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中医文化格言走廊 正文

中医文化格言走廊

时间:2024-10-07 12:23:11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19.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2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2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2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5.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27.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2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30.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31.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32.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33.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4.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35.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7.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8.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9.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0.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1.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45.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46.(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47.(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4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9.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50.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5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5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5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4.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5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7.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58.(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59.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60.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今天,天空阴沉沉的,但我的心情格外晴朗。我要来到汤养元国医馆——学习中医文化,体验长身高的秘诀。一到店里,就看到叔叔、阿姨们在忙碌着。

首先,我来到药房,听阿姨告诉我“配药是最辛苦的,药必须称多次,1纳克都不能相差,必须精确、精确再精确。”药房叔叔还教我们包中药。我还认识了许多中药,有罗汉果、金银花......。罗汉果、金银花是去火,润喉的,天热上火了,泡一杯喝喝,你会感觉你的咽喉,润润的。

接着我们来到熬药房,叔叔给我们讲了熬药的小常识。熬中药刚开始一般用大火煮,煮沸后用小火。要细火慢慢熬,煎熬大约40分左右。

最后,就是我最期待的促进身高小秘诀。朱医生问:“有哪位小朋友先来体验吗?”我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没有一个愿意先尝试的,我心里也有点害怕、紧张,会痛不?这时,朱医生就选了离他最近的'一位小朋友,朱医生一边做示范,一边给我们讲解“第一、在脚底板,大拇指按住脚底板下的一根筋,轻轻按摩;第二、在膝盖,大拇指按住膝盖骨骼处的凹的地方一根筋,来回按摩;第三、在头顶,大拇指按住头顶中央慢慢活动,这三点都是促进增高的方法。”这时,“咯咯咯咯”,像是乐曲响起来了,大家都朝一个方向看,哦!原来是小朋友体验者怕痒,发出的笑声,顿时整个房间充满了笑声。

今天了解中医文化真有趣,让我学到了许多中医知识,体验了配制中药,认识了中草药及用处,学会了促进长身高的方法。小朋友们你们一定要记住朱医生说的促进长身高的三个方法,让爸爸妈妈帮我们按摩快快长高哦!

中医作文 篇1

周六下午,我和小记者们去了允和国医馆的中医系列课堂,去探寻中医药的奥妙。

来到国医馆,两旁的一个个小抽屉首先吸引了我的注意,原来里面装着各种不同的中草药,而中间长长的桌子上已经摆上了好多我完全不认识的药材。穿白大褂的医生开始给我们介绍起来,他说中医中药文化博大精深,中药材既有神奇性又具有普遍性,深山老林,公园小区比比皆是,随处可见。在我们身旁的中药也有很多,就像薏米、山楂,陈皮、山药等,它们都是中药。

对于面前摆着的很多药材,老师让我们转着圈来拿一种药材尝一尝它的味道。我尝的第一种药材,黑溜溜的,像一个梅子,我拿了一个塞到嘴里,酸得我牙齿直打颤。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叫乌梅,具有收敛、安蛔的作用。第二种药材,它细细的,黄黄的,小小的,老师只给我们掰了一点点,我舔了一口,舌头都感觉到苦得发麻,老师告诉我们,这个叫黄连,它是用来泻热泻火的。第三种是甘草,就像一个个迷你版的小树桩,一口咬下去,干干的甜甜的,它是用来补气、和中缓急的。第四种长得细细的像草根,尝起来却是辣辣的,它叫细辛,它可以散寒行温。还有牡蛎,味道咸咸的,它的作用是可以软坚安神入肾。最后我还品尝了一种五味杂陈的中药,它长得跟乌梅很像,可是外面味道酸酸的,甜甜的,咬开它里面的籽以后,却又辣又苦又咸,这种具有“丰富”味道的药材就是五味子。其实中药一直都有“五味”之说,也就是“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这是对五味最早的概括。

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中医的针灸,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知道针灸是把毫针刺入患者身体某一穴位,或者把燃着的艾绒按一定穴位熏灼皮肤,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我看到那个针很细,针头是不锈钢的,针身很粗,以便于人用手拿捏操作。

最后我们还做了香包,在一个小布兜里我们装上了辛夷、冰片等中药材,它散发着特殊的味道,可以用来防治鼻炎。我把它交给爸爸,希望对他有帮助!

这次的中医课堂,老师带着我们对中医、中药、经络穴位和药食同源多方面来探寻中医药文化,让我对中医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凝结,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希望我们这一代能将中医药文化继续传承与弘扬下去。

中医作文 篇2

正是由于历史的洗礼,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最终诞生了华夏女儿的独一无二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说的那个歌星的经历,正是由于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观念的更新形成的。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现如今,知道重阳节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感恩节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情人节的人越来越多,可知道七夕节的人越来越少了。对于我们先辈留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我们中的许多人都几乎全都置于脑后了,这难道不是一种崇洋媚外吗?这难道是我们口口声声说到的责任感吗?然而,我们身边其实有许多人在为我们做榜样,他们能坚守自己的信念,鼓励人们学习继承优秀传统文化,著名学者马寅初不就是吗?他积极提倡我们青少年应当多多学习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虽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们传统的中化文化不能丢!因此,我们是否想过,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否会被他国文化所取代?这个答案须靠我们用行动来回答。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继续发展的基石,是我们共同保护,共同继承的使命。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我们坚定信念,共创美好未来!忆往昔,若不是司马迁的沥尽心血,怎会有《史记》的鸿篇警后人,若不是李时珍的跋山涉水,怎会有《本草纲目》的福祉遗万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会有《石头记》的哀婉催人泪?看今昔,是谁苦心钻研十余载,终使两星成?是谁奋斗十八年,终抱金牌归?是钱学森!是申雪与赵宏博。他们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的坚定,他们是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于继承和传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们能够这般坚定,这般执着。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点亮一片星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如一片绿叶,但能点缀整个春天;传统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虽若驾一叶扁舟,但仍能惊动一片大海。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生命的支撑,成功的基石。

中医作文 篇3

同学们,你们听过中医三字经吗?你们感受过脉搏跳动时的喜悦吗?现在,就让我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瑞春堂中医门诊,体会中医的无限乐趣,探索神秘、奇妙的中医文化吧!

6月29日上午,我随着福建小记者团来到了澳门路瑞春堂中医门诊二楼大厅,环境整洁亮堂,带着点古朴,闻着丝丝草药的气息,让人心旷神怡。张梅冰馆长为我们详细讲解了《中医三字经》:“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中医三字经以简明歌诀形式描述了中医的起源,发展,其中还有许多的经典医籍和深奥的医理。

我最感兴趣是中医的四诊:望、闻、问、切。望诊,指看气色,是对病人的神、色、形、态、舌象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测知内脏的病变。闻诊,指听声息,包括听声音和嗅气味两个方面,主要是听患者语言气息的高低、强弱、清浊、缓急等变化、经分析病情的虚实寒热。问诊,指询问症状,是通过询问患者或其陪诊者,以了解病情,有关疾病发生的时间、原因、经过、既往病史、患者的病情所在。切诊,指摸脉象,包括脉诊和按诊两部分,是医者运用指端触觉,在病者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我迫不及待地先为自已诊了诊脉,用右手指搭在左手脉搏上,咦,不跳?难道我的脉搏出了问题?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去问老师。老师笑了笑,解释说:“不对,你搭错地方了,把脉是要搭在寸口上,即从大拇指根往下到手腕最有肉肉的地方哦。”我按老师说的试了试,呀,咚咚咚……是脉搏在敲击手指,多么美妙!多么动听!这是生命的声音,属于我自己的声音!我看着时间数了数,15秒22下,老师说乘以四就是一分钟的脉搏数,我的脉搏是一分钟88下,我兴奋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妈妈,妈妈鼓励我,让我再接再厉。学会了脉诊,我们六个人组成一组进行了互助互诊,把脉、听心跳、测血压、量体温……我们仿佛和中医融入到了一起,成为了真正的小医师。

这次的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也让我对中国的传统医学有了更深的了解,对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中医知识,把我国的中医文化发扬光大!

中医作文 篇4

立秋之后,可以多吃花生,对于养生保健来说,大有好处。特别有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可生吃花生,每次20克,可以温胃散寒。

花生既然被称作人参果,自然有它的原因了,一是花生性补,病后体弱、手术病人恢复期、以及妇女孕期产后,都可以每次少量食用生花生。

上次因为在介绍食补药粥的时候,重点介绍过红豆,所以有好几个博友说,我们也看到很多老中医推荐秋冬多吃红豆的,但不知为什么要秋冬多吃红豆?

奶奶说,这样说吧,红豆一年四季可吃,并非一定秋冬才吃,但因为秋天是新红豆大上市的时候,而且秋冬人体更适宜进补,所以才鼓励大家多在秋冬吃红豆的。但吃红豆也不是天天吃,也不是吃得非常多才好,可以每天一小碗儿或是隔两天吃一小碗儿。可熬薏米红豆粥(不需要放米一起煮,放米反而没有袪湿的效果了),红枣红豆粥,也可单熬红豆粥来吃,都很好。

红豆的好处很多,我只说几点吧。红豆可强心强肾,是消除水肿的良药,尤其是老人和妇女,水肿的不在少数,所以常吃红豆消水肿最好。具体说来,秋冬多吃红豆胜大补,一是健脾胃,脾为后天之本,是营养供给的重要器官,大意不得,跟肾一样地重要。脾胃好,人体的吸收就好,红豆有明显的健脾功效。二是补血养心,李时珍曾将红豆称作‘心之谷’,强调了红豆养心功效,红豆既能清心火,更能补心血,心喜红。现代研究证实,红豆可以降血脂,降血压,改善心脏活动功能,其富含铁质,能行气补血,非常有利于心血管病人和妇女常常服用。我们家就长年时不时地吃些红豆粥,就是这个原因。

三是袪湿清热,无论是湿还是热,都容易使人生病体虚,体弱多病之人多有内湿,湿重者最易上火,大便稀,常腹泻,常常腹部寒凉或是隐隐作痛。体内有热之人,常会烦燥失眠,暴发高血压,牙痛上火,生青春痘。而红豆既清虚热,又袪体湿。是食补中的良品。

四是刚才所说,红豆可消水肿,补肾利尿。红豆中除了含有丰富的钾之外,其外皮中所含的皂角苷也有很强的'利尿作用,能很好地改善脚气病和因肾功能衰退而引起的水肿。红豆里所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铁质,还有蛋白质、活性糖类,钙、磷、尼克酸等成分,都对人体十分有益。所以,红豆生南国,劝人多吃它。

中医作文 篇5

我叫刘宇浩,今年10岁,一个又帅又可爱的小男孩。别看我小,我对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中医却情有独钟,我立志要做中医的守护神。

第一次领略中医的神奇是几年前的一个下午。那天上课时,我突然觉得有千万只蚂蚁在咬我的脚,痒得我直跺脚,连老师讲课都没心思听。回到家里我迫不及待地脱下波鞋一看,发现脚丫之间有许多透明的小水泡,就是它在作怪。我连忙去问爸爸,爸爸说:“这是烂脚丫,也就是‘香港脚’,是由真菌滋生引起的。不怕,老爸有根治它的绝招。”爸爸拿出一瓶“喷脚王”往脚丫一喷,一阵凉凉的感觉过后,脚丫就不痒了。过了三天,患处就结痂了,再过一星期就痊愈了。我对这神奇的药水很好奇,拿起包装盒仔细一看,原来这药水是由中药治成的。药水的主要成份是:水杨酸、樟脑、狼毒等。优点有:1。对鞋袜、衣物无污染。2。对烂脚丫、皮肤溃烂无刺激。这么好的疗效,正是中国草药的神奇之处。

还有一次,外婆在家拖地板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伤了腰,痛得直不起身来。妈妈及时带外婆去看中医,只见医生竟用几根小小的银针扎腰部的经脉,看见一旁的我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医生告诉我,针灸可以医好许多西医治不好的疑难杂症,甚至还可以让长期瘫痪的病人重新站起来,连许多外国人都长途跋涉来到中国求医。听了他的话我还是半信半疑,直到外婆很快康复我才相信了他的话。

妈妈还告诉我,从小到大我特怕打针。平时妈妈都会煲凉茶给我喝,如果偶尔生病了,妈妈爸爸就会煲中药给我喝。中药没副作用,在中药的保驾护航中,我健康地成长着!

中医这么厉害,我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经常从网上、书上去了解中国医术,我认识了李时珍、华佗,懂得了许多益生之道,搜集了许多养生之方。我立志长大当一位医生,把中国医术发扬光大,使中医成为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们健康的守护神。

中医作文 篇6

看着面前圣洁的医院,我满怀敬意走了进去,开启了今天的奇妙旅行——中医之旅。

我们排成两队,跟随医生走进了中医院的中医药房,参观了那儿的仓库。仓库里一包包药材静静的躺在柜子里,就像可爱的婴孩在母亲的怀抱中睡熟了,不吵也不闹。医生拿起一包药材让我们猜猜是什么。我毫无底气的说了一句:“鱼腥草吗?”我看到他摇了摇头,又有好多人说出自己的答案,都被医生否定了,最后他终于说出了答案,这是一包荷叶。我惊呆了,荷叶居然是药材呢!

参观完这个仓库,我们来到了中医师“战斗前线”——药房正厅。

在这个地方我获得了很多知识:车前草,刺猬皮,人中黄等都是药材,这可都是我先前所不知道的。我们还在医生的指导下体验了包药,一人拿一张纸就开始了。医生拿了一抽屉黄芪,让我们一人抓一把,然后就详细教我们怎样包药了。大家包完药全都受到医生的表扬,一个个脸上都满是笑容。

走出药房我们要跟随医生去煎药房,从负责人口中得知,他们之前煎药都是用非常小的热水壶,一壶一壶的煎,煎好一壶后就骑着自行车飞一般的到有关单位密封,又马不停蹄的回到煎药房,因为里面还煎着药。现在煎药都用专业的机器,药会自动密封,和以前比实在是轻松很多。

我们留在那儿看了一轮药材变成汤汁的过程,发现药煎出来时,药渣比药汁要多的多,看起来也很重,可见煎药的难处多多。

我们又去了针灸推拿康复科,一位正在进行康复训练的慈祥的老爷爷看见我们的到来,微笑着向我们挥了挥手,我们也朝他挥了挥手。参观完这儿,我们就去了六楼会议室,听老院长胡云英的演讲。

老院长给了我们介绍了很多知识,我只记得她说看病要望、闻、问、切,病通常分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我还从中得知她今年已八十岁高龄,却依旧健朗,从医五十三年,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没有一丝一毫的怨言。

还说在她眼里真正的好医生必须要有医德,诚心诚意为病人服务,懂得大医精诚。

有小记者问:“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吗?”胡院长说:“中医是中国自己的医学,他讲的是身体,而西医是西方的,一些是从外国流进中国的,需要经过化验、体检等好多程序才行。”

“咔嚓”,时间在此定格,中医之旅在一张照片中结束了。

中医作文 篇7

萧索的风兀自地吹着,路上没多少树叶,风吹过,那残余的叶子飞起又落下,落下又飞起。

父亲是一名中医师。我喜欢陈旧古朴的药店,三百多味中草药就那么安静地躺在药箱里,棕红色的木柜似乎蕴含着天地的精华。不知何时起,寂静的药店里出现了父亲忙碌的身影。天冷,他吃过饭,休息一会儿,就抄起一件大衣披在身上,下楼,往昏暗的街上走去。几日总是如此。我俯在窗边,望着父亲转入空楼的拐角处消失,夜深了,又见着他带着轻轻的笑意回来。我问他何事之乐,他却道“小事,帮帮人而已”诸如此类的话。这样,我心里又浮现出了许多疑团。

最终忍不住,跟着父亲到了药店。拉着的窗帘“咯哒咯哒”地被收上去,“停业中”的牌子被父亲取下,阳光又一次倾泻而下。沉暗在药箱里的中草药,此时散发着亮的光泽。父亲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抄起了药方。陈皮、白芍、杏仁、石膏……完成后,他走到药柜旁边,拿来量秤,抓起药来绝不有一丝拖泥带水,不过一盏茶功夫就把药分类好了。如此的,气定神闲、胸有成竹。而后,他又从药箱中倒出百来克陈皮,铺散在地上,太阳的金光将它们包裹住,散发着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有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灵气。几道工序过后,父亲便将药材倒入煎锅中,沸腾的水发出“咕咕”的响声。一个多时辰后,他又将中药液缓缓倒出,开始装制、打包、分类,再把中药渣处理掉。

几天后,我坐在沙发上,听见父亲的手机提示音不停地响,好奇的我将它从桌上拿起,点开了他的朋友圈。先是一惊,然后心底涌起一股久违的感动。我发现,他的好多友人在他的手机里留言“医生,你这养生中药真不错”“辛苦了,医生”……或许,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举手之劳,会收到如此多人称赞。他的力量,温暖了身边如此多人。

从医多年,父亲从无抱怨过工作的辛苦,即便眼角的皱纹与淡淡的黑眼圈让我们替他心疼,但他似乎乐此不疲。这也让他的灵魂伴随着一种清新隽永的气质。

中草药就是这样,它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用途和功效而鲜为人知,更是因为它伴有自然的灵气。我想,这跟父亲多么相似啊!

风停了,东方的太阳却迟迟没有升起。可是角落里,不知何时抽出了一抹嫩绿,在这昏暗的世界里显得异常耀眼,光彩夺目。

中医作文 篇8

爸爸是中医,我对爸爸的职业非常感兴趣,所以我就有很多关于中医的问题,比如,中医是什么?中医和西医有什么区别?中医是怎样治病的……这些问题爸爸都一一解答,可是我的问题是无穷尽的,所以他就给我买了一本书叫《漫画中医》。

这本书也刚好是在我幼儿园开学的第一天他送我的,所以也被当作是开学礼物,这本书的作者是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这本书有一整套全六册,只不过那时还小就没买这么多,只买了其中一本,那上面有一个我看不懂的字“壹”,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大写的“一”。封面上有“漫画中医”四个繁体字,底下还有一幅画,画着一个小药童穿着小肚兜,跟着一个长胡子老中医学习医术,这个小药童,大眼睛小嘴巴,长得好可爱呀!除了这幅画和书名,其它都是米白色的。

说到中医你们肯定会觉得很枯燥,很无趣,但是这套书融合了漫画的幽默元素,用鲜活生动的漫画来讲述中医的精湛深邃,化深奥晦涩为浅显易懂,变生硬解释为生动演绎。爸爸和《漫画中医》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幼儿园生活。一幅幅可爱又形象的漫画,加上爸爸的讲解,我明白了中医是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性、病位。还有中医的整体观,以及何为阴阳,何为五行……爸爸还特意做了五行牌,让我们明白五行的相生相克。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如何更健康地生活。所以我向大家推荐《漫画中医》,希望可以让更多人感受中医、学习中医的余韵之中,品味生活的愉悦和阅读的快乐,将这古老而深邃的中医文化散播到每个人的心田。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我都舍不得借给别人,但当我得知我好朋友的梦想也是成为中医时,我就将我最心爱的《漫画中医》送给他,那样我们以后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就可以并肩携手,共同进步。爸爸又重新给我买了一整套《漫画中医》,他要用这套书解开我心中所有的中医知识之疑惑,在这套书中我了解了经络穴位,辨认体质的方法,认识了中药材的药性和用处,还有养生方法以及关于古代名医的治病故事等等。

看到我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去看看这本书呢?

中医作文 篇9

今天重温了一遍金曾豪先生的《蓝调江南》,很喜欢老先生的文风,那种缓缓流淌的感觉,像极了苏州常熟人出生的他,身上独有的那种柔美与平和。

金先生在《蓝调江南》中这样写道:“如今,那些包装花哨的药品占据了药店的门面橱窗,古色古香的药店难以看到了……我想没错,城市应至少保留一座古风习习,儒雅彬彬的中医药店,就当是保护一座文物吧。当一个人觉得情感粗糙时,他可以去那里坐坐,那里有氤氲的药香,更有一种滋润心肺,抚慰

从小的我就喜欢生病,或者这句话说的并不是很恰当——应该说是生病喜欢缠着我,常常是隔几天就去医院一趟。那个时候的自己,最怕的就是吃药,无论是胶囊还是药片,每每吃起来,总有一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的感觉。

但尽管如此,却一点儿也不排斥中医。那时候中医的老伯伯是很好的,丝毫没有现在医院的医生对待病人的那种粗暴和不耐烦,“医家坐诊亲切,谨慎,乐观,善解人意。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儒雅风度,这和中医店的情调是相一致的。”

每当妈妈和医师去抓药,我变一个人病殃殃地坐在一旁。那时记得最清楚的是一个漂亮的大姐姐,听说他是这家医药店主人的女儿,中考结束,闲赋在家,便来到她父亲的店里帮忙。姐姐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并亲切地拉我去玩。

这家医药店并没有像金曾豪老先生描写的那样,有一片独特的小菜园,但是药房的墙上确实贴着些许医药圣手的画像。

在之后的几年里,我的身体变得更加强壮了,也就没有必要做医店的常客儿,那家中药店却是时常在我的梦中出现。又过了几年,也不知是什么原因,我却执着地要拉着妈妈去那家医药店。但是到了那个熟悉的老地方,却发现原本古色古香的医药店却变成了水泥钢筋制成的大医院。

听别人说当初那家医药店的主人因为没什么生意就将医药店给关了,而他的女儿原本是不同意的,但因为大学的招聘书下来,也就不得不离开。听到这里,我原本仍有些许期盼的心似乎变得灰暗了。

如今,大批外来商品的进入,早就已经将原本属于我们自己的,

我想那些镌刻在我生命中的中医文化,永远会附着在我的心中。但是在如此灯火通明的夜晚里,又有多少人会记起曾经那些古老而又悠久的中华文化呢?

中医作文 篇10

中医是我国的国粹,是

今天早上,我迫不及待的拿出妈妈几天前为我购买的中药蛊、空香囊和青蒿、艾叶、丁香、茵陈四味中药,打开视频观看这节生动有趣的中医课。

做香囊,看上去非常简单,做起来可难哪。“首先,要把要将个体较大的中药材捣碎,再陆续放入个体较小的中药材,全部……”还没等妈妈全部说完,我便插嘴:“做香囊有什么难的,可别小看我!”说完,便动手做了起来,我将药材倒入药蛊,手忙脚乱地使劲锤,一会儿功夫就锤好了,我开心地把药材倒在纸上,我一看糟糕透顶!妈妈一看皱起了眉头,叹了口气道:“制作中药香囊切忌将中药捣成粉末。”妈妈看出我沮丧的表情,说完便动手起来示范给我看。“在研碎的过程中记得查看药的状态,直到大部分成残渣状为止便可以啦!”妈妈把捣碎的药材倒出来,真的跟老师做的一样耶!“哇,妈妈真棒,看一次就能做得那么好!”我一边给妈妈鼓舞一边说“这次我一定能做好,你看着!”

“儿子,我相信你可以的!”在妈妈的鼓励下,这次我十分的认真,兴致勃勃,热情高涨,不敢有丝毫马虎。我重新倒入一份药材,按照妈妈说的一步一步把中药倒入药蛊,手握药锤的力度拿捏得恰到好处,这个过程中,我还是有些紧张,在妈妈耐心的指导下,功夫不负有心人,药材都成很标准的残渣状,接着我把研碎的药材倒入准备好的无纺布内胆,然后把内胆放入漂亮的香囊里,扎好绳子,非常成功!闻着那清香中略带苦涩味道的香囊,我终于开心地咧开了嘴!

以制作香囊为载体,寓教于乐,既让我初步了解了中医知识,又学会动手实践。从这个过程中让我懂得了上课要专心,做任何事情要一步一步来,遇到困难要有耐心,不能半途而废,这样一定能把问题解决好!这香喷喷的香囊中,蕴藏着我国博大精深的中医

中医作文 篇11

健康,是宝贵的财富;健康,是人世间的平安;健康,是最大的快乐。最近,我妈妈在“中经堂”调理身体,送了一张体验券,我便决定去那里按摩一下,接触一些新的东西。

妈妈载着我到了城西银泰,到了中经堂。一进去,就是一股中药的气息。整一层楼都装修得古色古香,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令人心旷神怡。在大厅里坐了一会儿,喝了杯茶,就要开始体验了。总共有这样几个流程:先是用中经堂特有的罐拔罐、看罐相,判定我的身体情况;然后根据我的个人情况进行相应的按摩项目;最后就是让老中医给我把脉,把我需要调理的方法写在健康档案里。这可真是新奇的体验呀!我心里有点小期待。

服务员带着我七绕八绕,到了拔罐的地方。我趴在一个可以给头部透气的床上,背上排了一大堆罐,等待着接下来的安排。不一会儿,一个罐就被拿了下来。调理老师一边一个个的拔掉罐子,一边对罐相说出我身体的状况。我瞪大了眼睛,对这准确的分析感到十分钦佩。

接下来,就要开始按摩了,绕来绕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个房间都有命名,有趣的是这些名字都是人体上的各个穴位名。我被带到一个房间里去,换上了那里宽松的按摩服,衣服为了方便做背部按摩时解开纽扣,是让我们反着穿的。调理老师对按摩师轻声嘱咐了几句,便出去了。按摩师是一个大姐姐,她给我涂上按摩油,一边揉着肚子一边问我平时的一些身体情况,并对我做出一些建议,令我觉得很亲切。按摩完腹部和背部,按摩师就用砭石给我刮痧。时间过得飞快,按摩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到了。我的整个身体都舒服极了,非常惬意。

换好衣服,出了小房间,我又回到大厅里。肚子有些饿了,服务员便端来一碗粥和一碟菜让我吃。我不禁感慨这里服务的周到。吃饱喝足,我就马不停蹄地去把脉了。进了房间里,老中医微笑着问我平时身体有哪里不适,并在健康档案里及时做了记录。他还给我两只手都把了把脉,微微点头,又记上了几笔。不过一会,健康档案就被老中医的字迹填得满满的。我临走时看了看老中医,发现六十多岁的医生容貌依然显得很年轻,面色红润,头发也都是黑的,手搭上来给我把脉时,看起来更是健康。要说他有四十多岁都行。中医真是神秘又神奇啊!

一上午的“中经堂”之旅结束了,我接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视野也开阔了许多。今天的体验已经画上了一个句号,但是我对中医的探索之旅还十分的漫长,需要自己慢慢摸索、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