伙伴。那是在千山万水之外,另一处冰雪世界。那也是浩浩荡荡的大雪,混混沌沌的大雪,没有方向,没有距离,而我们一直行走。我们须眉皆冰,自己也奇怪自己还能走下去,走,只是为了一个传说:站着不走就要化成冰柱。一线狼藉的脚印,风过处立即掩没,如同我们根本没有移动位置,只在原地踏步,不论脚印多深。如果我们倒下,也会消失,不论我们的躯干有多大。如果我们站住,凝固,也是一样,不问那血肉化成的冰柱多高。可是,据说,那棵百年大树永不被雪埋没,那家酒店也是,永远放溢着酒香。我们一直走,一直找那香冽的酒气。

⑥这样大的雪下过几场,到三月,风就从一把利刃变成一片擦脸的软纸了。树在迫害快要结束时才露出受害的样子,挣扎向上,疏枝萧条,青里泛红,这是生命的讯息。天边密林里,树以它们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喧哗呼号。春树年年绿绿,寻常见惯,只是那股气势,使我觉得随时足以酿成意外。林边林梢有鸟,各种各类。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⑦天复一天,直到枝头结出小苞来,红红的,鼓鼓的,如初生的腊梅,外面也裹着一层蜡衣。这时,气象台仍然不断警告还要降雪,但是蓓蕾不顾一切地涨大。这年的最后一场雪真的下起来,它仍然凌厉,但是攻不破蜡封的小小堡垒。树叶在襁褓里生长,等待,紧紧卷成一团。然后,有一天,在艳阳高照下,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我在树下呆望良久,这些树这么性急!这么勇敢!春尚未至,先伸出头来迎接,争先恐后,抢着在盛夏之前长好一树浓荫。

⑧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 (个别字句有改动)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A.开篇景物描写很有特色,语言活泼俏皮,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描写中感受到一种独处异国他乡的孤寂落寞之情。

B.文中的“铁塔”富有象征意蕴,“铁塔’’在寒冷环境下的坚守,似在启迪人们要坚守自己立身的根本,不忘所出。

C.作者由眼前的雪景联想到过去为寻找一棵百年大树,在风雪中一直行走的情景,由实而虚,充实了文章的内容。

D.文中的百年大树是生命的象征,也是严冬中奔走的人们心底深处的一抹亮色和希望的萌芽,这一形象感人至深。

E.本文用语准确精当,蕴含深刻哲理。如,用“伸出头来迎接”表现生物争先恐后、优胜劣汰的生存哲理,启人深思。

2.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篇散文的脉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1)鸟是树的喉舌,黎明即起,朗读新生代的宣言,天复一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蜡衣突然炸开,嫩叶欣欣伸展,转眼间,满枝新叶布置下满眼春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然后,任凭那些树述说雪的掌故”意蕴丰厚,请你结合文中相关内容,试做探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BD

2(1)由异国降雪联想家乡雪景;(2)由眼前雪景产生各种联想;(3)以雪中树木生长点明题旨。

3.(1)①运用比喻手法,将“鸟”比作“树的喉舌”,揭示二者的依存关系,十分贴切,给人深刻的印象。 ②运用拟人手法,通过“起”“朗读”等词语将鸟人格化,生动形象。

(2)①运用夸张手法.“炸开”以声写形,赋予动感,形神兼具;“转眼间”突出速度;“满枝”“满眼”突出了树木的勃勃生机。 ②运用拟人手法,用“布置”赋予树木以人的情感,亲切感人。

4.(1)雪覆盖大地想遮住一切,反而衬托了树的生机与活力。树凭着对春天的渴望而坚守,在严寒中长出满枝新叶迎接春天,最终以胜利者的姿态回首过去,“述说着雪的掌故”,充满着自豪骄傲之情。有托物言志之意。(2)“树”也是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们(游子)的象征,他们始终心怀对故土的热爱,坚守自己的追求和信仰,面对岁月的风雪凭着坚守与奋斗迎接“人生的春天”,自然也会带着欣慰和释然叙说过去。是借物抒情之笔。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迎春文/王鼎钧①感恩节后,圣诞节..”主要考查你对现代文阅读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延伸阅读】考点名称: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掌握内容:

各种文体有不同的命题规律和答题技巧,不能一概而论。

相对来说说明文和议论文命题方向更集中,答题的格式也相对固定,规律性更强些。解题注重技巧。

记叙文题型更丰富些,答案也更灵活。重在感悟和语言的表达。

一、首先: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描写方法、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论证方法这些重要要素一定要把握住。

二、其次:

(1)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3)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4)文段中关键词语、短句的分析:在题目的题干中出现了加引号的词语或句子,往往表明分析的对象源出于原文,在分析时应贯彻这样的原则: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也就是说一定要结合具体语境来考虑。

(5)理解词语在选文中的意思和在语境中的含义:解答这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是这个词可能不再具有词典中的含义,而是特定语境中的特殊含义。二是要理解词语的语境含义首先必须正确理解词语所在的语境。如《藤野先生》一文中“实在是标致极了”一句中的“标致”。

(6)语句作用、含义分析题:

①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②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③说明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说明内容、说明对象的特征和说明文语言的特色(准确、生动)。记叙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议论文语段中分析一句话要紧扣住论点(或是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是所在段的分论点)以及议论文语言的特色。

④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点明题旨的句子;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总结全文的句子;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7)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①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②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突出、深化主题。

(8)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①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②其次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9)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用第一人称;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①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画图表、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

②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事物规律的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③论证方法:指的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喻证法(打比方)、对比法。

④论点: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较长的文章中,论点有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分。

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的最基本看法。是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最主要的思想观点,是全部分论点的高度概括和集中。

分论点是从属于中心论点并为阐述中心论点服务的若干思想观点。各分论点也需要加以论证。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关系。凡经证明而立得住的分论点,也就成为论证中心的有力论据。

⑤论据:提出论点必须有根据,即必须举出足够的事实或正确的道理,证明论点的正确性。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叫做论据。

论据,依据其本身的性质和特征,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也称事理论据)两类。

事实论据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的描述和概括,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因此是证明论点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就是这个道理。

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等等。

理论论据是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

⑤记叙顺序:

顺叙:按照客观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从开端、发展、高潮写到结局。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后面发生的事情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插叙:在顺叙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把叙述线索中断一下,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插叙的作用是补充交代或说明,使叙述更加充分,弥补单凭顺叙难以交代清楚的必要内容,使文章更充实、更周密,在结构上更紧凑。

⑥描写方法:

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描写是文学创作的基本手法之一。

按不同的分类标准描写可以有不同的分法:从描写对象的自然属性来分,可以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兼写人物和场景)。

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来分,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⑦表达方式:

表述特定内容所使用的特定的语言方法、手段,是表达方式。它是文章构成的一种形式要素。记叙(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⑧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我就总觉得时时爱心充盈的人应该是精力充沛而且积极健康的,不应是阴郁消极涕泣神伤的,唉,所谓应该不应该的也终究是俺一个人的想法。无论如何还是祝福所有人。

●埃弗里精力充沛、个性执着,兼具艺术家和狩猎者的特质:高瞻远瞩、细致耐心、坚忍不拔。他那双艺术家的眼睛使他既能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到事物全貌,同时又能观察入微。而猎人的的直觉则可以让他发现不合常理之处——无论那件事情看上去多么琐碎——并去究根问底。这种究根问底驱使他奉献出自己的一切。除了找出答案外,他别无选择。他并不满足与斩断哥帝安之结(Gordian knot),他希望去解开并了解事物,而并非将之摧毁。所以,他扯住线头,不断牵拽,解开纠结之处,顺藤摸瓜,直至将整块织物拆开。之后,别人就能用这些线织造新的东西。T·S·艾略特曾说过,任何新的艺术作品都会对现有规则做出些许改变。而埃弗里的工作远远超出了这个程度。 ----约翰·M·巴里《大流感》

●与此同时,他生龙活虎地投入到战后纽约市的各种活动中去,抛头露面,风光无限。他进入了一家经纪行,参加了六七个俱乐部,经常跳舞至深夜。他出入三个世界——他自己的世界,耶鲁大学年轻毕业生的世界,还有一头栽入的百老汇游艺圈的世界。但是,对于他在华尔街的工作,他总是十分勤勉,一天工作实足八个小时,雷打不动。在工作上,他既可利用家庭的影响,取得跟社会的广泛联系,又有他自身的聪明才智,加之他浑身具有使不完的劲,精力充沛。这三者的结合使他进步很快。他的脑子很好使,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有时他一天睡眠不足一个小时,但出现在办公室时却精神饱满,当然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早在一九二〇年他的薪资和外快收入已超过一万二千美元。 ----菲茨杰拉德《富家之弟》

●当所有的叛逆开始围绕着青春旋转,精力充沛的年华造就了永不落幕的夜。

当所有的希望破灭成烟,堕落开始为生活扬眉吐气。

当我还像现在那么在乎你,义气和受伤是最好的选择。

黑夜蒙住了你的双眼,却湮灭不了你内心的狂热。

微风模糊了你的视线,却动摇不了你矢志不渝的追求。

亲爱的,你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成熟,就是无论今天有多少的心痛酸楚,明天都能精力充沛的面对世界。这不是放弃治疗,不管多少挫折,不要埋葬了你的阳光。

●你真是个精力充沛又很容易无聊的人。老天总是待人很公平的!

●“因为我怕等到你回来的时候,你还是那样一只精力充沛的小小怪兽,我却已经变成老头子。

叶沐,一个人的老去是最无可奈何的,而一个人能安然的老去,多么幸福,我真的撑的很苦。

求你嫁给我吧,有你陪着我,我愿意安安心心的变成一个老头子,以后谁也不看这个老头子,我只爱你一个。” ----《谁的等待,恰逢花开》

●【心理格言】人一辈子总是要任性几次的,不然活不出自己来,缺少许多乐趣。从成本角度来说,早任性比晚任性好,早精力充沛,光着脚不怕输了没鞋穿;婚前比婚后任性好,婚前是自己承担后果,婚后任性一旦失败,则爱人和娃也吃瓜络。基本上当你年轻的气候放弃任性的机会,越长大就会越没有任性的血气。

●把手放在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那其实就是你的生命之钟在滴答作响,细数着余下的时刻。有一天,它会停止。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你,对此绝对无能为力。所以你不要浪费任何一秒珍贵的时光,精力充沛,满怀激情的追求梦想吧,否则你只好止步不前,眼看着梦想付诸东流。

●坏女人爱男人的钱和权;好女人爱男人因有钱和有权儿产生的自信、宽大、精力充沛、乐观进取。还好,殊途同归。 ----《网上》

●你一直说自己非常忙碌,就永远不会得到空间;当你一直说自己没有时间,就永远不会得到时间;当你一直说这件事明天再做,你的明天就永远不会来!平衡是一种美好的境界。生态平衡了,就会风调雨顺;营养平衡了,身体健康就能得到保障;而劳逸的平衡,使人精力充沛。.

●总而言之,天才就是精力充沛 ----威·霍格思

●我不知道什么叫做精力充沛,我只知道我还不想睡。

●他们的宙斯不仅以他自身的形象出现,还更为令人兴奋地将自己装扮成兽类,作为一头公牛气势雄劲地凌驾于女性之上,化作一只扑打着双翼的白天鹅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进入她的身体。欲望所带来的一切疯狂。放荡。堕落。最粗野的欢乐。不要那绝对孤独,绝对隐晦,作为现在、过去以及永远唯一主宰的穷极无聊地整日为犹太人操心的希伯来上帝。不要那完全无性别的基督神人和他降孕怀胎的母亲以及所有某种精致的超凡性所印发的罪恶感与羞耻感,而选择纠缠于冒险之中、具有鲜活表达力、朝秦暮楚、沉醉于声色犬马、精力充沛地与他丰富多彩的生活联姻、从不单独行事、从不偷偷摸摸的希腊的宙斯。 ----菲利普·罗斯《人性的污秽》

●有力的话语和敏锐的目光可以让入神清气爽,精力充沛,并从意

识罩消除疾病的困扰。精神疗法专家说,身体的疾病都会与心理划素

有关,纠此着想治愈身体,首先要“治愈灵魂。”灵魂就是潜意识,我

们必须使它远离错误思想。 ----幸福密码《希恩》

●他具有同样的宗教气质,他的眼睛里也同样流露出决心从事某种难以言喻的神秘事业的坚定目光。我起初什么也没想,但在仔细地琢磨主题后却认识到这完全不是我需要的那种人。首先他并不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我猜想他在开始教会生活之前对宗教就有所了解,但他的认识是非常浅薄、装模作样的那种,他会觉得一个虚假的数量荒谬可笑,他会在放肆纵情的时候引用维吉尔的诗句。我可以想象得出他冷笑的样子,有些盛气凌人的架势,但我认为他永远不会放声大笑。我猜想他有爱的能力,但那爱里没有淫欲的成分,如果他陷入爱河,那将是件悲惨的事。我可以想象得出他为某个轻浮的女人黯然神伤的表情,被理想主义蒙蔽的他看不出那样的女人其实一钱不值,或许他还会为了尊严而在痛苦的`沉默中煎熬,因为上帝拒绝 ----毛姆《西班牙主题变奏》

●真正的军人是在失败,结束或傍晚依旧精力充沛的人。 ----刘军《黑色帝国下》

●科学家们现在承认:如果具备所有的长寿条件,我们可以活大约120岁。而且活120岁并不仅仅意味着可以四世同堂甚至五世同堂,它还意味着我们可以在40岁时看上去像30岁,100岁时看上去像80岁。更重要的是,无论我们到了哪个年纪,都可以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简而言之就是可以青春常驻!这是一个好消息,而且,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算晚——即使那些已经多年萎靡不振、身有病患的人,也可以变得年轻,恢复创伤,远离疾病;就算增加不了几十年的寿命,也至少可以延寿几年。但是,延年益寿、青春常驻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什么是能够使我们接近120岁的“良药”呢?无论是古老的智慧、数以千计的权威研究,还是最近对新领域的开拓性探索,都表明上面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于——我们吃什么。我 ----萨利·比尔《你完全可以活到120岁》

●卑微的暗恋着你,全世界都知道,你却装作没事,我每天都在你的面前精力充沛,可你知道,你背后的我哭了多少回,你竟这样待我。只因你不爱!

●本来就不是义无反顾的爱,也不该是,何必奢求,本就该一刀两断的情愫,被我们拖到现在,杂线漫长,怎能剪断,我们就像两头精力充沛的野兽,互不歇停的争斗,用尖锐的棱角狠戳对方的柔软,最后都是遍体鳞伤,可却是毫不在乎,仿佛这才是最值得的过程,其实都该停下来,好好审视下自己,究竟是多少疯狂。我们是太青涩了,用这幼稚的爱,盲目的成熟,努力扮演着不应该的角色,才发现是如此的可笑。

●毫无疑问,顺治是个短命的皇帝,却又是个很具个人特质的皇帝。在他的时代,很多规则等着他去确立,很多情感等待他去处理。这是一个王朝的早晨,他激情洋溢、精力充沛、手忙脚乱、爱憎分明。他有破有立,破中有立,立中有破。他看见了文明间的交融和纠结,看见了新奇的爱情,也看见了肮脏的交易。他以一个少年的视角和勇气不妥协,敢抗争,最后却一无所获甚至身败名裂,只能以罪己诏匆匆收场,留下了不名誉的尾音。 ----范军《坐龙椅: 明清帝王的风雨人生. 下部》

●一个能够正确呼吸的人不会感到疲倦,他总是精力充沛,随时准备行动;他总是反应迅速,依据当下的情况响应,随时准备面对挑战。 ----奥修《能量脉轮书》

●人们总是花很多时间去想那些曾有机会但却没能成真的好事情。可别忘了有很多好事确确实实发生了,他们本来也是未必能成真的。感激是一种正能量满满的情绪,让我们能更好的享受我们所拥有的东西。想改善心情?想精力充沛?想缓解压力?做锻炼吧!这是许多人的首选策略,万古不变的灵丹妙药第二名:听音乐

●张旭为字字连动创造了最佳理由,那就是发掘人格深处的生命力量,并释放出来。

这种释放出来的力量,孤独而强大,循范又破范,醉意加诗意,近似尼采描写的酒神精神。凭着这种酒神精神,张旭把毛笔当做了踉跄醉步,摇摇晃晃,手舞足蹈,体态潇洒,精力充沛地让所有的动作一气呵成,然后掷杯而笑,酣然入梦。 ----余秋雨《中国文脉》

●给阿梓,你总是精力充沛开朗活泼,每当我陷入低谷只要看到你,我就会觉得自己的烦恼都是那么可笑接著很快就可以打起精神来。另外你家做的咖哩面包超好吃! ----成濑翔《Orange》

●时间都去哪儿了?看地球的每个角落里,都是白云苍狗的积淀与升华并存。看,那条屹立于东方的巨龙,泱泱中华,五千年纷繁进程,催生了独具一格、独树一帜、无有比肩的华夏灿烂民族。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国人那样精力充沛,那样聪慧,那样能适应坏境,那样能抵抗疾病,那样能忍受灾难和痛苦,那样的在历史的熏陶下能沉静忍耐和等待复原。不必说超凡自然的图腾崇拜、惟妙惟肖的会说话的汉字、四书五经、史家绝唱、无韵离骚、二十四史冠绝天下;不必说经天纬地秦始皇一统大业,开创封建帝王之始;不必说流光溢彩的“四大发明”、儒释道为首的文化源远流长,震铄古今。时间都去这儿了,时间悄悄的溜进中华泱泱大国,缔造了这无与伦比、惊世骇俗的大国雄魂! ----祥云呈龙《时间都去哪儿了》

●上大学的时候,最快乐的是五月份的周末,气温不冷不热,睡了一觉早上醒来,精力充沛,阳光穿过蓝色的窗帘的缝隙,照在墙上,睁开眼睛,舍友们还在睡觉,整个学校也还静悄悄的,窗外飘来蔷薇花的香味,我还有的是时间,还有的是精力。

●一个人怎样独立地走向死亡?所有走过的人都不会告知我们有关的经验教训。“在床边”,是一个新鲜的课题,我觉得,人在容光焕发,精力充沛的时候不妨花点时间琢磨这件事,真到了垂垂老矣,气息奄奄之时,考虑起来就太艰苦了。 ----毕淑敏《艾滋之椅》

●精力充沛的青春,是不怎么容易灭亡的。 ----卡罗萨

●青春的柔情啊——它是何等的完美!又何其迅速,不可挽回地失去了它!而热情、慷慨、幻想、绝望,所有这些青春的传统品性——除了青春以外的所有品性——都是与我们生命同生同灭的。这些感情就是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青春的柔情呢——那种精力充沛的懒散,那种孤芳自赏的情怀——这些只属于青春,并且与青春一起消逝。 ----伊夫林·沃《旧地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