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警句50句行书 正文

格言警句50句行书

时间:2024-09-21 05:40:04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25、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27、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9、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3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31、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32、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的兴趣。

33、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34、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35、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36、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3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4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托尔斯泰

47、“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48、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新格言

49、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0、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51、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52、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谚语

53、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54、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汉)王符

5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朱熹

56、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57、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58、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清)郑燮

59、读好书就是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欧洲)谚语

60、为学大病在好名。——(明)王守仁

61、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谚语

62、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63、有阅读能力而不愿读好书的人,和文盲没有两样。——马克·吐温

64、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5、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元)陶宗义

66、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很热心地去考虑罢了。——牛顿

67、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68、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导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优婉的安慰者。——伊萨克·巴罗

69、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

70、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清)袁牧

71、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72、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3、任何一个人,都要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自学,就是一种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行路,还是要靠行路人自己。——华罗庚

74、区别成功人士和普通人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前者喜欢读书。

75、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谚语

76、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7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78、不学,则不明古道,而能政治太平者未之有也。——(唐)吴兢

79、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80、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时常要读书,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上课就越轻松。——苏霍姆林斯基

81、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82、

83、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84、喜爱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无聊的时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85、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春秋)孔丘

86、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高尔基

87、把一页书好好地消化,胜过匆匆地阅读一本书。——(英国)谚语

88、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

89、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和有理智的人,成为能够真正爱人类、尊重人类劳动、衷心地欣赏人类那不间断的伟大劳动所产生的美好果实的人。——高尔基

90、大师们的作品在我们心灵扎根,诗人们的佳句在我们血管中运行。我们年轻时读了书,年老了又把它们记起。——赫兹利特

91、读书全靠自用功,先生不过引路人。——谚语

9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3、读书应自己思索,自己做主。——鲁迅

94、看别的书也一样,仍要自己思索,自己观察。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即使自己觉得有趣,而那趣味其实是已在逐渐硬化,逐渐死去了。——鲁迅

95、在科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新的书,在文学著作中,你最好读最老的书。古典文学作品永远不会衰老。——布尔韦尔·利顿

96、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普通人之上。——达尔文

97、好学则老而不衰,可免好得之患。——(清)申涵光

9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9、记诵之法,学问之舟。——(清)章学诚

100、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

101、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宋)司马光

102、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舒曼

10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104、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105、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普希金

106、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107、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108、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

109、读书贵精不贵多。——书摘

110、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战国)荀况

111、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

112、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113、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伏尔泰

114、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宋)朱熹

11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16、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117、不读诗书形体陋。——(清)吴嘉纪

118、处己、事上、临下,皆当如诚为主。明·薛瑄《读书录》衡量自己,服膺上级,领导下属,都应当一概以真诚为准则。——薛瑄

11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20、自古圣贤,盛德大业,未有不由学而成者也。——(清)黄宗羲

121、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所谓天才,实际上是依靠学习。——华罗庚

122、读书而不理解,等于不读。——夸美纽斯

12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24、闲有余日,正可学问。——(明)陈继儒

125、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癫癫。——彼特拉克

12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27、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吕氏春秋》

128、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学则殆。——陈独秀

129、学习本无底,前进莫徬徨。——报摘

130、书是纯洁、美好的特殊世界,生活在其中,其乐无穷。——华兹华斯

131、非静无以成学。——(三国)诸葛亮

132、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33、没有一本书可以疏忽地阅读而得到益处。——(意大利)谚语

134、人是活的,书是死的。活的人读死书,可以把书读活。死书读活人,可以把人读死。——郭沫若

135、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华罗庚

136、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13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

138、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明)唐寅

139、爱好书籍的人,决不会缺乏真实的朋友、有益的顾问和愉快的伴侣。——伯洛

有关书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51、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54、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5、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56、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57、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58、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 果

59、一手难遮两耳风,一脚难登两船。

60、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61、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62、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63、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64、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65、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6、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67、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68、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69、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70、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迅

71、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

72、一笔画不成龙,一锹挖不出井。

73、见人不施礼,枉跑四十里;见人施一礼,少走十里地。

74、书肇于自然。——蔡邕

7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76、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77、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78、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79、一分价钱一分货,十分价钱买不错。

80、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81、单独一个人可能灭亡的地方,两个人在一起可能得救。 ——巴尔扎克

82、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83、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84、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85、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86、字无百日功。

87、没有朋友也没有敌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8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9、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刘熙载《艺概》

9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9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92、一样事,百样做。

9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94、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95、小心不怕多,有礼不在迟。

96、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97、不怕衣服有补钉,只怕心灵有污点。

98、对众人一视同仁,对少数人推心置腹,对任何人不要亏负。 ——莎士比亚

99、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100、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101、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102、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03、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104、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5、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106、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07、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108、让礼一寸,得礼一尺。

109、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11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111、叫人不蚀本,舌头打个滚。

112、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113、最困难之时,就是离成功不远之日。 ——拿破仑

11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15、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1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17、婉若银钩,源若惊鸾。——索靖

118、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119、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孙过庭

120、十个钱要花,一个钱要省。

12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122、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23、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巴尔扎克

124、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下面是书法

1、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南朝梁皇帝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2、时时只见龙蛇走。——唐代诗人李白

3、婉若银钩,漂若惊鸾。——西晋书法家索靖

4、古人论书云:一须人品高,二须师法古,是书之法,学者习之,故当熟之于手,必先修诸德以熟之于身。德而熟之于身,书之于手,如是而为书焉。——《书法三味》

5、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6、龙跳天门,虎卧凤阁。

7、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张怀声

8、夫书禀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9、怒猊抉五,渴骥奔泉。——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新唐书·徐浩传》

10、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1、老夫之书,本无法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山谷文集》

12、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陈绎曾《翰林要诀》

13、书肇于自然。——蔡邕

14、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既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松年《颐园画论》

15、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16、夫人灵于万物,心主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猷,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项穆《书法雅言》

17、疾风吹劲草,烈火炼真金;不经寒霜苦,安能香袭人。锋自磨砺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练,焉能艺精深。——李铎

18、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南朝梁皇帝萧衍

19、引笔奋力,若鸿鹄高飞,邈邈翩翩。

20、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21、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唐朝开国宰相房玄龄《晋书·王羲之传》

22、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23、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24、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唐代诗人杜甫《饮中八仙歌》

25、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26、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27、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8、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29、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30、一点失所,若美女之眇一目;一画失所,如壮士之折一肱。——元末明初文史学家陶宗仪《书史会要·书法》

31、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唐代诗人杜甫《醉歌行》

32、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语录》

33、心正则笔正。——北宋文学家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

34、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

3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36、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37、挥毫落笔如云烟。——杜甫

38、字要骨格,肉须裹筋,筋须藏肉,帖乃秀润生。——米芾

39、行于简易闲澹之中,而有深远无穷之味。——范温

40、若教临水畔,字字恐成龙。——韩渥

41、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42、翰墨之美,多以身后腾声。——唐代书法家张怀瓘

43、学书则知识学可以致远。——张彦远

44、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孙过庭《书谱》

45、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张彦远《法书要录》

46、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47、学书当自成一家之体。——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学书自成家说》

48、字不可重笔,话不可乱传。

49、书之要,统于“骨气”二字。——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艺概·书概》

50、书法不过一技耳,然立品是第一关头。品高者,一点一画,自有清刚雅正之气;品下者,虽激昂顿挫,俨然可观,而纵横刚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临池心解》

51、书中有画,画中亦有书。——清代学者方玉润《星烈

52、龙威虎振,剑拔弩张。——袁昂

5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54、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虞世南《笔髓论》

55、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6、无声之音,无形之相。——张怀谨

57、拳要打,字要练。

58、学书者有两观:曰观物,曰观我。观物以类情,观我以通德。——刘熙载《艺概》

59、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60、点曳之工,裁成之妙,烟霏露结,状若断面还连,凤翥龙蟠,势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传论》

61、书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书虽幸免薄浊,亦但为他人写照而已。——刘熙载《艺概》

62、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唐代书法家张怀瓘《书议》

63、夫马,筋多肉少为上,肉多筋少为下;书亦如之,皆欲骨内相称,神貌洽然。——唐代书法家张怀瓘《六体书论》

64、字怕练,马怕骑。

65、体象卓然,殊今异古。落落珠玉,飘飘缨组。仓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附:如何学习书法

临摹结合

临摹是学习书法最基本方法,不但初学书法要临摹,就是有了一定基础之后还需要临摹。学楷书需要临摹,学篆、隶、行、草各体书仍需要临摹。书法家一生都是在临摹中渡过,在临摹中学习,在临摹中思考,在临摹中创造。

摹帖,就是用薄纸蒙在字帖上面,然后笔随影走,按照显露出来字迹写,又叫“仿影”或拓写。摹还有一种方法叫“描红”,即在印有双钩红线字上去填写。

摹帖方法:第一步先描红。即从一本帖中选出清楚、完整字,用透明而不透墨薄纸,如打字纸、有光纸、描图纸等蒙在帖上,依着字轮廓,用极细线条钩成空心字,这叫“双钩”。然后把钩好字作为描红本,用红墨水填写,再用蓝墨水填写,最后用墨汁填写,这样写不但能加深记忆,而且节约纸张。

摹帖应注意笔随帖走,切勿失形,要看准笔画来龙去脉,揣摩它笔法和结构形态。摹帖要带有“写”意,将笔画一笔写成,饱满而精到,切勿依葫芦画瓢地填描涂抹。

临帖,即在摹帖基础上,对帖字用笔、结字规律有了基本认识之后,对着帖写。临帖有对临、格临和背临三种方法。

对临,即把字帖放在对面帖架上照着写,这是最方便,最常用临帖方法。

格临,即用透明纸打好格子(田字格、米字格、九宫格等)照式临写。主要用以掌握帖字结构部位。

背临,即把帖收起,凭记忆默写帖中字,不但求其形,更要求其神。背临之后可以集字为联或集字成篇,然后进入创作阶段。

摹帖笔随影走,古人怎样写,我们就怎样写,大小、长短、宽窄、粗细、方圆、斜正等都必须按帖字要求去写,有一定规范和约束。摹帖特点在于易学到古人结构位置,但由于规范太死,反而失去了古人笔意,用笔死板而不灵活,让人感到放不开,受不了;临帖或对临,或背临,或意临,加入许多书者自己个性特点,所以易得古人笔意,而易失古人结构位置。写来自由随意,追求个性,却得之甚少。

所以在临摹中必须临摹结合,先摹后临,既得古人用笔方法,又得古人结构规律。练习时可以采用先摹后临,再反过来摹,摹完再临。或者采用“双钩”方法来研习结构规律。摹临穿插,取长补短,效果极好。临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后下笔。下笔要准,先形似,后神似,以求形神兼备。临摹后要反复对照检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