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苏轼《书论》
3、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4、览天地之心,推圣人之情,折疑论之中,理俗儒之诤。——赵壹《非草书》
5、笔下龙蛇似有神。——张怀谨
6、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8、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一不可以为书。——刘熙栽《艺概》
9、人看从小,马看踢蹄。
10、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1、龙无云不行,鱼无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脸,吃饭不夺碗。
13、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笔正乃可法矣。——柳公权
14、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15、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16、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7、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怀,一皆寓于笔墨之际,所谓品高,韵自胜焉。——张沅《石涛画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0、一手捉不住两条鱼,一眼看不清两行书。
21、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22、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声画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动情乎。——扬雄《法言》
23、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项穆《书法雅言》
24、笔秃千管,墨磨万锭。——苏轼
25、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2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27、人讲礼义为先,树讲花果为原。
28、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测。——张怀谨
29、手与神运,艺从心得。其志一于书,轩冕不能移,贫贱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终其身。——朱文长《续书断》
30、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一个不敌两人计,三人合唱二台戏。
32、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3、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李嗣真
34、云鹤游天,群鸿戏海。
35、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帮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时时只见龙蛇走。——李白
39、不认识痛苦,就不是一条好汉。 ——雨 果
40、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1、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42、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44、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45、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6、或寄以骋纵横之志,或托以散郁结之怀。虽至贵不能抑其高,虽妙算不能量其力。——张怀谨
4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异,笔势所运,邪正自形。——项穆《书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一株成长缓慢的植物。 ——华盛顿
50、写字如画狗,越描越丑。
51、一羽示风向,一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风节着者,代不乏人。论世者,慕其人,益重其书,书人遂并不朽于千古。——朱和羹《临池心解》
53、瓜无滚圆,人无十全。
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时间;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下面是关于中国古代读书名人名言的内容,欢迎阅读!
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有批判地加以继承与发扬。——刘心武
3、虽天才隽朗,而实须坟诰以广知。——葛洪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5、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郑耕老
6、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孔子
7、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8、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9、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10、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11、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12、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曹雪芹
13、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4、劳于读书,逸于
15、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严文井
16、书给人以优点,人从书中得益。——陈伯吹
17、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8、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朱舜水
1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20、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1、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
22、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王符
23、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24、
25、当以读书通世事。——倪元璐
2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27、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
2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顾炎武
29、人家不必论富贵,唯有读书声最佳。——唐寅
30、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31、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2、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33、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34、格天功业有本源,谁谓读书记名姓?——归庄
35、不敢妄为些小事,只因曾读数行书。——陶宗仪
36、能读千赋,自能为之。——杨雄
37、读书贵有用;树德莫如滋。——《对联集锦》
38、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39、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40、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4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2、非读书,不明理。要知事,须读史。——李光庭
43、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4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5、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46、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47、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48、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49、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0、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1)九年,岁在癸gui(三声)丑,暮春(2)之初,会于会(kuài)稽(3)山阴之兰亭,修禊(xì)(4)事也。群贤(5)毕至(6),少长(zhǎng)(7)咸(8)集。此地有崇山峻岭(9),茂林修竹(10),又有清流激湍(11),映带(12)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13),列坐其次(1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5),一觞一咏(16),亦足以畅叙幽情(17)。
是日也(18),天朗气清,惠风(19)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0),所以(21)游目骋(22)怀,足以极(23)视听之娱,信(24)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5)。或取诸(26)怀抱,晤言(27)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28)。虽趣舍万殊(29),静躁(30)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31)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2);及其所之既倦(33),情随事迁(34),感慨系之(35)矣。向(36)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37),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8),况修短随化(39),终期(40)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1),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2),未尝不临文嗟悼(jiē dào)(43),不能喻(44)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45)。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46),录其所述(47),虽世殊事异(48),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9)。后之览者(50),亦将有感于斯文(51)。
《兰亭集序》注释
1、永和:晋穆帝年号,345—356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名士共四十一人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会(kuài)稽:郡名,包括今浙江西部、江苏东南部一带地方。山阴:今浙江绍兴。
4、修禊(xì):这次聚会是为了举行禊礼。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
7、少长:指不同年龄的社会名流。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是长。少长:形容词做名词。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奔驰,敞开。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晤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
32、不知老之将至: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兰亭集序》赏析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中国行书发展历史中的一部巅峰之作。
《兰亭序》是天命之年的王羲之在兰亭风雅集会上,酒酣之时趁兴为《兰亭集》作的序。全文共二十八横,三百二十四个字,从头到尾潇洒、自然、飘逸,气势纵横。充分体现出行书起伏多变,流畅潇洒等特点。
《兰亭序》的整体布局,是纵有行,横无列(如今是纵为列,横为行),给人一种参差错落的感觉。行的疏密程度大致相等,也偶尔略有不同。比如,它的前四行较全文来说比较宽疏,中间相对规整、均匀一些,而在末尾的几行又比较紧凑。在字符上来看,字与字之间,大小不一,笔锋有利有润,字形有柔有刚,虽显参差不齐,但又错落有致。不管是从通篇还是从行列,不论是从大体还是从细节,都能看出随手书写的自然流畅,尽显飘逸、潇洒。
《兰亭序》的结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通篇来看,它不讲究当今书法的平整,均匀,对称,而在于强调对比,自然,流畅。在文中,也透露出类似于音乐中的节奏美,也同样有开始、高潮和结束。比如在文中,从开始到高潮时,笔画逐渐加粗,之后又慢慢减弱,循序渐进。这种书法的节奏就好像音乐上的强弱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
《兰亭序》的另一大亮点,便在于它的同字异形,而最显著的则是文中那二十个“之”字。二十个不同字形的“之”,或工整如楷,或流利如草,同字异形,书写变化自然,充分体现;了王羲之绘声绘色的描写。
在文中,不难发现,还有几处涂改的字样。但是这绝非单纯的涂改。整体来看,几处随意涂改完全打破了平淡无奇的格局,写的极其自然潇洒,使得整幅作品跌宕起伏,在情绪上有了明显的起伏变化,形成了类似于音乐中的重拍与弱拍。重现了王羲之在酒酣之时创作的情绪起伏,也体现了当时兰亭的挥宏场面,或许还能反映出王羲之在写作时的放荡不羁,天然潇洒。
总之,《兰亭序》全篇流畅自然,结构精致,潇洒飘逸,一气呵成,它集中体现了王羲之行书造诣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