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写一副对联或格言 正文

写一副对联或格言

时间:2024-10-05 15:27:37

对联,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华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下面是春联对联大全,请参考!

春联对联大全

1、万事如意满门顺,四季平安全家福

2、喜居宝地财兴旺,福照家门富生辉

3、家和事顺好运来,人兴财旺鸿福长

4、新年天意同人意,喜事今春同旧春

5、新春新景新气象,多福多财多平安

6、龙腾虎跃人间景,鸟语花香天地春

7、全家平安添百福,满门和顺纳千祥

8、百花迎春香满地,万事如意喜临门

9、人财两旺平安宅,福寿双全富贵家

10、福气降临全家福,春光辉映满堂春

11、门迎百福福星照,户纳千祥祥云腾

12、春临华堂繁花艳,福到门庭喜气盈

13、福随瑞气来庭院,财伴春风入宅门

14、家业兴旺财源广,老少平安福寿长

15、百业兴旺财源广,全家和顺福寿长

16、宏图大展兴隆宅,泰运宏开富贵家

17、出门求财添富贵,居家创业得兴隆

18、万事亨通时运好,九洲昌盛气象新

19、迁居喜逢吉祥日,安宅正遇如意春

20、生意兴隆同地久,财源广进共天长

21、门迎晓日财源广,户纳春风吉庆多

22、吉星永照平安宅,五福常临积善家

23、红梅点点绣千山,春雨丝丝润万物

24、喜居宝地千年旺,福照家门万事兴

25、福如东海滔滔至,财似春潮滚滚来

26、春到华堂生百福,花发吉宅纳千祥

27、丹凤呈祥凤献瑞,红桃贺岁杏迎春

28、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物荣

29、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

30、人寿年丰歌盛世,山欢水笑庆新春

31、门盈喜气喜盈门,屋满春风春满屋

32、富贵平安财生财,全家和睦福中福

33、迁新居财源广进,创伟业心想事成

34、事事顺心创伟业,年看得意展鸿图

35、百业兴旺家富裕,一帆风顺人安康

36、春回大地人增寿,福到人间门生辉

37、五福临门千秋盛,八方进宝万代昌

38、门迎百福丁财旺,户纳千祥合家欢

39、庆丰收全家欢乐,贺新春满屋生辉

40、富贵吉祥年年在,如意财源日日来

41、福星永照平安宅,好景常临康乐家

42、人兴财旺鸿福到,家和事顺好运来

43、万事如意家业兴,一帆风顺财源广

44、好年好景好运气,大吉大利大发财

45、福门鸿运连年盛,宝地财源逐日增

对联知识

人们普遍认为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其独特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上联”,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独特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学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寄生性和包容性

所谓寄生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长联和超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学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学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白启寰先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通俗性和高雅性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学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学形式戴着一副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学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学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铺锦列绣,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

对联是我们中国的特有文化,那么我们在学习写作的时候又该怎样入手呢?

写对联有三个规律:

第一是上下联字数相等。对联起码每联4个字,7个字的居多,12个字以上的称为长联,比较少。

第二是平仄相协,即平对仄,仄对平,这样读起来和谐,不会拗口。但单数字位可以不拘平仄,双数字位必须严格遵守,这叫作“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第三是词性相对。总的来说,是虚词对虚词(之乎者也矣焉哉等)实词对实词。虚词的字数很少,实词的字数最多。例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名词中如果能再分细一点就更工整,例如人名对人名、地理对地理,天文对天文,颜色对颜色,动物对动物等。至于在用字方面,凡上联用过的字,下联不能再用。

贴对联也有规定,但较为简单。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怎样区别上下联呢?这里有个秘诀。最后一个字是仄声的,一定是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的,一定是下联。横批多属吉祥或有鼓舞意义的话,贴在门上方。不用横批的也可以。

作对联,还要合于下列规律:

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复的字。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一样。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即“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的大忌。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原则,是指第一、三、五字,不拘平仄,当用平声字的用了仄声字,或当用仄声字的用了平声字,皆无不可;而每句的第二、四、六字,则须平仄分明,不容更换。皆因一、三、五字平仄移易,读音影响不大,二、四、六字平仄失调,则读之拗口,用于楹联创作,也是传统楹联作法之大忌。

对联是一种格律文学,所以,它与律诗、词、曲一样,有一定的格律要求。对联格律的基本要求就是平仄和对仗。平仄合律,这是对联的基础要求,否则,就是不合格的对联。对仗又是对联的关键,一副不对仗的对联,即使平仄合律,也很难称得上是对联。

一、平仄

汉语有四声,如按《佩文韵府》标准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但入声从元代开始,就在北方逐渐消失。如按现代普通话,则分成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平仄相谐(“平仄”的概念:平,指普通话阴平、阳平,即第一、二声,如“妈、麻”,在对联中称为“平声字”;“仄”指普通话上声、去声,即第三、四声,如“马、骂”,在对联中称为“仄声字”。“平仄相谐”就是声调相互协调,以便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感。“平仄相谐”是对联的声律要素。对联不像格律诗词那样要求尾字押韵,但要求上联联脚是仄声,下联联脚是平声。“联脚上仄下平”是对联声律最基本的规则),这样一来,没有了“入”声,它归入了其它几声中。如果归入了上声、去声,可以不必考虑,如果归入了平声,则在写对联时就必须注意了。当然,现代人写对联是给现代人看的,完全可以按现代四声来写。

对联的基本句式如下(以下用○代表平声,▽代表仄声):

四言式:▽▽○○∕○○▽▽

五言式:○○○▽▽∕▽▽▽○○,▽▽○○▽∕○○▽▽○

六言式:▽▽○○▽▽∕○○▽▽○○

七言式:▽▽○○○▽▽∕○○▽▽▽○○,○○▽▽○○▽∕▽▽○○▽▽○

写对联时应遵循如下一些规则:

1. 平仄每隔两字即转换。对联语句的音节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要求。故诗词中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在对联中是适用的。

2.上下联平仄相对。一般说来,上联末字(句脚)为仄,下联末字为平。

3.上下联各两句的对联,句脚以○/▽∥▽/○为佳。

4.上下联各三句以上者,句脚以上下协调为准,不必强求,但末句句脚还应以上仄下平为宜。

二、对仗

1.对仗是对联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所谓对仗,就是在上下联相同的位置上,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虚词对虚词等。在对仗中,又有工对与宽对之分。对仗的范围越小,就越工整,即工对。反之,只要是词性相同者对,就是宽对。不过,动词、副词等,并没有分类,而在形容词中,只有颜色是自成一类的,其余也没细分。所以,所谓对仗的范围,一般也只指名词。古人对名词的分类颇细,如把名词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宫室、器物、衣饰、饮食、文具、文学、草木花果、鸟兽虫鱼、形体、人事、人伦、方位、干支、人名、地名等。工对能写好,当属上乘,但工对要求严,势必限制人们的思路,所以,多数人习惯于宽对。

对仗除词性相对外,上下联的词组和结构,亦应保持一致和统一,即上联是动宾结构,下联也就必须是动宾结构的词组。如“摇红对涤翠”。上联是偏正词组,下联也必须以偏正词组与之相对。如“同心结对并蒂花”,就是相同的词组结构。

2.对仗的讲究和避忌。

①有些词,不同门,甚至不同类,但常被用作对称,如“金玉”、“诗酒”、“金石”、“人物”、“兵马”等,如果用来对仗,也属于工对。

②借对:某字与其相对的字本来不工,但此字的另一意义却与其相对的字成为颇工的对仗。如王维《崔录事》中有“少年随天马,晚节更为儒”,在这里,“年节”之节借为“节气”之节;王维《送刘司直赴安西》中有“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这里“星汉”之汉借为“汉朝”之汉,等等。类似情况,在唐诗中颇多。

③如果上下联中同边自对,则上下联之间可以不必求工。如阮元题《杭州贡院》:“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此联中的“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和“西湖月满,东浙潮来”分别是同边自对,不拘泥于两边词性相对,也属工对。

④忌合掌:合掌是上下联同意词相对,这是写对联时应避忌的。如“旭日”对“朝阳”、“史册”对“汗青”、“通四海”对“达三江”等。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弄清“同类词相对”与“同义词相对”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属工对;后者即合掌。

⑤避重字:这里的避重字是避免同位重字和异位重字,所谓同位重字,是说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的同一个位置上,异位重字就是同一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位置上,这都是写对联时应极力避免的。

上述避忌不包括叠字及虚词。叠字相对如明顾宪成撰《东林书院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有规则地使用重字,可以增强对联的表现力。虚字相对如孙中山《赠邓彦华》:“养成乐死之志气;革去贪生之性根。”李銮宣《温州江心屿文天祥祠联》:“久要不忘平生之言,古谊若龟鉴,忠肝若铁石;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在地为河岳,经天为日星。”刘凤诰《伊犁过复亭联》:“过也如日月之食焉;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这几副联上下联中“之”字相对。

⑥平衡:上下联的分量轻重要大致相当,这样可给人以平衡美。如某茶坊联:“人笑庭中,采得新芽香宅院;茶销海外,赢来美誉耀神州。”这里的“庭中”与“海外”,“宅院”与“神州”,大小悬殊,就显得不平衡了。

三、切题

对联与其它文体的区别之一是:表面无题,实则有题。对联一般张贴、悬挂或铭刻在楹柱上,它与室内环境或名胜古迹已融为一体,所以,这就要与环境相协调,即要切人、切事、切物、切时、切景等。

1.切人:如徐渭《题孙夫人祠》:“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此联充分揭示出孙夫人感情上的两难处境,非常感人。

2.切事:如鄙人网名联《墨梅》:“花港观鱼,鱼戏竹丛频呕水;灵峰探墨,墨飘香气尽沾衣。”写的是在杭州游“花港观鱼”和“灵峰探梅”事。

3.切物:如鄙人网名联《雪》:“瑞雪纷飞,妆点江山银凤舞;霞光初照,激扬天地玉龙飞。”是写北方冬天下雪之情景。再如徐宗干《咏炭联》:“一味黑时犹有骨;十分红处便成灰。”此联咏物真切,寓意深长。

4.切时:如鄙人网名联《春》:“春风拂面,柳絮颠狂,小溪流水潺潺去;微雨湿衣,杏花含露,燕子侧身缓缓飞。”一看就知道写的是春天气象。

5.切景:如鄙人网名联《塞外风光》:“贺兰山下,黄沙衰草伤心月;走马川头,白雪枯杨刺骨风。”是作者的亲身体会。再如《荒川》:“半片荒凉,平沙滚滚遮天地;一川烟草,林木阴阴阻风源。”写的是宁夏沙坡头景。在这里,一边是大漠黄沙,一望无际;一边是九曲黄河,波涛汹湧。唯独中间有一片绿地,有树,有草。若非亲身经历,实难想象。 非正宗对联的写法

所谓不拘平仄的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和用韵的楹联。这种联语作品,长期以来被斥为“非正宗”的楹联作品。其实,从对偶修辞手法孕育了楹联的客观实际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的句式、句法、结构是同时具备的;从贴桃符到贴楹联这一民俗习惯看,不拘平仄的楹联与平仄协调的楹联,也是同时产生和发展的。不拘平仄楹联的写作灵活自由,可以根据实际内容量体裁衣,完全适应推广普通话的新形势,具备强烈的时代感,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正以其直切、朴实、稳重的艺术风格,在联海中闪耀着奇光。

不拘平仄楹联的格局和程式是:出乎自然,不事雕琢,不拘平仄,不强求工仗乃至以同字相对。因为这种格局、程式和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程式相悖,故历来不为人们所重视,更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否定。但是,它并没有因此而绝迹,相反,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

在元代,中原红巾军初起之时,写在战旗上的“旗联”是: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

这副“旗联”充分反映了红巾军浩大的声势和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在写作格局和程式上,并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但其影响极大。在尔后明代中叶刘六、刘七起义时,西路军战旗的旗联仅改“大宋”二字为“混沌”而已: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混沌之天。

在清末太平天国起义军占领南京之后,在龙凤殿两旁柱子上又见到了这副楹联的身影,只不过是更易二字,变成:

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在明朝,据郎瑛《七修类稿》(下)“对联条”载: “吏部许尚书讚,乃尊亦吏部尚书也。己先为户部尚书,兄诏,亦尚为南户部尚书也。吾友俞子木为作一对云:

父冢宰,子冢宰,秉一代之铨衡;

兄司徒,弟司徒,总两京之会计。

该联上下联均有同字“之”相对。在清朝,据梁章钜《楹联丛话·格言》载,胡可泉知苏州,揭一联于门外,联语是:

相面者,算命者,打抽丰者,各请免见;

撑厅者,铺堂者,撞太岁者,俱听访拿。

这说明那种不强求工仗,且有同字相对的楹联,当时在官厅衙门亦有所张贴。又据徐珂《清稗类钞·文学类·纪文达所见马神庙联》载云:“纪文达在京师,尝偕友过马神庙。庙门左掩一扇,上有联云:'左手牵来千里马。’友谓文达曰:'且勿观下联,试各思之。’文达曰:'下联当为:前身终是九方皋。’及审视,乃:右手牵来千里驹也。”这段记载再次说明,以不拘平仄、不事雕琢、不强求不仗的格局和程式去创作楹联是很常见的。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民间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此手居多,像上举的“左手”、“右手”联即是;二是文人雅士,为准确表示自己的联作主旨,不愿受传统的楹联写作格局和程式的束缚,明知违律而有意为之。

但总起来讲,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在过去是难登大雅之堂的,“五四”运动之后,新文化运动冲击了整个学术文化界,这种楹联逐渐多了起来,并为人们所接受,一些名人也开始创作这种联语。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一副联语:"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

这种不拘平仄的楹联,给联苑带来新的气象,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荐的,正如哈哈在说诗中所提倡用今音今韵作旧体诗词一样,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联。对联格律技巧对仗浅谈

马蹄韵浅淡.

对联格律中最重要的两条联律分别是:句中平仄和句脚平仄 。

句中平仄是指一个联句中每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以下所举皆是正格,变格不计在此例) :

一言句:仄

二言句:仄仄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四言句:平平仄仄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一至七言,最为常用,八言以上,视节奏而定 。

句脚平仄,指对联一边若干句每句最后一个字的平仄安排规则,公式如下:

每边一句:仄

二句:平,仄

三句:平,平,仄

四句:仄,平,平,仄

五句:仄,仄,平,平,仄

六句:平,仄,仄,平,平,仄

七句:平,平,仄,仄,平,平,仄

八句: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以此类推 。举例如下,每边二句

上联: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句中之平仄为: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忧平、面仄。

下联: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句中平仄为: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老仄、头平。句脚合每边二句规则,即:上联句脚忧平面仄。下联句脚老仄 头平。平仄几乎相反相对,意境也是。其他长句也大同小异 。

另外,句中平仄,还可以 用相反的,就看如何与句脚来搭配了。 如句中平仄四言句是(平平仄仄), 你如果出上联,也可以用仄仄平平,与句脚相组合。

励志的简短对联

上联:吃得苦中苦;

下联:方为人上人。

上联:一路风雨前程磨砺意志;

下联:半载苦乐同享铸就辉煌。

上联:宝剑锋从磨砺出;

下联:梅花香自苦寒来。

上联:十年磨剑白刃生寒涔汗泪;

下联:今昔纵毫冰心着意写春秋。

上联:时光如梭看我少年学子六月追风去;

下联:云帆直挂令那美丽人生明朝入眼来。

上联:盛世重英才精思放胆千帆争渡惊湘水;

下联:华年逢国考极目骋怀万马竞驰震麓山。

上联: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下联:辍学似磨刀之石,不见其减,时有所亏。

上联: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

下联: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上联:若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上联:十载

下联:一朝成就再忆全心全力有苦有乐。

上联:德操如帅智体如军问精进诸生谁为健者;

下联:诚信其行恢宏其志创和谐伟业俱是雄才。

上联:寒冬散尽喜迎元旦佳节;

下联:春意盎然更看男儿发愤。

上联:下笔千言凝湘水十里;

下联:出门一笑待桂子三秋。

上联: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

下联: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上联:承历史底蕴究天人际理欲上苍穹揽星去;

下联:怀瑾瑜憧憬展卷帙才华即从蟾宫摘桂回。

上联: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

下联: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上联:胆性卓然骨硬志坚不留乌江之憾;

下联:风华正茂豪气冲天应建定鼎之功。

上联:勇攀书山甘洒汗水放飞心中梦想;

下联:泛游学海竞逐群雄一朝金榜题名。

对联的特点

特有性和普遍性

人们普遍认为 楹联是中国最独特的一种文体形式。其特有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主要表现在结构和语言上。楹联可称之为“二元结构”文体。一副标准的对联,总是由相互对仗的两部分所组成,前一部分称为“ 上联”,又叫“出句”、“对头”、“对公”;后一部分称为“ 下联”,又叫“对句”、“对尾”、“对母”。两部分成双成对。只有上联或只有下联,只能算是半副对联。当然,许多对联,特别是书写悬挂的对联,除了上联、下联外,还有横批。横批在这种是对联中是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往往是对全联带有总结性、画龙点睛或与对联互相切合的文字,一般是四个字,也有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或七个字的。从语言上看,楹联的语言既不是韵文语言,又不是散文语言,而是一种追求对仗和富有性的特殊语言。楹联这种特殊的“语言──结构”方式,完全取决于汉语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质。这种“语言──结构”的特有性使得楹联创作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上迥异于其它文体形式。同样的客观对象和内容,楹样总是设法从两个方面、两个角度去观察和描述事物,并且努力把语言“整形”规范到二元的对称结构之中去。

相关性和包容性

所谓相关性,指楹联本从古文辞赋的骈词俪语派生发展而来,小而言之,它就是一对骈偶句,因此,它能寄生于各种文体之中。诗、词、曲、赋、骈文,乃至散文、戏剧、小说,哪一样中又没有工整的对偶句呢?但反过来,楹联又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备其他文体的特征,吸收其他文体的表现手法,尤其是 长联和超长联,简直能集中国文体技法之大成。诸如诗之精炼蕴藉,赋的铺陈夸张,词之中调长调,曲的意促爽劲,散文的.自由潇洒,经文的节短韵长等等,皆兼收并蓄,熔铸创新。

实用性和艺术性

如前所述,楹联是中国古典文体形式的一种,理所当然具有文体性和艺术性,它以诗、词、曲等前所未有的灵活和完美而体现了中国文字的语言艺术风采。对联之美在于对称、对比和对立统一。宋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十引《复斋漫录》记载; 晏殊一次邀王琪吃饭,谈起他一个上句:“ 无可奈何花落去”,恨无下句。王琪应声对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大喜,于是把这个绝妙对句写进了《 浣溪沙》一词。杨慎称这个对句“二语工丽,天然奇偶”。这就是对联的艺术魅力。

楹联的艺术性,可以当代学者 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来概括: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通俗性和高雅性

人们常说对联雅俗共赏,这丝毫不假。试想,还有那一种文体形式,象楹联一样,上为学者文人,下为 妇人孺子所喜闻乐道,既可走进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陇亩民间,既是阳春白雪,又是 下里巴人呢?这种奇妙的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因在于楹联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既纯粹又丰富的艺术,诚如前所述,楹联的规则并不复杂,尤其是对语言的色彩、风格,对题材、内容都没有什么要求,它一般很短小,又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不象其它文体形式戴着一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学、易懂、易记,也不难写。只要对得好,无论语言之俗雅,题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浅,皆成对联。但其他文体则未必然。诗尚典雅蕴藉,如“江山一笼统,井上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之类,只能称之为“ 打油诗”。一般人是不敢问津诗词的,怕写成打油诗。而楹联,至若逢年过节,家家写之,户户贴之,实为文体中之最通俗者。但是,楹联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联固规则简单,形式纯粹,但其对道、联艺,却博大精深,没有止境。短小隽永者,一语天然,非俗手能为;长篇巨制者则更是 铺锦列绣, 千汇万状,如同史诗,非大手笔不能作。那些优秀的风景名胜联,辉映山川古迹,永放异彩;那些著名的哲理格言联,传播四海,流芳百世;那些仁人志士的言志联,慷慨磊落,光耀千秋,岂非大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