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金秋季节,南雄中学迎来了首届校园读书节,全校上下掀起了一阵“多读书,读好书”的喜人热潮,它象一阵旋风,将缕缕书香传播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看到这情景,我问自己,人为什么要读书?如果没有书,世界将回怎样?回望巍巍中华五千年,有多少文人政客对书籍情有独钟,对于读书,他们又有多么热烈的情怀:还记得那一声“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吗?这一声呼喊留给后代几多震撼,几多警觉?!又记起于谦那句诗来:“眼前直下三千字,胸前全无一点尘”。他告诉我们,书是人性的净化器,给人心灵荡涤,
使人大彻大悟。因此,无论从民族进步还是人人发展的角度来说,都应该提倡读书。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在浩瀚无边的书的海洋里,鱼龙混杂,良莠难辩,这样便要求我们擦亮双眼,“取起精髓,去起糟粕”,即读好书,读益书。在书的社会里,居住着贵族,也居住着庶民,即有善者,也有恶棍。然而,一本好书总是把真善美之人放在最高的席位上,并以此端正读者的人生态度,使人价值纯粹;一本好书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一本好书是我们的良师益友,读一本好书将使我们受益终生!
我爱读书。曾几何时,我置身书海“不可自拔”。《雷锋
莎士比亚说:“书是全时间的`营养品。”社会文明因为知识而进步,书籍为知识的发展输送营养。如果没有书,人类将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里止步;如果没有书,人类将永远蒙昧无知;如果没有书,我们将无从谈生活,无从谈价值,无从谈发展!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阳光下的年轻一代,我们更应该努力丰满自己的羽翼。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朋友们,请以审视的目光阅读书籍,与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做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读书对于不少人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奢望。可对教师而言,只教眼前书而不广泛阅读是不可思议的。令我倍感欣慰的是,从教十年来,读书一直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我深知,一个长期热爱读书的人必然会涵养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和儒雅风度。自走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我就不断勉励自己,要努力成长为一名具有书香气质的人民教师。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虽然大学读的是理工科,可这丝毫不妨碍我徜徉于浩瀚的书海之中。大学四年时光,我最大的爱好就是静坐在图书馆的一隅,读名著、观历史、品文化,独享读书人的那份宁静与快乐。更在闲暇之余,逛书店、蹲书摊,几乎把南京城大大小小的书店跑了个遍。正是在那段渐渐逝去的青春岁月,我认识了莫言、余华、昆德拉、余秋雨……
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爱读书的习惯依然如故,尽管这个习惯在很多人看来有些“不识时务”,但我乐在其中。记得刚工作那会儿,我在农村中学教物理,课余时间,我总是乐于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比如天文现象、生活常识、科学故事……学生们甚是感兴趣,渐渐地就喜欢上我的物理课了。就在那一刻,我隐隐地感受到自己身上有一种特别的书香气质,吸引着学生们喜欢上学习。
可惜这种欣慰没能持续多久,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我愈发清晰地感受到我的书香气质存在一种“营养不良”,而这种“营养不良”对于一名教师而言几乎是致命的。20xx年县实验小学组团办学后,这种“营养不良”被进一步放大。有一次,县实验小学中心数学组来到我们白田小学送教,评课环节,听到实小青年骨干教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我顿时有一种坐立不安的危机感。我这才发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仅仅关注教师的人文视野远远不够,还需拥有精深的专业功底和一定厚度的教育理论修养。第二天,我赶紧从图书室找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及《当代教育学》、《数学教育学》等教育理论类书籍,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充电”,这种“不正常”的举动同时招来了不少同事们异样的眼光。对此,我一笑了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我熟背了厚厚的一本《数学教育学》,同时自学了本科教材《初等数论》,并顺利通过了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学本科的两门考试。有了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消化,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一下子思如泉涌,撰写了两篇教育论文,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两篇文章均获得了领导和专家的认可,还有幸赴北京领回了国家级论文一等奖的证书。
一时间,同事们投射过来羡慕的目光,对此,我还是一笑了之。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的乐趣,或许只有喜欢读书的人才能体会得到。近两年来,我几乎把别人在茶社喝茶、打牌的时间都花在了专业理论书籍上,《江苏教育》、《小学数学教与学》等杂志几乎每期必读,每晚至少半个小时。为了提升阅读的有效性,我还制定了一系列的`读书计划,并撰写了十多篇读书心得。因为我知道,作为一名成长中的青年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读书和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拥有源源不断的“活水”,给自己和学生的双重成长以坚实的保证。
多年来,读书已经成为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但面对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读等身书,著三尺文”的要求,我还差得太远太远。但是我坚信,读书已经成为我一种生活的必须,一种做教师的必须,一种追求“人课合一”境界的必须。努力成长为一名有书香气质的教师,这将是我——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1、书用心读学有新得,功用心练日有新功。
2、读书没巧越读越通,书法没巧越练越精。
3、读书是学习他人,创作是塑造自我。
4、读书贵在钻书里,创作贵在跳书外。
5、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 ——塔帕(英国)
6、小有疑处,即便思索,思索不通,即置小册子,逐日抄记,以时省阅,俟归日逐一会理,切不可含糊护短,耻于咨问,而终身受此黯暗以自欺也。——朱熹
7、读书,既充实精神世界又储蓄无形资产,实践, 既充实精神世界又丰富物质世界。
8、读书之目的非为辩驳之争论也,非为尽信书言,视为当然也;非为交谈吐属而读,籍资读助也;读书之目的在审度与寻绎。——培根
9、书买来了,取阅自便,不妨去翻翻,前人早已说过"开卷有益"。一天二十四小时,你挤半个小时,只有一天时间的百分之二,只要每天坚持下来,可以使你读出可观的成绩来。——王伯敏
10、士大夫三月不读书,则义理交于胸中。——黄庭坚
11、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陆游
12、调动全部心智机能,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是掌握读书的艺术的前提。——张之
13、读书要做到"博、精、新"三个字。"博"是博览勤闻,这样可以"多闻阙疑",要反对"孤陋寡闻"。过去说"闭门自精",是不确切的。无选择,无目的的泛览,是不易于精的。精是精密,精通连贯,详明严密,反对"浅尝辄止",也反对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读书的目的在于用,这就要求新方法,新研究,新努力,新结论,新见解的五新,反对故步自封,人云亦云。——郑天挺
14、在人生的征途中,要分清正确的与似是而非的界限。
15、阅读是一种心灵的享受。
16、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8、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约·诺里斯
19、学会读书,便是点燃火炬;每个字的每个音节都发射火星。
20、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挪]易卜生
21、书本应该依据科学,而不是让科学去依据书本。 ——[英]培根
22、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法]奥斯勒
23、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癫癫。 彼特拉克
24、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5、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 作者:列宁
26、无论在什么时候,要想摆脱令人烦恼的胡思乱想,不妨去求助于书本。书本总和蔼可亲地欢迎你。——托·富勒
2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28、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来任侠非。——《杂曲歌辞·缓歌行》唐·李颀
29、浓厚的`智力、兴趣、气氛促使他们去阅读,而阅读是使他们学习得好的最重要的补救手段。—— [苏]苏霍姆林斯基
30、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的景色越壮阔。
31、文学是人的生活的教科书。
32、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33、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作者:爱默生
34、书,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佚名
35、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人们增长才干。——佚名
36、改变一切不需要太多时间。
37、即使将所有的印度宝石跟我的藏书交换,我也不乐意。——吉本
38、别把数学想象为硬梆梆的、死绞蛮缠的、令人讨厌的、有悖于常识的东西,它只不过是赋予常识以灵性的东西。 ——开尔文
39、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40、善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為之下。
41、书是人类灵魂的窗户,书是知识无尽的源泉。
42、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尚书》
43、我们要真正学到一点东西,就要虚心。譬如一个碗,如果已经装得满满的,哪怕再有好吃的东西,象海参,鱼翅之类,也装不进去,如果碗是空的,就能装很多东西。
44、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因一时的胜利,喜极而泣,也不会因一时的失败,垂偷丧气,因为他知道,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张玉洁
45、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46、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47、散文给人智慧,小说给人故事;课本能学到知识,书籍真是个好东西。世界读书日,甭管武侠、言情还是都市文,爱你所爱,读你所读,愿你心情美丽!
48、读书可以成就人生。读书可以改变人生,读书更能成就人生希望。
49、教学是理解的最高形态。
50、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书的影响下,仿佛在火上一样,渐渐溶化。
51、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52、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
53、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54、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55、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古不化的人疯疯癫癫。
56、倘不领悟,再完美的理想也会化成泡影;倘不勤奋,再美妙的计划也会付之东流;倘不实践,再广博的知识也会束之高阁。
57、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58、读书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不读书的人只能活一次。作者:乔治马丁 出处:权力的游戏
59、读书不为别的,就为读书而读书,是一件多少奢侈的事情。作者:张绍刚
60、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亚里斯提卡
6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62、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英]威斯坦·休·奥登
63、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64、"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
65、藏书,蕴的是教师的底气。
66、读书很容易,理解非常难。
67、读书要上心,学习要认真。
68、读一本好书,如品一杯香茗,书香萦绕。
69、读书就像打开一扇神奇的大门,让你走进无边的宝藏。——作者:冼奇琪
70、外韧之味,久则可厌;念书之味,愈久愈深。
71、假如利用得好书是最好的对象;假如滥用了书就是最坏的对象。
72、念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
73、念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74、念书谓已多,抚事知不敷。——王安石
75、心如水之源,源清则流清,心正则事正。——明·薛瑄《念书录·体验》
76、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念书录》
77、念书以过目不忘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仓皇,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78、念书对付伶俐,就像体操对付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79、读死书是没有用的,要知道奈何用眼睛去调查,用脑筋去思想才行。 ——茅盾
80、多读书,多进修,多求履历,就是前途的保障。 ——罗兰
81、学问是光亮,无知是暗中。读书吧!—— [俄]契诃夫
82、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法]奥斯勒
83、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可以或许陶冶人的情感与气质,使人高贵。
84、念书要诀∶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注有识∶分辨,选择有益之书。)
85、不颠末琢磨,宝石也不会发光。
86、种下一种本性,收获一种运气。
87、真诚的体贴,让人心里那股兴奋劲儿就跟清晨的小鸟迎着春天的向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