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道德名言
1、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3、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管子形势解》
6、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7、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8、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9、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0、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11、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2、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4、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石成金《传家宝·俗谚牧民》
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7、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18、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19、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石成金《传家宝·绅瑜》
2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气歌》
23、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徐干《中论·赏罚》
2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6、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老残游记》
2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车儿,小车无车兀,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2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30、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3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32、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34、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3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6、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刘向《说苑·正理》
3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38、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39、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40、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li)。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41、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4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43、君子和而不流。(流:盲从)——《礼记·中庸》
44、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4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第十九章
4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4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49、衡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淮南子·主术训》
50、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51、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5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3、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淮南子·修务训》
54、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则政治黑暗。
55、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56、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第九章
5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58、奉公如法则上下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9、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60、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6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6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6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64、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65、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6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在圣人治理的时代,天下是公有的。
67、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8、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
69、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70、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桓宽《盐铁论·地广》
71、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72、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73、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名言名句
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文: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文: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文: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文: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文: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文: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译文: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译文: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
9.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译文: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10.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译文: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
社会道德的名言警句1
1、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2、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智之不博。——张衡
5、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李白
6、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7、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培根
8、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郭沫若
9、害羞是畏惧或害怕羞辱的情绪,这种情绪可以阻止人不去犯某些卑鄙的行为。——斯宾诺莎
10、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德谟克利特
11、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2、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罗曼·罗兰
13、理智要比心灵为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尔基
14、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不是由文字。——夸美纽斯
15、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6、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列夫·托尔斯泰
17、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18、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19、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20、让我们把不名誉作为刑罚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鸠
21、对于事实问题的健全的'判断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础。——夸美纽斯
22、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23、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社会道德的名言警句2
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bai表表现出来而仍感满足的人。——帕拉图
2、只有那不论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一心要做出高贵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崇的人。——乔叟
3、支配和统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专制政府中是永远高举着的君主的铁拳,但是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孟德斯鸠
4、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评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德行的人。——狄德罗
5、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6、优良的品性是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性的是良好的教养。——洛克
7、 道德能帮助人类社会升到更高的水平,使人类社会摆脱劳动剥削制。——列宁
8、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9、意志来自道德感和自身利益这两个因素。——林肯
10、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这是最宝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逊;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穷。——加尔多斯
11、 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苏霍姆林斯基
12、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
13、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博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鲁迅
14、我所谓共和国里的美德,是指爱祖国也就是爱平等而言。这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种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鸠
15、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赫尔巴特
16、问心的道德胜于问理的道德,所以情感的生活胜于理智的生活。——朱光潜
17、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培根
18、顺境的美德是节制,逆境的美德是坚忍,这后一种是较为伟大的德行。——培根
19、谁能从道德败坏的地方脱出来,还保持洁白,便是有了最伟大的功德。——显克微支
20、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洁净的。——契诃夫
21、人类最大的幸福就在于每天能谈谈道德方面的事情。无灵魂的生活就失去了人的生活价值。——苏格拉底
22、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23、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岂不见多少人在钱财上一贫如洗,但在美德上却是富豪呢?——达·芬奇
24、那些立身扬名出类拔萃的,他们凭借的力量是德行,而这也正是我的力量。——贝多芬
25、名誉和美德是心灵的装饰,要没有它,那肉体虽然真美,也不应该认为美。——塞万提斯
26、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培根
27、美德大多存在于良好的习惯之中。——佩利
28、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苏霍姆林斯基
29、良心是一种根据道德准则来判断自己的本能,它不只是一种能力;它是一种本能。——康德
30、良好的品德是由对坏倾向作顽强斗争培养出来的。——德克斯特
31、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32、精神上的道德力量发挥了它的潜能,举起了它的旗帜,于是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正义感在现实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尔
33、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席勒
34、高雅的品味,崇高的道德标准,向社会大众负责及不施压力威胁的态度——这些事让你终有所获。——李奥贝纳
35、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谁要是没有强烈的志向,也就不能够热烈地把这个志向体现于事业中——凯洛夫
36、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亚里士多德
37、对于道德的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西塞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