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墨子中的一句格言告诫我 正文

墨子中的一句格言告诫我

时间:2025-01-02 01:32:24

范文一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范文二

家风是一家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庭不可缺少的。家风的树立、存在,对整个社会是有好的帮助的。例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病残孕的人让座;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垃圾等一些小事上不只是个人礼仪素质和道德水平的体现,还是一个人背后家风好坏的体现。在良好的家风影响下,我健康茁壮成长着,我身上已深深烙上了家风印迹。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

就在前不久,我的奶奶因为蛇盘疮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爸爸妈妈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住院期间,妈妈每天要去医院照顾奶奶,帮奶奶擦脸,捶背,翻身。爸爸每天除了接送我上下学,还要精心地为奶奶准备各种有营养的饭菜,给奶奶送到医院,爸爸妈妈就这样一直照顾奶奶到出院。每天吃不好饭,睡不好觉,可他们却从来不说累。爸爸妈妈对奶奶的这份孝心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每天我自觉地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尽量不让他们为我的事情操心。这是我对他们唯一能尽的孝心。

我们在父母、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下,茁壮无忧地成长着,我们贪婪地享受着他们给予我们所有的爱,他们总那么无私的爱着我们,我们也就习惯的照单全收,我有时也会想:等有一天我长大了一定要给父母买很多东西,可是父亲教育我说:“孝顺不是体现在你能给我们买多少东西,孝顺父母可以是父母下班回到家后你能送上一杯热茶,父母累的时候你能说上一句安慰的话,父母晚上回到家你能端上一盆洗脚水,还有就是能看到你学习成绩进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你的孝顺。”妈妈也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的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同学们,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的优秀团员。让核心价值观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点燃,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成为人们一种价值追求和

范文三

一户人家,一条家训;一户人家,一种家风。家风、家训,不管多么简单,它们也是不平凡的。因为它们经过多年的传承,伴随了一代代人,启迪了一代代人,也影响了一代代人。

现在国家领导人提出,要求“求真务实,说真话,办真事”。这些话我太熟悉了,因为“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家的家风。爸爸妈妈从小就这样教导我,他们不会因为我是小孩,就撒谎骗我,不跟我讲真话。由此我也知道了,在大是大非的层面上,在真理与原则面前,人人平等。爸爸经常在家给我讲大道理,首先就是“实事求是”的意思,有时我被爸爸讲得哑口无言,但后来想一想,其实爸爸是对的。就应了上面那句话“在真理与原则面前,人人平等”,因为等我到了社会,或者出门在外,没人会让违背原则、是非不分地让着自己。只有真正做到“实事求是”了,才能在社会上为自己赢取一块立足之地,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走进奶奶家的大门,抬头一眼就看到“安居乐业”四个金光闪闪的铜字,悬挂在影壁墙偏上位置的正中间——这便是我们家的家训了。安居乐业,四个字看上去普通,里面却包含着大道理。安居,指的绝不是要安于现状,而是说要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将自己的家庭尽力建设好、经营好,以家为本,求得生活安定,家庭和睦。国家是一个大社会,更是一个大家庭,它是由一个一个的小家庭组成的。所以,只有每个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每个小家庭都能安居了,社会才能安宁,国家才能安定。

论语中有一句著名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乐业”是最好境界了。乐业,便是爱岗敬业。我现在还只是个小学生,我的“业”就是要把自己的本分工作做好,把我的学习搞好,在我的业余时间尽可能地了解多专业、多领域的知识,以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所以现在的我,不仅要好好学习,还要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如果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分内职责当成了一种使命,一种乐趣,我们赖以生活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加强盛!

每年的清明时节和冬至、春节,我总是会和爸爸一起到先祖先辈们的墓前去扫墓、祭奠,缅怀他们、感谢他们传承下来的朴实无华的治家格言,生活真理。先辈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用经历和智慧总结出的家风与家训,不仅利己,更是利人、利社会,使得我们这些王家的子孙都大大受益,并一代一代地不断地去继承和发扬!

范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最为重要的、无以替代的精神财富;它弥漫于整个家庭或家族之中,影响到每一个家庭成员,惠泽于家庭的成员;家风也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魂魄之所在,支撑着家庭的进步与发展。良好的家风可以塑造出人高尚的`品格,高雅的举止,成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一枝独秀、鹤立于整个社会“圈子”,为众多人,众多家庭所效仿。有着良好家风的家庭或家族,他们的子嗣及早就明白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懂得敬畏;懂得珍惜光阴,趁早好好地读书;懂得创业难守业更难,知难不难。在这样的家庭熏陶下成长的人,懂得成功在于积淀,在于勤奋努力,明白勤能补拙的道理;明白勤为人生的第一要义,勤于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努力??

生活中,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为人处事等,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家风虽是一家之风范,却是铸造子女成才的熔炉。家风就像一棵树,一棵枝叶如盖的百年大树,子子孙孙都在它的荫蔽之下。勤奋问学、艰苦卓绝、言必行行必果、尊老爱幼、问鼎事业、友善、和睦、民主、敬业、书香??都可成为家庭或家族应该传承的必须的家风。自古至今,文化家庭都讲究“家风”的传承,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

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彰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

据记载,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就是一位注重家庭教育的家长。在家中,包括司马懿在内的几个儿子虽然已经成年,但司马防不召唤他们,儿子们便不敢随意去见父亲;见面时,如果没有允许他们入座,便不敢坐下;司马防不向儿子们提问,他们也不能随便说话。司马氏父子之间完全按照礼仪相处,秩序井然。这看上去显得有些不近人情,但却是在汉末乱世时对传统礼仪的一种坚守。虽然“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已经成了当时社会与政坛上屡见不鲜的丑闻,但在司马防家中,仍能保持儒家所倡导的礼仪,这就是家风的影响力——不随时而变,靠治家者的自觉,维护他们所认同的价值。

另外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他是一位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一生可以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来概括。不仅仅是他自己,他对自己的后代要求也十分严格,还有他劝诫自己的孩子的《诫子书》流传在世。要求自己的后代一定要忠于一主,恪尽职守,不做对不起自己家族的事情。他的后代受他的影响,都像他一样,他的儿子诸葛瞻便是代表,为蜀国战死沙场。这便是门风,诸葛亮要求他的后代必须要忠心耿耿,严于律己,这才使他们名垂青史。 而在我的家中,家风便是以仁对人,以德对人。意思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待别人的时候以善良与德行去对待别人,在对方以不逊对

待自己时,仍然用仁和的态度去对待对方。因为毕竟不能以对方的态度来看待对方,也不能将对方的话反用之。只有以仁对待别人,自己才会在别人的眼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对方也会被自己所感,便也会以仁对待自己。德行是一个人思想品德好坏的体现,德行的好坏,也就意味着这个人的品行与处事行为是怎样的,如果自己的德行是良好地,这个人在任何地方都有立足之地。而德行底下的话,不仅会为自己徒增麻烦,在别人的眼里,这便是没有修养的体现。

优秀的家风并不是高深、玄奥,令人感到不着边际的大道理,严格的说,只是一些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识。关键是要把这些常识性的东西变成每个家庭成员的自觉。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我一直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范文五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历史上见诸典籍的家训并非鲜见,为后人称颂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国家规家训的一大特点,成为日常生活行为规范的有机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一些家风家训中的精华融入新的道德建设中,许多脍炙人口的家训,已经是“家家之训”,形成家家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史上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历史上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 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实现中国梦的新形势下重提家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寓言故事》读后感1

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后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内心深受感触。

读着这些故事,道理一个一个钻进了我的脑海里。其中有很多道理让我刻骨铭心。比如:乌鸦和狐狸这则故事告诉我不能轻易地相信别人,不然会让别人给骗了。狐狸和山羊的故事也告诉我们不能听信他人的话,如果听信他人的话,下场就会和那只羊一样,在井里出不来。一直困在里面,而狐狸踩在它的背上跳了出来。

比如说:有时候谎言会被有警惕的人识破。像狐狸、公鸡和狗结为好朋友,晚上它们睡在一起。天快要亮了,公鸡就起来,打开明亮的嗓子叫醒勤劳的人们该起来干活了。这时,一只狐狸出来寻找食物经过这里,发现有一只公鸡。狐狸便对公鸡说让他下来欣赏一下他的嗓子,聪明的公鸡发现了狐狸的阴谋,便说让它去问一下屋子里的狗可不可以开一下门。于是,狐狸就进门,就被狗撕成了碎片。

还有婵和狐狸的故事也告诉我们要对他人提高警惕,不要上当受骗。在这则故事中,狐狸被聪明的婵给耍了。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自己无能为力,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这则故事是狐狸和葡萄。故事中狐狸看见了葡萄馋得直流口水,想去摘葡萄吃,可是想尽了办法但怎么也摘不到葡萄,便失望地走了,走时嘴里却说着只怪时机还没有成熟而已。

读《寓言故事》的收获可真大呀!下次我一定要多读一些其它的书,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寓言故事》读后感2

第一个寓言故事《拒绝成长的苹果树》,成长远比得到几个苹果更重要。在我们还是一棵小树的时候,我们可能无法左右我们周围的环境。比如,我们可能会任由风吹打我们,雷电肆虐我们,一场雨水可能就能把我们淹没。但是,如果我们因为周围恶劣的环境而停止生长的话,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弱,它们可以肆无忌惮的摧残我们了。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周围恶劣的环境当成对我们的考验,我们不停地生长,扩增我们的根系,粗壮我们的枝干。那么,当我们长成参天大树的时候,它们再也不能随意的肆虐我们了。我们不会随风摆动,不会被一场大雨淹没,就算雷电也会敬畏我们的。

在生活中,每个人刚开始的时候都是一棵小树,如果我们因为周遭的恶劣环境,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我们就放弃成长,那么我们放下的将是我们唯一可以摆脱恶劣环境的武器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总是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困难,也许这些困难或者磨难正在折磨着我们,但是,请不要忘记,痛苦的日子即将过去,只要我们永远不要放弃成长。在磨难中成长,在磨难中长大。只要当我们长得足够大的时候,这些困难才不能阻止我们,我们才能把它们踩在脚下。

在工作中,有时候我们会认为我们为公司付出了很多,但是却得到了一点的回报,于是我们自暴自弃,我们不在努力。殊不知,我们已经停止了成长,我们对公司带来的利益越来越小,因此我们得到的回报也就越来越少,慢慢的我们将不在重要,我们是公司80%的人,我们为公司仅仅带来了20%的效益。最终,我们将会成为被裁减的人。但是如果我们不在乎我们得到了多少,我们还一如既往的努力,甚至我们会加倍努力。假设我们开始的时候付出了一百份努力,得到了20份回报,我们的付出占到公司总付出的10%。如果我们付出了150份努力,我们就会得到30份回报。我们的付出占的公司总付出的15%。如果我们再加倍努力,加倍成长,当公司相当一部分利润是由我们创造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公司会不给我们增加报酬。我们在公司的地位就会越来越重要,没有人能再随便撼动我们的地位了。

第二个寓言故事《孩子在为谁玩》。当孩子把玩当成已经是自己快乐的事,自己的事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一点酬劳他们也会很高兴。然后,当孩子们把玩当成是为了别人而玩,也就把玩当成了一份工作了。如果他们觉得他们的报酬远远低于他们为了工作而付出的劳动的时候,他们就对工作失去兴趣。如果他们得到的报酬越来越低的时候,他们就会放弃这份工作,转而寻求其他的。

这则寓言教会我们一件事情,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很难处理,但是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也许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寓言故事》读后感3

寓言,语言简明明了,人物性格突出。阐述的人生道理深刻,寓言简短幽默。

通过阅读,《驴和马》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主要讲述了驴子一直很羡慕很嫉妒马的生活,因为马吃的饲料都是主人精心挑选的,吃的也比驴子多,可到后来战争爆发了,马被征去参加战斗,战争后马遍体鳞伤的回来,驴子的想也发生的360°的改变。这个故事说明:不要羡慕一些人的权利和财富,因为他们随时可能遭受嫉妒和危险。这让我想起中国故典故里的一个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每个人的幸运和灾难都不是一层不变的,有的时候幸运会转会为灾难,有时候也能化险为夷。所以永远也不要去羡慕别人现在有的,谁也无法预测明天会发生什么。所以要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亲人,朋友······快乐的活着,用微笑面对生活的点滴。

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马和驴》的故事,而给我带来反省的是一则《驴子和他主人的故事》。一头驴不满足自己主人给的食物少,要求宙斯给他换主人,换了一个又一个,换来换去,驴子还是没满意。

生活中的我也曾像驴子那样,比如买衣服的时候,我逛过了一家又一家的店,总想着“下一个还会有更好的”所以我错过了很多东西。到了后来才发现原来第一次去的那家店的那件衣服才最适合自己,是自己最喜欢的。当我狂奔回去的时候那件最后一件的衣服已经卖出去了。有时候,我总是等待着,等待着,却错身而过身边最美丽的风景。我们为什么不抓住现在呢?抓住身边的机会,不让他白白流失,我想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伊索寓言》相传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曾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的伊索所写的。

伊索童年期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他的意思;再加上他长的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他是个疯子。但是他的母亲非常爱他,时常讲故事给他听;他的舅舅恨这个又矮又丑的外甥,常常强迫他在田里做最艰苦的工作。母亲去世后,伊索跟着曾照料过他的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学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他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后来,伊索被牧羊人卖了,从此以后伊索就变成一个奴隶。正因为有这样的故事,有这样的历史,所以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尽管是简单的叙述和对话,去更给了读者更大的空间去思索。

其实每天只要读一则伊索的寓言就会有一个新的体会,不同的时候再回过头看看,又是不一样的味道。如果能从其中真正吸取到生活当中,那绝对会受益匪浅!

《寓言故事》读后感4

寒假的时候我看了一本叫《伊索寓言》的书,这是古希腊的作品,享有世界级的声誉。《农夫与蛇》和《狼与小羊》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多为动物,加上大量的比喻的使用,风趣幽默地刻画了许许多多深入人心的动物形象:诡计多端的狐狸,恩将仇报的蛇,自作聪明的驴子,贪心不足的青蛙……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故事是《母亲的力量》。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宙斯通和森林中的所有动物来到山上,许诺给拥有最漂亮孩子的动物颁奖。一只母猴于带着一只扁鼻无毛,相貌丑陋的小猴和其它动物赶到宙斯都儿参加评奖。当它把孩子给大家看时,大家哄堂大笑,有的还劝它赶紧回家,别丢人现眼,它却坚定地说:“我不知道宙斯会不会将奖品给我们母子俩。但至少有一点我十分清楚,在母亲眼里它是最可爱的、最活泼的,最漂亮的孩子!”猴妈妈最后那一句话令我非常欣慰,是啊!所有的孩子在父母的眼里永远是最好的,也是最优秀的!这就是父母的力量!

记得有一次,学校里举行才艺大赛,我与班上的几位同学约好一起报名参加,我们仿佛排练了成千上万次,熟练的不能再熟练,到了初赛那一天,我们轻轻松松地入选了,可是到了中赛时,也许是我们太骄傲了,落选了,虽然我们无法参加总决赛,但我们的爸爸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我们也特别开心,父母的力量是最伟大的!更是最无私的!

《伊索寓言》这本书对如何对待朋友、敌人、好人、坏人、顺境,逆境。都一一给出了很明确的答案,每一个故事都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我很喜欢这本书!

《寓言故事》读后感5

曾读这样的一篇寓言,令我感慨万千,其内容如下:

济水南岸有一位商人,一次渡河时,不幸跌进水中,人喊救命。有个打鱼的人划船去搭救他,还未到达,商人就许诺以一百斤金子相报。当打鱼人把他救上岸时,商人却给了十斤金子。打鱼人向他评理,却遭到商人怒斥:“你只是个打鱼的,一天的收获能有多少?现在一下子就得到十斤金子,还感到不满足吗?”打鱼人没再说什么就走了。后来有一天,商人又不幸掉进水中,恰好打鱼人又在现场。在场围观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搭救,他回答:“这就是那个答应给金子而不兑现的人。”说完就站在那里观看,于是商人沉没了。

这个寓言故事,似乎给了我们一个道理。因为商人的不守信诺,使到自己再遇险时得不到救助,告诫我们在人际交往时一定要诚信。大多数人可能认为故事的结局,都是商人一手造成的,无可非议。但是想深透一点,似乎又有另类的意见。

商人被救上岸后,对打鱼的人说的那番话也全非无理取闹。打鱼人,以打鱼为生,每天的捕鱼量由老天爷决定,多少也不定。但一次见义勇为,便得到十斤金子,这可说是笔飞来横财啊!他将商人救上岸后,因为所得的,与商人的话不符,便觉得不公平。因此,商人第二次掉进水中时,他就因为得不到那另外九十斤金子,而不管商人的生与死。商人掉进水中,第一次打鱼人救他,是怀着一颗慈悲的心、一颗救人的心;第二次不救他,是怀着一颗贪婪的心、一颗埋怨的心。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如果打鱼人仍有一颗慈悲之心,我想,当他再见到商人掉进水中时,一定不加思索前去营救。但是,正因为人性本质的贪婪,造成了这样的结局。那么,我们还能认为结局是商人一手造成的吗?

另外,我们不要忽视了在场围观的人的存在,想深一点,他们也是造成这结果的无凶之一啊!见到有人在水中挣扎,竟然不闻不问,难道他们是冷血的吗?当然我不排除有人真的不会游泳,有心也无力!但众人都不会游泳,未免也太巧合了吧!那也只能怪商人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了。但事实上是这样吗?

它虽然是一个寓言,但它却活生生的,赤祼裸的反映了现今的社会,这是一个用金钱堆成的世界。毫无疑问地,金钱牵着人类的鼻子走,指挥着人类。这也是一个冷漠的世界,难道不是吗?偶见街中发生交通事故,围观者众多,七嘴八舌,却只有那么一两名好人主动报警求助,控制交通。难道真是事不关已,已不劳心吗?

我是一名现代人,但我却在数现代人的不是,似乎很愚蠢!当我读了这篇寓言后,内心的情感似乎压抑不住我要写下来,将心中的话说出来!但我始终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有点无奈。最后,话是说完了,但自己不知为了什么而说,是一时感触吗?也许吧。

《寓言故事》读后感6

1、读了《伊索寓言》这本书,使我爱不释手,有了许多感想,心里总是想着这本书的内容,里面的人物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

《伊索寓言》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伊索,他是传说中的人物,他写的都是对生活中某种现象的批判、启示和教训。

《龟兔赛跑》这一则寓言,结果大家都知道,是乌龟赢了。因为他不懈的努力,换取了胜利。而兔子却高傲、自大。低估了别人,总认为自己最厉害,其实有自信心是好的,但不能太过于自信,因为那就不叫自信了,而叫骄傲。

2、《龟兔赛跑》这个故事,再次出现在我眼前,这次,我已真正了解、明白它的意义和道理了。

我相信,这个故事大家在小的时侯就已听过好几遍了,都知道:虽然乌龟爬得慢,但只要坚持不懈,最终会得到胜利。于是,在许多幼小的心灵里,都装着这样的`一种信念。现在,换一个角度来看,我们的人生热是如此。艾青说过:“每个人都要做好一件事,都需要一种坚持。”接下来的路很长很长,但是我们害怕什么呢?沿路的困难,挫折算是什么,它们就是乐趣,也是使我们人生更美好的装饰品。这是,从乌龟的身上,我又想到了童话中的丑小鸭。起初它也是被人看不起的,但是如果丑小鸭只看见自己的丑,永远也不可能变成天鹅。所以,即使别人不相信你,看不起你,也不要紧,只需一个人为自己加油、鼓励也可以——那就是自己。

总之,归根到底,就是两个字:坚持、自信。它们就像护身符,无论走到哪里,只要你拥有它,就没有什么困难的事了。在要放弃之前,要学会坚持,并告诉自己:不要半途而废,冲破这黑暗就是光明。

《寓言故事》读后感7

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为《伊索寓言》。这本书中有许多小寓言故事,通过这些小故事我懂得了许多道理,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狐狸和葡萄。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主要讲的是一只狐狸路过一个果园,它想吃长得高高的葡萄,可是它跳了几次都没办法碰到葡萄,最后它放弃了,并且还昂起头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正要摘葡萄的孔雀说:“既然是酸的那就不吃了,”孔雀又了准备摘葡萄的长颈鹿,长颈鹿就没有摘葡萄,而且告诉了树上的猴子,猴子说:“我才不信呢,我中的葡萄我不知道吗?肯定是甜的。”最后发现原来葡萄是甜的。

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利益的损失而欺骗自己。而且我们做事情不能够完全相信别人,别人说什么都信,这是不对的。我们应该要自己尝试一下,这样才会知道是不是真的,要勇于实践。

《寓言故事》读后感8

这几天,我读了古希腊作家伊索写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的每个故事都蕴含着极为深刻的道理,就拿《狼来了》这则寓言来说吧:一个牧童为了自己的快乐而大叫:"狼来了,狼来了。"而那些村民每次赶来的时候,都只能看到牧童哈哈大笑的脸。一次又一次,他们已经认为牧童的话是不可相信的,与此同时,狼真的来了,牧童连忙大喊:"狼来了,狼真的来了!"可在这个时候,哪里有人再听牧童的话,没有人再次浪费体力大老远的去抓"狼"了,就这样,牧童喊破了嗓子,也没有人去抓狼了。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贯说谎的人就算说了真话,也没有人相信。

《伊索寓言》,它有着千古不朽的艺术魅力,无论时代如何改变,它都有办法满足任何时代的任何人。

《寓言故事》读后感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知识的源泉。”书伴随着我成长,是我每天必补的营养品。书的格言像一首歌,时时在我的耳畔回响,在我的心海荡漾。

在今年暑假,我兴致勃勃地阅读了《寓言故事》这本书。这本书里的故事我非常喜欢,深深地吸引了我。如《得与失》、《神童方仲永》、《龟兔赛跑》、《改错永远不晚》、《墨子》等。

《寓言故事》这本书深深地启发了我,教育了我。是它,告诉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道理。是啊,在现实生活中,我是多么需要这些道理啊!

记得那是一次,黄老师发下了一张试卷。啊,我得了第一名!我心想:啊,原来我这么聪明,拿了第一名,以后考试一定难不倒我了。从此以后,我学习不认真了。我上课总是跟同学吵闹;回家后随随便便写一下作业就出去玩了。

几天后,我们进行了一次测验。几天后,黄老师发下了这张测验试卷。没想到,我只考了八十几分,下降了十几分。我伤心极了,泪水不断地在眼眶里打转,最后终于流了下来。但是我不想被同学看见,就急忙擦去泪水。终于,一节课过去了。

《寓言故事》这本书像一把钥匙,帮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帮我开启了心灵的大门;帮我开启了光明的大门;使我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寓言故事》这本书像一把钥匙,帮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寓言故事》对我的帮助真大啊!

《寓言故事》读后感10

暑假,我看了一本名叫《伊索寓言》的书,书中动人的情节,以及那一个个富有情趣和哲理的小故事都让我陶醉。

这本书让我受到了教育,书是世界的营养品,是最为耐心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从书中你会发现很多乐趣,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勇敢。

这本书中有一个故事,给我的印象很深,使我深受启发:有一年夏天,天气十分炎热,头顶烈日的两个人劳累极了,便走到一棵榕树下乘凉,休息了一会,他们恢复了体力,这时,他们开始讨论这棵榕树。

一个人先说:“这棵树真不错,可惜没有果子!”另一个人说:“对啊,不结果子的树,不是好树。真是的,不结果子,让人快渴死了!”这时,大树说话啦:“愚蠢的人类啊,我让你们乘凉,恢复了体力,这时,你们却又怪起我来了。”

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人要知恩图报,不能不知好歹,受了别人的帮助还要贬低别人!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1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的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之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劝学》赏析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极易流于枯燥和单调,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2

《劝学》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酰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代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荀子劝学翻译

战国.荀子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可以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等金属制品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检查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聪明机智,而行为就不会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比原来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的洪亮,可是听的人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行千里,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禀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儿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经》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罗嗦;浮躁罗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至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劝学赏析

赏析一:

荀子的《劝学》是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名篇,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的成语。这里节选三段,在原文中本不相连,但是意脉一贯,可以独立成篇。

文章开篇就郑重地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第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第一句。为什么首先提出学习问题呢?因为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在措辞上,他不说应该不断学习,而说学习不可以停止,这对纠正人们学习上常犯的不能持之以恒的毛病,更有针对性。从学派传统来说,儒家一向劝导人们好好学习,如《论语》的第一句就说: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荀子自称是孔子的继承人,他的著作第一句也说:学不可以已。这从表面上看,只是继承了儒家的劝学传统,其实他强调的程度显然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

所以,荀子是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就行文来说,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决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这正如梁启超所说,意思是喻人之才质,非由先天本性而定,乃后起人功而定也(见《荀子柬释》引)。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但学习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因此,他强调輮的作用。通过这个比喻,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合乎道德规范的人。这显然是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

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开篇至此为第一段。这一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那么,如何学呢?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此,第二段首先说明: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此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

这与第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此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至此,第二段结束。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然而,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第三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此,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第三段至此结束。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此,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劝学》的这三段,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指出了学习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虽然荀子论学的基础是唯心主义的性恶论,但是对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起了积极作用。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荀子不可能懂得人的阶级性,他把礼义当成人人应该具备的道德,并且把符合封建伦理规范的行为叫做善,把不符合的叫做恶。他劝学的目的,实际上是要培养合乎封建统治阶级道德规范的人才,这与我们今天的学习目的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在那新兴地主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全国走向统一的历史时期,是有进步意义的。至于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就是在今天,对我们来说,也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文中除少数地方直接说明道理外,几乎都是比喻。通过比喻阐述道理、证明论点,这是本文在写作上的一大特色。由于创造比喻的技巧很高,因此这些比喻精警动人。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脱化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以及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等等,都被人们当作指导学习的格言来称引。同时,运用比喻的方式方法也灵活多样,阐述一层意思,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从正面设喻,有的从反面设喻;有的以比喻互相映衬,有的以比喻进行对比。如此层层推进,上下呼应,使本身表现力很强的比喻,更充分持发挥作用,因而把道理阐述得十分透彻。再说,由于运用比喻,文章的语言显得具体形象、精练有味。而且,随着用比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因此,这不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论文,而且可以当作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

赏析二: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文章以朴素的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旁征博引,娓娓说理,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确观点,也体现了作为先秦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艺术风格。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是很容易正襟危坐,流于枯燥和单调的。但这篇文章却形象清新、脍炙人口,千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枯燥的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等四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值得指出的是,文中所用的喻体几乎都是常见的、易懂的,这些仿佛信手拈来的通俗明了的比喻,都会使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某些直观、浅近的形象事物,进而连类比物,启迪思考,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劝学》在写作上的再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和正反对比。文章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样的排比句式在文中举不胜举,既富于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甚或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同样,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劝学》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八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的分量。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赏析三: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作者介绍:

荀子(约前298—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洵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现在山东临淄西门)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现在山东枣庄东南)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很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

荀子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他一生序列著数万言,后人编为《荀子》,其中除绝大部分是他自己的作品外,小部分是他门人的著作,共二十卷,收文章三十二篇,内容涉及哲学思想、政治问题、治学方法、立身处世之道、学术论辩等方面,《劝学》是其中的第一篇。

附录: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冰,水为之而寒於水。木直 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 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 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 无恒安息。靖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 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 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 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蹞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3

劝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后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注释

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方:才。

赏析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正是男儿读书时”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创作背景

颜真卿3岁丧父后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他自己也格外自律,每日勤学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写。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4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宋代·司马光 撰《孙权劝学》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应当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9年称帝。

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gēng):另,另外。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知晓事情。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忙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忙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以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以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以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忙乐趣,给人忙光彩,给人忙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以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忙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以会成活并成长。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5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古诗简介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七言古诗。前两句通过对学习环境描写来表达年少读书时应该勤奋,后两句通过头发颜色变化来表达年长时时读书已晚。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

翻译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注释

⑴更:古时夜间计算时间的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为两小时。午夜11点到1点为三更。

⑵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⑶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⑷白首:头发白了,这里指老年。

⑸方:才。

赏析

诗人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还有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6

劝学原文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一作:少年易老学难成)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劝学译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劝学赏析

这是一首逸诗,具体写作年代不详,大约在绍兴末年(1162)。日本盛传此诗,我国大陆亦不胫而走,以为为朱熹所作,姑且存以备考。其主旨是劝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该诗语言明白易懂,形象鲜明生动,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劝学诗人朱熹简介

淳熙二年(1175年),与陆九渊为首的另一学派在信州(今上饶)鹅湖寺相聚,就两学派之间的哲学分歧展开辩论。淳熙五年(1178年),经宰相史浩推荐,朱熹出任南康(今江西星子县)知军。八年三月至八月,朱熹任江南西路茶盐常平提举,来到抚州常平司官邸。在任期间,他募集钱粮赈济灾民,百姓得以安生。拟调直秘阁,他以捐赈者未得奖赏不就职。宰相王淮以浙东大荒,改荐朱熹为浙东常平提举。待捐赈者得到奖励,他才赴绍兴就职。后官至秘阁修撰、焕章阁待制兼侍讲。

绍熙间(1190~1194),朱熹应在祥芝芝山讲学的著名学者邱葵的邀请,到芝山游览,与邱葵互相唱和,并留下题咏芝山的诗文,其诗曰:“床头枕是溪中流,井底泉通石下池。宿客不怀过鸟语,独闻山雨对花时。”后人将此诗刻石立碑于芝山上。[1]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著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朱熹还先后到过乐安、金溪、东乡等地。在乐安流坑为村口“状元楼”题写了匾额。应陆氏兄弟之邀,到金溪崇正书院讲学,并书“一家兄弟学,千古圣贤心”相赠。在东乡路过润溪(水名)时,留有《过润溪》诗。庆元六年卒。嘉定二年(1207)诏赐遗表恩泽。淳熙九年,冯去疾提举江南西路,特建南湖书院(今富奇汽车厂址),以纪念朱熹。

相传朱松曾求人算命。卜者说:“富也只如此,贵也只如此,生个小孩儿,便是孔夫子。”恐是后人附会,朱熹学成大儒则是事实。建阳近邻有个南剑州(后延平府今南平市),是道学最初在南方的传播中心,朱熹十分热衷道学,与当地道学家交往甚密。这种环境对朱熹的一生有着深刻的影响。 他师承当时的洛学一脉“南剑三先生”李侗的教诲,开创闽学,集理学之大成,与“南剑三先生”并称为“延平四贤”。朱熹受教于父,聪明过人。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朱熹则问:“天的上方有什么?”其父大惊。他勤于思考,学习长进,八岁便能读懂《孝经》,在书题字自勉曰:“不若是,非人也。”朱熹十岁时父亲去世,其父好友刘子、刘勉子、胡宪三人皆是道学家。当时的道学家一部分排佛,一部分醉心学佛,他们皆属后者。因此朱熹既热衷于道学,同时于佛学也有浓厚兴趣。绍兴十七年(1147年),十八的朱熹参加乡贡,据说就是以佛学禅宗的学说被录取的。主考官蔡兹还对人说:“吾取一后生,三策皆欲为朝廷措置大事,他日必非常人。”

绍兴十八年(1148年),朱熹考中进士,三年被派任泉州同安县主簿,从此开始仕途生涯。赴任途中拜见了著名的“南剑三先生”道学家程颐的再传弟子李侗。绍兴三十年(1160年),三十岁的朱熹决心向李侗求学,为表诚意,他步行几百里从崇安走到延平。李侗非常欣赏这个学生,替他取一字曰元晦。从此,朱熹开始建立自己的一套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理学。朱熹认为在超现实、超社会之上存在一种标准,它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只有去发现(格物穷理)和遵循天理。而破坏和谐的是“人欲”。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客观唯心主义思想的核心。淳熙三年(1176年),朱熹与当时著名学者陆九渊相会于江西上饶鹅湖寺,交流思想。但陆属主观唯心论,他认为人们心中先天存在着善良,主张“发明本心”,即要求人们自己在心中去发现美好事物,达到自我完善。这与朱的客观唯心说的主张不同。因此,二人辩论争持,以至互相嘲讽,不欢而散。这就是中国思想史上有名的“鹅湖会”。从此有了“理学”与“心学”两大派别。

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秋,宋金关系紧张,金统治者完颜亮分兵四路南进,马踏长江北岸。宋高宗准备出海南逃,由于右相陈康伯竭力劝阻而作罢。不久宋军击溃金兵,消息传至当时朱熹求学的延平,朱熹为民族的胜利欣喜若狂,写下了庆贺的诗篇,表达他不可抑制的喜悦心情。同时,他又给负责军事的大臣写信,指出必须乘胜出击,坐视中原而不进取是不明智的。不久高宗退位,孝宗继立,在广大军民要求的压力下,起用了抗战派张浚,了岳飞的冤案,贬退了秦桧党人,朱熹这时上奏孝宗,提了三项建议:(一)讲求格物致知之学;(二)罢黜和议;(三)任用贤能。在奏章中鲜明表达了他的反和主张。这一奏章使朱熹得幸被召。他赶至临安,正值宋军失利,朝廷派人议和,朱熹仍强烈反对,在孝宗接见时连上几道奏章,慷慨陈词。孝宗有感朱熹的忠心,命其为开学博士侍次,此职非其所长,未免有点讽刺。朱熹乘机面见张浚,提出北伐中原的具体想法。但不久张浚罢相,出任外地,病死途中。朱熹专程赶至豫章(今南昌)哭灵,痛惜抗金受挫。此时朝廷内主和派势力猖獗,金兵渡过淮水。朱熹对此忧心如焚,但难有所为。隆兴元年(1163年),朱熹回福建崇安,临行前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夫沮(阻)国家恢复之大计者,讲和之说也;坏边陲备御之常规者,讲和之说也;内(拂)吾民忠义之心,而外绝故国来苏之望者,讲和之说也……尖锐地抨击了那些议和投降派。

1164年,金朝打压宋朝,隆兴协议之后,宋金结为侄叔,关系暂时缓和下来,朱熹便一头钻进理学中去了。他在故里修起“寒泉精舍”,住此十余年,编写了大量的道学书籍,并从事讲学活动,生徒盈门。这一期间他对朝廷屡诏不应。1178年朱熹东山再起,出任“知南康军”,尽管他重新入仕,却未忘自己的学者身份。在庐山唐代李渤隐居旧址,建立“白鹿洞书院”进行讲学,并制定一整套学规。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教之目”。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为学之序”。“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的“修身之要”。“政权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处事之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接物之要”。 这个“白鹿洞书院”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而其“学规”则成为各书院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1181年朱熹解职回乡,在武夷山修建“武夷精舍”,广召门徒,传播理学。为了帮助人们学习儒家经典,他又于儒家经典中精心节选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并刻印发行。这是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四书影响深远,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教科书,使儒家思想成为全面控制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

1193年朱熹任职于湖南,不顾政务缠身,又主持修复了四大书院之一的另一著名书院——岳麓书院。使之与白鹿洞书院一样,成为朱熹讲学授徒、传播理学的场所。书院在南宋盛行,几乎取代官学,这种盛况是与朱熹的提倡直接有关的。局法官法 朱熹一生虽然为官时间不长,但总是努力设法缓和社会矛盾,或多或少地为下层人民办好事。他退居崇安时期,崇安因水灾发生饥荒,爆发农民起义。有鉴于此,朱熹主张设“社仓”,以官粟为本,“俾愿贷者出息什二,……岁或不幸小饥,则驰半息,大俊则尽”。设立社仓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地主豪绅在灾荒时期用剥削农民,无疑是有惠于民的。此后,朱熹并在多处推行。1178年朱熹任“知南康军”(今江西星子一带),上任不久发生灾荒,朱熹上疏要求减免租税。同时,请求政府兴修长江石堤,一方面解决石堤失修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雇用饥民,解决他们缺食问题,饥民称善。

1190年朱熹知福建漳州,时值土地兼并盛行,官僚地主倚势吞并农民耕地,而税额没有随地划归地主,至使“田税不均”,失地农民受到更为沉重的剥削,阶级矛盾激化。为此,朱熹提出“经界”,即核实田亩,随地纳税。这一建议势必减轻农民负担,损害大地主的利益,所以遭到后者的强烈反对。“经界”终于未能推行,朱熹愤怒不已,辞职离去,以示抗议。

1181年8月浙东饥荒,朱熹由宰相王淮推荐任提举两浙东路常平茶盐公事。途经杭州,入对七札,陈述时弊。到职后,微服下访,调查时弊和贪官污吏的劣迹,弹劾了一批贪官以及大户豪右。他不徇私情,牵连攻击了王淮等人。于是,王淮指使人上书抨击理学,斥其为“伪学”,朱熹被解职还乡。

1187的朱熹出任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管理赣州(赣县)江州(九江)一带地方的司法、刑狱、监察、农事等方面事务。不久王淮罢去,理学一时得势,朱熹更是仕途顺利。几年后受当时南宋宰相赵汝愚推荐,当上焕章阁待制兼侍讲,即皇帝的顾问和教师。刚即位不久的南宋宁宗全面肯定了理学,称朱为“儒宗”,这反映了偏安江南的南宋企图以理学加强内部团结的希望。朱熹为宁宗进讲《大学》,每逢双日早晚进讲,但他借此机会对朝政多有批评,终于使宁宗不满,加以干预朝政的罪名,被逐出朝廷。

庆元元年(1195年)朱熹在朝廷的支持者赵汝愚受韩侂胄排挤被罢相位,韩势盛极一时。韩因朱熹曾参与赵汝愚攻击自己的活动,于是发动了一场抨击“理学”的运动。庆元二年叶翥上书,要求把道学家的书“除毁”,科举取士,凡涉程朱义理不取。监察御史沈继祖乘机指控朱熹十罪,请斩。朱熹的得意门生蔡元定被逮捕,解送道州。一时理学威风扫地,被斥为“伪学”,朱熹被斥为“伪师”,学生被斥为“伪徒”。宁宗一改旧态,下诏命凡荐举为官,一律不取“伪学”之士。

庆元六年(1200年)三月初九,朱熹终于在建阳家里忧愤而死,享年七十一岁。临死还在修改《大学诚意章》,可见他是如何矢志于树立自己的理学,然而生前终未如愿。朱熹的一生志在树立理学,使之成为统治思想。但因理学初出,影响不深。同时,朱熹在官场上因品性耿直而得罪权臣,致使朱熹晚年落得一个悲剧的结局。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7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你现在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后分别了。

注释

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年称帝。谓……

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今:当今。

当涂:当道,当权。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

以:介词,用。

务:事务。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益:好处。

乃:于是,就。

始:开始。

就学:指从事学习。就,单独翻译为 从事。

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寻阳: 县名,在湖北黄梅西南。

论议:讨论议事。

大:非常,十分。

惊:惊奇。

者:用在时间词后面,不译。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

三:几天,这里指“几”。士,读书人。

即:就。

更: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

待:看待。

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何:为什么。

见事:认清事物。见,认清,识别。

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通“耶”,语气词。表反问语气。

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涂”通“途”,道路,仕途。亦作当权。

词类活用

1.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状语后置,名词作动词。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之:主谓取独。

一词多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但当涉猎。(应当)

当涂掌事。(掌管)

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古义:推辞。

今义:告别,不接受,解雇。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

古义:古时候王侯的自称,我。

今义:独自,孤独。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

古义:研究。

今义:治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及鲁肃过寻阳)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

今义:以及。

(及鲁肃过寻阳)过:

古义:到。

今义:经过。

(即更刮目相待)更:

古义:重新。

今义:更加。

(但当涉猎)但:

古义:只。

今义:转折连接词,但是。

(但当涉猎)涉猎:

古义:粗略的阅读

今义:捕捉猎物

(见往事耳)往事:

古义:历史。

今义:过去的事。

(自以为大有所益)大:

古义:很。

今义: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

(蒙乃始就学)就:

古义:从事。

今义:就。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

古义:认清。

今义:看见。

特殊句式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即:蒙以军中多务辞。(介词结构后置)

反问句: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吗)!

卿言多务,孰若孤?

文章结构

1. 孙权劝学

2. 吕蒙始学

3. 鲁肃赞学:"非复吴下阿蒙,拜蒙母,结友而别"

道理启示

(1)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建议或意见并去做。

(4)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5)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6)劝人要讲究策略。

(7)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8)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10)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1)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创作背景

三国时期,孙权大将周瑜和刘备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操军队,不久后周瑜病死。鲁肃代替周瑜成为孙权的谋佐,然而刘备很快取得了益州,形成魏、蜀、吴三方鼎峙的局面。为了加强国力,孙权劝吕蒙多学习。“孙权劝学”的故事就发生了。

写作特色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并且,他还很爱才。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鉴赏

此文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此文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先前史书中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而其主要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白传神,以“话”塑人

文章篇幅短小,通篇主要记录人物的几次对白,却传神生动地塑造出了两个艺术形象。先看孙权。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比较坚定有力。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不急不恼推心置腹地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之后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来劝导吕蒙。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再看吕蒙。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

侧面烘托,展示变化

除正面记言外,此文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由文中可知,鲁肃正是一个跳出庐山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他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言简意赅,表现有力

此文以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简洁而传神,极富表现力,毫无冗繁之处。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此外,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如其中的“吴下阿蒙”、“刮目相待”更是因其言简意丰而流传运用至今。还有,在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环环相扣,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赏析

该文是根据先前的史书改写的。因先前的史书已有较详细的记载,而又无新的史料可以补充,所以文章是根据从略的原则对先前史书的有关记载进行改写的。文章篇幅小,仅119字,虽极简略但剪裁精当,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精华和故事的完整性,而且以更精练的文笔突出了人物的风采,是一篇成功的改写之作。记叙了三国时期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而使才略有了惊人的长进,并令鲁肃为之叹服、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应当好学、只要肯学习就会有进步的道理,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该文以对话为主,其他内容均简说或不说。如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则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的安排极其精当。 除对话外的其他语言也非常简省而意赅。情节发展上,孙权的刻意劝学终使吕蒙就学,他就学后的渊博学识又使鲁肃惊叹,吕蒙又紧承其叹发出“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的自信之语,上下文衔接自然,前因后果,井然有序。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读书使吕蒙的言谈大有智慧,所以鲁肃的语气重在惊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也仅说了一句话:“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话中既有对鲁肃大惊小怪的不以为然,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令人油然而生一种敬羡之情。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与吕蒙的对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而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过去与现在进行了一个纵向的对比,得出了“变”的结论,而吕蒙之“变”的核心正是“才略”的猛增。

吕蒙的谦虚好学, 鲁肃的英雄惜英雄,三位一体,足显作者的文笔功架之深厚。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8

劝学(节选) 春秋战国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劝学(节选)》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

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一块木材直得合乎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的标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劝学(节选)》注释

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学不可以已(yǐ):学习不能停止。

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中(zhòng)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绳,墨线。

輮(róu):通“煣”,古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的一种工艺。

规:圆规,画圆的工具。

虽有(yòu)槁暴(pù):即使又晒干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

挺:直。

受绳:用墨线量过。

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日参(cān)省(xǐng)乎己:每天对照反省自己。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

博学:广泛地学习。

日:每天。

知(zhì):通“智”,智慧。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跂(qǐ):踮起脚后跟。

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疾:声音宏大。

彰:明显,清楚。这里指听得更清楚。

假:凭借,利用。舆:车厢,这里指车。

利足:脚走得快。

水:游泳。

绝:横渡。

生(xìng)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天赋,资质。

明:明达。

行无过:行为没有过错。

跬(kuǐ):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骐(qí)骥(jì):骏马,千里马。

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到达。

驽马:劣马。

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 十驾就是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

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锲(qiè):用刀雕刻。

镂(lòu):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蟹六跪而二螯(áo):螃蟹有六只爪子,两个钳子。

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面。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蛇鳝:异文“蛇蟮”。

《劝学(节选)》赏析

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不但是《劝学》篇的的一句,也是整个《荀子》著作的的一句。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著作中述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挺根本问题。因为他十分重视这个问题,所以他把自己的见解,通过“君子”之口提出来,以示郑重。开头就提出了中心论点,语言简劲,命意深广,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阐述。

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比喻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这两个比喻,使学习的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鼓舞。不过,要能“青于蓝”“寒于水”,挺不是“今日学,明日辍”所能办到的,必须不断地学,也就是说:“学不可以已”。所以,这两个比喻深刻有力地说明了中心论点,催人奋进。

接着,文章进一步设喻,从根本上阐明道理:“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对学习者更大的鼓励。在强调了学习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设喻引出论断:“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木材经过墨线量过就会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之类拿到明刀石上去明就会锋利,这就好比君子广泛学习,而且每天检查省察自己,就会知识通达,行为没有过错。这样以设喻引出论断,显得更有说服力。论断句中的“日”字,与起句“学不可以已”的“已”字,紧密呼应,突出了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不断学习,从而有力地阐明了中心论点。

的三段说明了学习在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义。学习意义重大,荀子认为,学习不能单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须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因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以亲身的体验,通过“终日思”与“须臾学”的对比,强调空想不如学习。而这个与空想相对的“学”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实际学习。这种对于学习的见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认识论提出来的。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是他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他在这里提出的“学”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义因素。

接着,连设五喻,展开论证,荀子先从生活经验说起:站在高处望,比踮起脚见得广阔;登高招手,顺风呼喊,手臂并非更长了,声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却能远远地看到,清楚地听到;可见利用高处、利用顺风的作用之大。推而广之,“假舆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长游泳,可是他们却能“致千里”“绝江河”,由于设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因是读起来不但感到亲切,而且觉得可信。随着不断设喻,阐明的道理越来越深入读者心灵,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这就是说,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推论起来,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学习,也就可以变为有才德的君子。这与的一段所说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直木可“輮”为车轮,意脉是一贯的,结构上也是暗相呼应的。是外,荀子把“所学”与“善假于物”联系起来,“这意味着学习的目的是要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性知识去改造客观世界。”(引自严北溟关于《劝学》的说明)这与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联系着的。这一段说明学习必须善于利用外物。

最后一段阐述学习必须专心一致、锲而不舍。人们在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的时候,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这一段作了进一步的说明,主要写了两个方面:一个是“积”,一个是“一”。文章先设两喻引出论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说明学习要注意积累。荀子根本不承认“天生圣人”的说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学习,“积善积德”,就可以具备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断学习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恶》篇中所说的:“积善不息”,“涂之人可以为禹”。他充分强调“积善”的作用,这与开头提出的“学不可以已”也是一脉相承、遥相呼应的。在笔法上,以设喻引出论点,更加强了论点的语势,使论点一出现就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接着,文章又进行申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是从反面设喻来说明积累的重要。经过一正一反的设喻,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已初步阐明,但是为了深入说明,文章又反复设喻对比:先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锲而舍之,朽木不折”与“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相比,从而充分显示出“不舍”的重大意义,而学习要注意积累的道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证明。当然,学习要做到“不舍”,要不断积累,那就必须专一,不能浮躁。

因是,文章再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与“蟹六跪而二螯”,却“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气。这两个比喻,强调了学习必须坚持不懈,并照应了上文的层层论述。通过这一段的层层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学习必须持之以恒。至是,开篇提出的“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已得到了深入的阐发和充分的证明。

这篇文章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章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在文章中,作者有时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

《劝学(节选)》创作背景

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的主张,并逐渐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别,历史上称之为“诸子百家”。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为了揭示后天学习的重要意义,他创作了《劝学》一文。

《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9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不能轻易放过。

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注释

学:学问,学业、事业。

一寸光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时间短暂。

轻:轻视,轻松放过。

池塘春草梦:这是一个典故,此处活用其典,意谓美好的青春年华将很快消逝,如同一场春梦。

未觉:没有感觉、觉醒。

阶:台阶。

梧:梧桐,落叶乔木。

赏析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说明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偶成》南宋朱熹的一首七言绝句。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创作背景

公元1196年(庆元二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