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是关于二年级寒假作业手抄报的内容,欢迎阅读!
寒假手抄报1
寒假手抄报2
寒假手抄报3
我的寒假
我这次的寒假非常开心,因为可以领到很多的零用钱。但是又非常无聊,因为无法跟班上同学聊天,真是无聊极了。
我非常开心的寒假,可以买到我喜欢的衣服,裤子,鞋子还有我最爱玩的玩具,又可以回去外婆家,去旅行,还有去看三百年前何兰建筑的安平古堡,就在台南市安平路,请大家多多欣赏。现在我要介绍的古迹就是安平古堡,有参观的地方就在正中央。有一个七楼的塔,那座顶端可以看到美丽的美景,那里有很多以前的炮,还照了一张相。安平古保是非常好的地方。
无聊的时候,我会写着寒假功课,或打电脑,还有看着电视。我的寒假作业一页又一页的写完毕,也给妈妈检查过了,而且每天盼望着快开学快开学。
有时候,我会代笔跟纸去户外写生;快乐的时候,吹着一首美妙的歌曲;想写功课的时候;忙着写寒假功课;我美好的寒假就过去了。
寒假旅游作文
以前都是跟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达人朋友一起进山。这次不一样,这次是我们班的同学跟爸爸妈妈们一起爬上。除了爬山还要野炊,还没出发我已经很兴奋了。
我们一共开了三辆车,像一辆小火车开进了秦岭大山里。阳光照不到的山坡上有雪,空气凉凉的,天空蓝蓝的.。我们的车队趟过一条小河,开过崎岖不平的山路找了一块平坦的地方停下来。我们在山涧里穿行,脚下都是大石头很不好走,有时候还要过独木桥跟爬梯子。梯子是用好多长长短短的树棍打起来的,感觉不怎么结实摇摇晃晃的。我爸爸在上面接着,艾恒正爸爸在下面拖着我们,就这样我们一个一个小心翼翼的爬上去很真是惊险。中途休息的时候爸爸们还给我们讲了关于秦岭的故事。秦岭是很大很大的山,它的名字还是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给它起的。我们在西安吃的水都来自这座大山呢。
从山顶上下来我们就拿出自己带来的锅碗瓢盆开始煮火锅,当然妈妈们最擅长,我们就在一旁学习。不一会香味就把山里老奶奶家养的三条狗跟一群鸡吸引过来了。大公鸡可真好看,红红的鸡冠子跟彩色的羽毛,走起路来很神气的样子。我们也被这群大公鸡吸引了,我们就追着他们跑,可是他们很灵活怎么追也追不上。
跑饿了,妈妈们的火锅也煮好了,这火锅太香了,我吃了好多好多。
太阳西沉了,我们也该回家了。我跟同学们约定以后还要一起来爬山。
二年级格言
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3、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4、一个人要帮助弱者,应当自己成为强者,而不是跟他们一样变成弱者。——罗曼·罗兰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良机对于懒惰没有用,但勤劳可以使最平常的机遇变良机。——马丁·路德
8、艺术家的天职,是把光亮灌注到人心深处。——舒曼
9、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0、知识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莎士比亚
11、牢骚发得最多的人,是最该受人责怪的人。——威廉·享利
12、追上未来,抓住它的本质,把未来转变为现在。——车尔尼雪夫斯基
13、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14、人的活动如果没有理想的鼓舞,就会变得空虚而渺小。——车尔尼雪夫斯基
15、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16、流行是一种无法忍受的丑陋。所以每半年都要更换流行一次。——王尔德
1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为大家分享了有关阅读的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1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2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3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4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5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7
阅读名人名言手抄报图片8
名人读书名言短的
1、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 郑成功
2、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 波尔克
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陆游
8、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 培根
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 —— 许名奎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 孟德斯鸠
12、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 赫尔岑
13、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1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6、为乐趣而读书。 —— 毛姆
17、三更灯火五更鸣,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1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9、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0、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2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2、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 —— 赫尔普斯
23、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 普希金
2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阅读好书推荐
《莎士比亚书店》
如今,位于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店”,是全世界爱书人去巴黎旅行不能错过的朝圣之地。而它的前身,正是西尔维亚﹒毕奇女士在1919年创办的“莎士比亚书店”。这家英文书店从它诞生开始,就吸引了乔伊斯、海明威、纪德、艾略特、安太尔等作家和艺术家,不仅成为英语和法
《读书年代——带上所有的书回巴黎》
这本书,或许可以让你重新回到那个读书的年代。作者安妮·弗朗索瓦,是巴黎人。一无文凭,二无头衔,默默无闻,曾就职于多家出版社,在阅读中度过了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于2009年辞世。从世俗的眼光来看,这样的安妮也许是默默无闻的,但每个爱书人都明白,如此的生命历程,对于安妮来说,并无遗憾。
知味葡萄酒杂志Taste Spirit.com,专业、轻松、实用地谈论葡萄酒、饮食男女和生活艺术。世界级酒评家杰西斯·罗宾逊《费加罗报》的中文合作伙伴。
《恋酒事典》
这本书名为《恋酒事典》,以按照字母排列的字典体例,从A到Z一共围绕与葡萄酒文化相关的'108个关键词,娓娓道来其间的历史文化典故和文人轶事。虽然译为中文版后,法文原版的一些语言本身的文学性有所减损,译者在一些细微之处因为对葡萄酒的专业知识还不够了解犯了一些小错误,但这还是一本极富幽默感和丰富内涵的书,而且篇幅并不长,内容深入浅出,尤其适合对法国文化,尤其是法国的葡萄酒及饮食感兴趣的读者。
《阴翳礼赞》
薄薄100多页一本评论散文集,浓缩了日本著名的文学家谷崎润一郎,对东方式审美和日本传统品位的精妙见解。近年来随着苹果设计的大行其道,“侘寂”(wabi sabi)的审美一度非常流行。这本书反复提到的在“暗”的物理和文化环境下的审美,以及粗糙原质的材料表面和长时间使用带来的损耗和光泽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达到非常微妙的审美境界,就是对“什么是侘寂”非常好的回答。这对一般的西方人而言并不那么容易理解,作为一衣带水、文化上一脉相承的邻居,读一位日本文学家论品位和审美的散文集,中国读者应该会经常看到会心之处。
首家结合时尚与青年文化的自媒体分享平台,Selected Elegance of Leading Fashion S-elf独立时尚工作室。
《德国小镇》
冬天常被作家们分成两个极端,要么是寒冷到温暖,要么是温暖到寒冷,即世界尽头。勒卡雷却不同,从头到脚都是冬天,冷冰冰的。比起香港书店里约翰·勒卡雷的作品占据显眼位置,在大陆,这位被贴上「间谍小说大师」标签的作者,作品销量却少的可怜。「间谍」这个词常会让人产生误解,与《谍影重重》这类大片所不同的是,我们着实可以把勒卡雷的推理小说当作严肃文学来看,就像爱伦坡和钱德勒。但是,勒卡雷的作品主题几乎只有一个——冷战、柏林墙、西欧东欧。这个主题就是很「冬天」的。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1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2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3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4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5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6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7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8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9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10
小学二年级我爱读书手抄报
关于读书的句子
1、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
2、悠闲读书,意在怡情,情之所致,灵魂可随着书的脉络而神游,或领悟诗词的豪情浪漫,哲学的玄妙精深,逻辑学的机巧善变,小说的峰回路转悲欢离合;或寻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草;如有幸读到一本好书,就如同与高雅之士谈心,同良师益友交流,潜移默化之中得到升华。
3、如果说,一本书就是一个台阶,那么在人的一生中将有千万道台阶等着我去跨越。每跨越一步台阶,将得到不可估量的财富,而下一步台阶,又将带我步入一个新的境界,获取新的知识。
4、读书是要有点意境的。一个清闲的早上,选一处幽静的所在,如杭州的运河公园,悠长悠长的公园游人寥寥,你可以独占湖边的石椅,隔着树丛传来的车水马龙之声早滤去了喧嚣。这时宜捧一卷散文。景闲人闲若文亦闲,则旷野清风山泉松子幽香……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都可以在读书中得到。
5、生活是残酷而美好的。人生之所以短暂,是因为它从不给你彩排的时间,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6、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
7、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8、书读得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的很多。可是,当你读书而思考得很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的还很少。
9、读书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10、一个智者可以同时拥有两套思维,同时又不影响自己的为人处世。
11、书籍具有不朽的能力。它是人类活动的最长久的果实。
12、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13、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用黑字印在白纸上的灵魂,只要我的.眼睛、我的理智接触了它,它就活起来了。
14、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
15、痛苦来临时,不要总问:“为什么偏偏是我?”这是不公平的。快乐来临时,你就从没问过这个问题。
16、人啊,自从来到这个世上,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抗拒地走向平庸和衰老。
17、光阴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
18、有创见的书籍传播在黑暗的时代里,有如太阳照耀在荒凉的沙漠上,为的是化黑暗为光明。这些书是人类精神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人们是凭着它们的原则,向种种新的发现迈进。
19、为什么我总在试图用言语来掩盖自己的渺小,总在试图为自己减轻负担,又总在为自己的低能寻找托辞?糟糕的是,我似乎已经相信了自己编造的借口,心安理得,得过且过,安慰自己"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不是蠢人,从此我要靠自己的双脚前行,永远抛弃那自怜自贱的拐杖。
2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1、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22、人生遇到不如意或困惑,我特别喜欢在书中找答案,而每次寻找,都能找到。我总是将其看做神启,觉得是个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读到我想找的答案后,我会兴奋的很久都将微笑挂在脸上,遇见我的人一定以为我遇到了什么好事,其实只是找到了困惑已久的人生答案而已。
23、读着书,诗意的生命被开垦出最丰美的田园,方白鹭与青崖之间的旅者,好酒入胸,七分酿成了月色,剩余下三分,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持尽寒枝却终不可栖的寒鸦,手持青青芒杖,在“疏月挂萧桐”之夜,叹大江东去,不为“蝇头微利,蜗牛虚名”触动,只愿沧海济余生;落日桥头,断鸿声中浪子,一边是枯藤老树,古道西风,一边是“宝马雕车香满路”,可他只愿做“灯火阑珊处”的伊人。
24、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25、茶余饭后,一本好书,对于我来说就是一段美好的时光。无论是“曲水流觞”的风雅,还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抑或是“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的豪情,都能带给我一份快乐,一种感动。
26、很多大事情往往会败在小人物手中里,因为做大事情的人总是很容易忽略小人物。
27、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28、书,如细雨过后的梧桐,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子落日黄昏,用眼睛读书,用心读书。读不尽精彩丰富的书。
29、我在书海中寻找着,我相信书中的知识将给我插上飞翔的翅膀,我相信只要我能刻苦努力,我就一定能走向成功。
30、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31、读书需要一种心境,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读的。只有静下心来的时候,才适合阅读。心无旁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书卷上,唯有此时才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
32、最喜无风无雨的夜晚,静品自然,静通心意,静享人世的浮华。也喜风急雨骤时,怀抱一书,沉坐,观自然的风雨变换,悟人生的诡秘莫测。这时,不是在读书,而是书陪我读人生。
33、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34、潇洒是一种美,是人生的一种壮美,一种阳刚之美。它往往来自于人的一种英雄欲望,一种想建功立业,奋发有力,追求不平凡的惊天地的事业的欲望。如同大山,大江般境界开阔、雄伟奔放。
35、开卷有益,闲暇时读一本好书,添一份雅趣,长一份才智,享一份快乐。
36、书是我的精神食粮,读书是我的兴趣喜好,读好书则是我做人的行动指南。读书,就是这么快乐的事情,让我不断地汲取知识,不断地获取财富,不断地完善自我,而我也在读书的历程中慢慢长大了。
37、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读他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38、有时,读到兴头上,我会感觉和作者有穿越时空的神交感。我觉得像是和老友促膝长谈,她懂我,我也懂她,有时甚至我会大声的喊出来,写的太好了,就是这种感觉,有种找到莫逆之交的感觉从心底迸出。
39、读书实在是一件很辛苦很快乐的事。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凿壁借光,可见读书之辛苦。读书让人博取众长,读书让人更胜一筹,可见读书之快乐。难怪有古人无限感慨到:书中自有黄金屋。其实,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读书又何尝不是一门人生的必修课,引得人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汲取养料呢?
40、喜欢读书,心境不好时,读书得以改变心境。心境好时,心境可以改变书的意境。当所有的渴望都离我远去时,只要手中还有书在,那希望就没有离去。
4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
42、光读书不思考,结果就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的认识。所以治学问之道,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明辨是非,知所适从。
43、往事不堪回首,真正的快乐已经很遥远。
44、当我们通过努力终于做到了博览群书,心中的知识便会融汇贯通形成自己的认识,对读的书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有所选择。我们所读的书和文章,里面表达的思想和认识,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有的表达一定偏颇。这时我们要学会分辨哪些书是正确的,是我们要学的书;哪些是错误的,我们要摒弃的书。如同在百花园中虽然花都艳丽无比,但有些花散发出的香气是有毒的,是对我们无益的我们要远离这样的花。如果你能够在书中进行正确的辨别,说明你已达到读书的第二境界。
45、书籍鼓舞了我的智慧和心灵,它帮助我从腐臭的泥潭中脱身出来,如果没有它们,我就会溺死在那里面,会被愚笨和鄙陋的东西呛住。
46、走进自然科学知识的领域里,《十万个为什么》中的雷电星雨在天空住久了也回来到我们的人间做客,他们其实并不稀奇,只是因为遥远而难得见面而已,太阳月亮不是经常在我们的世界里转悠着吗?
47、一颗纯净的心需要另一颗纯净的心的相互映照,一颗黑暗的心更需要一颗纯净的心的照耀与沐浴。由黑暗而光明,由痛苦而幸福,这是一种漫长的灵魂的洗礼。
48、悠闲读书,追求的是一种气质一种涵养。多读书,能使人精神焕发,随和幽默,充满自信,充满魅力。我们常说的儒雅风范,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铺垫,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主要从长期不懈的读书学习而来。
49、海棠花好看,不在颜色,而在神韵……做人也一样,不在外表,而在涵养。
50、我喜欢看朴实的平装书,没有厚重的外壳,随意抓在手里,躺在床上或是窝在沙发都可以,而精装书恐怕只有摆在书架上充当门面时才凸显了它的价值。这个画面里拿书的人一定要穿着随意舒适,一身职业装硬硬的坐在办公桌前,就会将意境大大减分。
51、最爱夜里读书。春夜里,暖暖风习习,草香弥弥;夏夜里,月明星稀,斗转星移;秋夜里,桂香浮动,虫鸣啾啾;冬夜里,北风尽吹,炉火盎然。一书在手,是与智者畅谈,与朋友倾诉。忘却了白日里的纷争,远离了尘嚣的浮躁。笑看时空外,游走生命间。人生际遇得失荣辱,不过尘埃一粒,沧海一粟。
52、读书就像一根强心剂,注入我的体内,带给我巨大的力量,在读书中授予我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处事的原则,传授我无尽的知识。
53、汗水与泪水的化学成分相似,不同的是,泪水只能为你换来同情;汗水却能为你赢得成功。
54、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
55、愚昧使人落后,知识使人前进。
56、每每读书,都会想起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读书有两种方法,一是将一本很厚的书读薄;一是将一本很薄的书读厚。其实不论是读薄,还是读厚,都是将书读好的最高境界。
57、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摆脱令人烦恼的胡思乱想,不妨去求助于书本。书本总会和蔼可亲地欢迎你。
5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
古代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