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忧国忧民的格言警句 正文

忧国忧民的格言警句

时间:2024-11-17 06:01:56

1、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鲁迅

2、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3、宠锡从仙禁,光华出汉京。——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4、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5、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6、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7、乡国真堪恋,光阴可合轻。——白居易《洛桥寒食日作十韵》

8、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黄庭坚《虞美人宜州见梅作》

9、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李白《太原早秋》

10、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边贡《重赠吴国宾》

11、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2、春思远,谁叹赏、国香风味。——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13、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14、家国兴亡身独存,玉容还受楚王恩。——汪遵《息国》

15、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16、四牡何时入,吾君忆履声。——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17、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李颀《送陈章甫》

18、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19、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20、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21、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于谦《岳忠武王祠》

22、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3、故国梅花归梦,愁损绿罗裙。——孔夷《南浦旅怀》

24、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陈毅

25、秦城岁芳老,越国春山秀。——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26、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m空林。——郑思肖《二砺》

27、玉宇琼楼,乘鸾来去,人在清凉国。——苏轼《念奴娇中秋》

28、天子居未央,妾侍卷衣裳。——李白《秦女卷衣》

29、今宵求梦想,难到青楼上。——牛峤《菩萨蛮柳花飞处莺声急》

30、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2、汉天子,方鼎盛,四百州。——黄庭坚《水调歌头落日塞垣路》

3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4、十二阑干,故国三千里。——王庭筠《凤栖梧衰柳疏疏苔满地》

35、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赵鼎《寒食》

36、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李世民《咏兴国寺佛殿前幡》

37、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陆游《金错刀行》

38、朔南方偃革,河右暂扬旌。——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9、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40、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于鹄《题邻居》

41、忽忆周天子,驱车上玉山。——李贺《马诗二十三首其三》

42、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4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44、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简长《送僧南归》

45、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46、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7、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48、一知半解的人,多不谦虚;见多识广有本领的人,一定谦虚。——谢觉哉

49、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王建《寄旧山僧》

50、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51、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杜甫《岁晏行》

52、衔冤只合甘先死,何待花间不肯言。——汪遵《息国》

53、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黄庭坚《寄黄几复》

54、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5、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56、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朱敦儒《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

57、平生端有活国计,百不一试h九京。——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58、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陶行知

59、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堕落之源,故自觉心不可无,自贱心不可有。——邹韬奋

60、几回忆,故国莼鲈,霜前雁後。——潘希白《大有九日》

61、但梦想、一枝潇洒,黄昏斜照水。——周邦彦《花犯小石梅花》

62、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63、龙虎方交争,七国并抗衡。——张华《游侠篇》

64、望上国,山呼鳌,摇k炉香。——柳永《送征衣过韶阳》

65、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66、一去隔绝国,思归但长嗟。——李白《千里思》

67、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杜甫《为农》

6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69、东风吹落战尘沙,梦想西湖处士家。——刘因《观梅有感》

70、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李商隐《茂陵》

71、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温庭筠《过五丈原》

72、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73、梦里相思,故国王孙路。——陈子龙《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74、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曹植《怨歌行》

75、夫差旧国,香径没、徒有荒丘。——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76、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77、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倪瓒《人月圆伤心莫问前朝事》

78、闻风六郡伏,计日五戎平。——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79、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吴潜《满江红送李御带珙》

80、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曹植《杂诗南国有佳人》

81、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张耒《和端午》

82、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范云《效古诗》

1.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病起书怀》

2.寸寸山河寸寸金--清.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魏.曹植《白马篇》

4.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战国.楚.屈原《国殇》

5.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7.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宋.文天祥《扬子江》

9.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10.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

12.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宋.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13.楚虽三户能抗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宋.陆游《金错刀行》

14.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宋.郑思肖《二砺》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战国.楚.屈原《离骚》

16.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三国.曹操《蒿里行》

1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悯农》

18.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9.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2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春望》

21.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唐,聂夷中《咏田家》

2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歌》

23.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陈陶《陇西行》

24.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宋.杨万里《竹枝词》

25.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臣残阳--宋.李纲《病牛》

26.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明.于谦《咏煤炭》

●中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忧国忧民、以德化人、和谐持中等思想,对当前的素质教育有借鉴意义。 、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为了与天地斗争,中国人民从来就不肯轻易认输,总是不屈不饶地抗争。《易传》总结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永不屈从于外来的压迫。自强不息还体现为一种自立和自尊的人格特征,形成中国人讲名分、重气节的民族精神。正如孔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孟子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三谓大丈夫"。这使得人们追求一种独立完善的人格,这种美德流传下来,成为人们为国家、为民族奋争的精神

●这世界有的人殚精竭虑中忧国忧民;有人在声色犬马中歌舞升平;有人在庸庸碌碌中平平淡淡;有人在我自清高中不可一世。

●长得越大,看得书越多,了解的事情越多,就越忧国忧民。怀念无忧无虑的童年。

●沾上贫穷,这才显得普世,忧国忧民,因为富裕是自私自利的;

得贴近底层,这才有层次,有深度,因为上层是肤浅浮夸的;

最好是偏僻地区,这才有思想,因为城市是没有内涵的;

如果边缘自然就更棒了,这才能让人深思,获得内心安宁,因为社会是让人浮躁的。 ----玖月晞《他知道风从哪个方向来》

●她看了看时间,还不到三点半,季医生还有一个小时才下班。于是她又去了之前去过的那家书吧看书。

只不过这一次,看的是一本英语书。

坚持了五分钟后,她果断放弃了,那些英语考80几分的人,你们自己的母语学好了吗?你们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了解了多少?赶着架的崇洋媚外,真是……痛心疾首!

叶蓁蓁一边在心里忧国忧民,一边换了一本言情小说出来看。 ----板栗子《失忆女王》

●帝王玺

——念笑靥丶

一袭青衫絮飘散,谁人知是花木兰。

一日与乞逐相遇,叹之年少莫往昔。

赴疆杀敌随军去,忧国忧民乞心系。

帝王醉握手中器,却至沙场若儿戏。

还笑书生无缚鸡,着实懦夫人人弃。

被冠懦夫本无疑,世人不识苦心意。

一眼看穿着男衣,欲气木兰归乡矣。

不忍将士子孙离,离伤一曲影相泣。

●所以《醉翁亭记》为宋代文学开创了非常重要的文风,是因为它的一派天真。这个天真当然有它的时代背景,我想各位一定记得宋代在澶渊之盟以后有一百二十八年的和平,所以文人会觉得文以载道不太那么需要老谈政治、老谈战争、老谈军事了。他们会比较从容,没有那么大的压迫感,不觉得一拿起笔来一定要讲“先天下之忧而忧”。范仲淹还在讲这个,欧阳修就觉得干吗那么累呢。“先天下之忧而忧”,绝对是知识分子在忧国忧民的状况下,觉得这个天下没有你就完蛋了。而欧阳修觉得老百姓都过得蛮好了,这个时候他写《醉翁亭记》,也就写出了一个非常轻松的东西来。 ----蒋勋《蒋勋说宋词》

●历史上的无双公子是个极其矛盾且复杂的人,他位高权重却向慕隐逸,冷酷无情却忧国忧民,他曾亲手暗算暗杀寰宇帝,却在寰宇帝危难之时千里相送。他可以与八方军兵戎相见却在战败后下决心

迅速助英武侯攻城拔寨登基为帝……

无双公子的脾性令后世史官们抓破了脑袋也无从剖析,而在《倾乾录》中,无忧丞相戚无忧对此只写了四个字——大爱无形。 ----沧海遗墨《倾尽天下之乱世繁华》

●一名女警察,可以没有保家卫国的行动,却可以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可以没有不分昼夜的工作热情,却可以有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可以不以铁腕对抗强硬,却可以用柔风促进和谐。

●你时而如李白一样飘逸不羁,时而如杜甫一样忧国忧民,时而如王维一样空灵潇洒,时而如李贺一样壮志凌云……

你是我的唐诗。

快乐着我的快乐,忧伤着我的忧伤。 ----无欢公子《无声社区》

●2.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孔子的"诗可心怨"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打上了这种忧患意识的烙印。从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到文天祥的"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种忧患意识就是一种爱国精神,体现了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

●现在的高中生和大学生中很多人都是愤青,满腔热血,一腔忠诚,忧国忧民,愤世嫉俗,疾恶如仇。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都要从两方面看,这些人引导好了,就可以成长为奋青,引导不好就会可能沦为废青。所以对成长中的青少年要加强教育引导,多传递正能量,多教会他们客观辩证看待社会现实,不要老给学生和孩子灌输社会阴暗面,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不公正。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古老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龙日等。端午节的称谓众多,间接表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便如此。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如下说法:纪念屈原说。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他反对楚国屈辱求荣,主张连众抗秦,但遭到了楚怀王和权贵们的迫

害,被流放到穷乡僻壤。后来,秦国大军攻占了楚国的京城——郢都。62岁的屈原目睹国破家亡、民不聊生的残酷现状,在忧国忧民的'悲愤情绪中,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了。江中捕鱼的渔民们闻讯前来打捞,却总不见屈原的尸体。为了防止他的尸身被鱼虾蟹吃掉,人们便用艾叶包了糯米,投进江中。此后,人们为了表达对屈原的怀念,每到端午节,都要吃粽子、划龙舟。 ----《中国民俗一本通》

●得知己,人生快哉。

古人曰: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有谁能够忘记子期与伯牙合奏的那曲《高山流水》?又有谁忍心看到伯牙因子期之死而断琴后寂寞的背影?是啊,那个世界上惟一懂得自己的知音不在了,留着把空琴又有何用呢?

菊以渊明为知音,梅以狄翁为知己。须行即骑访名山,李太白的知音不过就是一壶浊酒,青山之间,倒骑青牛而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的知己是那“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虞灰飞烟灭”的周郎,这种穿越了时空的伟大心灵的对话,我仿佛可以听到这之中的那股巨大的失鸣声,无独有偶,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他的知己是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古代仁人志士,时空,从来都不是知音间可造成屏障的阻碍。

●早晨起来看微信,确实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皇帝批阅奏章,君临天下的幻觉。各种事情潮水般涌来, 需要迅速作出各种判断,提出各种建议,做出各种批复,做各种转发。各种忧国忧民,各种踌躇满志,各种醒世恒言,各种美容美食美方子……万物皆备于我。 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披星戴月上朝堂的皇帝梦,微信把人的这种情结激活了。据说,点赞的人的意思是:朕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