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三省吾身的8字格言 正文

三省吾身的8字格言

时间:2024-10-13 18:20:54

大学向来是思想的摇篮,自从陈寅恪先生在1929年所作的王国维纪念碑铭中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期盼以来,我们的大学就一直在路上。

XX年7月,在学校90周年校庆前夕,93岁高龄的国际著名数学大师、嘉兴学院名誉院长陈省身先生应邀,为学校题写了“方正为人,勤慎治学”的校训。“方正为人、勤慎治学”是嘉兴学院90余年办学传统的真实写照和科学总结,也是中国大学在不断摸索的前进道路上的又一里程碑。

方正为人,这是贯穿于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永恒的命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熟知的每一个国人奋斗的模式,而在这个模式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修身,也就是方正为人,只有做到方正为人,才有可能齐家,进而治国,终而平天下。夫子教导我们:君子慎独。以此为根本逐渐延伸出“每日三省吾身”(我想这也是陈省身老先生名讳的由来吧。)“群处守口独处守心”等哲言,微言大义的四个字从此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让我们可以在纷杂的世事侵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坚持方正为人,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勤慎治学,这是古往今来无数学问大家所恪守的格言。“立德立功立言”合称三立,这恐怕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最向往的人生情境。而此中最高级的非“立言”莫属,每一次立言都是文化的沉淀,是文化果实最饱满的成熟时。夫子因《论语》引领后世思想,太史公凭《史记》名垂不朽,马克思借《资本论》改变世界。而若要达到立言的至高境界,其途径非“勤慎”二字莫属,勤能补拙,天道酬勤,早起的鸟儿捉虫多,这些哲言俗语,莫不道出勤对于治学的重要意义,非勤学不立,那是不是只要勤就可以了,不是的,在勤之上,更要有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是慎,踏实稳健,一步一个脚印,这更是慎,在通往立言的道路上,勤和慎就像我们不可或缺的左右腿,不仅要都有更要都健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这是互有配合相辅相成的一整套的培养方案。方正为人是要扶其根,只有根正才能苗直,这样就是把自己置于一个最好的起点上,就像庄稼有最肥沃的土地,就像鱼儿有最丰富浮游生物的河流,就像我们有最新鲜的空气。接下来的勤慎治学则是在方正为人的基础上指明道路和方向,以此保证我们旺盛的激情和动力是挥洒在最合适的道路上,从而获得更大的学问。而正如:空瘪的麦穗高昂着骄傲的头颅仰视天空,饱满的麦穗低垂着凝视大地中所说,我们通过勤慎治学增长中的学识又不断的修补我们方正为人的升华之道,进而拔高我们的根本,终而又助益于治学大业。以此形成的最良性的循环,保证了它的根本科学性和优越性,也保障了无数学子以此成功的可能。

与其说我们的大学是人才的摇篮,不如说是人生的冶炼槽,五彩斑斓却是充满杂质的学子走进来,经过大学文化生活的洗礼,经过我们“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的校训的升华,从而成为一个有用于家人,有用于社会,也有用于自身的人,这也正是我们办学的目的所在。

曾子说过:“吾日当三省吾身。”三省吾身,意思就是要常常反思,反省,以达到修身养性的效果。修身:是指修养身心,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养性:使心智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修身养性的获得巨大成功的名人中,曾国藩就是其中一个范例。

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有网友评论说:如果以人物断代的话,曾国藩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最后一人,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人,可见曾国藩对后人的影响力。能够取得如此成就,归功于曾国藩的修身养性。归纳起来是曾国藩对自己的人生修炼“五字”即:诚、 敬、静、谨、恒。首先是诚,诚实、诚恳,为人的表里一致,自己的一切都可以公之于世,要修炼自己的诚。第二个就是敬,所谓敬就是敬畏,人要有畏惧,人不能 无法无天,要有敬畏,表现在内心就是不存邪念,表现在外就是持身端庄严肃有威仪。第三个就是静,是指人的心、气、神、体都要处于安宁放松的状态。第四个字 是谨,指的就是言语上的谨慎,不说大话、假话、空话,实实在在,有一是一有二是二。第五个字是恒,是指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这五个字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就是人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独处,也就是指在没有任何监督的情况下,都要按照圣人的标准,按照最高准则来对待。这是修身的最高境界。我们一起来看看曾国藩关于修身养性的名人名言:

1、以读书立志的修身养性名言: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2、在困难和逆境中的修身养性名言: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3、以“静”字修身养性名言: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4、以“勤”字修身养性名言: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5、以“耐”字修身养性名言:读经有一耐字诀。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读;今年不精,明年再读,此所谓耐也。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不特写字,凡事都有极困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

6、从失败的教训中修身养性名言: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谚云吃一暂长一智,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

7、与人为善的修身养性名言:思古圣人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以言诲人,是以善教人也;以德薰人,是以善养人也,皆与人为善之事也。君相之道,莫大乎此;师儒之道,亦莫大乎此。仲尼之无常师,即取人为善也;无行不与,即与人为善也。为之不厌,即取人为善也;诲人不倦,即与人为善也。

【教学构想】

《论语》是孑L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鄂教版

其一,关于学习的态度。孔子认为,追

其二,关于学习的方法。孔子在和弟子的交谈中多处提及学习方法问题,最著名的莫过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

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与此同时,孔子还特别强调学思结合,勇于实践。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只读书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精神疲倦。要求人们把学习积累和钻研思考相结合,不能偏废。

这八则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语录的意义。

2.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并能融入学习态度、方法及品德的养成之中。

3.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4.学习分类整理笔记的方法;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

1.搜集

的主要内容。

2.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把握内容梗概。

[教学步骤]

一、导人(质疑激趣)

提问: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有可能出现如下回答,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答l:《毛泽东选集》。老师说,《毛泽东选集》影响是很大,但它的影响只限定在一个特定的时期,只有几十年,而老师说的这部书却影响中国几千年。

答2:《三国演义》《红楼梦》。老师说它们影响也很大,但也只有几百年而已,不能与我说的相比。老师再揭示答案:是《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然后老师还介绍了《论语》的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对初一学生来说,这是新鲜的,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师生交流有关孑L子和《论语》的知识

(1)大家预习课文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子曰”呢?

(2)《论语》的“论”,习惯上读lún。谁知道《论语》是一部怎样的书?

(3)孔子是怎样的人?为什么人们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

(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师生合作,共同完成,对孔子和《论语》进一步的认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学生“初步具体搜集资料的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全新概念。此外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这为进一步学习课文作了铺垫。)

三、诵读并整体感知

(1)提出要求:

我们学习文言文,有三条基本方法:一是诵读,这是最基本的,凡要求背诵的课文都要背得烂熟,不要求背诵的也要读得十分流畅;二是用心领会课文的意思;三是自己动手,积累词语。同学们,这堂课,我们首先诵读课文,然后分“则”理解课文,最后背诵课文。

(2)自由诵读。教师提示诵读文言文要注意的问题:

①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曾子、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海女知之、是知也、自省、弘毅等。三个通假字:“说”通“悦”,“女”同“汝”,“知”通“智”)

②处理好停顿和语速、语调。

[此环节旨在授以方法,提出要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生心中有数。]

四、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句的理解,学习小组问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

[必须理解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思而不学则殆”(我把“殆”解为“危险”)?“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孔子更反对哪个?为什么?“三人行”,一定“有我师”吗?如果同行的都是坏人呢?等等。]

五、小组互动:本文内容主要包括哪两个方面?哪几条是说学习态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