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注释】
1、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2、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3、黄花:指菊花。
4、不似:不类似,不象。
5、廖廓:空阔远大。
【翻译】
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华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作者介绍】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遗体在北京天安门水晶棺内。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伤仲永
1、作者,字,号,世称,(朝代)家,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写得很好,名句有:
《伤仲永》选自
2、对黑体字理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指: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注音)( )仲永环谒( )(注音)()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 )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 )(注音)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 )材人( )远矣。卒( )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 )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有其他原因吗?
5、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
说明了什么道理?
6、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
7、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 、
,仲永的
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
8、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几层意思?
木兰诗
1、作者(朝代) ,文章选自,这诗歌是 (朝代)
北方的一首民歌
2、对黑体字翻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户织,不闻机杼( )(注音)声,惟( )
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帖: )(注音),可汗( )大点兵( )。军书( )十二( )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注音),南市买辔( )(注音)头,北市买长鞭。旦( )辞爷娘去( ),暮( )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 )(注音)。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 )飞。朔( )(注音)气( )传金柝( )(注音),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 )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文章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意思是:
,意思是:
4、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场面的句子是:
木兰与伙伴喜剧见面的句子是:
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
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5、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7、为什么木兰不用尚书郎,反而要还故乡呢?
8、该文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吗?
这个故事有怎样的特点?你能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概括吗?
9、该文故事性很强,如果按照情节概括的话,高潮和结局部分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吗?
10、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你还知道古代其他有名的女性吗?
11、你能说说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吗?(最起码两句)
孙权劝学
1、作者,字,(朝代)家,家
2、文章选自,这是一部史,记载了从到共年的史事。
3、孙权,字 三国时 的创建者。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感叹:生子当如 ,孙权读书治国的才能可见一斑。
4、对黑体字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6、文章出了两个成语:,意思是:
,意思是:
7、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8、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9、文中的经具体是指:
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 ,作用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吕蒙学的
11、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 (用原文词语填空)
12、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同学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校园里的势利眼。请你联系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失事,谈谈你的看法。
13、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劝学的名言吗?(至少两句)
伤仲永
1、作者,字,号,世称,(朝代)家,家
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写得很好,名句有:
《伤仲永》选自
2、对黑体字理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指: ),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 )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 )(注音)( )仲永环谒( )(注音)()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 )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 )(注音)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 )于( )材人( )远矣。卒( )之为众人(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 )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 )为众人;今( )夫( )不受之天,固( )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
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还有其他原因吗?
5、最后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
说明了什么道理?
6、世隶耕说明了什么问题?
7、高尔基和爱迪生各有一句关于天才的名言,分别是: 、
,仲永的
天赋非常出色,但与这两位名人的区别是:
8、伤字的含义是什么?
它有哪几层意思?
木兰诗
1、作者(朝代) ,文章选自,这诗歌是 (朝代)
北方的一首民歌
2、对黑体字翻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户织,不闻机杼( )(注音)声,惟( )
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帖: )(注音),可汗( )大点兵( )。军书( )十二( )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注音),南市买辔( )(注音)头,北市买长鞭。旦( )辞爷娘去( ),暮( )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 )(注音)。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 )飞。朔( )(注音)气( )传金柝( )(注音),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 )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 )尚书郎。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 )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文章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意思是:
,意思是:
4、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场面的句子是:
木兰与伙伴喜剧见面的句子是:
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
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5、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7、为什么木兰不用尚书郎,反而要还故乡呢?
8、该文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吗?
这个故事有怎样的特点?你能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概括吗?
9、该文故事性很强,如果按照情节概括的话,高潮和结局部分是什么呢?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吗?
10、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你还知道古代其他有名的女性吗?
11、你能说说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吗?(最起码两句)
孙权劝学
1、作者,字,(朝代)家,家
2、文章选自,这是一部史,记载了从到共年的史事。
3、孙权,字 三国时 的创建者。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感叹:生子当如 ,孙权读书治国的才能可见一斑。
4、对黑体字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6、文章出了两个成语:,意思是:
,意思是:
7、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8、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9、文中的经具体是指:
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 ,作用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吕蒙学的
11、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 (用原文词语填空)
12、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同学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校园里的势利眼。请你联系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失事,谈谈你的看法。
13、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劝学的名言吗?(至少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