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们各自背上行囊上路,多年后我们老同学又再次聚会,这些年里我们也许随波逐流尔虞我诈过,但今天老同学聚会彼此没有等级没有尊卑,我们还做多年前的我们,然我们举杯。下面是关于高中毕业同学聚会
高中毕业同学聚会发言稿
这天我们相聚在那里,这是一个大喜的日子,这是一个难忘的时刻,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太多、太多的话要倾诉。让我们准备好激动,准备好感叹,准备好情意绵绵,共同营造和享受这高二、二班重聚的狂欢。
首先我们就应感谢为这次聚会做出各种奉献的同学们,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换来了这天的再聚首。
30多年前,一中母校的缘分把我们从各处聚敛,高二二那俄式教室把我们融在了一齐,短短两年的校园生活,结成了我们一生的同学情缘。
望着老同学们一张张熟悉的脸,我们回想起那时的生活,回想起当年报到时看到“欢迎新同学”标语时的激动,在校园里摘苹果分苹果时的兴奋,在校办工厂学工时的新鲜,还有那在教室里抱着书本的苦思,户外会上拼杀、助威的呐喊,礼堂里欣赏红色娘子军的惬意,甚至还有王火老师打铃时的身影,我们班开展的兵教兵的实践……值得回忆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太多了。点点滴滴,鲜活搞笑,回味无穷,而这一切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那时,我们单纯、认真,又有些不知天高海阔;那时我们还有些“傻”,男女同学甚至都不能交谈。带着那种“傻”劲儿,我们走完了高中的路程;带着这个烙印,我们走出校门去拼搏人生,追求着梦中的灿烂与事业的辉煌。
离开母校,挥手道别,各奔东西,转眼间,我们都已走过了各自的30年。30年中我们经历了从成家到立业人生最重要的时光,如今,皱纹已经布满脸庞,白发也已悄悄爬上鬓角。这期间,有过彷徨,有过失败,更有过奋起,有过辉煌。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故事,每个人的'经历都能唠上几天。
这天,大家饱含着30多年的别离之情,满载着各自的生活经历,重新聚在一齐。来吧,同学们,让我们珍惜这时刻,让我们享受这瞬间,让我们抛去行业、职位、金钱的外罩,在同学间的清纯情谊的涓涓细流中,无拘无束地笑,无拘无束地谈,彼此真诚相待,相互包容明白,共同享受快乐,默默分担忧烦。
此时此刻,还有一些同学们没能和我们同享聚会的欢乐,我们向他们问一声好,道一声记挂和想念,遥祝他们平安、如意。
同学们,有道是“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我们已走过了青年、中年。30多年前的青年学生,如今已经为人父、为人母。抬眼望去,岁月虽然为我们每一个人留下年轮,但男士们依然潇洒、女士们依然美丽。大家的脸上,仍充满着快乐地渴望,兴奋的血液,依然急速地流淌,这说明我们仍在追求、在奋斗。人们常说,中年时期是黄金时期,中年人成熟老练,精力充沛;可人们又说,中年时期最累,事业、家庭,重负在肩。一首流行歌曲中唱得好:“要做快乐的自己,照顾自己”,这对中年人尤其重要。“功名利禄皆为过眼云烟”,让我们尽情享受阳光,快意挥洒人生,把一切看淡。
同学们,这天我们相见,热情洋溢在脸上,快乐激荡在心间。永恒就是瞬间,瞬间就是永恒。请大家记住我们曾相聚在2007年。
虽然我们相聚短暂,唯愿友谊地久天长。“莫使青樽空对月,人生得意须尽欢”,让乐曲奏起来,让歌声唱起来,让酒杯举起来,各位同学,祝大家健康、快乐、快乐、平安。
高中毕业同学聚会发言稿
尊敬的王校长,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谢这次同学聚会的组织者,正是因为你们的热心发起与精心筹备,才有了这次毕业四十年后第一次的同学聚会;我要感谢参加这次聚会所有的10多位同学,正是因为你们的积极响应与热情参与,才使我们共同创造了这次欢聚一堂、气氛热烈的盛大聚会;我更要感谢应邀参加这次聚会的王校长等八位老师,正是因为你们的惠然肯,才让我们这次同学聚会层次提升、熠熠生辉。
说实话,我已经不记得自己毕业离校时的情景,也没有想到四十年前那个夏天原本不以为然的离别竟会长达四十年。在这如此漫长的四十年中,无论天南地北,还是顺境逆境,我都常常想起胡中、想起同学、想起老师。我不会忘记那青砖细瓦、窗明几净的教室,那平坦开阔、铺着碳渣的操场,那热气腾腾、人声鼎沸的食堂;我不会忘记那朝夕相处、同窗两载的各位同学,那三个班级、排球比赛的热烈气氛,那全校师生、共建农场的热闹场景;我不会忘记那王校长在学校礼堂一遍又一遍的谆谆教诲,那朱老师曾经说过的“
毫无疑问,我们这届求学经历贯穿整个革十一年的高中毕业生,其知识基础并不扎实、知识结构也不完整,并因此增加了我们走上社会、历练人生的难度与艰辛,我们中间有人曾东奔西走、四处打工,有人曾求职无门、升职无望,有人曾一日三餐、难以糊口,有人曾疾病缠身、生活拮据,我们经历了别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我们品尝了人生起伏、世态炎凉的酸甜苦辣。但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我们都没有气馁和退却,都没有成为曾被人预言为“垮掉的一代人”。事实上,参加今天聚会的同学,有事业有成的政府官员,有生意兴隆的商贾富翁,有呕心沥血的人民教师,有兢兢业业的企业员工,即使至今依然默默无闻、平平凡凡地生活在乡村、蜗居在城市的同学,也以自己四十年锲而不舍的艰苦努力,为家人、家乡、社会和国家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因此,我们可以自豪向各位老师报告:我们虽然没有成为国家栋梁和政治精英,没有成为治学大家和社会贤达,但都因为成为对家庭、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而没有辜负你们的重托和期望!
光阴如箭、岁月如梭。如今的我们都已年过半百、头发花白,并因为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心态平和、心情舒畅地回忆往事、怀念同学和师长。原同学是一段割不断的友情,师生是一缕理不清的情丝,同学是一首情深意长的怀旧歌曲,师生是一杯醇厚浓郁的陈年佳酿。为此,我强烈希望大家能忘记各自的成败和尊卑,忘却彼此的财富和地位,放下心中所有的压力和牵挂,把握这难得的短暂时间,重叙往日友情,互道别后生活,畅谈人生经历,共享重逢喜悦,使我们这次聚会成为同谢师恩、畅叙友情、尽情释放、轻松愉悦的盛会。我也希望以此次聚会为起点,日后能有更多热心热情的同学,定期不定期地主动发起更多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师生聚会,其他同学也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积极响应、热情参与。我更希望以此次聚会为桥梁,大家能加强联系,增进友情,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不离不弃、共同前进。
最后,祝王校长和各位老师身体健康、幸福长寿!祝各位同学家庭美满、万事如意!祝我们的师生之情和同学之谊历久弥新、地久天长!
谢谢大家!
早在老方夫妇成为我的房客前,我们就认识了。
两年前,老方夫妇曾租住在我亲戚家,夫妇俩以煎煎饼为营生,每天奔波在县城周边的几所中、小学门口。早早晚晚,我都看到他们骑着三轮车从我家门前经过。虽说同行一条道,相遇也只是擦肩而过。直到有一次,我帮老方推车上陡坎时,我们才有一些简单的交谈。
老方曾到我家租过房子。我家离学校近,清一色水泥路,平坦宽敞,况且还真的有闲房待租,但我和妻子听了老方的来意后,都竭力推却。在我们那片,租房还不是那么走俏。一旦我把房子租给了老方,就意味着我亲戚的房子又要被闲置了。租房事小,得罪人事大。然而老方的一脸坦诚和一笑置之的襟怀,还是留给我深刻的印象。
事后不久,老方夫妇就从我亲戚家搬走了。我的视线里于是少了他们忙碌疲倦的身影。
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上午下班后,我匆匆赶到女儿的学校,想告诉女儿***妈不在家,午餐自理。那会儿,正是放学的高峰,学生们鱼贯而出,学校的通道被挤得满满的。我便侧身路旁,四下张望。无意中我看见身边停了一辆三轮车,车上打着“天津煎饼”的招牌,那年过半百,身材魁梧的煎饼师傅正是老方。此刻,他正忙着,将炉火燃得旺旺的,将煎饼材料整齐地摆在案板上。有水调白面,油炸面皮、鸡蛋、火腿肠、辣椒、葱花、榨菜,外加各种调料。随着老方的吆喝,围过来一群学生。老方早就铆足了劲,一张铁铲在手中上下翻飞,浇面、打蛋、煎烤、撒佐料、卷饼,手法娴熟老练,一气呵成。只需分半钟,一份黄酥酥的煎饼就递到学生手中。伴着钢蹦儿砸钱筒的清脆响声,老方的煎饼像变戏法似的不断地出锅。而围在煎饼摊旁的学生们,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我暗暗一合计,一张饼2元钱,这阵子,老方连本带利,起码有60元的进账。虽然寒风凛冽,但老方的'前额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两个月后,老方再来我家租房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老方成为我家房客的当晚,便为我家人开炉煎饼一展手艺。尝着那松软而不油腻,香酥可口的鸡蛋煎饼,心里不由对老方产生一种敬意。我特意吩咐妻子炒了几个菜,陪老方小酌。老方是性情中人,三杯老洒下肚,便打开了话闸。尤其侃起做煎饼的经历和感受来,更是感叹不已。
上世纪八十处代末,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老方毅然辞去已有十多年教龄的民师。根本原因是民师那微薄的收入,难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眼看一双儿女就要上学,与其苦等着转正,倒不如趁年轻时打拼创业,或许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于是他南下北上,一面打工谋生,一面寻找脱贫的机会。“北漂”天津时,一个偶然的机遇,老方瞟学了名扬津门的“天津煎饼”配方和制作方法。老方是个敢想敢干的人,凭着一股钻劲硬是解决了南北口味的差异,创意性地将“天津煎饼”糅合了江南地方小吃风味。很快,老方煎的煎饼便风靡他所到之处。老方在辛勤付出后,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家里不仅竖起了三间大楼房,还为进城创业的儿子买了门面房,儿子的婚期定在明年初春,女儿也即将大学毕业了。老方说到这里,脸上洋溢着一种欣慰和怡然。
这些年,老方行走在城市或城市边缘,是本着一种父爱和责任,本着对生活的挚爱和追求,凭着煎饼手艺,煎出通往富庶的生存之道,同时也煎出了厚实的人生。
十五、幸福
「名言」
我为失去一双鞋而懊恼,走在大街上,我发现有人失去了一双脚仍在拄着拐杖欢乐的歌唱。——西方谚语。
那些为大多数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马克思
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艰辛有人爱我们。——雨果
为人类的幸福而劳动,这是多麽壮丽的事业,这个目的有多麽伟大!——圣西门
每一个人可能的最大幸福是在全体人所实现的最大幸福之中。——左拉
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拉美特利
把别人的幸福当做自己的幸福,把鲜花奉献给他人,把棘刺留给自己!——巴尔德斯
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科学决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马克思
即使自己变成了一撮泥土,只要它是铺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让自己的伙伴们大踏步地冲过去,也是最大的幸福。——吴运铎
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欧文
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鲁迅
牛吃草,马吃料,牛的享受最少,出力最大,所以还是当一头黄牛最好。我甘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王进喜
人在履行职责中得到幸福。就象一个人驮着东西,可心头很舒畅。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麽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罗佐夫
我的艺术应当只为贫苦的人造福。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贝多芬
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这是一种必要性:幸福只能存在于这种必要性得到满足的时候。——罗曼·罗兰
「事实」
⒈每个人对幸福都有不同的解读和感受。在葛朗台看来,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金子就是幸福;在马克思看来,能为大多数人带来快乐就是幸福;在医生看来解除痛苦就是幸福;在教师看来,桃李满天下,学生健康成长就是幸福……我认为,一个职位自己着想的人是不会有幸福的。这里有一个关于天堂和地域的故事很说明问题:
⒉你知道天堂和地域的区别吗?你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地狱里,所有的人都拿着长柄勺在吃饭。手柄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的嘴里,个个伸长脖子,龇牙咧嘴,显出一副痛苦的样子。天堂里,同样用的是长柄勺吃饭,担人人把勺子喂向对方的嘴里,个个享受美味,显出一副幸福的神情。
⒊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普罗米修斯为了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反抗宙斯德意志,为人类盗取了火种。宙斯大怒,把普罗米修斯邦在高加索山上,并派一只神鹰每天去啄普罗米修斯的肝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普罗米修斯从未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看到了人类幸福的生活,他觉得这一切是值得的。
⒋1907年,高尔基的儿子去高尔基疗养的卡普里岛上看他时,在窗前栽了一些花。后来,高尔基给儿子写信说:你走了,可你栽的花却留下来。我看着它们,愉快地想,我的儿子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要是你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能给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就将是幸福的。
⒌作家史铁生曾写道:“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可能再加上一个‘更’字。”
从心底说出这话的人,一定吃尽了“疾病”或“便宜”的苦头,所以才把自己的“幸福底线”定得如此之低。但当他们意识到什么是真正幸福的时候,生命留给他们享受幸福的时间已经少得不能再少。许多人一生在茫茫红尘中奔走,陷在名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与利的泥潭里不能自拔,蓦然回首,才发现真正的幸福恰恰就在出发的原点,而当初他们却坚信它在更远的地方。
所以,从今天起,我们应该给自己的幸福画一条最浅的底线,去学会从最平常的日子、最琐碎的事情里品尝幸福的滋味。
⒍第一次吃糖(甜滋滋的感觉就是幸福)
一个叫扎西达娃的藏族干部要别人猜一猜,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是什么,可谁也猜不出。他说:“是我第一次吃水果糖的时候。”
那是1950年初春的一天,还是农奴的扎西达娃正在放牧,遇见一支年轻的队伍,他们每个人帽子上都有一颗耀眼的红五星。他十分恐惧,可这些军人非常友好,一个与他年纪相仿的军人还送给他一颗水果糖。这是一颗普通的糖。他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只见军人比画着剥开纸放到嘴里吃起来。他不敢吃,便把它揣在怀里。
事情过后,更不敢声张,因为农奴主知道了要挖眼睛,割舌头。到了夜深人静时,他偷偷地把这块水果糖拿出来,剥开纸,放在嘴边轻轻一舔。天哪,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传遍全身,世界上还有这么美妙的东西。他又一舔,简直怀疑自己是在做梦。他十分珍惜,到了一定的时间拿出来舔一舔,一直过了很长的时间,他才把那颗糖吃完。
这位后来成为西藏自治区高级干部的扎西达娃,以后也不知道吃了多少糖,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引以为豪的业绩,但只有这一次吃糖,使他感受最深,觉得最幸福。
⒎林觉民的诀别信(为天下人谋幸福是最大的幸福)
林觉民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他出身于富贵家庭,为了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他抛妻别子,离开了幸福的小家庭投身了革命。为了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振兴,他参加了孙中山领导的广州起义,不幸在攻打总督署的时候,中弹受伤而被捕,最后就义牺牲了。
林觉民在起义前就做好了牺牲的充分准备,在攻打总督署的前三天夜里,他给父亲和妻子分别写了一封诀别信。给父亲的信这样写道:“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给妻子的信中这样写道:“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林觉民怀着对爱妻深深的眷恋,写下了这封信。从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牺牲个人的幸福换来天下人的幸福,这才是最大的幸福。
⒏杜朗寻找幸福(幸福就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最使幸福可望不可即的,莫过于刻意追求幸福。美国作家威廉?杜朗曾经叙述过他如何寻找幸福。他先从知识里寻找幸福,得到的只是幻灭;从旅行找,得到的只是疲倦;从财富里找,得到的只是争斗和忧愁;从写作中找,得到的只是劳累。然而有一天,他从车站出来,看到一辆小汽车里坐着一位年轻妇女,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婴儿。一位中年男子从火车上下来,径直走到汽车旁边。他吻了一下妻子,又轻轻地吻了一下婴儿——生怕把他惊醒。然后,这一家人就开车离去了。这时杜朗才惊奇地发现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他高兴地松了一口气,从此懂得:生活的每一正常活动都带有某种幸福。
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其实都带着某种幸福。那一个浅浅的吻,其中蕴含着丈夫的关爱、父亲的慈爱,这一个小小的细节却是饱含着人类对感情最详细的诠释。你能说那个妻子在接受那个吻时不是幸福的吗?你能说那个小小的婴孩没感觉到他在被关怀着吗?幸福就是这样被召唤着,不用什么妙法仙方,只是需要你感情的投入。给睡梦中的孩子拉拉松掉的棉被,那拉棉被的手就是幸福召唤的方式;给疲倦的爱人敲敲脊背,那一上一下、一紧一松的拳头就是召唤幸福的方式;给悄然老去的父母讲一个古老得掉了牙的所谓笑话,那平稳的气流就是召唤幸福最强有力的方式。在你使用这些方式召唤着幸福时,难道此刻你不是世间幸福的人吗?
⒐有爱就有幸福(燕妮的幸福观)
马克思和他的夫人燕妮之间的爱情是一个经久传颂的故事,燕妮是一个伟大的女性,为了爱情,她离开了原本富裕的家庭,和马克思一起过着清贫的生活。伦敦流亡期间,他家一连几个星期靠吃马铃薯过活。严冬没柴生火,生病没钱请医生。他付不出房租,家里的铁床、被褥、衣服,连女儿的玩具、孩子们的摇篮都拿去抵押了。马克思写完《政治经济学批判》,却没有邮费把手稿寄到柏林去。因为交不起学费,孩子只能辍学。孩子病死了,没有钱买棺材埋葬……面对如此贫寒的日子,燕妮没有抱怨也没有离开,相反,她始终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因为她的生活中有爱。她曾自豪地说:“我坐在卡尔的房间里转抄他那潦草不清的文章的那些日子,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刻。”
⒑徐霞客的探险生涯(幸福是在奋斗的过程中)
公元1586年(明万历十四年),一个小男孩在江苏江阴县呱呱坠地,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旅行家和地理学家徐霞客。
从二十二岁起,徐霞客开始了艰苦的旅行探险生涯,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止。这三十多年时间里,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风餐露宿,东至浙江普陀,北抵河北省一带,南游福建、广东,西北到达华山之巅,西南则远涉云南、贵州边疆,足迹遍及当时的十六个省。虽然三次遇盗,四次绝粮,还差点丢掉性命,徐霞客却从不后悔。他对所到之处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和植被等情况都作了深入系统的考察。多年艰苦卓绝的实践,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徐霞客用生动的文笔写成的《徐霞客游记》一书,在世界科技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1636年,徐霞客准备万里长征大西南时,曾有人劝阻,因为当时他已年过半百了,但是他却果断地说:“我肩扛锄头,哪里不能埋我的尸骨呢?” 徐霞客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地理学研究事业,晚年仍感到有些遗憾,认为没能走遍祖国的山山水水,没有去昆仑山,去更边远的地方,进一步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也许那个劝阻他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野外考察那么艰险,为什么他要这样执著呢?为什么他不懂得享福呢?只有徐霞客自己知道,自己的理想就是终生奋斗,而奋斗的过程就是他享受幸福的过程。
⒒回报社会是幸福的
国际特奥会倡导的“特奥融合计划”27日在上海启动,退役不久的姚明携手刘嘉玲、杨澜、周立波等明星亮相助力中国特奥事业。
作为特奥全球形象大使,姚明为本次慈善晚宴带来了全球首瓶“姚明葡萄酒”。该瓶市场价3800元人民币的葡萄酒,起拍价从60000元开始。这也是姚明投资葡萄酒业消息曝光后,“姚明葡萄酒”首次亮相于公众视线。姚明在当天的红毯仪式上对此表示:“拍品跟我的一个小嗜好有关,我的小嗜好就是喝点小酒。”
“特奥融合计划”旨在通过特奥体育及宣教激发青少年成为推动其所在社区变革,帮助智障人士获得尊重及尊严。国际特奥主席施莱弗博士在致辞时表示:“中国特奥会在推动智障人士获得体育、文化以及教育的平等机会上令人敬佩,相信中国特奥运动继续取得新的发展。”
姚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从2004年的时候,已经开始投身到特奥工作中去,将来我也希望与国际特奥组织继续合作,帮助相关残障人士做一些事情。”
⒓人民的幸福高于一切
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为党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视的。"他事事处处想到的是人民的利益。假日里,他自动到车站为旅客服务;他把自己省吃俭用节下的津贴费,支援灾区人民和有困难的战友。他看病路过建设工地,就主动参加工地劳动;他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他认为,这样生活才有意义,才是真正的幸福。
十六、刻苦
「名言」
没有人会因学问而成为智者。学问或许能由勤奋得来,而机智与智慧却有懒于天赋。——约翰?塞尔登
没有任何动物比蚂蚁更勤奋,然而它却最沉默寡言。—— 富兰克林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朝鲜
勤奋和智慧是双胞胎,懒惰和愚蠢是亲兄弟。—— 民谚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艺术的大道上荆棘丛生,这也是好事,常人望而却步,只有意志坚强的人例外。--雨果
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 比丰
「事实」
⒈王羲之临池:王羲之是晋代著名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草圣”,据说他每天练习书法,练完后就在屋前的池塘中洗涮笔砚,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被洗黑了。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很为后人赏识,“临池”之说就源于此。
⒉韦编三绝:孔子是春秋时的儒学创始人,也是那个时代的学问泰斗。《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到了晚年开始攻读《易》,而该书是一部艰深的上古之作。孔子废寝忘食地勤读,一遍不懂就两遍三遍,甚至七遍,成语“韦编三绝”就源于此。通过苦读,孔子不但读懂了《易》,而且还写了十篇读后札记,是为《十翼》,后人将其与《易》合编在一起,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易经》。
⒊用生命舞蹈的聋哑人——勤奋是成才的保证
与杨丽萍演绎的《雀之灵》不同,聋哑艺术家邰丽华创造的是一只清丽、温婉,总在不经意间为人们绽放无比绚烂之后又在刹那间将一切归于平淡的人间之鸟。这位年仅 25 岁的姑娘,是在没有任何音乐和节拍的情况下演绎动人神韵的。舞蹈,对于她来说,是儿时的嬉戏,是精神的寄托,是感受这个世界的特定方式,更是重新定位人生的砝码。她将自己变成一只旋转的陀螺,24小时中除了吃饭和睡觉,其他时间都在舞蹈。音乐是舞蹈的天然催化剂,正是靠着音乐的刺激,舞蹈家们才将自己所有对音乐的感受,表现为躯体的流动。对于处于无声世界的邰丽华来说,要让舞蹈和节拍完全合上,惟一的方法就是记忆、重复、再记忆、再重复。她用心去伴奏,她要用身体的舞蹈和心中的音乐去膜拜生命。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邰丽华作为惟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引起轰动。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邰丽华又以充满激情的舞蹈,赢得了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
邰丽华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她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成了我国惟一一位登上世界两大著名“艺术圣殿”的艺术家。
⒋巨著的产生——勤出成果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四十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一千五百种以上;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了五十八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⒌妙用镜子——勤奋出成绩
天边刚刚露出一抹鱼肚白,大地仍在酣睡中,重庆国立第二女子师范校园一片寂静。一个人轻轻走出了宿舍,来到后山上,把一样东西挂在一棵树上。这个人就是萧楚女。
萧楚女初次担任教员,担心自己讲课效果不好。每天拂晓,他就跑到山上,在树上挂上镜子,反复对着镜子讲,观察自己的表情和动作。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萧楚女的教学水平大有提高,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受到尊敬和赞誉,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运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⒍“鲁迅”的由来——勤能补拙
鲁迅发表《狂人日记》其实是他第一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
一次,鲁迅的好友许寿裳问鲁迅说:“你用‘鲁迅'这个名字,可有什么讲究?”
鲁迅回答说,用这个名字的原因之一,是取愚鲁而迅速之意。他说,自己比较笨拙,无论做学问或者干事情,效率比不上天分较好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更加勤勉,才能在一定时间内,收到和别人一样的效果。
⒎“童鱼”的来历——科研需要勤奋的精神
童第周教授和他的学生美籍学者牛满江教授共同培育出来的新产品,样子很像鲫鱼,被人称为“童鱼”。
这“童鱼”的产生可不容易了!童第周抓住了“细胞质对于细胞分化——个体发展和遗传方面的作用”这个尖端课题进行研究。他选用鱼作为研究材料,和牛满江开展实验工作。他已年逾古稀,但常在冷库里坚持七八个小时工作,有时连续奋战几十天。就这样,他们的实验终于取得良好的结果。
⒏午夜的诗人——创作需要勤奋的精神
13岁的维克多?雨果在上学时,从不愿早睡觉。他觉得过早睡觉是白白浪费时间。但是在学校里,他既不能点灯,也不能起床。
于是,雨果就长时间地凝望着窗外的星空。窗外星光灿烂,小雨果忽然捕捉了一句美妙的诗。从此,他默默地从思想和语汇的海洋里搜索着那些像珍珠一样闪光的诗句。一句,两句 ……很快,他想好了一首诗,又反复推敲、修改,准备天亮后写在笔记本上。正因为他的勤奋,才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基础,最终创作出了像《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那样的巨著。
⒐田中角荣力纠口吃 ——勤能补拙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两岁时害了病成了口吃,常因此受人嘲笑。他发誓要改掉口吃毛病。为此,他经常一个人进入深山,一会儿朗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叫喊,用这种独特的办法来纠正口吃的毛病。班内排练文艺节目,他争当主角,通过背台词来磨炼自己。终于让他战胜了口吃的毛病。
⒑汤展中的脚书——成才在于勤奋
广西蒙山县西河镇西河中学初三学生汤展中,从小没有双手,吃饭、洗涮、写字——都是用脚代手进行的,他凭着惊人的意志,刻苦学习书法艺术。他的脚书和口书作品被日本东洋文化研究所《吟咏新风》杂志、香港《创星日报》等发表。 1993 年 7 月 21 日他作为首届“肯德基杯”中国“残疾少年儿童成才奖”最佳奖十位获得者之一,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大会。
⒒成龙勤练功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成龙的师父就是著名的京剧大师于占元师父(于素秋的父亲 ) 。于师父为成龙起了一个名,叫元楼。其他的师兄弟也是以元字为名。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如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至晚上12点止。除了练功外,他们还要做清洁、洗碗等事务。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早上练各种功,练压腿的时候倒可以睡点觉,几乎所有人都是架着腿睡觉的,吃过饭,就练声、调嗓或读书。
⒓从木匠到画家——学习,不放弃任何机会
誉满九州的大画家齐白石幼年就热爱学习,但是因为家里需要劳动力,才读了一年就停止上学,帮助父亲放牛,砍柴。他在劳动之余,非常喜爱画画,也喜爱写字,因为家境贫寒,他只能把旧簿上的纸裁下来作为画画和写字的用纸。他放牛的时候,总是把书本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当他12岁的时候,他的父亲送他到叔祖父木匠齐满家里去当学徒。15岁以后,才转学雕花木工,雕刻家具上的精细花纹。这时他白天做工,晚间则用松火照明学画。齐白石学了12年木工,也练了12年画,开始由于找花样,临摹《芥子园画谱》,并学习对实物写生,直到27岁的时候,他才认识了当地有名的文人和画师胡沁园、陈之蕃两位先生,并经常向他们请教。从此,他走上了绘画的艺术道路,成为了颇有造诣的著名画家。
⒔蔡元培一生勤奋好学——有勤奋,才有成就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一生勤奋好学。他在自己的书斋壁上写了两句格言:“学不厌,教不倦。”以此勉励自己。
他自幼即沉潜于书中,进入社会就业后,一面工作,一面读书,其志不稍逊少年时代。他在绍兴徐氏家族藏书楼“铸学楼”做校点时,因该处藏书丰富使他更加发愤苦学,遍读藏书,学识上大有长进。他谈到自己的读书经验时说:“自 10 岁起……读到现在,将满 60 年了,中间除大病或其他特别原因外,几乎没有一日不读点书的。”蔡元培在上海徐家汇南洋公学教书时,为跟马相伯学拉丁文,每天早晨都步行四五里路到马府请教。有时竟在 5 点钟的时候,天还没有亮,他已在外边低声喊叫“相伯,相伯 ! ”马相伯觉得很奇怪,怎么一大早就有人来看他。于是他开窗向楼下一望,原来是蔡元培,便急忙摇着手对他说:“太早了,九点钟再来吧 ! ”蔡元培不得不回去了。蔡元培先生勤奋好学的精神,为其成为卓有成就的教育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冠华作文网)
十七、过程与结果
「名言」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萧楚女
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吉鸿昌
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吴玉章
但愿每次回忆,对生活都不感到负疚。——郭小川
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奥斯特洛夫斯基
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尔斯泰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列夫·托尔斯泰
生活只有在平淡无味的人看来才是空虚而平淡无味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生活真象这杯浓酒,不经三番五次的提炼呵,就不会这样可口!——郭小川
充满着欢乐与斗争精神的人们,永远带着欢乐,欢迎雷霆与阳光。——赫胥黎
为了生活中努力发挥自己的作用,热爱人生吧。——罗丹
希望是附丽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鲁迅
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当一个人用工作去迎接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着他。——冯学峰
东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雪莱
世间的活动,缺点虽多,但仍是美好的。——罗丹
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普希金
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高尔基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陶铸
常求有利别人,不求有利自己。——谢觉哉
「事实」
⒈一位老人静坐一整天,才钓到一条大鱼。临走时却将鱼儿全部放回了河里。他的解释是:“我钓的是一整天的轻松与宁静。”
过程与结果,是一个事物的两个组成部分。在现实社会中,有些人追求功利,往往只关注结果,不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体会过程的美好上。读书,只希望从文凭上得到肯定,弹琴,目的是拿到考级证书。至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的心灵与大师沟通,如何在乐曲声中去感受前人的心路历程,去把握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切都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是那样的话,那么,你就失去了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经历。可能你已到过黄山,但是你没有体会过登山时的激动;可能你已成为大师,但是你没有享受到在一级级台阶上取得进步的喜悦;可能你是个高人,但你不会有对小人物的同情、恻隐之心……其实,生命就是一个过程,要让生命在不同的阶段上处处精彩,而不是只有结局辉煌,那么,你必须注重生命的过程。当然,如果生命的过程处处有精彩,那么结局一定的是精彩的。因为,那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时间问题。
⒉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中国女子羽毛球运动员张宁,1994年就开始代表国家队出战,虽然一直在国家队,但状态不是很理想,只能在国家队任第三单打。2004年在她29岁“高龄”时,她却达到了运动生涯的巅峰,取得了奥运会单打冠军。记者问她状态如此之好的原因。她说:“以前我是为取得好成绩而训练、比赛,现在我是喜欢羽毛球运动,我能够享受训练和比赛。当注重过程了,你就会赢得这个比赛。”从张宁的成功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过程与结果是一种辩证的关系。不懂得享受过程,就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懂得享受过程,才可能会有好的结果。
人生本不应该有终点和目的地,也没有那一段人生是你的过渡,我们要做的只是面对当前,把每一天都过的充实快乐精彩。曾经读到这样一段话:“人生就像是旅游,不在乎目的地是那里,只在乎沿途的风景和欣赏风景的心情!”任何时候,人生的过程中都可能拥有美丽的风景和美丽的心情,绽放你生命每一个美丽的瞬间,你的人生过程就是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⒊萨乌丁,俄罗斯跳水名将。中国几代跳水运动员在赛场上的对手。虽然,他常常以微弱的劣势输掉比赛,但观众都明白,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比赛才悬念迭出、精彩纷呈。当他的对手纷纷退役,他却依然坚持在跳台上——虽然他还是会输,而且输的次数更多。他用自己的坚持告诉人们,在享受比赛的过程中,得失,被他看得很轻、很轻。于是,他得到了,挑战运动生命极限的快乐。
人生在世,往往有很多渴望,但是一旦经受不住结果的打击,就会意志消沉,甚至一蹶不振。所以,有时我们的付出与收获并不一定成正比。但是我们应该明白,只要努力去追求了,享受了过程中的苦与乐,酸与甜,让我们的生命更多了一份精彩的体验,我们又何必去在乎那个或许让我们登上顶峰,抑或让我们跌入低谷的结果呢!我们无论做什么,就算不成功也是对我们人生阅历的一次锻炼,我喜欢挑战自己,喜欢尝试各种新奇的感觉,不想甘于平淡与寂寞,所以我一直在追寻着,在实践着,就算没有结果我也无怨无悔。因为享受追求过程中的美丽已足以让我们的生命更加灿烂,结果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⒋人生就是一列长长的列车,不在乎最终的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和观赏风景的心情。
相传著名音乐家莫扎特从4岁起就爱上了钢琴演奏和乐曲创作。他常常是正在郊外散步时,偶尔捕获到了灵感,就立即跑回家去,奋笔疾书,把它记录下来。弹奏过程中,他总是闭上眼睛,脑袋也动情地跟着节拍摇晃,陶醉其中不能自拔。正是这份享受,使他获得了前进的动力,从此走上了伟大的创作之路,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部瑰宝。可见当我们对某事有极大的兴趣时,无论做着多么枯燥、劳累的工作,也不会觉得乏味,享受之情自然会被调动出来。此时的成功,也已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⒌享受过程,需要抛掉身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以轻松的心态积极面对。在本次世界杯中,相信很多人对朝鲜这支“神秘之师”有着深刻的印象。在与巴西队的比赛中,他们奋勇拼抢,顽强斗争,虽然没能获得胜利,但他们积极勇敢的作风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赛后记者提问时,主帅金正勋答道:“我们的队员是来学习、享受比赛的。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比赛成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努力过了,这就够了。”确实,这些队员身上没有巨大的压力,有时却反而能打好比赛。而与之相反的是,在之后的两场比赛中,朝鲜人民和金正日主席对他们的队伍寄予厚望,就连国内的电视台也开始转播他们的比赛,但他们却接连大比分落败,创下了耻辱的纪录。所以有的时候,心态能够对结果产生决定性的作用,而这放松、享受的心态,恰好使你更快地进入状态,取得惊人的佳绩。
⒍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人生百年,如同万物,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一个匆匆的过程。人生之乐,万物之美,在于何处?有人衣食无忧,香车豪宅,却终日愁颜;有人粗茶淡饭,陋室贫居,却总是洋溢着快乐与激情。一切的欢乐,一切的美,都在奋斗的过程中。看重过程,淡化结果,当投入过程、感知过程的时候,会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⒎作家史铁生身残志坚就是在不断地写作过程中悟得生命真谛和逐渐超越自我的,他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所以,享受过程,远比享受结果重要的。并不是每一次付出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回奋斗都会成功也许你航行了终生也没有到达彼岸;也许你攀登了一世,也没有到达颠峰;也许所有的耕耘都没有收获;也许所有的汗水都白白地挥洒……但是,敢为天下先的,未必不是勇士;敢于面对失败的,未必不是英雄。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过程,不必太在乎奋斗的结果,奋斗了就应问心无愧;生命其实就是一次播种,播种了不一定都有结果;但不播种却永远不会结果。所有的退却都是逃避的借口,所有的徘徊都是懦弱的外现。其实真正的启程,才是坚强的证明和诠释。“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你迈步,路就会在脚下延伸;只要你上路,就会发现诱人的风景;只要你启程,就会体会到跋涉的快乐。
十八、关于爱
「名言」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罗兰
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彭沙尔
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泰戈尔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歌德
在子女面前,父母要善于隐藏他们的一切快乐、烦恼和恐惧。——培根
母亲,是唯一能使死神屈服的力量。——高尔基
还有什么比父母心中蕴藏着的情感更为神圣的呢?父母的心,是最仁慈的法官,是最贴心的朋友,是爱的太阳,它的光焰照耀、温暖着凝聚在我们心灵深处的意向!——马克思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让世界充满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触龙说赵太后》
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罗隐
「事实」
⒈有一个脍炙人口的故事,说的是中国古时候,有一个从小被母亲溺爱娇惯的少年,临刑前要求再喝一口母亲的奶,***妈解开衣襟喂他,这少年一口把母亲的奶头咬下。这位少年把母亲的奶头咬下,是恨母亲的溺爱娇惯害了他。
无独有偶,著名的伊索寓言里有主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偷窃的少年犯被当场捉住,犯缚了双手,被牵到刽子手那里。疼爱孩子的母亲跟在后面,捶胸恸哭。儿子回转身来,说要对她说句心里话。母亲走近去,想不到却被儿子一口把耳朵咬了下来。母亲骂儿子大不孝,犯了罪还不够,又把母亲的耳朵咬下来。那少年犯说:“假如我初次犯偷了同学的写字板拿去给你的时候,你打了我,那我何至于胆子越来越大,被牵去处死呢!”
⒉父母的羽翼是庇护,也是削弱斗志的温床,有志青年应该像海燕,高声呼唤: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我们需要的爱,是岳母的“精忠报国”。
⒊我上高二的那一年夏天,我爸和同事3人开车从薛城到市中区的路上出车祸了,车都彻底报废了第二天我爸的同事往打电话问我爸怎么样了,家里人还不知道出事了,我爸出事的时候不是打110,而是往家打电话说今天开会不回家了,我爸在后面坐相对好些,司机都毁容了,我每次想到我爸的那个有裂纹的手机都能想到那句话爸爸很伟大。
⒋这个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日本名作家森欧外还有他女儿森茉莉,森茉莉一生沉浸在在其父的溺爱里,至死方休,无论森茉莉的耽美小说还是她自己的生活,随处可见父亲的影子。80多岁高龄依然衣着萝莉风,永远觉得自己是“父亲的小女儿”,其夸张程度可见一斑。
⒌
陈斌强:用行动注解孝德的好儿子
陈斌强,38岁,浙江磐安县冷水镇中心学校初中语文教师。
陈斌强9岁时父亲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
一天,陈斌强的姐姐在无意中提到,妈妈最大的愿望就是和儿子住在一起。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
那时,陈斌强的儿子不到两岁,妻子建议他把妈妈送到养老院去,他说:“一个连儿子都不认识的老人,送到养老院,被欺负了怎么办?”为了照顾妈妈,他硬是把儿子提前一年送进幼儿园。
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开始同事们都不太理解,说:“这样带在身边照顾,一两天倒可以,一年两年怎么吃的消?”可陈斌强做到了,一连五年,风雨无阻带着妈妈上班。
照顾母亲的生活异常辛苦。陈斌强一天到晚连轴转:晚上9时,服侍母亲睡下;凌晨1时,准时起床抱母亲上厕所;清晨5时,闹钟响起,他要赶在师生之前起床,将母亲房间打扫干净,处理好母亲的大小便;早上7时喂过母亲吃饭后,开始学校一天的工作。
尽管生活上的事儿很多,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他教着两个班语文,负责教初一学生广播体操,总管学校体艺2+1活动。他总说:“我是跑着走的。”
⒍英国妈妈背2岁女儿攀岩 称为启发女儿
英国威尔士26岁的单身妈妈门纳?普里查德也许是全世界最鲁莽的母亲了,2011年2月,她发在博客上的照片在英国引发了激烈争论。照片中,酷爱户外运动的门纳正背着自己两岁大的女儿佩恩攀登位于南威尔士的三崖湾,门纳和其他攀岩者都戴着安全头盔,而佩恩却没有佩戴任何安全保护装置。对于引发批评的这张照片,门纳:“这很有趣,佩恩也很兴奋,但愿这能对她有所启发,让她接触一下大自然。”
⒎华裔虎妈登上《时代》封面严厉教育女儿惹争议
她是虎妈,是美国耶鲁大学的华裔教授蔡美儿,2011年1月,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妈战歌》的书在美国引起轰动。该书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骂女儿垃圾、要求每科成绩拿A、不准看电视、琴练不好就不准吃饭等。虎妈的教育方法轰动了美国教育界,并引起美国关于中美教育方法的大讨论,如今讨论随着《时代》周刊的参与几乎达到了一个高潮。虎妈的故事登上了《时代》周刊封面。美国《洛杉矶时报》把蔡美儿的书描绘为“像病毒一样蔓延”。
⒏“狼爸”教子20年打出“一门仨北大”
一位父亲,他的口号是“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叫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时下谈起教育,“可怜的孩子们”是个痛并无奈的永恒主题。现在,前有“虎”妈,后有“狼”爸,父母到底该如何教育子女?“棍棒之下出才子”是否科学?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的看法。
⒐父亲另类教育不重学习 14岁孩子游遍祖国
家长们往往都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可美院一位老师却反其道而行之。居然“纵容”孩子不参加考试,还让孩子“享受”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这不,他利用14年的时间,带领孩子游历了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10000多张图片,3600多分钟的录像,无数张火车票、住宿票、景点门票,这就是曹敬钢、曹黎勇这对父子10多年的收获。小黎勇出生于1993年,可他的社会阅历,就连很多成年人都自愧不如。
⒑只养儿子18年:教育学硕士教育方式受争议
周建湘作为我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教育学硕士,在教育儿子的方法上显得与众不同。在惟一的儿子子轩13岁那年,他领着儿子退了学,开始自己动手教育儿子;儿子18岁那年,老周和儿子打了招呼:18岁,成年了,今后必须独立;儿子20岁生日那天,老周送给儿子一双名牌运动鞋,子轩穿上之后走出了家门,从此父子俩便很少见面。周建湘写过一本书叫《我只养你18岁》,曾引起强烈社会反响。因“另类”的教育方式周建湘获得“逆父”的称号。
⒒用爱心建设和谐家园
就是在一件件亲力亲为的小事中,郭明义和他的团队触动了人们心底最柔软的那根神经,爱心得到激发和传递。据统计,包括16000多名郭明义爱心团队成员在内,去年8月至今,以各种方式参与郭明义爱心活动的人员超过6万人。目前,郭明义爱心团队已累计捐款140多万元,直接资助特困学生2000多名,无偿献血30多万毫升,捐献造血干细胞样本3000多例,参加捐献遗体器官的志愿者300多名。
中国神华集团及下属的(宁夏)宁煤集团和(陕西)神东集团在郭明义的带动下,为救助白血病患儿捐款10万元。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师在听了郭明义的报告后,为爱心团队捐款1.6万元。鞍山市上岛咖啡爱心分队为救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捐款3.4万元,并且资助困难学生30名。鞍山民营企业家爱心分队为困难家庭捐款2万多元,资助70多名困难学生。一位北京的民营企业主在听到郭明义故事后,为爱心团队捐款12万元,他不仅不透露自己的姓名,而且连自己公司的名称也不肯告诉。他说:“同他相比,我做这点事,不值得介绍。”
在郭明义的抽屉中,来自新疆退休教师辛亮的两封信件被他珍藏了起来。辛老师随信件每月邮来500元钱的退休金,请郭明义代捐给需要的人。辛亮在来信中说:“虽然无缘和你见面,虽然你我相距千万里,但我的心和你是相通的。人的能力有大有小,但助人为乐不分大事小事,谁都能够做,也都应该做。这是你给我的教育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