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康熙庭训教子格言字 正文

康熙庭训教子格言字

时间:2025-01-18 04:31:24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_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是社会稳定的基础。古往今来,有无数思想家从社会稳定、社会发展的高度来探讨、研究家庭问题。历朝历代,都存在着大量社会问题,而其中有不少都是由家庭问题引发的。因此,重视家庭问题、研究家庭问题,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稳定。

促进家庭稳定和幸福的因素有许多。其中,家训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家训是中国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家庭教育的方法之一。关于家训的说法很多,有人做过统计和专述,有包括家范、家戒、家教、家规、家法在内不下70种说法,然而其中被使用得最为广泛的还是 “家训”。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出现,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由于周公旦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就是父母对子女当面进行训教,这也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综合起来,它有这么几项基本功能——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家训(包括家规、家约、家范等),以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作用。

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言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 ”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的《钱氏家训》并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从司马父子到王氏兄弟

孝有大小之分,对父母能养能敬,是一种孝,但只是小孝;自身修行扬名,以彰显父母养育教诲之德,才是大孝。这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升华,对后世的孝道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中国古代家训内容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对孩子的伦理道德教育被放在第一位。而孝道是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因此,关于孝道的教育,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成果的重要体现。关于孝道,无论是思想家、帝王、官员以及民间的士绅读书人家庭,在他们的家训实践和家训著作中都有大量体现。

在古代帝王的家训中,对孝道很重视。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对儿子要求严格,尤其重视儿子的慈孝。他曾发表《诸儿令》,说“今寿春、汉中、长安,先欲使一儿各往督领之,欲择慈孝不违吾令,亦未知用谁也。儿虽小时见爱,而长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儿子亦不欲有所私。 ”

清朝入关以后的第二任皇帝康熙对家教一贯重视,后来雍正特将其父在世时对诸皇子的训诫编为《庭训格言》。全书共246条,包括读书、修身、为政、待人、敬老、尽孝等内容。该书有言,“凡人尽孝道,欲得父母之欢心者,不在衣食之奉养也。惟持善心,行合道理,以慰父母而得其欢心,其可谓真孝者矣。 ”该书又提出,“《孝经》一书,曲尽人子事亲之道,为万世人伦之极,诚所谓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推原孔子所以作经之意,盖深望夫后之儒者身体力行,以助宣教化而敦厚风俗。其旨甚远,其功甚宏,学者自当留心诵习,服膺弗失可也。”通过《庭训格言》可以看出,康熙认为“真孝”和行孝道不能停留在书本经义上,而是要“身体力行”、“服膺弗失”。这两点至今仍对孝道文化的传播和实践具有现实意义。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由于是非汉族统治中国,再加之有文字狱等统治手段,在历史的评价上,存在一些非议。但如果用历史的、理性的眼光来看,这三位皇帝并不比历史上任何一个皇帝差,他们开创并形成的康雍乾盛世对中国社会的促进和发展也是不可否认的。其中,康熙、雍正等对皇族家训的重视、对子女行孝尽孝的严格教育和要求所起到的作用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在古代的名臣将相中,有两个家庭的家训和孝行是很出名且足以垂范后世的。一个是西汉的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另一个是东汉末年的王祥、王览兄弟。

司马迁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作者。他在西汉武帝时任太史令,后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获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一个男子,身受腐刑,这是难以忍受的奇耻大辱。因此,司马迁几次想到***。但他最终还是含垢忍辱地活了下来。为什么?据《汉书·司马迁传》记载,司马迁认为自己之“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这里所说的司马迁的“私心”,正是他遗憾于自己一个最大的心愿尚未完成,那就是父亲司马谈留给他的遗训——必须完成《太史公书》。

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司马迁记录了他在父亲病榻前接受遗训的过程,“太史公(司马谈)执迁(司马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自获麟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迁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司马谈在给儿子司马迁的遗训中,对孝道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 ”这一遗训,对司马迁的日后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

王祥和王览,是同父异母兄弟。王祥 (公元185—269年),西晋琅琊(今山东临沂)人,字休徵。汉末,他隐居庐江(治所在今安徽舒城)20余年;后任温县令,累迁大司农、司空、太尉;至晋代魏,官至太保。就是这样一个大官,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大孝子。 “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故事说的就是他。王览(公元206—278年),字玄通。《晋书·王祥传》称他“孝友恭恪,名亚于祥”。他对父母笃孝,对兄长恭敬,名声仅次于王祥。最难得的是,他自小就不忍心看到母亲虐待兄长,经常在母亲朱氏责骂加害兄长王祥时挺身而出护着兄长。王览出仕以后,先后任司徒西曹掾、清河太守、太中大夫。西晋武帝司马炎下诏表彰王览曰:“览少笃至行,服仁履义,贞素之操,长而弥固。 ”

王祥在孝道方面不仅自己身体力行,对子女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他85岁高龄的时候,身染重病,乃“著遗令训子孙”道:“夫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过,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乎让。此五者,立身之本。”信、德、孝、悌、让,这就是中国古代家训中著名的“五德”。孝有大小之分,对父母能养能敬,是一种孝,但只是小孝;自身修行扬名,以彰显父母养育教诲之德,才是大孝。王祥家训中的“五德”,尤其“扬名显亲,德之至也”这一训令,显然是继承了汉代司马谈“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孝道思想的又一次升华,对后世的孝道文化产生了极大影响。

至东晋南朝,琅琊王氏成为江南第一著名士族,涌现出很多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诸如东晋名相王导、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等。王氏家族诗书传家,人才辈出,世系绵长,和王祥兄弟以孝悌为本,又以信、德、孝、悌、让“五德”戒子是分不开的。

辩证看待中国孝道文化

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 “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堪忧了孝道文化是中国家训文化的一大亮点,它对于子女的教育、成才,对于家庭成员互尊互爱、和睦,对于优良门风的确立、传承,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它在经典著作及其流转中有哪些体现呢?

比如,中国儒家经典之一的《孝经》。其作者经学者专家长期反复考证,基本确立为孔子的嫡孙孔?所撰。孔?虽然受教于曾参,但他的孝道思想的形成,不能说不受到祖父孔子、父亲孔鲤的直接耳提面命的教育与影响。

又如,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成熟时期。其标志就是出现了由颜之推撰写的中国第一部专门的、成本的、完整的家训著作 《颜氏家训》。它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到了宋元明清,家训文化进入繁荣时期,先后出现了北宋司马光的 《家范》、南宋袁采的 《袁氏世范》等。这些专门的、成本的家训,内容涉及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总体而言,孝道都在这些家训著作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颜之推在 《颜氏家训·教子》中说: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颜氏家训·勉学》中有言, “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修饰之,况余事乎!”司马光在 《家范》中则说, “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 (指婆婆)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袁采在 《袁氏世范·睦亲》中提出,“为人父者,能以他人之不肖子喻己子,为人子者,能以他人之不贤父喻己父,则父慈而子愈孝,子孝而父益慈,无偏胜之患矣”。又说,“人之孝行,根于诚笃,虽繁文末节不至,亦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在以上这些关于 “孝道”的论述中,有一点很值得重视,那就是,他们都认为孝道是父母和子女双方的事情,而不是做子女的单方面地行孝。中国 “孝道”大都强调了父子间双向的良性互动,盖因有此双向互动,父慈才能子孝,子孝而父益慈。这里面讲究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强调父母长辈在孝道文化中必须以身作则,按父母的角色规范在家庭生活中为子女树立榜样,如前文所引 《颜氏家训》中的 “父母威严而有慈”所示,这句话将 “威严”与 “有慈”并立。换言之,其所讲的父母对孩子的威严和慈爱从来不是对立的,而是互为一体的。这样的家训,这样的孝道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是值得提倡的。

无可否认,在中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无论是在统治阶层还是在民间,都出现过提倡孝道过头、使孝道文化呈现出其消极一面的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一定时期对中国孝道文化进行批判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正如对孝道文化的倡导有时会过头一样,我们对孝道文化的几次猛烈批判也早已被历史证明是过头了。过头到现在我们要 “挽狂澜于既倒”,重建孝道文化在今日几乎已成相当艰难之事。如今,在父母膝下尽孝几成渴盼而不可及之事,以至于 “常回家看看”到了要入法的地步。而用法律来约束本应归于伦理道德范畴的孝道究竟是否合适,是值得讨论的。

《诗经·大雅·既醉》有言, “威仪孔时,君子有孝子。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这是一句将孝子和家族的幸福美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祝愿之辞。但这只是一句祝愿吗?历史已一次又一次证明,在中国,孝道文化是检验和测量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孝悌也是社会和谐、家庭和睦的基础。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家庭和社会对孝道文化的提倡就不该须臾离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至今我们还在要不要继承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还在衡量中国古代的孝道文化里,究竟是积极因素多一点,还是消极因素多一点。辩证地看待和批判地继承历史文化传统固然是不应被忽略的必要步骤,但如果凡此种种讨论最后只是得出一个类似“国人议论未定,孝道仍在滑坡”这样的结论,就颇令人堪忧了。在提倡和践行孝道文化这个问题上,我们千万不要再出现反复和折腾了。“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若果真如此,实属中华民族之大幸也!

从中华民族孝道文化的式微以及当下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家庭伦理困境,我们不能不看到,中国历史上的家训文化对家庭建设是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的。中国家训文化的起源虽然很古老,但中国家训这一形式及其所能承载、体现的功能并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它对我们今天的家庭建设依然可以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教育作用。与时俱进地介绍并继承中国家训文化及其优良传统,该是新时期家庭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传承家风家训演讲稿_2

婚姻经典名言

1、婚姻是完整人生的精髓。

2、嫁女莫望高,女心愿所宜。

3、婚姻,若非天堂,即是地狱。

4、择婿须观头脚,择妇须观庭训。

5、爱情是种选择,婚姻是种命运。

6、要热是火口子,要亲是两口子。

7、对爱情不必勉强,对婚姻则要负责。

8、只为财富而结婚的人就是出卖自己。

9、爱情是机缘巧合,婚姻是对号入座。

10、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11、婚姻的基础是爱情,是依恋,是尊重。

12、婚姻不是独木桥,不是人人非过不可。

13、婚姻是场交易,只是酬码是你情我愿。

14、给不了婚姻,就不要霸占别人的青春。

15、信任是是经营婚姻中最需要的一种能力。

16、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17、头发丝绑得住老虎,善良妻劝得转恶丈夫。

18、婚姻不是爱情的结合,而是条件的加减乘除。

19、婚姻是建筑一个“家”,而非一间“屋子”。

20、婚姻的目的就是告诫你不要太相信你的判断力。

21、爱情促成婚姻,友情巩固婚姻,亲情保护婚姻。

22、没有爱情是不会死人的,幻想爱情是会死人的!

23、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24、情人间的危机就是婚姻,夫妻间的转机就是外遇。

25、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幸福。

26、婚姻就像迷宫,盖婚姻的人自己就已经先迷路了。

27、婚姻如同一架双轭将双方和谐地一起共赴人生的责任。

28、晚熟的女人害自己一辈子,晚熟的男人害全家一辈子。

29、婚姻的成功取决于两个人,而一个人就可以使它失败。

30、对于亚当,天堂使他的家,而他的后裔,家就是天堂。

31、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如果没有婚姻,你会死无葬身之地。

32、婚姻是新大陆,待开拓的土地,充满艰难,也充满着希望。

33、婚姻实质上是伦理关系。婚姻是具有法定意义的伦理性的爱。

34、婚姻就像打篮球,有进攻,有防守,有的时候还要有假动作。

35、如果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那没有婚姻的爱情就死无葬身之地。

36、婚姻就是一场男人和女人争夺话语权、经济权、掌控权的战争。

37、有妻室儿女的人,行动自由就受到限制,从而成为命运的人质。

38、女人在爱情中挣扎;男人在婚姻中挣扎;第三者在外遇中挣扎。

39、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

40、婚姻是一座坟墓不假,但能够入土为安,总比暴尸街头强一些。

41、维系婚姻不只靠“忍”,还得消化所有的.不愉快,彼此互相成长。

42、女人对婚姻的看法只有一种;男人对婚姻的看法却有一千零一种。

43、结婚之前要睁开你的眼睛,结婚之后可要一只眼睛开一只眼睛闭。

44、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婚姻,仅有爱情的婚姻是不现实的婚姻。

45、不该说话的时候说话,那是爱情;该说话的时候不说话,那就是婚姻。

46、在婚姻中,每个人都要付出代价,同时也要收回点什么,这是供求规律。

47、婚姻如同一张洁白的纸,双方可以在上面写出美丽的词句或是不美的文字。

48、蜜月时吸引对方的是身体,而婚姻要想长久的话,依靠的是两颗心的相吸。

49、结婚那天你一定要来做我的伴郞,因为我们承诺过要一起走进婚姻的殿堂。

50、有时婚姻也会使一个女性迷失自己——不然,世界上杰出的女性原应多得多。

51、婚姻有时候需要冲突,没有冲突的婚姻,就如同没有危机的国家一样无法想象。

52、为何高级主管大都在五十岁以上?因为他们已在婚姻生活里磨炼到足够的经验。

53、家庭关系建立在婚姻之上,婚姻则植根于两性间天然的相辅相成或互相联系之上。

54、草率的结了婚已经是个错了,再也不要草率地去离婚。先试试看,真的不行在离也不迟。

55、信任是婚姻关系中两个人所共享的最重要特质也是建立愉快的、成长的关系所不可短缺的。

56、婚姻最坚韧的纽带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神上的共同成长。爱情有时候也是一种义气。

57、现在的年轻人不懂得婚姻,在恋爱时将至过早提高到婚姻地步,而结婚后却将婚姻当作恋爱。

58、如果你的婚姻不幸福,那就回来找我吧,哪怕我已经老得走不动了,我也会带你一起私奔的。

59、他在年事日高的时候,方才和一个年轻的姑娘结了婚,这样,她很快地随着他一起日渐憔悴了。

60、双方的段位越近,棋局切磋的时间就越长。这种段位包含了学识、修养、性格乃至出身等因素。

61、只有当你认识到婚姻的残酷,你才能说自己懂得了婚姻,只有懂得婚姻的人,才能拥有和谐的婚姻。

62、妻子不贞,丈夫有一半责任。丈夫不贞,太太也有一半责任。如果把对方逼得落落荒而逃,责任更大。

63、婚姻是一把伞。有了它,风雨烈曰时自然舒适无比,但更多平平淡淡的天气里,多了一把伞难免是累。

64、婚姻不仅仅是包容和接纳对方的所有,自己也要跟着婚姻一起成长,共同成长的婚姻才有可能走得长久。

65、婚姻的幸福不完全建筑在显赫的身份和财产上,却建筑在相互崇敬上。这种幸福的本质是谦逊和朴实的。

66、爱情和婚姻,从来都不是对等的。恋爱可以是婚姻前双方互相认识的过程,但是婚姻却不一定存在着爱情。

67、如果你和他现在在一起不快乐,结了婚一定更不快乐;两人生活时不快乐,有了孩子以后有更多人不快乐。

68、婚姻和爱情不一样,爱情只有两个人,一个世界,可婚姻有好多人,整个世界。爱情输得起,婚姻输不起。

69、夫妻之间是否应该有个人隐私?我的看法是:应该有——应该尊重对方的隐私权;不应有太多事实上的隐私。

70、已婚的人从对方获得的那种快乐,仅仅是婚姻的开头,决不是其全部意义。婚姻的全部含义蕴藏在家庭生活中。

71、处人只要个谦逊,居家只要个和平,教子只要个学好,吃穿只要个温饱,房舍家伙只要个坚实有用,冠婚丧祭只要个合理。

72、在幸福的婚姻中,每人应尊重对方的趣味与爱好。以为两个人可有同样的思想,同样的判断,同样的欲愿,最最荒唐的念头。

73、爱情不是1+1=2,而是0、5+0、5=1、两个人各自削去自己的缺点,然后融合在一起。美好的爱情需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奋斗。

74、年轻姑娘不像老处女,只作一次跳跃;她们总是分两步走;婚前,她们需要一个恋爱过程。而老处女只需要有个终点就行了。

75、我们相遇,于是有了爱情。我们相恋,于是有了婚姻。我们结婚,于是有了家庭。老婆,新婚快乐,让我们携手共创美好生活!

76、要想美好地度过一生,就只有两个人结合,因为半个球是无法滚动的,所以每个成年人的重要任务就是找到和自己相配的一半。

77、婚姻关系其实跟菜市场讨价还价差不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限,在有共同的做成一笔买卖的愿望下,就会你进一点,我退一点。

78、婚姻变成了大探险,不停地发觉全新的自我和配偶,婚姻成为让人每天拓宽眼界,重新认识生命、认识人类、认识神的大好良机。

79、有一种感动叫相亲相爱,有一种感动叫相濡以沫,还有一种感动叫理解与包容。婚姻犹如大海行舟,同心协力才能到达幸福的彼岸。

80、婚姻原本是一种公共制度,目的是造福社会,现在却成了一种私人事务,目的是满足个人欲望。婚姻原本关乎我们,但现在只关乎我。

81、做好它很费事,打破它很简单,而收拾起那些碎片又很麻烦。因此,我们应该牢记包装箱上常有的那种提示:“轻拿轻放,切勿倒置”。

82、当你的婚姻里爱情被琐事吞没,没有理解,没有安慰,没有沟通,没有体谅,没有关心,没有一个家该有的温暖,这样的婚姻还算是婚姻么?

83、婚姻是很简单的一回事。婚姻是蚌和珍珠。一粒砂无意中走进蚌的身体,蚌不断付出它的底心血减少痛苦。终于,便产生了一颗完美的珍珠了。

84、老婆相信老公,本身也是一种自信的表现!靠管是管不好的,婚姻的基础就是信任!没有信任的婚姻那就成了枷锁~是枷锁~迟早是会被粉碎的!

85、生活中难免会有假的东西,不要只注意那两片被摘下来的花瓣,要看好的全面的一面,如果眼光只停留在婚姻的不足地方,那注定是以悲剧收场!

86、为了能使家庭的幸福长久,精神恋爱始终都应伴随肉体的性爱;同样,肉体的性爱如果不和谐美满,也会影响人的精神恋爱,使人彼此疏远,冷漠。

87、做未婚夫很乏味,比做丈夫或者根本没订婚乏味多了。未婚夫成了四不像:他已经离开了这边的岸,可还没有到达那边的岸;他固然没有成家,却也不能说是单身汉了。

88、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而在现实中偶尔还能一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1、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中]舒丹

2、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中]杨广德

3、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日]木村久一

4、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中]纪元

5、懂得尊重自己的人,也会懂得尊重别人,这包括尊重自己的孩子在内。——顾振飚

6、掌握好责骂与训斥的方法与技巧,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与效果。不当的责罚,不知不觉中会伤害孩子。——唐·艾里姆

7、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珍妮·艾里姆

8、家庭关系紧张,父母专制,不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讲民主等因素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与人生。——爱德华

9、挫折教育并非只是让孩子过过苦日子,干点苦活,挫折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孩子直面挫折的坚强品质。——刘大伟

10、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罗斯

11、应该强调,不严肃认真的教育,有许多隐患。父母使自己的`子女享福太早,是不聪明的。————雨果

12、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不断提高教育技巧。要提高教育技巧,那么就需要家长付出个人的努力,不断进修自己。——苏霍姆林斯基

13、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泰曼·约翰逊

14、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质是人的重要内涵,它决定着人的尊严价值和成就。——舒丹

15、孩子健康心理的培养比对孩子身体的关心更为重要,孩子只有具备了健康的心理,才能挑战未来,走向成功。——布鲁尔·卡特

16、当孩子情绪波动时,愚蠢的父母责备孩子,聪明的父母关爱孩子。——赵东华

1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的某方面兴趣与他的志向结合起来时,那么,离成功就已经不远了。——詹姆斯·约翰

18、每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都是向上的,都是热爱学习的,都是具有自信的,这些品质都是孩子成长必备的。——杨广德

19、家长要善于细心地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和支言片语中去发现孩子的求知欲。——木村久一

20、凡会学习者,学习得法,则事半功倍;凡不得法者,则事倍功半。——纪元

21、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能找得到富裕的时间。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将会使你受益无穷。——詹姆士·杜布森

22、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中]舒天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