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家道格言已读三遍 正文

家道格言已读三遍

时间:2024-09-22 23:26:17

我国近代享有国际盛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借用三句宋词来概括和表述读书治学的三种境界:起先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实际上是说治学所需的精神和胸怀。第一是说要甘于寂寞,不怕孤独,同时要目光远大,敢为人先,对自己严要求、高起点。第二是说要意志坚定,百折不挠,日积月累,持之以恒,毫不动摇。第三是说要谦虚地对待自己所取得的成绩,不可自恃高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要活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还有湖北省松滋市教研室的王世发先生“效颦”王国维先生的办法,借用几句现成的古诗来表述,提出读书的三种境界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此第一境界也。大雪纷飞的冬天,一位老渔翁不怕寒冷,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独自划着小船在江上垂钓。读书与此情境颇为相似。读书,要静下心来,耐住寂寞,不怕孤独,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这是一种“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读书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第二境界也。

诗人陶潜在喧嚣的尘世,却生活得如此安静,主要是他能保持一颗远离世俗的心,自己虽然在东篱下采菊,但内心早已和南山融为一体了,因此一切都感觉那么美好。读书不仅要坐下来,还要能读进去。读进去了,就会沉醉其中,欣然忘食,从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融!读进去了,便会书中有我,我在书中,人与书就会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读书境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第三境界也。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博大而崇高,你登泰山极顶,你就会感到其他。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当你读到一定的程度,你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你的心胸就会豁达、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然物外的至上境界。这两位先生说的三种境界,其中的道理不必详说,凡成就大学业者,必有大精神,也必有大胸怀。我认为,王国维概括的“古今之成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其实,又何止是学问、事业,整个的人生仿佛也是如此的三段论:一要生存,要有衣食住行,即自然的生存;二要发展,要有事业,要有独立个性的行为,即社会的生存;三要超越,要找到自己的本性,然后依着这本性而生活,即灵的生存。然而,王国维的“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的三种境界说,稍加推究,仍不能发现其个性痕迹。

比如第一境就不仅有面对无限学海的选择和下定决心,且有他自己所说的“悲壮”在内,这尤其适合于从政、从军未成大业者转而攻学术者,而不完全适合一般学人。而且这样的三种境界,就不能说是一种优雅或者情趣了,把读书人看作这样的孤独、清苦和寂寞,让读书人望而生畏。还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东晋诗人陶渊明说得好:“好读书不求甚解”,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样的读书境界可以说是人生的乐事了,把书作为一种玩物来欣赏把玩,如临碧池,如沐春风,乐到极处,忘乎所以。宋代的大词人李清照与他的夫君赵明诚,在读书上与陶潜先生英雄所见略同。他们夫妇只要发现了好书,就是典当衣物也要买来。每一天夫妇在饭后饮茶时,必要说一句书中话,然后夫妇猜在哪一本哪一页,猜中者先饮。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对此曾有精彩的描述:“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易安居士夫妇读书读到这种快乐境界,真令我等读书人羡慕不已。董桥先生对读书的领悟更高一筹,他把读书比做听雨,真可以说是一种优雅的极致了:“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在董桥先生看来,读书就如同听街前的点滴细雨,是一种韵味,是一种悠闲,是一种情致,更是一种乐趣。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林语堂的读书观更见读书人的真性情,主张读书需要有一种优雅、轻松、自由的阅读境界。在这种读书境界中,至少包含了两个因素,一个是读书的艺术性,另一个是读书的自由性。读书是一种率性而读的乐趣,一个人在读书时,心灵应该是自由的,生命应该处于和谐的状态,这种读书时的心境使阅读本身成为了生命的享受和乐趣。这是一种纯然的、无功利性的、诗化的阅读生活。林语堂先生把臻于这种读书精神的境界,称之为艺术。他的《读书的艺术》一文,便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这种对于读书精神的认识。他说:“什么才叫做真正的读书呢?这个问题很简单,一句话,兴之所至,兴趣盎然,兴味到时,拿起书来就读,乐在其中了;或在暮春之夕,与你们的爱人,携手同行,共到野外读《离骚》,或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陈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得了读书的兴味。”他对于那种为功利而读书的人嗤之以鼻的:“现在你们手里拿一本书,心里计算及格不及格,升级不升级,注册部对你态度如何,如何靠这书本骗一只较好的饭碗,娶一位较漂亮的老婆。这还能算为读书,还配为读书种子吗?”林先生的读书观是一针见血的,他认为读书与治学是两码事,切不可混淆了,才会有读书的真乐趣、真性情。我以为,这种读书境界好。北朝李谧曾经说的那种“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北城”的读书,实在太累了,把读书视为经国之大业,就失去了读书的乐趣和优雅。作为一个庸常的普通读者,是可以把林语堂的这些关于读书的艺术精神的观念,移用于自己的读书生活之中的。所以,我感到,读林语堂先生这样谈读书的著作似乎有一种天然的亲和感,它不仅提供了我多读、多写的启示,更成为我的读书生活的一种精神范本。

还有人用比喻的手法把读书人分为不同类型,以表述不同的读书层和境界。我觉得这既形象丰满而又意味无穷。现归纳并略加评议如下:

(1)书虫,就是不唯俗,不从俗,心无旁骛,只争朝夕地读书求知。历年来,“书虫”的名声不那么好,几乎成了“迂腐”、“无用”的别名。说某个人是个“书虫”常带着一些贬意。尤其是近年来,精神与崇高被日益消解,世俗的倾向,使得不少人逃离书斋,放弃“价值”,热衷“价格”,不愿沾书虫气了。其实,“书虫”是一种品位、一种品质。无需什么道场和行头,只需心有所依,以鲜活的生命,面对没有生命的文字,囿于文字组构的方雨世界,探求人类绵延千载的浩瀚历史,用平凡的血肉之躯,感知天才伟人的不朽思想和灵魂。在此过程中,贫穷与华贵,高尚与卑微,均得到暂时的平等。容身的陋室或宫殿,茶馆与赌场,都远遁于遥远的虚无间;心中积郁的块垒与迷茫,都溶解于春色秋波中,在一个全新的世界里,有形的生命得以开阔,污浊之气得以荡涤,心灵得以净化和滋养。所以,我说,“书虫”是一种外王内圣的高贵群落,是从俗世的喧器、扰攘和利禄中走向洁净、悠闲和诗意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式。甘做“书虫”,也就是卫护一种自尊、自爱、自重和自信。在现实生活中,能一意孤行,以夸父逐日般的勇气和意念从书籍中寻觅人生要义的人,实在是把精神看得比物质更重、把心灵的陶冶看得比肉欲的享受更重、把恬静看得比豪奢更重的人“书虫”,在“物质胜利法”的年代,唯一的缺憾,就是比较清贫,不可能像“飞虫”那般“潇洒”,像“蛀虫”那般“富有”,但他们却会为自己从书中汲取的知识感到自豪和满足;相反,利禄丰裕的人,却可能像唐诗所说的“浮名浮利过于酒,醉得人心死不醒”。

(2)书奴。古人谓之寻章摘句者也。评介书籍,多从修辞造句,谋篇布局、华章美文角度支去考虑,似在森林中寻佳木,抚其枝干,赏其枝叶,啧啧称奇,至于书之内涵几何,观点成否,则退居其次,概不深究。书奴对世事无洞察之功,心无定见,书云彩亦云,心随书走,终被书所虑,恰似盲人摸象,摸着一面,不及其余,未窥书之全貌,而惑于片面偏论。

(3)书鬼。据书载:唐代诗人王勃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滕王阁成,重阳日在滕王阁大宴宾客。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也参加宴会。王勃在宴席上写《滕王阁序》时,气恼了宴主阎都督之婿吴子章。他早经宿构,却被王勃夺了头彩,明知才不及他,也忿然不平,在王勃《藤王阁序》刚作完之时,就称早已见过此文,也是从头到尾背了一遍,仅序后七言律诗一首不曾防住,才露了马脚。我想那吴学士不是鬼才是什么?时下有人读书不怎么样,却有几分鬼才,读书如观景,走一城,失一地,凭蜻蜓点水之功,猎一鳞半爪之词,神侃起来天南海北,无所不知,深究书中之理,则索然无言了。

(4)书仙。又有散仙和正宗仙家之之分。散仙者身无重负,心无沉思,闲暇这余,顺手拈来,一目十行,顷刻一本,随手一扔,哈哈一笑;或者睡前灯下,半卧半坐,一书在手,眼过心迷,三页不过,鼾声已起。此等读家,岂非仙人!正宗仙家则就无此福气了,他们或有惑求解,或心存高远,书中探源,字里求根,博采众长,苦酿甜蜜,把精选之书前翻后看。世人知其知之甚广又颇有见地,不解其中苦乐之味矣。

(5)书神。凌空取势,一眼见底,只有森林不见草木,追根求源,透地三尺,不仅了解书之观点要意,而且能够发掘作者对问题的研究方法、思维方式。久之则万书之理存乎一心,千人思维集于一身,集众家丰富正确之思维方式,有神明洞察万物之功力。正如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所揭示,“山愈险,景愈美,,而游者愈少”,随读书境界上升,人也越来越少了。以上这五种读书人,我认为,就阅读本身而论,能做书神固然要得,做书虫理应受到称赞,退做书奴也无不可,有书鬼、书仙之才,各得其所,也无可厚非。读书是一种雅事、乐事,正因为其乐无穷,才引得一代代读书人如痴如醉。此等如痴如醉的读书人,古时谓之“书痴”,是个雅称;如今则改为“书呆子”,不无鄙夷的意思。“书呆子”,喜欢读书做文章,而不肯牺牲了自己的兴趣,和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业,去博取安富尊荣,自有其乐趣,也许还可以说是其乐无穷。可能这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现代社会里,不合时宜,但读书实在是学人的真情趣。正如喝酒,浅饮取其清雅,微醺获其放纵,酩酊大醉得有“见了皇帝不磕头”的豪迈气概,顺势而取,自得其乐,也就是了。所谓幸福,也就“一江春水向东流”了。幸福实际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生活状度和心境。清贫与淡泊,未必就不是一种人生,一种所得,一种幸福。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一个俗欲汹汹噪声嚣嚣的年代里,能做到不贪、不占,不为金钱所动,已属难能工巧匠可贵;且还要在这不贪不动的同时,箪食瓢饮,不浮不躁,“众人皆醒唯我独醉”地安贫乐道,当那些自恃是聪明人,在投机取巧中捞取好处时却是一个傻瓜,其人格与人品多么崇高!

以上的读书境界,教会了我如何读书,如何处理书与人生的关系。在我的读书生活中,还摸索、总结、概括出自己读书要有的境界:(1)革命导师们的读书境界。如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鲁迅式的等,他们读书不仅为自己,更为天下。马克思读了书写《资本论》,让天下的有革命倾向的人生出实际的革命念想;周恩来少年时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鲁迅读外国书译外国书,有为中国人“盗天火”的神圣感。这个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只有一代伟人或哲人才能达到的。香港散文家董桥用毛泽东三段词来比喻的读书三境:一曰:“此行何去?赣江风雪迷漫处。命令昨颁,十万工农下吉安”。“风雪迷漫”写出学海之苍茫。“十万工农下吉安”则目标明确,气势浩荡,颇合决心读书时的境界;二曰:“四海翻腾云水恕,五洲震荡风雷激。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这四句,表现读书过程中十荡十决,斩关夺隘,所向披靡之豪壮。三曰:“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往事”三句写“神驰八极,心游万仞”。末两句写此后的光风霁月、清渚白沙、思想认识升华的别开生面。这确实选得好,大气磅礴,别是一番兴味。这种境界用于今天更合新世界潮流,更富时代精神。(2)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里说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重要的是,要“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理解为不要“死读书”,这样就能“会意”。读书务求“会意”,清代有位诗人就说过,“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知味”与“会意”是一个意思。“会意”可以有大小之别,概括言之就是能诱发恻隐之心等美好情愫产生的联想。(3)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最生动的例子是曹禺1930年进入清华大学后利用三年的时间读遍了清华园图书馆中从古希腊悲剧到奥尼尔的所有世界戏剧的经典名著,之后,也是在清华园图书馆内于1933年写成了《雷雨》。这种读书境界,是我漫无际涯的读书生活中,永远牵引的灵魂的灼目灯塔。虽然这种读书境界很高,但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经过自觉努力之后是可以达到的。所以,为了追求和实现读书的高境界,我常以“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作为我和书的关系,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作为我读书的写照。放眼看看今天,文化精神在萎缩,谈论读书境界,似乎也成了一种奢侈的事情。功利化、商业化、低俗化、快餐式的阅读,在今天越来越成了趋势,而那种超然的、艺术化了、澡雪了灵魂和情感的读书生活,仿佛只能留在了我们记忆里去品味、体悟了。然而,没有高尚的读书境界的读书生活,究竟该是一种怎样的枯燥、乏味、刻板的读书啊!古罗马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摘引了这样一句名言:“文字使人死,精神使人生”。寻求一种读书的境界,往往决定了一个阅读者对于书籍的选择态度,对于读书方式的追求,对于读书目的不懈的探寻,和对读书对于生命和人生的.精神作用的终生体验。可以说,读书境界是读书人生的精神依托,是能够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静下心来坚持读点书,享受一点沉思的快乐。为了追求和达到读书的高境界,我认为在读书过程中切实做到如下要求:

读书的方法

有人不禁要问,读书用眼看就是了,怎么还要有方法?其实,读书方法大有讲究。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早年家里很穷,少年时代打工糊口,工作之余,常去图书馆借书,而且阅读速度极快,几天就要借还一大迭书。曾下决心,将图书馆的书全部读完。于是,他就从第一个书架的第一本书读起,依次读下去。以爱迪生的毅力而言,他完全可能成年累月地一直读下去。图书馆人员很奇怪,就问他:“你是怎样看书的”,他说:“我是把图书馆的书挨着个借下来翻着看的”。图书馆人员就告诉他:“读书要有选择,也要有好的方法。读书要有目标,没有目标,收获就不大,因为时间有限呀!”。爱迪生这才迷途知返,从此按照图书馆人员的指导,正确地读了好多书,专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从而为他今后的科学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一生有几千项发明,最终成为闻名于世的发明大王。如果他当年不迷途知返,真的成年累月地要读完一个图书馆的书,那他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很可能就是一个有脚的书橱。所以,读书要有好的方法。

借鉴前人的读书方法,必将大得读书之益。我搜集到一些名人名家的读书方法,现列举如下: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則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審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陸沉,知今而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

三国董遇读书利用“三余”:“老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即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学习。

苏东坡读书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抄一段,第二步是用三个字为题,第三步是用一字为题,别人只要提出某段的头一个字,他就能背出来。他谪居黄州时,每次读《汉书》都作“提要”。

欧阳修以文章闻名于世。他的经验有“三多”:多读好文章;多练习写作;多和朋友商讨。中国传统的读书法,讲得最亲切有昧的无过于朱熹。《朱子语类》中有《总论为学之方》一卷和《读书法》两卷。朱子不但现身说法,而且也总结了荀子以来的读书经验,最能指点门径。

徐锡麟以“三心”、“两结合”为特点读书法。“三心”即专心、细心和恒心。“两结合”即读书同修身养性相结合、读书同锻炼身体相结合。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仍常到书室外散步、打拳、做体操,以调剂读书生活节奏。

马克思读书有“博、记、读”三字秘诀:博,就是博览群书;记,就是折书角、划线、做记号以加强记忆;读,就是朗读、熟读,熟读成诵即读出声来。

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总结自己长期创作的经验认为: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毛泽东在校读书坚持“三不谈”:不谈金钱,不谈琐事,不谈男女方面的事。他的“见缝插针”法,说的是充分利用各种时间来读,早上起床读、晚上躺下读、外出视察在车上也要读。

鲁迅酷爱读书,并且讲究读书的的“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三味”,即平知、获趣、致雅;“三法”,即背书法、抄书法、设问法。还有准确把握诗词的“三意”:即意绪,意象,意境;吟诵时或苍劲或激越或飘逸或悲切或低回。

李公朴说从书中跳出来“三条路”:一条是读活书(读书之有物的书);一条是活读书(动脑筋勤思考);一条是读书活(读书联系实际)。

徐特立读书有“三法”:日积月累法、古今中外法、借书摘抄法。

茅盾经常采用“三式”读书法:第一遍,鸟瞰式,形成初步印象;第二遍,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第三遍,消化式,汲取种种精华。总之,读书要用心,方法要灵活,脑筋要勤转。

翦伯赞学习经典著作有三法:一是通读;二是重点读;三是做笔记。

张五常主张书分“三读”:大意、细节、重点,即第一读是快读,读大意,但求知道所读的一章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快读就是翻书,跳读,读字而不读全句,务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翻得惯了,速度可以快得惊人。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的翻一次好;第二读是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在这第二读中,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但其它底线或记号却不可用。第三读是选读,读重点。强调记号是要到这最后一关才加上去的,因为哪一点是重点要在细读后才能选出来。而需要先经两读的主要原因,就是若没有经过一快一慢,选重点很容易会选错了。选择书本阅读是极其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又重读,平凡的一次快读便已足够。

以上,古今名人读书大都有自已独特的方法。还有一些以数字命名的读书方法,别有意味。如:

一箭双雕读书法:现代哲学家艾思奇早年在日本留学时,除了钻研他喜欢的功课外,还必须学习日文等课程。他虽手不释卷,仍感到时间不足。怎样提高学习效率,学到更多的知识呢?他买了一本日文版的《反杜林沦》一边学日文,一边学哲学。而后,又买了德文版的《反杜林论》。这样,哲学、日文、德文三方面同时并进,既把《反杜林论》这本书读透了,日文和德文水平也有了显著提高。为此,他把这种读书方法称为“一箭双雕”。

两书对看读书法:清代学者黄本骥认为读古书时应该两本对照着看,以便从对比中得到更多的收获。虽然黄氏这种读书法限于读古书,且要求两书之间有相同内容的记载,但这种两书对看读书法与现代比较读书法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步读书法:第一步是概要了解读物的内容;第二步是在掌握内容大意的基础上,对重点的内容作深入的钻研,以求真正领会;第三步是将全书融会贯通,分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了解其精蕴,吸取其精华。三步读书法是我国历代学者所推崇的读书方法。

五步读书法:近年,国外流行一种“五步阅读法”,即概览、发问、阅读、复述、复习等。这种五步读书法,最早出现于美国衣阿华大学,后来,美、英和欧洲各国都普遍采用。国外一些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读书法符合人们读书中的一般思维规律,有助于理解书本内容和增强个人记忆力。五步读书法过程是:概览:这是读书的第一步,就是根据学习的要求,首先浏览一下书的提要、目录、内容梗概,大体了解这本书是否为自己所需;发问:指阅读后通过思考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这一阶段,要读书中各章节的标题以及章节承上启下的内容,一边粗读一边提问。这样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己的钻研。阅读:如果说浏览、发问敲开了书本知识的大门;阅读则是登堂入室。阅读就是从头到尾细读,对重要、难解部分反复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也就是边读、边思考、边圈点、边画杠杠。要尽可能将自己原有的知识和新知识结合起来,写眉批写心得,做读书笔记。以保存“知识印象”;复述:即“回忆印象”,如俗话说的“过电影”。离开书本。回忆书中的内容,看自己发问题目上否获得了正确的理解。这是自我检查学习效果的方法,也是巩固记忆的手段;复习:指经常复习减少遗忘,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一般在复述后一、二天内进行,隔一段时间再重复一次,可以巩固已有的知识,又能温故而知新,从中获得新的体会。

“十说”读书法:一本说。历史学家郑天挺指出,在同一时间内精读一本最好的书。一个字、一个词、一个人、一处地、一件事,都要弄清原委。从头到尾,反复对照。二分说。现代学者梁启超把所读的书分为二类:精读与浏览;精读的再分二类: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与有益身心的名人格言。三遍说。中国作家茅盾认为,读一本书至少读三遍:第一遍鸟瞰,即通读;第二遍精读,即细嚼;第三遍消化,即弄通。四多说。伟人毛泽东提出,读书要四多:多读,多写,多问,多想。五到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有读书“三到”之说(口到、眼到、心到);现代文学家胡适加上“手到”;现代文豪鲁迅再加上“脑到”。五到俱全,乃读书良方。六字说。法国哲学家卢梭把读书归纳为“六字”:储存、比较、批判。七录说。明代文学家张溥之书房命名为“七录斋”。每读一篇佳作,必抄录之。录完,默读一遍便烧掉;再抄,再默读。反复七次,永志不忘。八面说。北宋文学家苏东坡自称读书“八面受敌”。一本书分作几次读,每一次探究一个方面,方方面面掌握了,自己写文章就能多角度联想,挥笔自如。九审说。现代文学史家陈中凡研读古书“审谛九事”:别真伪,识途径,明诂训,辨章句,考故实,通条理,知家法,察史实,知流别。十目说。清代学者阮元生平读书治学甚勤,曾表示:“世人每矜一目十行之才,余晒之。夫必十目一行,始是真能读书也”,从而道出了其读书的诀窍。对一般性知识图书,可以粗看略看。而对重要的图书典籍则一定要认真仔细、一字不苟地精研细读。

1.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林逋《省心录》

译:知道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学习就是聪明的人,不好问又骄傲自满的人是可耻的。)

2.学不可以已。 ——《荀子》

译: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论语》

译:学过的知识,在适当的时候去复习它,使自己对知识又有了新的认识,这不是令人感到快乐的事吗?

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

译:学了新的知识又常常温习已学过的知识,不断地学习,温习,学问和修养一定会很快得到提高,这样的人就可以成为老师了。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译:读书读得多,写起文章来就会笔下生花,像有神助一样。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长歌行》

译: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老了只能后悔、叹息。

7.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三国志》

译:读书必须反复多次地读,这样才能明白书中所讲的意思。

8.学而不化,非学也。 ——杨万里

译:学习知识但不能灵活运用,不能称为学习。

9.好学而不贰。 ——《左传》

译:爱好学习但不三心二意。

10.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学习知识时生怕追不上,追上了又害怕再失去。

1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1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1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1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16.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1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1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2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22、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译:飞得慢的鸟儿提早起飞就会比别的鸟儿早飞入树林,不够聪明的人只要勤奋努力,就可以比别人早成材。

2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增广贤文》

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24.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2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译: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类的知识是无限的。

2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译:国家的兴旺、衰败,每一个人都负有很大的责任。

2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译:逆境能使人的意志得到磨炼,使人更坚强。相反,时常满足于享受,会使人不求上进而逐渐落后。

28.位卑未敢忘国。 ——陆游《病起书怀》

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2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译: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会死的,那就把一片爱国的赤胆忠心留在史册上吧!

3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译:为国家分忧时,比别人先,比别人急;享受幸福,快乐时,却让别人先,自己居后。

3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 ——唐·岑参《关人赴安西》

译:从小就想着报效祖国,而不是想着要封侯当官。

32.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 ——明·吕坤《呻吟语·卷上》

译:对国家有利的事情要勇敢地去做,就算有死亡的危险也不躲避。

33.一寸山河一寸金。 ——金·左企弓语

译:祖国的每一寸山河比一寸黄金还要宝贵,是绝不能让给外人的。

3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 ——武则天

译:如果想建立个人幸福的小家,必须先让国定安定,繁荣起来。

35.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白马篇》

译: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要敢于挺身而出,把死当作回家一样。

3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明·顾宪成

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3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

译:活着的时候要做英雄,死后也要当英雄。

38.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 ——《晏子春秋》

译: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就要热心地去做,对国家有害的事就要憎恶它,远离它。

39.读书本意在元元。 ——宋·陆)

译:读书的目的应该是掌握了知识后为社会和大众服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升官发财。

40.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宋·文天祥

译:历史上许多忠臣义士,在国家有难时,他们的节操就显现出来,一个个名垂史册。

4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

译:想起父母,做子女的是多么为他们感到心痛啊!他们生我育我,花费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啊!

42.报国之心,死而后已。——宋·苏轼

译:报效祖国的志向到死都不会变。

4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 ——三国·曹植《求自诚表》

译:忧虑国家大事忘记小家庭,为拯救国家危难而捐躯献身,这都是忠臣的志向。

44.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汉·陈蕃语

译:有志气的人活在世上,应当敢于跟各种不利于国家的行为作斗争,哪能只满足于处理好自己小家的小事呢?

45.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君子之间的交往,像水一样的平淡、纯净,这样的友谊才会持久;往小人之间的交像甜酒一样的又浓又稠,但不会长久。

4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译:尊敬、爱戴别人的长辈,要像尊敬、爱戴自己长辈一样;爱护别人的儿女,也要像爱护自己的儿女一样。

47.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译:当正义遭到侮辱、欺凌却不挺身而出,是一种耻辱的表现。

48.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译:人们都认为只有获取别人的东西才是收获,却不知道给予别人也是一种收获。)

49.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汉·司马迁

译:人终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价值不同,为了人民正义的事业而死就比泰山还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损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鸿毛还轻。

5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也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不可懒惰成性。

导语: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最高的善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2、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

大意: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暴雨下不了一整天。

3、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大意:消磨它的锋锐,解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4、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中。

大意:如果不能守虚处静,而以多闻博识自许,进而有为多言,那很快就会导致穷败。不如处虚守静,而无为不言,能够取得成功。

5、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道德经》

大意: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6、见素抱朴,少私寡欲。——《道德经》

大意:保持本质淳朴无华,减少私心贪欲。

7、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

大意:不显示自己,不自以为是,因而更显耀突出;不夸耀自己,因而有功绩;不自以为贤能,因而受到尊重;只有那不与人相争的,世界上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道德经》

大意:能够了解他人的人是有智慧的,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的。能够战胜他人的人是有力量的,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是真正的强者。

9、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10、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轻则失根,躁则失君。——《道德经》

大意: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11、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大意:想要关闭它,就要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就要先强化它;想要废除它,就要先兴旺它;想要夺取一些东西,就要先给予一些东西。

12、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大意:最方正的东西看不到它的棱角,越贵重的器具做成的越慢,最大的声音听不到声音,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迹。

13、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道德经》

大意:天下最柔软的东西,可以在天下最坚硬的东西之间自由驰骋。

14、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

大意:过分的爱惜会招致巨大的付出,过多的拥有会招致沉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受困辱,知道适可而止便不会遇到危险,如此就可以长久安全了。

15、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德经》

大意:上等的人闻道便努力去践行,中等的人闻道则将信将疑,下等的人闻道会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是大道。

1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大意:祸啊,福就依傍着它;福啊,灾祸就隐含其中。

17、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大意:最大的祸患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想要得到的欲望。知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18、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

大意:合抱的大树由细小的幼苗长成,九层的高台由一筐一筐的`泥土堆成,千里远的行程须从脚下开始。

19、慎终如始,则无败事。——《道德经》

大意:对待结束时的工作,还像开始时一样认真,则做任何事都没有不成功的。

20、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德经》

大意:我有三种法宝,掌握并保持它:第一是仁慈,第二是俭啬,第三是不敢在天下争先。

21、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大意: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事外,反而能保全性命。这不正是因为无私吗?反而能成就一己之私。

22、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大意:大自然的规律,利于万物而不加害万物。圣人所遵从的原则,是给天下人带来好处但却不与之争利。

23、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道德经》

大意: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为其创始,有所施为,但不加自己的倾向,功成业就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就无所谓失去。

2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道德经》

大意:轻易就许下诺言的人必定容易失信于人,把事情看得很容易的人必定遇到很多想不到的困难。

2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道德经》

大意:天地无所偏私,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作自息。

26、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

大意:循环往复的运动变化,是道的运动,道的作用是微妙、柔弱的。天下的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质,有形质又产生于不可见的无形质。

27、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

大意:天网广大无边,网眼虽稀,却不会有一点失漏。

28、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道德经》

大意:天道对人无所偏爱,但其结果却是常常帮助善人。

29、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庄子·逍遥游》

大意:举世赞誉也不感到得意,举世非议也不感到沮丧。

30、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

大意: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

31、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山上的树木皆因材质可用而招致砍伐,油脂皆因可以燃烧照明而自取熔煎。桂树皮芳香可以食用,因而遭到砍伐;树漆因为可以派上用场,所以遭受刀斧割裂。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却不知道无用的用处。

32、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大意:泉水干涸,鱼儿困在陆地相互依偎,以唾沫相互湿润求得生存,(此时此境)却不如彼此不相识,各自畅游于江湖。

33、小惑易方,大惑易性。——《庄子•骈拇》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3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大意: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心如死灰、精神毁灭,人身体的死亡还是次要的。

35、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庄子·应帝王》

大意:极致之人的内心就像一面明镜,对于外物来之即照、去之不留,如实映照而不私藏,所以能摆脱外物牵累而不损心劳神。

36、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

大意:天地有大美却不言语,四时有分明的规律却不议论,万物有生成的条理却不说话。

37、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

大意:竹笱是用来捕鱼的,捕到鱼后就忘掉了鱼笱;兔网是用来捕捉兔子的,捕到兔子后就忘掉了兔网;言语是用来传告思想的,领会了意思就忘掉了言语。

38、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

大意:一尺长的鞭杖,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

39、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庄子·山木》

大意: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那么怎么可能会受牵累呢!

40、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齐物论》

大意:不知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中变成庄周呢?庄周与蝴蝶那必定是有区别的。这就叫物、我的交合与变化。

41、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庄子·缮性》

大意:一个人如果迷失在物质世界中,在世俗里失去了自己的真性情,这个人就是本末倒置之人。

42、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大意:知道是无可奈何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德行。

43、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庄子•山木》

大意:君子的交谊淡得像清水一样,小人的交情甜得像甜酒一样;君子淡泊而心地亲近,小人以利相亲而终会利断义绝。但凡无缘无故而接近相合的,那么也会无缘无故地离散。

4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大意: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白马跳过一个很小的缝隙,忽然一下而已。

45、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大意: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搬弄是非,以与世俗相处。

4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大意:修养最高的人能任顺自然、忘掉自己,修养达到神化不测境界的人无意于求功,有道德学问的圣人无意于求名。

47、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庄子·知北游》

大意:古代的人,随外物变化而内心保持不变;现在的人,内心多变而不能随外物变化。

48、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好恶者,心之失。——《庄子•刻意》

大意:如果情绪上放纵自己悲伤或快乐,那么自身的德行就会不正;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那么就无法体悟大道;如果心存好恶,那么最原初的心性就会缺失。

49、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士尚志,圣人贵精。——《庄子•刻意》

大意:多数人看重利,廉洁之士看重名声,贤人君子崇尚志向,圣人看重精神。

50、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庄子·列御寇》

大意:有手艺的人劳累,聪明的人忧虑,无能的人无所求,所以逍遥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