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求福成佛醒世格言 正文

求福成佛醒世格言

时间:2024-09-23 03:20:09

多宝塔碑

南阳岑勋撰

朝议郎、判尚书、武部员外郎、琅邪颜真卿书。

朝散大夫、检校尚书、都官郎中、东海徐浩题额。

粤,《妙法莲华》,诸佛之秘藏也。多宝佛塔,证经之踊现也。发明资乎十力,弘建在于四依。有禅师法号楚金,姓程,广平人也。祖、父并信著释门,庆归法胤(yìn 后代)。母高氏,久而无妊,夜梦诸佛,觉而有娠。是生龙象之征,无取熊罴之兆。诞弥厥月,炳然殊相。歧(qi)嶷(ni)绝于荤茹,髫(tiáo)龀(chèn)不为童游。道树萌牙,耸豫章之桢干;禅池畎(quǎn)浍(kuài),涵巨海之波涛。年甫七岁,居然厌俗,自誓出家。礼藏探经,《法华》在手。宿命潜悟,如识金环,总持不遗,若注瓶水。九岁落发,住西京龙兴寺,从僧箓(lù )也。进具之年,升座讲法。顿收珍藏,异穷子之疾走;直诣宝山,无化城而可息。尔后因静夜持诵,至《多宝塔品》,身心泊然,如入禅定,忽见宝塔,宛在目前,释迦分身,遍满空界。行勤圣现,业净感深,悲生悟中,泪下如雨。遂布衣一食,不出户庭,期满六年,誓建兹塔。

既而许王(李)瓘及居士赵崇、信女普意,善来稽首,咸舍珍财。禅师以为辑庄严之因,资爽垲(kǎi 地势高而燥)之地,利见千福,默议于心。

时千福有怀忍禅师,忽于中夜,见有一水,发源龙兴,流注千福,清澄泛滟,中有方舟。又见宝塔,自空而下,久之乃灭,即今建塔处也。寺内净人,名法相,先于其地复见灯光,远望则明,近寻即灭。窃以水流开于法性,舟泛表于慈航,塔现兆于有成,灯明示于无尽,非至德精感,其孰能与于此?

及禅师建言,杂然欢惬,负畚(běn)荷插,于櫜(gāo)于囊,登登凭凭,是板是筑。洒以香水,隐以金锤。我能竭诚,工乃用壮。禅师每夜于筑阶所,恳志诵经,励精行道,众闻天乐,咸嗅异香,喜叹之音,圣凡相半。

至天宝元载,创构材木,肇安相轮。禅师理会佛心,感通帝梦。七月十三日,敕内侍赵思侃,求诸宝坊,验以所梦。入寺见塔,礼问禅师,圣梦有孚,法名惟肖。其日赐钱五十万,绢千匹,助建修也。则知精一之行,虽先天而不违;纯如之心,当后佛之授记。

昔汉明永平之日,大化初流;我皇天宝之年,宝塔斯建。同符千古,昭有烈光。于时道俗景附,檀施山积,庀(pǐ 具备,治理)徒度财,功百其倍矣。

至二载,敕中使杨顺景宣旨,令禅师于花萼楼下迎多宝塔额。遂总僧事,备法仪。宸眷俯临,额书下降,又赐绢百匹。圣札飞毫,动云龙之气象,天文挂塔,驻日月之光辉。

至四载,塔事将就,表请庆斋,归功帝力。时僧道四部,会逾万人,有五色云团辅塔顶,众尽瞻睹,莫不崩悦。大哉﹗观佛之光,利用宾于法王。禅师谓同学曰:“鹏运沧溟,非云罗之可顿;心游寂灭,岂爱网之能加?精进法门,菩萨以自强不息。本期同行,复遂宿心。凿井见泥,去水不远;钻木未热,得火何阶。凡我七僧,聿怀一志,昼夜塔下诵持《法华》,香烟不断,经声递续,炯以为常,没身不替。”

自三载,每春秋二时,集同行大德四十九人,行法华三昧。寻奉恩旨,许为恒式。前后道场,所感舍利凡三千七十粒。至六载,欲葬舍利,预严道场,又降一百八粒。画普贤变,于笔锋上,联得一十九粒,莫不圆体自动,浮光莹然。

禅师无我观身、了空求法,先刺血写《法华经》一部、《菩萨戒》一卷、《观普贤行经》一卷,乃取舍利三千粒,盛以石函,兼造自身石影,跪而戴之,同置塔下,表至敬也。使夫舟迁夜壑,无变度门。劫算墨尘,永垂贞范。又奉为主上及苍生写《妙法莲华经》一千部,金字三十六部,用镇宝塔。又写一千部,散施受持。

灵应既多,具如本传。其载,敕内侍吴怀实,赐金铜香炉,高一丈五尺。奉表陈谢,手诏批云:“师弘济之愿,感达人天,庄严之心,义成因果,则法施、财施,信所宜先也。”

主上握至道之灵符,受如来之法印,非禅师大慧超悟,无以感于宸衷;非主上至圣文明,无以鉴于诚愿。倬(zhuō)彼宝塔,为章梵宫,经始之功,真僧是葺(qí),克成之业,圣主斯崇。

尔其为状也,则岳耸莲披,云垂盖偃,下欻(xū)崛以踊地,上亭盈而媚空,中晻晻其静深,旁赫赫以弘敞。 礝(ruǎn)磩(qì)承陛,琅玕(gān)綷(cuì)槛,玉瑱居楹,银黄拂户,重檐叠于画栱,反宇环其璧珰。坤灵赑(bì)屃(xì)以负砌,天祇(qí)俨雅而翊(yì)户。或复肩 ?(上加下手,qia,捉拿)挚鸟,肘擐(huàn)修蛇,冠盘巨龙,帽抱猛兽,勃如战色,有奭(shì盛也)其容,穷绘事之笔精,选朝英之偈赞。

若乃开扃(jiōng)鐍(jué),窥奥秘。二尊分座,疑对鹫山;千帙发题,若观龙藏。金碧炅晃,环珮葳蕤。至于列三乘,分八部,圣徒翕习,佛事森罗。方寸千名,盈尺万象。大身现小,广座能卑。须弥之容, 欻入芥子;宝盖之状,顿覆三千。

昔衡岳思大禅师,以法华三昧,传悟天台智者,尔来寂寥,罕契真要。法不可以久废,生我禅师,克嗣其业,继明二祖,相望百年。夫其法华之教也,开玄关于一念,照圆镜于十方,指阴界为妙门,驱尘劳为法侣;聚沙能成佛道,合掌已入圣流。三乘教门,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我为最雄。譬尤满月丽天,萤光列宿;山王映海,蚁垤(dié)群峰。

嗟呼,三界之沉寂久矣,佛以法华为木铎,惟我禅师,超然深悟。其貌也,岳渎之秀,冰雪之姿,果唇贝齿,莲目月面。望之厉,即之温,睹相未言,而降伏之心已过半矣。同行禅师-抱玉、飞锡,袭衡台之秘躅(zhú),传止观之精义。或名高帝选,或行密众师,共弘开示之宗,尽契圆常之理。门人苾(bì)萏(dàn)、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以定慧为文质,以戒忍为刚柔,含朴玉之光辉,等旃(zhān)檀之围绕。

夫发行者因, 因圆则福广;起因者相, 相遣则慧深。求无为于有为,通解脱于文字。举事征理,含毫强名。偈曰:

佛有妙法 比象莲华 圆顿深入 真净无暇

慧通法界 福利恒沙 直至宝所 俱乘大车

于戏上士 发行正勤 缅想宝塔 思弘胜因

圆阶已就 层覆初陈 乃昭帝梦 福应天人

轮奂斯崇 为章净域 真僧草创 圣主增饰

中座眈(dān)眈 飞檐翼翼 荐臻灵感 归我帝力

念彼后学 心滞迷封 昏衢(qú)未晓 中道难逢

常惊夜杌(wù) 还惧真龙 不有禅伯 谁明大宗

大海吞流 崇山纳壤 教门称顿 慈力能广

功起聚沙 德成合掌 开佛知见 法为无上

情尘虽杂 性海无漏 定养圣胎 染生迷鷇(kòu)

断常起缚 空色同谬 薝(zhān) 蔔(fú)现前 余香何嗅

彤彤法宇 繄(yī语助词 惟)我四依 事该理畅 玉粹金辉

慧镜无垢 慈灯照微 空王可托 本愿同归

天宝十一载,岁次壬辰,四月乙丑朔,廿二日戊戌建。

敕捡校塔使、正议大夫、行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丞车冲。

捡校僧义方。

河南史华刻。

译文

南阳人岑勋撰文。朝议郎、加尚书衔、兵部员外郎、琅琊人颜真卿书丹。朝散大夫、代理尚书、都官郎中、东海人徐浩题写匾额。

咦,《妙法莲华经》,乃是佛家深奥秘密之大乘要法。多宝佛塔的出现,即为妙法之明证。此经义的启明和开释,须仰赖具有“十力”的佛陀。而弘法和建塔,则在于奉行“四依”原则的法师。

有这样一个姓程的禅师,法号楚金,广平人。其祖父和父亲都信奉佛祖,最后均皈依佛门。其母高氏,多年未孕,夜里梦见诸佛,醒来后就有了妊娠。这样的瑞像,预示了龙象的诞生,而非熊罴入胎的征兆。楚金出生刚满月,就鲜明地与众不同。他幼年聪慧又秉性奇特,拒绝食用荤腥,童年时期,也不做小孩子的游戏。佛道之树,抽枝散芽,就会有樟木般参天挺拔的英姿;禅院水池,小若沟渠,却能蕴涵大海似的波涛。楚金年届七岁,居然就开始厌弃红尘俗世,自己发誓出家伴佛。他虔诚地钻研佛经,爱不释手的《妙法莲华经》,使他悟到宿世的佛缘,如同金刚连环,历历在目。他博览群经,把握佛之精义而无遗,就如同往瓶中注水一般。九岁时正式剃度落发,住长安龙兴寺,正式成为一名在册僧人。楚金禅师20岁那年,就开始升座讲法。禅师以聪颖天资精妙释法,受众顿悟如来宝藏。他引导许多人少走弯路,直登大乘佛法宝顶,而不是停留在小乘佛法的境界。

后来,由于楚金在静夜时诵读《妙法莲华经》,诵至“见多宝塔品”这一章节时,身心淡泊无念,仿佛入禅入定。惚惚中出现一座宝塔,惟妙惟肖,宛然就在眼前,释迦牟尼佛的化身,遍满禅室。潜身修行,故有圣像显现;业障净除,因而感应悠远。不禁悟中生悲,泪如雨下。从此禅师就只穿粗布衣衫,每天吃一顿斋饭,足不出户,为期整整六年,发誓要建起禅定中所见的多宝佛塔。紧接着,大唐许王李瓘、及居家修行的赵崇、普意等各方善男信女,都心契善缘,纷纷前来叩见禅师,他们都施舍珍宝财物,助修宝塔。禅师认为,具备庄严清净的胜因,高峻干爽,可资建塔的宝地,是在千福寺内。他心知肚明,却默而不宣。

当时千福寺有位怀忍禅师,忽然在半夜看到一泓清流,从龙兴寺发源,浩浩荡荡地流入千福寺。这一水流,清澈可人,波光潋滟,水上还泛着一叶方舟。又看到宝塔从天而降,伫立空中,许久方才消失。那个地方,就是现在建塔之处。千福寺还有一个名叫法相的杂役,早先就在此地多次见到灯光。此光远望时非常明亮,近寻却一无所有。窃以为:流水在于引导人们的法性,水上方舟象征着慈航普度,宝塔出现预兆了佛业之大成,明灯昭示出佛法的无边与永恒。若不是禅师德行崇高、精诚至极,怎么能有这样的感应呢?

到禅师正式提出修建多宝佛塔时,众人无不欢呼雀跃,纷纷响应。大家端起畚箕,扛着铁锹,带上布袋,红红火火地就开工干起来了。立板的立板,夯筑的夯筑,洒香水,藏金锤,用壮工,尽全力。楚金每天夜里都要呆在建塔工地上,虔诚诵经,勤谨行持。众人齐闻天籁之音,同嗅灵异之香,僧俗圣凡各界,尽沐浴在喜悦与感叹之中!

到大唐天宝初年,各种建筑材料齐备,开始进行宝塔的主体建设安装。楚金虔诚礼佛建塔的行为,上天为之感动,大唐玄宗皇帝梦到了此事。七月十三日,皇帝派内侍赵思侃到千福寺,验证所梦是否属实。他一进千福寺就看到建设中的宝塔,礼拜楚金禅师询问之下,果然同皇上所梦相符,连法号都吻合。当天,就赐钱50万,绢1000匹,以资建塔。

由此可知,精诚执着的善举,虽先于皇上,却不违背其意愿;纯真一如的佛心,就应当获得后来成佛的授记。当初汉明帝永平之时,佛的教化才刚刚开始;到我大唐天宝之年,就修建了弘扬佛法之佛塔。二者同为千古盛事,彪炳史册,光耀千秋。而此次道俗参与之众,布施财物攒积之多,相较彼时,又何止百倍矣!

天宝二年,皇帝派宦官杨顺景宣旨,命楚金在花萼楼下迎接多宝佛塔匾额。楚金领僧众、备法器、摆佛仪,隆重恭迎。皇帝的恩德再次降临千福寺,赐下御笔题写的“多宝佛塔”匾额及百匹绢绸。我皇御笔飞毫,满纸云中腾龙之气势。天子墨宝挂塔,凝结了天地日月之光辉!

天宝四年,佛塔即将竣工,禅师上表请求典庆,将建塔大功归于皇上。宝塔落成庆典之时,汇聚了僧道四部万余人。有五彩云团环绕在塔顶,众人争相观看,欢呼雀跃之声,犹如山崩地裂。伟哉!这神奇的佛光,就是一个盛大的仪式,用来迎接佛陀的降临。楚金禅师对僧众们讲道:“大鹏振翅翱翔于海天,非为云天网罗所能阻挡;佛心追求度脱寂静之境界,岂是红尘七情六欲所能企及?努力向上向善乃修行者入道之门径,修身成佛的.觉悟必须要自强不息。根本的期望在于大家共同修行,从而达至我们向来的心愿。亦如凿井时见到了稀泥,才知道离水已近;钻的木头都未发热,怎么能得到火呢?凡是我佛弟子,都要秉承同一心志,不分昼夜在宝塔下诵读《妙法莲华经》。烟香不间断,经声须持续,以此为常态,生命不息,诵佛不止!”

自天宝三年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汇集同修的大德高僧49名,研诵《妙法莲华经》,止息窥奥,静心参禅,这也是按照我皇的旨意,固定沿袭而成的法式。前前后后的诵经礼拜仪式,因修行感应得到佛宝舍利子共3070粒。到天宝六年,准备葬藏舍利,在事前庄重的道场仪式上,又降下舍利108粒,绘制“普贤菩萨”的佛经典故,在笔锋上又得到19粒。这些舍利,无一不是晶莹圆润,玲珑剔透,光滑灵动,佛影浮泛。楚金禅师以无我的精神对待自身,以空性的觉悟契入佛法。他先刺血抄写《妙法莲华经》1部、《菩萨戒》1卷、《观普贤行经》1卷。又取舍利3000粒,盛在石函之中。同时还打造了自己的石像,头顶石函,跪对诸佛。一同放入塔下,以表示至高的敬意。他誓言,即便夜船面临深沟巨壑之险,也不改变航向;即使经历长劫无数,也要坚贞不渝垂范后世。又奉命为圣上和苍生抄写《妙法莲华经》1000部。再用“金字”抄写36部,用作镇塔之宝。另抄写了1000部,布施给大众持诵。有关楚金禅师灵验感应的事迹尚有很多,具体的可参见他的本传。

当年,皇上还敕令内侍吴怀实赐给金铜香炉1个,高达1丈5尺。禅师上表致谢,皇上御笔批曰:“禅师弘法济世的宏愿,感动天地神人;庄严虔诚的心志,彰显了因果佛理。行菩萨之行,当以法布施、财布施为先,此理不虚也!”皇上掌握着圣道灵应的符箓,领受着如来佛法的印玺,若非禅师具有超常的大慧大悟,是无法感应于圣上的;若非我皇英明睿智,也不能慧识禅师的虔诚宏愿。这雄伟壮丽的宝塔,为佛寺平添了庄严与神圣。经手创建的功绩,在于禅师的真愿实行;使这一大业圆满完成,则应尊崇圣主的贡献。

宝塔的形状是这样的:如山岳高耸,莲瓣婆娑;如彩云下垂,华盖俯覆。从下面看,宝塔从地面破踊而出,巍然崛挺;往上面瞧,塔身如亭阁般轻盈直上,把天空映衬得更加妩媚。塔心中空,暗光浮动,静穆而幽深;塔表坚实,五彩斑斓,敞亮而恢弘。台阶用似玉的美石砌成,栏杆以如珠的彩石点缀。柱子上镶嵌着美玉,户窗上晃耀着金银。彩画的抖拱承载巍峨的重檐,玉璧的瓦当环饰整齐的椽头。大地上赑屃承负着沉重的塔身,半空中天地众神优雅地帮衬着门户。他们或肩驾挚鸟,或肘绕长蛇,或头盘巨龙,或帽饰猛兽,威风凛凛,犹临战阵容一般恢弘庞大。精妙的刀笔,穷尽了绘画之能事。颂扬的偈语,出自于当朝之精英。

至于开门入室,窥寻塔中奥秘,可见多宝佛和释迦牟尼佛并肩同坐在一个莲花宝座上,似乎正面对着灵鹫山讲经说法。经匣成千,经题醒目,仿佛龙宫里陈列的宝藏。佛像金碧辉煌,佩饰华丽,光彩夺目。他们可列出“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可分为“天、龙”等八部众护法神,圣徒威严肃穆,佛事森严有序。方寸之间可现千种世事,盈尺之地能有万般景象。或现大身,或现小身,或居广座,或处低位,尊卑分明,秩序井然。须弥山巍巍何其大,“欻”的一声就能嵌入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佛仪伞熠熠如此小,一下子却可覆盖三千大千世界。

当年北朝的衡岳慧思大禅师,以法华经的精义传授于天台宗的智者禅师,使其开悟。从那以后,天台宗人才寥落,罕能承续。佛法不可长久荒废,因而天生我们的楚金禅师,他继承了天台宗的基业,传续了二位佛祖的衣钵。前后呼应,相隔百年。

《妙法莲华经》所开示的修练之法在于,一念之间洞开入道之门,十方天界现于大圆镜智。因循五阴十八果乃悟佛门径,去除种种邪见烦役即成我佛弟子。聚沙之功能成佛道,合掌之际跻身圣流。“三乘”佛法总而归一,八万法藏此经称雄。好比圆月光芒漫天,群星便黯若萤火。极峰与大海辉映下,众山就渺如蚁堆。哎!“三界”众生已经沉寂得太久了!佛陀以《妙法莲华经》作为醒世之法铃,也只有楚金大禅师,超凡脱俗,才深刻领悟到佛的旨意。

楚金禅师之容貌,既五岳般挺拔,又冰雪般秀美,唇如果红,齿若贝白,眼现莲花,面似圆月,远望显威严,近观现温祥,见面还未开口交谈,心就已折服大半了。

随同楚金一起修行的禅师,一个个抱玉览天书,满腹经纶。持杖游十方,普度众生。他们因循衡岳慧思禅师的足迹,传承止观同修的精义。有的因名望高被皇上钦选,有的是道行深成徒众之师。皆共同弘扬“开示”的天台宗旨,完全契合除偏归常的佛门至理。楚金的门徒如苾萏、如岩、灵悟、净真、真空、法济等人,以禅定与智慧双修,达相得益彰。以持戒与忍辱互用,得刚柔相济。他们如同五色檀香所包裹着的璞玉,虽光芒内敛,却有如同“旃檀德佛”般的德馨,泽芳流长。

凡有行必有因,因地圆满,福德就广大。因起于相,名相遣除,智慧就深邃。佛法以有为通达无为,以文字通达解脱。举述禅师建塔之事,由此阐明深奥的佛理。强言不可说法,提笔虔思,直抒盛名。颂词赞曰:

(其一)

佛祖妙法不可言,犹如碧水出青莲。

圆顿快捷底蕴深,真实清净无垢染。

智慧高明通法界,福利多如恒河沙。

直指宝所越化城,俱乘大车入宝山。

(其二)

伟哉上根利器人,发心恳切行正勤。

正念缅佛感塔现,苦心经营集胜因。

玉阶初圆轮相构,一层塔身复初陈,

精诚所至昭帝梦,福德感应天地人。

(其三)

美轮美奂崇且丽,净域因塔彰佛意。

真僧愿弘创奇构,帝王随喜增华饰。

中座坚实显威重,飞檐翼翼示轻灵。

师荐至诚有灵感,帝力弘深成大业。

(其四)

念尔后生二障重,心思迟滞遭迷封。

昏暗通衢路未晓,中道艰辛更难逢。

夜迷杌子常惊惧,还笑叶公怕真龙。

若非幸遇此禅伯,于今谁可明大宗?

(其五)

大海无边吞细流,高山纳土耸云空。

天台教门称圆顿,慈悲广大此最雄。

聚沙之德成佛道,合掌之际竣圣功。

开悟示入佛知见,无上灵台方寸中。

(其六)

七情六尘虽杂染,性海无漏纳三千。

安住不动养圣胎,随染沉浮生迷乱。

断见常见均起缚,住空住色皆戏言。

余香何用着意寻,薝葡名花现眼前。

(其七)

法宇彤彤消息远,四依倒驾慈悲船。

事事无碍理圆畅,玉粹金辉塔踊现。

慧镜无垢照无边,慈灯烛微遁迷乱。

空王无上可依托,本愿同归灵鹫山。

天宝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戊戌时建。钦命巡塔使、正议大夫、内侍赵思侃。判官、内府府丞车冲。僧人义方。河南人史华刻字。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下面我们来看一些适合春节的带福字的成语吧。

(一)福寿绵绵

释义: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则愿的哥哥福寿绵绵,松柏齐肩者。

(二)福寿年高

释义:有福有寿,长命百岁

出 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他道我福寿年高,着我似松柏齐肩老。

用法作谓语;用作祝颂之辞

(三)福寿齐天

释义: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四)福寿双全

释义:幸福和年寿两样全备。

出 处:《红楼梦》第五二回:“老祖宗只有伶俐聪明过我十倍的,怎么如今这么福寿双全的?”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七十一回:“要说个个都是福寿双全,这句话只怕未必,大概总有几位不足去处。”

《书洪范》:“五福,一曰寿。”《蔡传》:“人有寿,而后能享诸福。”古人以蝙蝠、桃和双钱,组成“福寿双全”吉祥图案。以取“蝠”与“福”同音,“钱”与“全”同音,桃象征寿之意。

(五)福寿天成

释义:既有福分,又得高寿。

出处:明·王世贞《鸣凤记·严嵩庆寿》:可见老爷福寿天成,故寿烛中亦显此祥瑞。

(六)福寿无疆

释义:福分与年寿都无止境。是祝颂之辞。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六十九卷:至诚君子,得而宝之,即福寿无疆。

《元曲选·连环计》:那其间新情旧意休偏向,愿太师福寿无疆。

(七)福孙荫子

释义:指福荫及于子孙。

出 处:元·本高明《琵琶记·五娘葬公婆》:“这坟呵,只愿得中干燥,福孙荫子也者难料;便荫得个三公,也济不得亲老。”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八) 福如东海

释义:福气像东海那样大。旧时祝颂语。

出处: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花灯轿莲女成佛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佳期。从今后,儿孙昌盛,个个赴丹墀。”

(九) 福齐南山

释义: 祝颂之辞。指福分如南山一样高。

词语分开释义:

南山 : 1.指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今陕西省西安市南。 2.指祁连山。 3.指南屏山。 4.指荆南山,亦名君山﹑铜官山。三国吴孙皓封为南岳,在今江苏宜兴县南,即所谓南山白额虎﹑长桥蛟﹑并周处为三害者。 5.泛指南面的山。 6.《诗经》诗篇名。《诗.齐风.南山》。 7.《诗经》诗篇名。《诗.小雅.南山有台》之简称。

出处:《南齐书·豫章献王嶷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十)福由心造

释义:心地好,能行善,就能得到幸福。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九十九回:“绍闻忽然想起,此厅当日俱是猥亵之语,与今日相较,天渊相悬,云泥迥隔,可见地因人灵,福由心造。”

(十一) 福业相牵

释义:业:罪孽。指福运与罪孽常常互相牵缠。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一○三:“有缘无缘,福业相牵,有缘福至,无缘业缠。”

(十二) 福星高照

释义:形容人很幸运,有福气。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管保你这一瞧,就抵得个福星高照。”

(十三) 福无十全

释义:有福的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毫无缺陷。

出处:宋·陈亮《祭钱伯同母硕人书》:“子心罔极,福无十全。登进方隆,忍此弃捐。”

(十四) 福与天齐

释义:形容福气极好。

出处:明·无名氏《群仙朝圣》第一折:“因当今福与天齐,行仁孝神圣皆知。”

(十五) 福至心灵

释义: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出处:宋·毕仲洵《幕府蒌闲录》:“吴参政少以学究登科,复中贤良,为翰林学士。常常草制以示欧阳文忠,称之,因戏曰:‘君福至心灵。’”

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史炤《通鉴疏》引谚:‘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十六) 福不徒来

释义:徒:白白地。幸福不会无故地到来。

出处:《史记·龟策列传》:“谏者福也,谀者贼也。人生听谀,是愚惑也。虽然,祸不妄至,福不徒来。”

(十七) 福不盈眦

释义: 指福禄富贵渺小而短暂。

出处:《文选·班固〈答宾戏〉》:“朝为荣华,夕为憔悴,福不盈眦,祸溢于世。”李善注引李奇曰:“当富贵之间,视之不满目。”

(十八) 福地洞天

释义: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十九) 福慧双修

释义:修:修行。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后多用来指又有福气,又聪敏。

出处:1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回:“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惟生际承平,天假耆寿,文名盖代,福慧双修,殊为文人难得之遭遇。”

3,宋·马致远《大石调·青杏子·姻缘》:“天赋两风流,须知是福慧双修。”

4,清·谭嗣同《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戊戌北上留别内子》:“但愿更求精进,自度度人,双修福慧。”

(二十) 福寿绵长

释义:福多寿高。是祝颂之辞。

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则愿的哥哥福寿绵绵,松柏齐肩者。

(二十一) 福寿康宁

释义:祝颂语。谓幸福、长寿、健康、安宁诸福齐备。

出处:宋·陈亮《喻夏卿墓志》:福寿康宁,子孙彬彬然,皆有可能者,天于夏卿亦何所负哉!

(二十二) 福生于微

释义:福:福分;生:产生;微:古代长度单位,为一寸的百万分之一。福分产生于极微小因素的积累。

出处: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二十三) 福禄未艾

释义:福禄:福气与禄位;艾:停止。福气和禄位还没有停止。指还可以继续高升,享有荣华富贵。

出处:宋·魏泰《东轩笔录》卷一:古人有言,知将不为福将。臣观参知政事王钦若,福禄未艾,宜可为守。

(二十四) 福禄双全

释义: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形容十分富裕。

出处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二十五) 福禄长久

释义:福:福分。禄:禄位。旧指世代高官富贵。用祝贺之辞。

出处:《诗经*小雅*鸳鸯》

(二十六) 福如山岳

释义:福:福分;如:像。福气像山一样高。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二十五:“若帝求王道,寿齐三光,千变万化,坐民立亡;福如山岳,为人重爱,修道之者,白日升天。”

(二十七) 福善祸淫

释义: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出处:《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二十八) 百福具臻

释义: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出处: 《旧唐书·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二十九) 不为福先,不为祸始

释义:先:先驱者,带头人;始:创始者。不做为人民造福的先驱者,也不做祸害人类的创始人。

出处:《庄子·刻意》:“不为福先,不为祸始,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

(三十) 洪福齐天

释义:旧时颂扬人福气极大。亦作为吉祥话称颂词流行于世。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三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元·关汉卿《西蜀梦》:“这南阳排叟村诸葛,辅佐着洪福齐天汉帝王。”

(三十一) 奇庞福艾

释义:旧时指人相貌奇伟,多福气

出处:北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临事选将,必訾相其奇庞福艾者遣之。”

(三十二) 奇厖福艾

释义:谓相貌奇伟多福。

出处:谓相貌奇伟多福。《新唐书·李勣传》:“临事选将,必訾相其奇厖福艾者遣之。或问故,答曰:‘薄命之人,不足与成功名。’” 元 蒲道源 《赠传神李肖岩》诗:“京师摹写富箱箧,奇厖福艾多王公。”

(三十三) 琅嬛福地

释义:传说中仙人所居多书的洞府。

出处:元·伊世珍《琅嬛记》:“华心乐之,欲赁住数十日,其人笑曰:‘君痴矣。此岂可赁地耶?’即命小童送出,华问地名,对曰:‘琅嬛福地也。’”

(三十四) 金墟福地

释义:对村落的美称。

出处: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怀华阳润卿博士>之一》:“北洞树形如曲盖,东凹山色入薰炉。金墟福地能容否,愿作冈前蒋负刍。”

(三十五) 祸福无偏

释义:灾难和幸福的到来不是天意,无法偏袒,都是由自己的所作所为造成的。

出处:明·无名氏《锁白猿》第四折:“果然道祸福无偏,善恶相连,则为你昧己瞒心,因此上惹罪招愆。”

(三十六) 祸福无常

释义:指祸与福没有固定不变的常规。

出处: 明·孙梅锡《琴心记·长门望月》:“祸福无常,忧喜难定,圣上一日心悔,娘娘便荣还,何苦悲凄。”

(三十七) 后福无量

释义:量:限度,限量。 将来的幸福无穷。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三十八) 全福远祸

释义:远:避开。旧时做官得意时,为免除官场勾心斗角的祸患而及时引退,以保全既得利益。比喻保全已得的幸福,避开祸患。

出处:《三国志·魏志·桓阶传》:“今袁氏反此,而刘牧应之,取祸之道也。明府必欲立功明义,全福远祸,不宜与之同也。”

(三十九) 求福禳灾

释义: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

(四十) 寿山福海

释义:寿象山那样久,福象海那样大。旧时用于祝人长寿多福。比喻寿如山高、福似海深。

在建筑上:是指大门或槅扇槛窗上下转轴,是套筒、护口、踩钉、海窝的总称,用于上面套的称寿山,下面为福海,有铜制和铁制两种。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明太祖时宰相刘基有歌曰:“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故明清以后多有用海中仙山图案来比喻多寿多福之意。

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开场家门》:“华屋珠帘,寿山福海,别是风烟。

(四十一) 双修福慧

释义:修:善。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指既有福,又聪明。

出处: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四十二) 威福自己

释义: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出处: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周书·尉迟迥传》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大权在握,独断专行

成语故事:南北朝时期,北周宣帝让驸马都尉尉迟迥驻守相州,杨坚辅佐幼主执政,他担心尉迟迥权势过大,于是挟幼主以令天下,威福自己,让魏安公惇去取代尉迟迥。尉迟迥看出杨坚有称帝的野心,于是杀掉派来的使者,举起反杨坚的大旗

(四十三) 一路福星

释义:路:本为宋代的行政区域名,后指道路;福星:岁星。原指一个行政区域为民谋福的好长官。后用作祝人旅途平安的客套话。

出处:宋·秦观《鲜于子骏行状》:“福星往矣,安得百子骏布在天下乎!”宋·戴翼《贺陈待制启》:“福星一路之歌谣,生佛万家之灯火。”

(四十四) 祸中有福

释义:指不幸之中也包含着产生幸运的因素。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

(四十五) 厚德载福

释义:后指有德者能多受福。

出处:《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德而服者众,必自伤也。”

(四十六) 国利民福

释义:国家的利益,百姓的幸福。

出处: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十五回:“如车有辙,如舟有舵,无旁挠,无中阻,以专趋国利民福之一途。”

(四十七) 番番是福

释义:每事都吉利。

出处:《西游记》第二六回:“ 三藏 笑道:‘那 八戒 是甚么规矩!’ 八戒 道:‘不是没规矩,此叫做番番是福。’

(四十八) 避祸就福

释义: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出处:商鞅《商君书·定分》:“万民皆知所避就,避祸就福,而皆以自治也。”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五十五卷:“或示形象,倚托物类,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凶善恶,了然知之,避祸就福,所向谐也。”

(四十九) 择福宜重

释义: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

出处: 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五十) 有福同享

释义:指共同分享幸福。

出处: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回:“彼此兄弟,自应有福同享。”《官场现形记》第五回:“还有一件:从前老爷有过话,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现在老爷有得升官发财,我们做家人的出了力、赔了钱,只落得一个半途而废。”

(五十一) 吉凶祸福

释义:吉祥、不幸、灾祸、幸福。

出处:《三国志·吴志·太史慈传》:“是为吉凶祸福等耳,吾不独受此罪。”

(五十二) 齐天洪福

释义: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

出处: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羣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五十三)&nnbsp; 起居万福

释义:问安祝福的意思。晚辈致书尊长时多用此语。

出处:唐·李白《为赵宣城与杨右相书》:“首冬初寒,伏惟相公尊体起居万福。”

(五十四) 如天之福

释义:形容福气特别大。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五十五) 妄谈祸福

释义:无根据地预言祸福之事。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五回:“像这种当个顽意儿,不必问他真的假的,倒也无伤大雅,至于那一种妄谈祸福的,就要不得。”

(五十六) 天官赐福

释义:天官:道教奉天、地、水三神,亦叫三官,天官即其中之一。天官名为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隶属玉清境。天官由青黄白三气结成,总主诸天帝王。每逢正月十五日,即下人间,校定人之罪福,故称“天官赐福”。旧时用作祈福消灾的吉利话。

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六十七回:“又到三官庙叩头,祝赞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五十七) 转祸为福

释义:把祸患变为幸福。指把坏事变成好事。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一》:“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 唐·骆宾王《为徐敬业讨代武氏檄》:“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用 法 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五十八) 自求多福

释义:求助自己比求助他人会得到更多的幸福。

出处 :《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五十九) 因祸为福

释义:变坏事为好事。

出处: 《史记·管晏列传》:“其为政也,善因祸为福,转败为功。”

(六十) 因祸得福

释义: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好运气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六十一) 兴亡祸福

释义:兴盛和灭亡,灾祸和幸福。泛指一切遭遇。

出处:元·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这七条弦兴亡祸福都相应,端的个圣贤可对,神鬼堪惊;俗怀顿爽,尘虑皆清。”

(六十二) 无妄之福

释义: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六十三) 毋望之福

释义:指突然而来的幸福。同“无妄之福”。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六十四) 转灾为福

释义:同“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出处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六十五) 福祸相依

释义:福祸相依,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义是福祸相依蕴涵着生活的辩证法。说明祸和福都是相对的。当人身处困厄之际应该想到希望,因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事物就有可能朝着有利的方向转化。福祸相依的思想和居安思危、物极必反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

(六十六) 禄无常家,福无定门

释义:禄:福。指福禄没有不变的定数。

出处:晋·挚虞《门铭》:“禄无常家,福无定门,人谋鬼谋,道在则尊。”

(六十七) 祸福相生,祸福相生

释义:指祸害与幸福是相互转化、相互依存的。

出处:《庄子·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

(六十八) 有福同享,有祸同当

释义:指患难与共,和衷共济。同“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出处: 我们约他做攻守同盟,本想彼此提携,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不料他倒先来沾我们的'光了。”

(六十九)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比喻虽然一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出处: 《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一面,是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进行转化。

(七十)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同“塞翁失马”。

出处:《镜花缘》第七回:“处士有志未遂,甚为可惜,然塞翁失马,安知非福?”

(七十一)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释义:难:灾祸。遇到巨大的灾祸而没有死掉,将来必定有幸福。

出处:余华《活着》:“常言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想我的后半截该会越来越好了。”

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夫人云:皆是先生阴德太重,救我一家之命。因此遇大难不死,必有后程,准定发迹也。”

(七十二) 身在福中不知福

释义:生活在幸福之中,并不感到幸福。也形容对优裕的生活不满足。

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九十三:“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么好的孩子,还要罚!要是没有他,你又不知道该怎么样了。”

(七十三)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释义:不测:料想不到。比喻有些灾祸的发生,事先是无法预料的。

出处: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胜花气死》

(七十四) 容容多后福

释义:指随大流、不出头的人,多数都有后来之福。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方今公卿以下,类多拱默,以树恩为贤,尽节为愚,至相戒曰:‘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七十五) 洞天福地

释义:道教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出处:唐·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名称。”

宋·陈亮《重建紫霄观记》:“道家有所谓洞天福地者,其说不知所从起,往往所在而有。”

(七十六) 福禄双全

释义:福:福气;禄:俸禄。既有福气,又做官,享受俸禄,形容十分富裕。

出处: 元?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俺如今福禄双全,稳拍拍的绿窗下做针线。”

(七十七) 避祸求福

释义:指避开灾祸而求取幸福。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臣不敢畏惮强御,避祸求福,与进(何进)合图,事无违异。”

(七十八)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释义:福与祸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出处:《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原文

(七十九) 福慧双修

释义:修:修行。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原指福德和智能都达到至善的境地。后多用来指又有福气,又聪敏。

出处: 1.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第五回:“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2,清·陈康祺《郎潜纪闻·随园女弟子湖楼请业图》:“惟生际承平,天假耆寿,文名盖代,福慧双修,殊为文人难得之遭遇。”

3,宋·马致远《大石调·青杏子·姻缘》:“天赋两风流,须知是福慧双修。”

4,清·谭嗣同《秋雨年华之馆丛脞书·戊戌北上留别内子》:“但愿更求精进,自度度人,双修福慧。”

5,梁实秋《了生死》:“由于他们的参禅看教,福慧双修。”

(八十) 福善祸淫

释义: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出处: 《尚书·汤诰》:“天道福善祸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

(八十一) 福过灾生

释义:享福过度就招致灾祸。比喻乐极生悲。

出处:《晋书*庾亮传》:“小人禄薄,福过灾生,止足之分,臣所宜守。”

(八十二) 福倚祸伏

释义:指福祸互为因果,互相转化。

出处: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八十三) 后福无量

释义:量:限度,限量。 将来的幸福无穷。

出处:《后汉书·左雄传》:“白璧不可为,容容多后福。”

(八十四) 毋望之福

释义:指突然而来的幸福。同“无妄之福”。

出处:《史记?春申君传》:“朱英谓春申君曰:‘世有毋望之福,又有毋望之祸。’”

(八十五) 百福具臻

释义:形容各种福运一齐来到。

出处: 《旧唐书·李藩传》:“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

(八十六) 作威作福

释义:原意只有君王才能独揽威权,擅行赏罚。后来形容当权者妄自尊大,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出处: 《尚书·洪范》:“惟辟作福,惟辟作威,惟辟玉食。臣无有作福作威玉食。” 《梁书·武帝纪论》:“然朱异之徒,作威作福,挟朋树党,政以贿成。”   《晋书·刘毅传》:(刘)墩勃然谓(郭)彰曰:“君何敢恃庞,作威作福!”

(八十七) 转灾为福

释义:同“转祸为福”。把灾祸转化为幸福。

出处: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八十八) 如天之福

释义:形容福气特别大。

出处: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八十九) 择福宜重

释义:释义: 选择吉福之事应取重的。

出处: 语出《国语·晋语六》:“择福莫若重,择祸莫若轻。”

(九十) 求福禳灾

释义:禳:祈祷消灾。祈求福运降临,灾害消除。

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若夫神君之类精神之异,非求请所能致也,又非可以求福而禳灾矣。”

(九十一) 祸福之门

释义:指祸与福之所从出。

出处:《吕氏春秋·慎势》:“故小大、轻重、少多、治乱不可不察,此祸福之门也。”《淮南子·览冥训》:“利害之路,祸福之门,不可求而得也。”

其他福字成语

(一) 五福临门

解释:五种幸福一起到来。五福: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二) 福衢寿车

解释:通往福寿的道路和车子。指获取福寿的途径。

(三) 福乐智慧

解释:维吾尔族古典叙事长诗。原名《库塔库·比里克》,直译为《给予幸福的知识》。维吾尔族哈喇汗朝诗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约完成于11世纪60年代末。通过国王日出(象征正义与法治)、大臣月圆(象征幸福)、大臣之子贤明(象征智慧)、大臣之友觉醒(象征知足)四人的问答和论辩,表达主张正义、追求幸福、开发智力、劝诫知足的思想,富有哲理。

(四) 坐吃享福

释义:呆板单调地生活,消极地,被动地生活,光吃和生长,别的什么也不干。

(五) 有福共享

解释:幸福来共同分享。

(六) 天赐之福

解释:天赐的恩惠或怜悯的仁慈。

(七) 儿孙自有儿孙福

解释:谓子孙自有他们的福分,长辈不必操劳担忧。

(八) 祸福有命

解释:旧时迷信认为,灾祸与幸福都有一定的气数,都是命中注定的。

(九) 福手福足

解释:隋唐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