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诸葛亮的治家格言 正文

诸葛亮的治家格言

时间:2024-09-22 23:32:14

在人生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句话、一个道理,能够启发自己,成为自己待人处事的准则,每日自我提醒,就叫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3、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语·子张》

4、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5、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6、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0、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1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鸛鹊楼》

12、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1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14、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中庸》

16、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

18、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论第九》

1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0、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21、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22、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3、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

2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5、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26、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27、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28、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29、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周易·益·象》

30、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3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33、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34、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荀子·非相》

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36、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39、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0、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42、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3、实事求是。——《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4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5、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朱熹《朱子语类》

4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48、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史记·高祖本纪》

49、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管子·牧民》

50、乐不可极,极乐成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吴兢《贞观政要·刑法》

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5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53、谨于言而慎于行。——《礼记·缁衣》

5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

55、五刑不如一耻。——吕坤《呻吟语·治道》

5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5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58、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59、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60、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61、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62、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

63、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于谦《无题》

65、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6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67、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弇列传》

68、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70、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劝学》

71、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72、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荀子·荣辱》

7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7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7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76、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77、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杨雄《法言·君子》

7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80、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81、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治家格言》读后感1

朱子一生,潜心学问,淡泊名利,以弘扬理学为己任。其最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著作《朱子治家格言》仅以寥寥百字,集儒家做人处事方法之大成,含义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读完颇有所感。

克己修身

习总书记说:“克己修身是做人、做事、执政的基础和根本”。而“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句话便是告诫我们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洒扫庭除、关索门户看似是小事,却体现着个人为人处事的态度以及品德修养。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黎明即起便是要求我们珍惜大好时光,明白人生短暂;内外整洁则是告诉我们建立秩序的重要性,整洁的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读书学习生活;亲自检点则是告诫我们做人要有责任心,高度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勤俭节约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则是告诫我们要“节约资源,惜福报恩”。粥饭思不易,丝缕念维艰,这是对于劳动的尊重。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代代相传。儿时我们便吟诵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而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资源的不断减少,我们更应该节约资源,将勤俭朴素牢记在心,合理利用资源,让人类发展得以延续。“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我们不应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所带给我们的快乐。

三思而行

“轻听发言,安知非人之谮愬?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遇到问题,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因事相争,安知非我之不是。”不要一味的怨天尤人,学会自省,不断检讨自身,不嫉妒他人,不取笑他人,不贪财,不算计,低调做人,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风范。

廉洁自律

“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为人正直,不贪意外之财,不饮过量之酒。对于贫困的人,我们不能落井下石,而应雪中送炭。对人刻薄,终会收到他人的反击;不守伦理,终会遭人所弃。对于贫富一视同仁,不搬弄是非,不说三道四,严守道德规范,我们的社会风气将越来越好。

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家身。保持坚定的信念,坚持自己的初衷,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总结领悟,不断提升自己。《朱子治家格言》不仅仅是家训,更是一部鞭策个人行为的箴言,在以后的生活中会不断鞭策我自律、自省、自悟。

《治家格言》读后感2

《治家格言》又称《朱子治家格言》、《朱子家训》,为清代学者朱柏庐所著,是我国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仅五百多字,却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讲述了许多为人处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张的勤俭持家、不贪便宜、公平厚道、诚实待人、与人为善、力戒欲望和浮华,反对见利忘义、等观点至今仍有积极意义。《朱子治家格言》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智慧结晶,开学初,经香港路小学骨干教师整理以后更加适合我们小学生学习。

一、在平日中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良好习惯。

《朱子治家格言》中讲的扫洒庭除、关闭门户等看似简单的小事,恰恰是一个人做事态度和品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如果不端正态度、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就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要摆正心态,脚踏实地地把学习中的每件事认真做好,逐步培养严谨细致的习惯。同时,要养成“未雨绸缪”的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防止“临渴掘井”。

二、团结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级

《朱子治家格言》劝诫我们要温恤亲邻,兄弟叔侄需分多润寡,居家戒争讼,是指要注意搞好与邻居、亲朋之间的关系。在一个班级中,同学之间要相互团结,互相谦让,多为他人着想;作为一个教师,则要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考虑各个方面的利益,为班级、为同学建立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

三、做事要明辨是非,三思而后行。

《朱子治家格言》讲到:轻信发言,安知非人之谮诉,当忍耐三思。意在劝诫我们要善于分辨是非,三思而后行。我们在遇到问题、处理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看待问题、特别在处理班级

事物中,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多调查研究、多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妥善处理同学纠纷,不要轻信片面之词,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玩忽职守。这样才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四、生活简朴,做一个廉洁自律的教师。

“一饭一粥,当思来之不易”,在现在社会中,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其中有些积极向上的观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但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错误的观念,我们要坚决抵制。首先要约束自我,保持廉洁自律。其次,要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拒绝奢侈生活。“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不要过分追求金钱和个人利益,勿贪意外之财,坚决不搞有偿教教,懂得体会家庭和睦幸福带给我们的快乐,如《朱子治家格言》所说“家门和顺,虽饔飧不继,亦有余欢”。再次,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要嫉妒别人,也不要幸灾乐祸。不要结交不良朋友,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注意言行举止,处世戒多言,言多必失。

《治家格言》读后感3

孩子学习伏羲文化后,自己有幸接触《朱子治家格言》,读后颇有感触,下面说说自己的认识与感受。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宜未雨而绸缪,勿临渴而掘井”对于这两句话,感触尤为深刻。孩子的姥姥姥爷、即我的父母是地道的农村人,他们做事勤快且有安排,在印象中父母每天早上均是四、五点起床,在七点左右,已将孩子的吃喝及家里杂事基本都处理好了,然后下地做农活,因忙农活而忽略上学的孩子、因收秋而临时准备农具、因家中大笔开支而到处借钱等在农村司空见惯的事情,在父母身上从未发生过,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姐弟均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参加了工作。仔细品读两句话,凝聚了父母的一生,父母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的一生。

在品读老祖宗几千年前总结的经典时,我恍然大悟,这是教子治家的宝贵财富啊,勤俭持家、努力学习、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同时使我深切体会到,称职的父母,一定会培养出称职的孩子来。

《治家格言》读后感4

前几天,我得到《中华美德书》一本,欣喜之余,美美品读,《朱子治家格言》就是其中的一篇。他为我们提供了人生处世的宝贵精神。

“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要内外整洁;”此句为格言首句。看似普通,做到却难,看似是家务清洁之事,其实是教导人勤奋向上。现在不少人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不求上进,贪杯晚睡,吃喝玩乐,睡到太阳晒到屁股还不愿起床。其实我也一样,有过几次能“黎明即起”温书读课呢?不说早起闻鸡,就是连件衣服,鞋袜也要母亲洗晒。懒惰在我的身上越来越严重。一顿饭菜,没好吃的全都倒掉,一件衣服不漂亮的,也不穿,穿鞋袜要讲时髦。还学着别人穿戴首饰,饰发穿耳,哪里有想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朱子治家格言》教人以厚道待人,以礼仪处世,以勤俭持家,以诗书为高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教人不贪念:“莫贪意外之财”;教人正直从善:“勿恃势而凌逼孤寡,匿怨而用暗箭。”这些格言警句虽然离我们有一定远的时间,重了一点家庭色彩,但读起来并不过时,这就是中华美德,最能炼就人的意志,培养人的情操,最普通的人生美德。

读后《朱子治家格言》,我的理解甚为肤浅,要深入理解格言的内在含义,我认为不是一天、半天就能体会到的,对格言的教诲,不是一天、半天就做到的。还须坚持不懈从格言中吸取营养精华。为祖国的富强胸怀大志:为官心存君国。

《治家格言》读后感5

中华民族素以重视“家教”著称于世,有道是家和万事兴,孔老先生也说“齐家治国平天下”,足见家庭教育、家风、家庭氛围对下一代对我们自己和对国家的重要性。当然,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社会教育,但家庭教育毕竟是基础。中国古代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散文、诗歌、格言等,通常称为“家训”,自周以来至清仅目前可见的就有262篇、部之多,如周公的《诫伯禽》、孙叔敖的《临终诫子》、孔子的《庭训》、曹操的《诸儿令》、刘备的《遗诏敕后主》、诸葛亮的《诫子书》、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国藩的《谕纪泽纪鸿》等等。可以说这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珍贵遗产,研究、筛选、吸收、利用这些家训,对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道德修养,从而促进社会和谐至今仍然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朱子家训》就是其中之一。《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作者朱柏庐(1617-1688),名用纯,字致一,是明末清初江苏昆山人,自幼致力读书曾考取秀才志于仕途。清入关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乡教授学生并潜心程朱理学,主张知行并进,一时颇负盛名。康熙曾多次征召,然均为先生所拒绝。《朱子家训》通篇意在劝人要勤俭持家安分守己。()自问世以来流传甚广,被历代士大夫尊为“治家之经”,清至民国年间一度成为童蒙必读课本之一。《朱子家训》仅522字,精辟地阐明了修身治家之道是一篇家教名著。当然其中封建性的糟粕如对女性的某种偏见、迷信报应等是那个时代的历史局限,我们是不能苛求于前人的。

《朱子家训》是一部家庭教育,提升自身修养,接受传统文化的好书。在这篇家训中,你可以品味到“事师长贵乎礼也,交朋友贵乎信也”的礼节与信义。“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的睿智。“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的宽阔心胸。《朱子家训》通篇以对偶句一气呵成,言及卫生、安全、勤俭、有备、饮食、房田、婚嫁、美色、祭祖、读书、教育、财酒、诚信、体恤、谦和、无争、交友、自省、向善、纳税、为官、顺应、安分等诸多内容。

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来自于:《论语·子张》

2、实事求是。   来自于:《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

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   来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4、有志者事竟成。   来自于:《后汉书·耿弇列传》

5、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永无耻矣。   来自于:龚自珍《明良论二》

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来自于:文天祥《过零丁洋》

7、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来自于:《周易·益·象》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来自于:《论语·述而》

9、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来自于:《孟子·离娄下》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来自于:《周易》

11、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来自于:《荀子·荣辱》

12、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孟子集注>》

13、有功则赏,有罪则刑。   来自于: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来自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15、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来自于:《左传·宣公十二年》

16、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来自于:朱柏庐《治家格言》

17、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来自于:《论语》

18、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来自于:《左传》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来自于:范仲淹《岳阳楼记》

20、志当存高远。   来自于:诸葛亮《诫外生书》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来自于:《礼记·中庸》

22、轻诺必寡信。   来自于:《老子》

23、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来自于:《论语·宪问》

2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来自于:《孟子·梁惠王下》

25、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来自于: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6、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   来自于:《战国策·赵策》

27、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   来自于:林逋《省心录》

28、前车覆,后车诫。   来自于:《汉书·贾谊传》

2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来自于:《孟子·离娄上》

30、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来自于:《礼记·中庸》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来自于:周敦颐《爱莲说》

3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来自于:《孟子·告子下》

33、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来自于:《礼记·经解》

34、行成于思,毁于随。   来自于:韩愈《进学解》:

3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来自于:《周易·系辞上》

36、君子强学而力行。   来自于:杨雄《法言·修身》

37、见义不为,无勇也。   来自于:《论语·为政》

38、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   来自于:贾谊《新书·审微》

39、君子贤而能容罢,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浅,粹而能容杂。   来自于:《荀子·非相》

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来自于:《管子·牧民》

41、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   来自于:傅玄《傅子·通志》

42、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   来自于:《荀子·修身》

4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来自于:《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   来自于:《尚书·伊训》

45、修辞立其诚。   来自于:《周易·乾·文言》

4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来自于:《孟子·公孙丑上》

47、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来自于:《后汉书·班超列传》

48、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来自于:朱熹《朱子语类》

49、单者易折,众则难摧。   来自于: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50、改过不吝。   来自于:《尚书·仲虺(huǐ)之诰》

51、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来自于:李商隐《咏史》

5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来自于:《论语》

53、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来自于:文嘉《明日歌》

54、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来自于:唐甄《潜书·讲学》

55、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   来自于:《荀子·荣辱》

56、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来自于:诸葛亮《诫子书》

57、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来自于:《吕氏春秋·用众》

58、位卑未敢忘忧国。   来自于:陆游《病起书怀》

59、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   来自于:《战国策·魏策》

60、民无信不立。   来自于:《论语·颜渊》

61、事父母,能竭其力。   来自于:《论语·学而》

6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来自于:《论语·为政》

63、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来自于:《汉书·董仲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