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领导干部人生格言 正文

领导干部人生格言

时间:2024-10-01 09:36:43

一、从政格言

【原典】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原典】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原典】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

【注译】布衣:平民百姓;绳:规矩。全句译意为:百姓人臣行事,行为规矩,洁白清廉,则愈穷愈荣耀。

【解读】为官不以权谋私,不侵占百姓利益,两袖清风,这种穷是愈穷愈能显示其公正廉洁,所以愈穷愈荣耀。相反,身居官位而以权谋私,

【原典】有实必有名,虚誉暴集,则毁言随至矣。——宋陈襄

【注译】有了确实的功绩必然就会有好的名声,当不实荣誉大量降临时,诋毁言论也会随之而来。

【解读】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靠“吹”出来的政绩,必定“毁言随至”。这是因为,不干实事,只图“虚誉”,对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惠。对老百姓毫无实惠的“虚誉”,怎能不引来“毁言”呢?

【原典】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春秋《管子八观》

【注译】贿赂财货风行于国内,法律政令就坏在官府;请托办事之风在上面通行,结党营私之事就在下面泛滥。

【解读】管子的《八观》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从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就可知道这个国家的治乱和风尚。“货财行于国”和“请谒得于上”是败坏法令、结党营私的根源,也是导致官场腐败、国家败亡的祸根。这一点,管子在《八观》中就明确指出:“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不无警示意义。

【原典】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注译】从前,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首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大公无私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因为大公无私而得到的。

【解读】吕不韦的这个结论,是从历史的

【原典】大抵宪长得人,则司官不敢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一般说来,如果监察官员廉洁自守,则执行官员不敢放纵;执行官员不敢放纵,则书吏不敢放纵。

【解读】“欲影正者端其形”。肩负“风宪”的监察官员在端正官风、政风和民风中起到表率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历朝历代,由于各种原因,监察官员顶不住权力、金钱、女色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并非鲜见,这对在职官员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担负监察职责的官员一定要自重、自省、自律。

【原典】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列传》

【注释】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

【解读】汉景帝在位期间,公孙诡、羊胜图谋不轨,游说梁孝王(汉景帝母弟),并派人行刺朝廷谋臣。事情败露后,汉景帝下令搜捕公孙诡、羊胜。由于这两人藏匿在梁孝王家,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去规劝梁孝王交出公孙诡、羊胜两人。梁孝王听了韩安国“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的一番话后,交出了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的“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虽有其历史背景,但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天还是不失其借鉴意义。

二、修身格言

【原典】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原典】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原典】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原典】礼义,治人之大法。——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原典】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原典】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原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1)预防职务犯罪,需要您的参与。

(2)头顶国徽,对国家负责尽职尽责;肩扛红盾,为人民服务自警自励。

(3)工商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4)树若正直,能参天成伟材;人若正直,可明理识大局。——杨明干

(5)欲虽不可去,求应有所节。

(6)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7)理想信念不动摇,拒腐防变根扎牢。

(8)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始能正气凛然。

(9)不勤,无以成就事业;

(10)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11)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12)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把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剑。

(13)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14)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15)严格自律出廉政,服务创新谋发展。

(16)欲多则心散,心散则意衰。——王文秀

(17)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18)廉洁乃干部之魂,勤政是公仆之本。

(19)一心为公是政理,贪权谋私有祸根。

(20)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21)纵贪欲如落水,不用吹灰之力,终成灭顶之灾;保清廉似上山,定需步步用

(22)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常思百姓冷暖。

(23)人心如秤,称量谁轻谁重;民—意似镜,照出孰贪孰廉。——罗文萍

(24)索贿受贿,贪赃枉法,只是一时的风光,但他的代价却是一生牢狱生涯。

(25)不怕法律无情,就怕自身不清。

(26)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27)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28)廉洁,公务员的护身符。

(29)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惩治预防查处齐抓。

(30)绊人的脚不在高,腐—败的事不在校——赵凡玉

(31)坚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廉洁从政;教育和惩戒腐败违纪行为利国为民。

(32)廉洁自守能提升生命价值,放纵私欲是自毁锦绣人生。

(33)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34)镜不蒙尘可照人,人无贪贿可正气。——刘博

(35)力,方能攀上巅峰。

(36)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贾兴宏

(37)管好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想;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吃;管好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拿;管好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杨静春

(38)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39)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40)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廉其政。

(41)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王仲敏

(42)奢欲贪俭生廉。

(43)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44)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创反腐倡廉新局面。

(45)仰不愧天,俯不愧地,内不愧心。

(46)乐自清中出,烦从贪里来。——宁莉

(47)做事当以勤为先,为官当以廉为鉴。——刘霞

(48)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49)为官以廉为先,从政以勤为本。

(50)清廉是进步的阶梯,腐败是灭亡的快车。

(51)廉洁自律绷紧弦,拒腐防变勿思贪。

(52)一言一行不忘公仆形象,一举一动长思百姓冷暖。——刘静

(53)言行端正,堂堂正正为人师表;洁身自好,坦坦荡荡哺育桃李。——张秀东

(54)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

(55)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李晓燕

(56)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57)让廉洁铭刻人生,把清白留在人间。——齐润芳

(58)廉树威贪失信,廉兴国贪失家。

(59)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程军

(60)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61)修身养性心如玉,纵欲贪色形成魔。

(62)勤以为民,廉以养德,淡以明志,静以修身。

(63)依法惩治腐败,构建和谐社会。

(64)身有正气,不言自威。

(65)水清不纳污垢,政廉不迷财色。——杨明干

(66)范公典范在,后乐而先忧。——亓玉杰

(67)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一生平安。

(68)挡不住今天的诱—惑,将失去明天的幸福。

(69)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70)固本清源,反腐倡廉。

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 ———宋·范晔《后汉书·第五伦传》

【注译】自身不正,即使是三令五申,别人也不会听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育别人,大家就会心悦诚服,如果只用语言来空泛说教,大家就会发生争吵而无所适从。

【解读】第五伦,任东汉章帝时的司空,他对王公贵族骄奢淫逸、贪污腐化及世风日下深表忧虑。他多次上书倡导当权者廉政勤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这句话对我们今天开展反腐倡廉建设是有启发意义的。领导干部只有在廉洁从政方面率先垂范,下级才不敢作奸犯科;如果像一些人那样,“台上讲反腐,暗地搞腐败”,不仅下级不会听,而且还会带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风气。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礼义,治人之大法; ———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 ——《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 ———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注译】能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能战胜自我(自己的缺点)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解读】老子这句话,强调的重点在于“自胜者强”。一个人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严格自律,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随波逐流,这是很难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豪杰在战胜自己的对手之后,却不能战胜自己的种种欲望而最终毁败在自己的手里,教训极为深刻!

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 ——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二十五·汉纪十七·宣帝元康三年》

【注译】贤能之人,财产多了就会损害他们的意志;愚庸之人,财产多了就会增加他们的过失。

【解读】疏广及其兄疏受分别担任过汉宣帝的太子太傅、太子少傅。二人告老还乡时,宣帝赐给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给五十斤。回到家乡后,兄弟二人变卖金子,置办酒食,请亲戚朋友同享皇帝的恩赐。有人劝疏广,用这些黄金为子孙购置产业。疏广说:“我难道老糊涂了不顾及子孙了吗?我是想让子孙们在自家的土地上勤劳耕作,过普通人的生活。如果我用这些金钱为他们增加财富,只会使他们懈怠懒惰。”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论语·季氏》

【注译】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实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是有益的。同虚伪做作的人交友,同阿谀奉承的人交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解读】无论为人还是从政,都有个交友的问题。交友不可不慎重选择。孔子早就警告,友有“益友”、“损友”之分。结交“益友”,则德才日进,事业有成;结交“损友”,不但不能长进有成,而且可能狼狈为奸,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