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联璧学问篇书法行书 正文

格言联璧学问篇书法行书

时间:2025-01-11 02:16:41

修养,指人的综合素质;道家的修炼养性等。有关名人修养

中考常用

1.何以止谤,曰无辩,辩愈力,则谤者愈巧。——清·申涵光《荆园进语》

2.坚信自己和自己的力量,这是件大好事,尤其是建立在牢固的知识和

3.除了人类和蝗虫,很少有一种动物能在观光一个地区时把它弄得乱七八糟。——马长山著《思路花语》

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6.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9.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尔斯泰

10.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1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2.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省。——《论语》

14.习惯之链的力量很弱,因而往往感觉不到,但一当感觉到了,它已是牢不可摧的`了。——不要养成坏习惯

15.一个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习惯而变得愚昧无知和粗野无礼,甚至粗野到惨无人道的程度。

16.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

17.最为贤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视时代的习惯,同时又一点也不违反它地生活着。

18.凡建立功业,以立品为始基。从来有学问而能担当大事业者,无不先从品行上立定脚跟。

19.以冰霜之操自励,则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则德日广大。——弘一大师。

20.以修养对待修养还不是真正的修养;以修养对待无修养才是真正的修养。

21.修养,不是说不会发脾气,而是说不会轻易发脾气。不会发脾气的人不一定是有修养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则是缺乏修养的人。

22.一个在人生中欲有所成的人,必得不断加强自身的修养。否则,他不是毁在鲜花中,便是毁在流言中。

中考常用名人名言素材积累2

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 ——(唐)柳宗元

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

修身处世,一诚之外更无余事。 ——(明)朱之瑜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 ——(汉)王符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明)王守仁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宋)包拯

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明)张居正

《大学》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基本只是正心、诚意而已。 ——(宋)朱熹

心轻万事如鸿毛。 ——(唐)李欣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春秋)孔丘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战国)屈原

功被天下,守之以让。 ——(战国)荀况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 ——《吕氏春秋》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 ——《晋书》

人谁无过,当容其改。 ——《新唐书》

居心要宽,持身要严。 ——(清)申居郧

但改吾过,毋议人非。——(清)陈确

居幽思远,居安思危。 ——书摘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春秋)孔丘

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 ——《无门关》

百年养不足,一日毁有余。——(宋)王安石

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 ——(宋)朱熹

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 ——(明)冯梦龙

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明)吕坤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春秋)孔丘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春秋)孔丘

人皆知涤其器,而莫知涤其心。 ——《傅子·附录》

心如大地者明,行如绳墨者彰。——(汉)刘向

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晋)陈寿

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 ——(清)金缨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 ——《养正遗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增广贤文》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增广贤文》

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格言联璧》

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 ——《格言联璧》

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吕氏春秋》(汉)王克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汉)刘向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明)胡居仁

将军额头跑得马,宰相肚里好撑船。——书摘

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增广贤文》

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 ——《格言联璧》

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人天天都学到一点东西,而往往所学到的是发现昨日学到的是错的。——B.V

3、玉不磨砻难作器,人非问学岂成贤。——薛瑄《薛文清公集·示胜子》

4、问事弥多,而见弥博。——王充《论衡·书解》

5、我的努力

6、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7、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心求道德。——金缨《格言联璧·惠吉》

8、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9、有学而无问,虽读书万卷,只是一条钝汉尔。——郑燮《题随猎诗草花间诗草》

10、如果天下平静无事,到处都是溢美和逢迎,那麽,无耻、欺诈和愚昧更将有滋长的余地了;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有学问的应当注意经验,以经验擅长的应当注重学问所教的方法。——培根

13、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4、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措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礼记·中庸》

15、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

16、有教养的头脑的第一个标志就是善于提问。——普列汉诺夫

17、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剑南诗稿·冬夜读书示子聿》

18、见识得多,经历得多,和研究得多,是学问的.三大柱石。——迪斯列里

19、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20、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

21、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僻。——培根

22、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2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陶渊明

2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尚书·商书·汤浩》

25、记问之学虽博而有限,义理之学虽约而无穷。——《古今图书集成·学行典》

26、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

27、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28、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

29、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30、多诈的人藐视学问,愚鲁的人羡慕学问,聪明的人运用学问。——培根

3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32、好问的人,只做了五分种的愚人;耻于发问的人,终身为愚人。

33、人寿几何?逝如朝霞。时无重至,华不在阳。——陆机

34、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3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易·乾》

36、当你还不能对自己说今天学到了什幺东西时,你就不要去睡觉。——利希顿堡

37、聪明的人有长的耳朵和短的舌头。——弗莱格

38、师以质疑,友以析疑。师友者,学问之资也。——李惺《西沤外集·冰言补》

39、精打细算,油盐不断。

40、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培根

41、好名特为学问之累。——俞文豹《叶剑录·外集》

42、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李商隐

43、在学问上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坚持的和经常的怀疑。——阿伯拉尔

44、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刘向《说苑·建本》

&nbs

p;45、人生太短,要干的事情太多,我要争分夺秒。——爱迪生

46、君子之学贵一,一则明,明则有功。——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47、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8、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

49、奢者狼藉俭者安,一凶一吉在眼前。——白居易

50、多识而不穷,畜疑以待问。——《隋书》

51、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52、没有人再揭发,没有人再说苛酷的真话!——别林斯基

53、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54、古人学问并称,明均重也,不能问者学必不进。——陈宏谋《五种遗规》

《格言联璧》是古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通过格言的方式流传给后人,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其中的经典格言。

1、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2、果决人似忙。心中常有余闲。因循人似闲。人中常有余忙。

3、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4、涵养冲虚。便是身世学问。省除烦恼。何等心性安和。

5、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

6、下手处是自强不息。成就处是至诚无妄。

7、读书贵能疑。疑乃可以启信。读书在有渐。渐乃克底有成。

8、名誉自屈辱中彰。德量自隐忍中大。

9、理以心得为精。故当沉潜。不然耳边口头尔。事以典故为据。故当博洽。不然臆说杜撰也。

10、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11、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12、身在天地后。心在天地前。身在万物中。心在万物上。

13、不虚心。便如以水沃石。一毫进入不得。不开悟。便如胶柱鼓瑟。一毫转动不得。不体认。便如电光照物。一毫把捉不得。不躬行。便如水行得车。陆行得舟。一毫受用不得。

14、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15、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16、无根本底气节。如酒汉欧人。醉时勇。醒来退消。无分毫气力。无学问底识见。如庖人炀灶。面前明。背后左右。无一些照顾。

17、以圣贤之道教人易。以圣贤之道治己难。以圣贤之道出口易。以圣贤之道躬行难。以圣贤之道奋始易。以圣贤之道克终难。

18、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19、敬守此心。则心定。敛抑其气。则气平。

20、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21、把意念沉潜得下。何理不可得。把志气奋发得起。何事不可为。

22、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23、心一模糊。万事不可收拾。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心一执着。万事不得自然。

24、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固甲。不能御也。

25、读经传则根柢厚。看史鉴则事理通。观云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26、怒是猛虎。欲是深渊。

27、以心术为本根。以伦理为桢干。以学问为灾畲。以文章为花萼。以事业为结实。以书史为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义理为膏梁。以着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耕耘。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受用。以乐天知命为依归。

28、竭忠尽孝。谓之心。治国经邦。谓之学。安危定变。谓之才。经天纬地。谓之文。霁月光风。谓之度。万物一体。谓之仁。

2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30、人之心胸。多欲则窄。寡欲则宽。人之心境。多欲则忙。寡欲则闲。人之心术。多欲则险。寡欲则平。人之心事。多欲则忧。寡欲则乐。人之心气。多欲则馁。寡欲则刚。

31、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32、凛闲居以体独。卜动念以知几。谨威仪以定命。敦大伦以凝道。备百行以考德。迁善改过以作圣。

33、一念疏忽。是错起头。一念决烈。是错到底。

34、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35、心慎杂欲。则有余灵。目慎杂观。则有余明。

36、人性中不曾缺一物。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37、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天地间天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38、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39、观天地生物气象。学圣贤克己工夫。

40、只有一毫粗疏处。便认理不真。所以说惟精。不然。众论淆之而必疑。只有一毫二三心。便守理不定。所以说惟一。不然。利害临之而必变。

41、在古人之后议古人之失。则易。处古人之位为古人之事。则难。

4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43、一动于欲。欲迷则昏。一任乎气。气偏则戾。

44、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45、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46、案上不可多书。心中不可少书。

47、口里伊周。心中盗跖。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独凛明旦。幽畏鬼神。知人而复知天。方是有根学问。

48、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邪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

49、寡欲故静。有主则虚。

50、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51、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52、静能制动。沈能制浮。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53、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54、喜怒哀乐而曰未发。是从人心直溯道心。要他存养。未发而曰喜怒哀乐。是从道心指出人心。要他省察。

55、看书求理。须令自家胸中点头。与人谈理。须令人家胸中点头。

56、自家有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藏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天。

57、君子之心不胜其小。而气量涵盖一世。小人之心不胜其大。而志意拘守一隅。

58、惩忿如摧山。窒欲如填壑。惩忿如救火。窒欲如防水。

59、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60、何思何虑。居心当如止水。勿取勿忘。为学当如流水。

61、舍事功更无学问。求性道不外文章。

62、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63、古之学者得一善言。附于其身。今之学者得一善言。务以悦人。

6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65、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直俭约。四者。切己良箴。忌多欲。忌妄动。忌坐驰。忌旁骛。四者。切己大病。

66、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以正气接物。则妖气灭。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67、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68、常操常存。得一恒字诀。勿忘勿助。得一渐字诀。

69、无欲之谓圣。寡欲之谓贤。多欲之谓凡。徇欲之谓狂。

70、人心如谷种。满腔都是生意。物欲锢之而滞矣。然而生意未尝不在也。疏之而已耳。人心如明镜。全体浑是光明。习染熏之而暗矣。然而明体未尝不存也。拭之而已耳。

71、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72、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73、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74、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75、就性情上理会。则曰涵养。就念虑上提撕。则曰省察。就气质上销镕。则曰克治。

76、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道通。

77、颜子四勿。要收入来。闲存工夫。制外以养中也。孟子四端。要扩充去。格致工夫。推近以暨远也。

78、一庭之内。自有至乐。六经以外。别无奇书。

79、万理澄彻。则一心愈精而愈谨。一心凝聚。则万理愈通而愈流。

80、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神则疲而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