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骂人高逼格言文言 正文

骂人高逼格言文言

时间:2024-10-10 18:27:2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出自战国的《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赏析

“贫贱不能移”,更通俗的表述应该是“贫贱不能放弃”。不能放弃的是什么?是人的理想、道德和一切做人的准则;这是多少年来穷人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多少年来穷人给自己的道德筑下的.“防洪堤坝”。所谓“防洪堤坝”,意味着假如没有这么一道堤坝,人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被卷入滚滚洪流。

“贫贱不能移”的真正意思是在告诫穷人:贫贱是很容易移的,恰如“富贵不能淫”实际上富贵是很容易沾染上淫的恶习一样,贫贱很容易使人将贫贱当作不可替代的理由,放弃理想、放弃道德、放弃一切做人的准则。社会上几乎所有的负面形象,都源自于贫贱。“小姐”为了钱可以放弃操行,乞丐为了钱可以放弃尊严,亡命之徒为了钱可以放弃人的进化。他们几乎都是穷人,都是抵御不住贫贱的冲击而“放弃”的人,他们的行为也恰恰印证了一句老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但是更多的穷人没有放弃,“人穷志不穷”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古往今来,伟人的故事,几乎就是穷人矢志不渝的故事。他们所印证的是:贫贱不是放弃的必然前提。

但是这两大类人都只证明了一半,而又混淆了另一半:贫和贱看上去很像是一回事,却不是同一个概念。贫一定是贱的前提,但是贱不一定是贫的结果。

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贝”是古代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那当然是缺少财物以至于贫困了。贫是一种与富相对的生存状态。方志敏曾经写下不朽的《清贫》,他是将贫理解为一种精神的财富。

贱,与贵相对,它不是生存状态而是生存档次;贱的本意是“价格低”,也可以理解为地位低下,人格卑鄙;再引申出去,就是贱骨头,贱相。以前有句很粗俗的骂人话,足以见得“贱”是多么的让人不齿。“小姐”为什么会被叫做鸡而不是叫作凤凰?因为鸡一群一群的不值钱,贱那,而贱正是这一群人的人格。

一个人可以贫却不可以贱,但是贫很可能就是贱的母亲。因为贫所以贱,因为贱所以移,因为移所以不贫,因为不贫,所以更贱。这一连串因果关系,就像是一块强力磁铁,吸引着所有穷人陷入它的魔圈,而且也确实很多的穷人陷了进去,于是有一种穷人让我们肃然起敬,那就是坚定不移的人。

《偷鸭求骂》,也作《骂鸭》(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本) 年代:清朝 作者:蒲松龄 体裁:记叙文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偷鸭求骂文言文注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偷鸭求骂原文

邑西白家庄居民,盗邻鸭烹之。至夜,觉肤痒。天明视之,葺生鸭毛,触之则痛。大惧,无术可医。夜梦一人告之曰:“汝病乃天罚,须得失者骂,毛乃可落。” 而邻翁素雅量,生平失物,未尝征于声色。某诡告翁曰:“鸭乃某甲所盗,彼深畏骂,骂之亦可警将来。”翁笑曰:“谁有闲气骂恶人!”卒不骂。某盗窘,因实告邻翁。翁乃骂,其病良已。

异史氏曰:甚矣,攘者之可惧也:一攘而鸭毛生!甚矣,骂者之宜戒也:一骂而盗罪减!然为善有术,彼邻翁者,是以骂行其慈者也。

偷鸭求骂注释

1、邑(yì):县城 。

2、葺(qì):重重叠叠

3、翁:称老年人,老头儿。

4、诡:欺骗。

5、雅量: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

6、征于声色:表现在语言和脸色上 。

7、征:这里是表现出来的意思。在原文中意为表露

8、声色:声音和脸上的表情。

9、某甲:旧时书面语中称“某个人”,没有姓名,就说“某甲”。

10、卒:最终。

11、窘:尴尬。

12、良:的确。

13、已:止,这里指病好了。

14、攘:窃取。

15、大惧:害怕。

16、盗:偷盗。

17、无术可医:没有办法可医治。

18、而邻翁素雅量:可是邻居老人一向气量大。

参考译文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恐惧了,没有办法可医治。一天夜里他梦见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上天给你的惩罚,只有让失主骂你,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气量大,平常损失东西,并不会表露在脸上或嘴上。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他最怕人骂,您责骂他也可以警告他不再来偷。”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最终并没有骂他。这个人感到尴尬,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骂他,而这个人的病就痊愈了。

写怪异故事的人(就是作者蒲松龄)说:太厉害啦,偷盗的`人一定很害怕:一偷盗居然浑身长出鸭毛!太厉害啦,骂人的人应该小心啊:一声骂竟然会把盗贼的罪孽减轻!但是,行善的人是有办法的呀,那邻居老人,是用骂的方法行善事的呵。

文章寓意

这则故事至少给人两点启示:一是告诫那些做贼的坏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不管他伪装得再好,也迟早会被别人发觉的,所以千万不要做违背良心的坏事。二是劝诫那些受害之人,对于坏人坏事一定要检举揭发,只有这样,才能打击他的恶习,让他不再危害人间。只有适当的惩罚,才能让这些人醒悟、改恶从善。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你看这黄鼠还有皮,人咋会不要脸面。人若不要脸面,还不如死了算啦。

你看这黄鼠还有牙齿,人却不顾德行。人要没有德行,不***还等什么。

你看这黄鼠还有肢体,人却不知礼义。人要不知礼义,还不如快快死去。

《相鼠》大约是《诗经》里骂人最露骨、最直接、最解恨的一首。汉儒们“嫌于虐且俚矣!”意思是最粗鄙的语言暴力,是《诗》“三百篇所仅有”。但对此诗咒骂的对象,说法不一。前人对这个问题大致上有二说:《毛诗序》以为是刺在位者无礼仪,郑笺从之;《鲁诗》则认为是妻谏夫,班固承此说。后一说虽然有何楷、魏源、陈延杰诸家的阐发,但究竟由于所申述的内容与此诗所显露的深恶痛绝的情感不吻合,故为大多数说诗者所不取,而从毛序郑笺之说。

《诗经》中写到“鼠”的有五首(《雨无正》“鼠思泣血”之鼠通?,未计),除此诗外,其他四首都是直接把鼠作为痛斥或驱赶的对象,确实“老鼠过街,人人喊打”,自古而然。而此诗却有所不同,偏偏选中丑陋、狡黠、偷窃成性的老鼠与卫国“在位者”作对比,公然判定那些长着人形而寡廉鲜耻的在位者连老鼠也不如,诗人不仅痛斥,而且还要他们早早死去,以免玷污“人”这个崇高的字眼。至于所刺的.“在位者”是谁,所刺何事,虽曾有过多种说法,但已无法考实,翻开卫国的史册,在位者卑鄙龌龊的勾当太多,如州吁弑兄桓公自立为卫君;宣公强娶太子?未婚妻为妇;宣公与宣姜合谋杀太子?;惠公与兄黔牟为争位而开战;懿公好鹤淫乐奢侈;昭伯与后母宣姜乱了的伦理;等等。父子反目,兄弟争立,父淫子妻,子奸父妾,没有一件不是丑恶之极、无耻之尤。这些在位者确实禽兽不如,禽兽尚且恋群,而他们却是骨肉相残。此篇诗人咬牙切齿,是有感而发。

此篇三章重叠,以鼠起兴,反覆类比,意思并列,但各有侧重,第一章“无仪”,指外表;第二章“无止(耻)”,指内心;第三章“无礼”,指行为。三章诗重章互足,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诗经》重章的一种类型。此诗尽情怒斥,通篇感情强烈,语言尖刻;每章四句皆押韵,并且二、三句重复,末句又反诘进逼,既一气贯注,又回流激荡,增强了讽刺的力量与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