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杜牧
——用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产生的重大影响。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苏轼
——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
4.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文天祥
——与司马迁说过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道出类似的生死观,并表现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
5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汉 乐府古辞《长歌行》
6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贺知章《咏柳》
7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8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9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宋·朱熹《春日》
10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 志南和尚《绝句》
11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13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14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约客》
16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7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宋·陆游《初夏绝句》
18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9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唐·王绩《野望》
20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1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1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7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3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5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16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
1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9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罗隐)
2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2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23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