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养生文化格言警句 正文

养生文化格言警句

时间:2024-11-15 03:18:27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

1、一个人,对父母要尊敬,对子女要慈爱,对穷亲戚要慷慨,对一切人要有礼貌。——罗素

2、最盲目的服从乃是奴隶们所仅存的唯一美德。——卢梭

3、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4、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5、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6、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不可教化。——贺拉斯

7、应当在朋友正是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不可在事情无望之后再说闲话。——伊索

8、有谦和、愉快、诚恳的态度,而同时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塞涅卡

9、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是如此。——塞涅卡

10、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11、人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奥斯特洛夫斯基

1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13、虚伪永远不能凭借它生长在权利中而变成真实。——泰戈尔

14、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15、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16、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17、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18、一个人必须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费在任何别的事情上。——列夫?托尔斯泰

有关修身的古诗名言

1.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 司马光

2.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唐代诗人 元稹

3.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明末清初教育家 朱之瑜 《诚诚二首》

4. 修其身而后交,善其谋而后动。战国时期哲学家 杨子

5.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曾参,春秋末年儒家大师 曾参

6. 乐太盛则阳益,哀太甚则阴损。东汉历史学家 班固

7. 贪则多失,忿则多难,急则多蹶。明代文学家、戏曲家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

8. 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 司马迁 《史记》

9.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明代文学家 王守仁 《传习录》

10. 有人问我修身法,只种心田养此身。 吕岩又名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 吕岩

11. 修身遵曾子三省,从政秉周官六廉。明代明臣 于谦

12. 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心,外正其容。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欧阳修 《左氏辨》

13.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14.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唐代文学家 韩愈 《原道》

15. 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16. 处世须存心上刃(忍),修身切记寸边而(耐)。明代小说家 吴承恩

17. 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南北朝教育家和文学家 颜之推

18. 欲理会七尺,先理会方寸;欲理会六合,先理会一腔。明代文学家,思想家 吕坤 《呻吟语》

关于修身的名言警句

1、习气那个怪物,虽然是魔鬼,会吞掉一切的羞耻心,也会做天使,把日积月累的美德善行熏陶成自然而然而令人安之若素的家常便饭。——莎士比亚

2、显而易见,骄傲与谦卑是恰恰相反的,可是它们有同一个对象。这个对象就是自我。——休谟

3、欣赏艺术美,需要知识修养;领略自然美,同样需要知识修养。修养越深,展现在你眼前的美的疆域就越广阔,你获得的美感也越丰富。

4、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5、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6、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这是一定的,这个我们叫做教育。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就起始的习惯。——培根

7、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卢梭

8、真正的谦虚只能是对虚荣心进行了深思以后的产物。——柏格森

9、习惯是人的第二本性。它使我们不能认识一个人的主要本性,就这一点而言,习惯既非残忍也不迷人。——普鲁斯特

10、习惯成自然是个魔术师。它对美丽的东西是残酷的,但是对丑陋的东西却是仁慈的。——威达

11、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培根

1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

13、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14、好脾气是一个人在社交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都德

15、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泰戈尔

16、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17、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18、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高尔基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19.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2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2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2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5.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27.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2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30.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31.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32.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33.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4.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35.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7.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8.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9.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0.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1.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45.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46.(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47.(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4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9.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50.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5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5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5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4.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5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7.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58.(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59.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60.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只有美貌而缺乏修养的人是不值得赞美的。——培根

2、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张九龄

3、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亚里士多德

4、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5、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派登花特

6、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司马迁

7、好习惯是一个人在社会交场中所能穿着的最佳服饰。——苏格拉底

8、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韩婴

9、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10、文化修养的目的在于增强和提高鉴赏那些最高尚、最深奥的事物的真和美的能力。——波伊斯

11、能够自由地形成习惯的人,在一生中能够做更多的事。习惯是技术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12、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

13、习惯之始如蛛丝,习惯之后如绳索。——中国谚语

14、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

15、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冰心

16、习惯是我们强有力的偶像,我们都得臣服于它。——亚兰

17、习与性成。——书经

18、并不是由于决心才正确、应该由于习惯而正确。不仅能做正确的事,而且养成不是正确的事就做不了的习惯。——华兹华斯

19、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举止能够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正确。——富兰克林

20、良好的习惯乃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乌申斯基

21、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卢梭

22、劳动,不仅仅意味着实际能力和技巧,而且首先意味着智力的发展,意味着思维和语言的修养。——苏霍姆林斯基

23、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24、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25、性情的修养,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增强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26、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查·霍尔

27、修已而不责人。——左传

28、人而无德,生而何益。——法国谚语

29、坏习惯防止容易破除难。——谚语

30、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

31、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32、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恶而责妍影于镜也。——颜之推

33、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颜元

34、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陆游

35、优良的品德是内心真正的财富,而衬显这品行的良好的教养。——约翰·洛克

36、改变好习惯比改掉坏习惯容易的多,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毛姆

37、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38、人的思想是可塑的;一个人如果每天观赏一幅好画,阅读某部佳作中的一页,聆听一支妙曲,就会变成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一个新人。——罗斯金

39、虔诚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而达到最高修养手段。——歌德

40、君子反道以修德。——吕氏春秋

41、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

42、一个人如果能在心中充满对人类的博爱,行为遵循崇高的道德,永远围绕着真理的枢轴而转动,那么他虽在人间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弗兰西斯·培根

43、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爱默生

44、不修其身,虽君子而为小人。——欧阳修

45、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马·阿诺德

46、啊,有修养的人多快乐!甚至别人觉得是牺牲和痛苦的事他也会感到满意、快乐;他的心随时都在欢跃,他有说不尽的欢乐。——车尔尼雪夫斯基

47、一个人的后半辈子均由习惯组成,而他的习惯却是在前半辈子养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48、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礼记

49、要评判美,就要有一个有修养的心灵。——康德

50、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51、审美的感官需要文化修养,借助修养才能了解美,发现美。——黑格尔

52、功莫大于去恶而好善,罪莫于去善而为恶。——贾谊

53、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

54、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55、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56、“特殊的人格”的本质不是人的胡子、血液、抽象的肉体的本性,而是人的社会特质……——卡尔·马克思

57、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培根

58、“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吕坤

59、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60、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61、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饰心胸。——中国谚语

62、习惯之于灵魂犹如血管与脉络之于血液,是它流动的道路。——布什纳尔

63、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则天

64、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培根

65、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66、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习。——程颢

67、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68、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欢。——杨雄

6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孔子

70、如果通过修养达不到提高鉴赏力的目的,修养两字也就毫无意义了。——波伊斯

71、德有余而为不足者谦,财有余而为不足者鄙。——林逋

72、一个人只要有耐心进行文化方面的修养,就绝不至于蛮横得有可教化。——贺拉斯

73、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74、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詹姆斯

75、世间亿万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缘,致令遗如此?各执一般见,互说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寒山

76、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77、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无私,无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笃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78、在人身上,惟一能够持久的东西是从少年时期吸收得来的……一个人假如不从睡在摇篮里的时候开始养成人生的清洁的习惯,那是最危险不过的。——夸美纽斯

79、吾人最大之知识,系反躬自省。——中国谚语

80、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81、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82、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83、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杨雄

84、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会充实我们的头脑。——巴尔扎克

85、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86、人类一生的工作,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每个习惯所养成。——富克兰林

87、文明就是要造成有修养的人。——罗斯金

88、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89、君子之修身也,内正其身,外正其容。——欧阳修

90、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91、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92、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西塞罗

9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

94、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德莱敦

95、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