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2、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杨雄
3、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4、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5、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6、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7、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8、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9、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寒山
10、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11、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12、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13、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14、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15、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16、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17、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18、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巴尔扎克
19、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20、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富克兰林
21、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22、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23、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 歌德
24、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 黑格尔
25、峣峣者缺,皎皎者易污。《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
26、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27、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王守仁
28、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爱默生
29、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30、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
31、劳谦虚己,则附之者众;骄慢倨傲,则去之者多。葛洪
32、圣人不是如同蘑菇,经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的。也不是可以经一班门徒或和一系一派一党的人,于短促的'时间所能捧起来的。圣人纵有超凡脱俗的个性,有出众超群的天才,有勤勉刻苦的修养,有博古通今的学识,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与精神。又须一些志同道合的信徒的辅佐与继成之力。 老宣
33、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茅盾
34、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35、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培根、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爱默生
36、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 培根
37、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38、卑己而尊人是不好的,尊己而卑人也是不好的。徐特立
39、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40、身不修则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盖寡矣,而况于天下乎。武则天
41、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42、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43、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杨雄
44、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45、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46、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47、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48、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49、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50、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寒山
51、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52、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53、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54、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55、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56、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57、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58、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59、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巴尔扎克
60、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61、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富克兰林
62、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63、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1.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
2.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
(池田大作)
3.知贤,智也;推贤,仁也;引贤,义也。有此三者,又何加焉? (韩婴)
4.有了一些小成绩就不求上进,这完全不符合我的性格。攀登上一个阶梯,这固然很好,只要还有力气,那就意味着必须再继续前进一步。
(安徒生)
5.居上位而不骄,居下位而不忧。
(书摘)
6.谁遇到缺德事不立即感到厌恶,遇到美事不立即感到喜悦,谁就没有道德感,这样的人就没有良心。谁做了缺德事而只害怕被判刑,不由于自己行为不轨而责备自己,而是由于想到痛苦的后果才胆战心惊,这种人也没有良心,而只有良心的表面罢了。但是,谁能够意识到行为本身的缺德程度,而不考虑后果如何,却是有良心的。
(康德)
7.伟大的人是决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卢梭)
8.不求有天使和牛马的懿德,只求有人的良心。
(蒙田)
9.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
(休谟)
10.好誉者,常谤人;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彭汝让)
1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魏徵)
12.有的儿女使我们感到此生不虚,有的儿女为我们留下了终身遗憾。
(纪伯伦)
13.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
(培根)
14.君子笃于义而薄于利,敏于事而慎于言。
(陆贾)
15.嫉妒的人常自寻烦恼,这是他自己的敌人。
(德谟克利特)
16.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佛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之砥石。
((明)洪应明)
17.道德方面的伟大,就在于对朋友始终不渝的爱,对敌人不可磨灭的恨。
(莱辛)
18.习惯是一种最糟糕的痼疾,因为它使人们接受任何的不幸,任何的痛苦,任何的死亡。出于习惯,人们可以与自己憎恶的人生活在一起,学会戴镣铐,忍受不公正和痛苦,以至对痛苦、孤独以及其他一切都逆来顺受。习惯是一剂最无情的毒药,因为它慢慢地,不声不响地潜入到我们的机体,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当我们发现它时,机体的每个细胞都已与它相适应,每一个动作都受它的制约,已经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治愈。
(奥里亚娜·法拉奇)
19.有些人因为贪婪 ,想得更多的东西,却把现在所有的也失掉了。
(伊索)
20.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
21.德行使心灵明晰,使人不仅更易了解德行,而且也更易了解科学的真理。
(罗吉尔·培根)
22.一个高尚的人,如果有一个像他自己一样的儿子,其乐一定不亚于他自己生命的延续。
(斯梯尔)
23.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
24.那些博得了自己子女的热爱和尊敬的父亲和母亲是非常幸福的。
(伊林娜)
25.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
(欧里庇得斯)
26.卑微的人辩解自己的过失,勇敢的人必定把自己的过失公诸于世。
(米列)
27.讲真话有人不喜欢,但还是要讲。
(周扬)
28.无论你怎样地愤怒,却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培根)
29.不以所长者病人,不以所能者傲人。
((宋)赵谦)
30.交谈时的含蓄和得体,比口若悬河更可贵。
(培根)
31.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萨迪 )
32.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
(车尔尼雪夫斯基)
33.不慎其前,而悔其后,虽悔无及矣。
((汉)刘向)
34.行善必须努力,然而,掏恶更须努力。
(列夫·托尔斯泰)
35.欺人亦是自欺,此又是自欺之甚者。
(朱熹)
36.惟一真正的责任,就是走向你自己的潜力,走向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觉知,然后按照这样来行动。
(佚名)
37.廉外则可以大任,少欲则能临其众。
((战国)韩非)
38.我不能说我不珍重这些荣誉,并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不过我却从来不曾为追求这些荣誉而工作。
(法拉第)
39.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
(歌德)
40.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生存而更加美好。
(茨巴尔)
41.假如有人出卖生命水,要别人以人格作代价,聪明人决不肯买;因为耻辱地活着不如光荣地死去。
(萨迪)
42.人是永远不知足的。……这正是人类所具备的最伟大的才能之一,正是这种才能使人比那些对自己已有的东西而感到满足的动物优越。
(斯坦贝克)
43.黄昏,你把清晨驱散的一切收集回来;羊群归棚,孩子回到母亲身边。
(萨福)
44.老老实实最能打动人心。
(莎士比亚)
45.不受非分之赐,则廉耻立。
((宋)司马光)
46.“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
(吕坤)
47.没有顽强的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48.爱劳动是共产主义道德主要成分之一。但只有在工人阶级获得胜利以后,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劳动,才不会是沉重而可耻的负担,而成为荣誉和英勇的事业。
(加里宁)
49.只有坚强的人才谦虚。
(赫尔岑)
50.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李白)
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2、慈孝之心,人皆有之。——苏辙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5、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
8、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9、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
10、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11、大义灭亲。——《左传·隐公四年》
1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1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4、知而好问者圣倾,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1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1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21、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23、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24、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
2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
2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2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29、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
30、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3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3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33、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
34、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3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6、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3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3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
40、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
4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42、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43、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
4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4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4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7、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48、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49、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5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5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52、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5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5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5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56、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5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
58、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
59、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6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61、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62、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泛论训》
63、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6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65、日新之谓盛德。——《周易·系辞上》
66、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6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69、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7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