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国富论中的格言警句 正文

国富论中的格言警句

时间:2024-09-23 19:20:47

1、“当我们做对了,没有人会记得;当我们做错了,没有人会忘记!”——美国华盛顿国立气象研究所

2、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宰商、酿酒师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来自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3、生命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中间的过程就是幸福。——西方哲人如是说。

4、1520年以来,全世界只有85个机构存活至今,其中50家是大学。大学依靠梦想、希望生存下去——这就是大学的历史。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L·C·柏林格

5、政治就像骑自行车:弯腰但要眼看前方,沉默但要拼命骑踏。——比利时首相伏思达

6、政府的当务之急,不是要去做那些人们已经在做的事,无论结果是好一点还是坏一点;而是要去做那些迄今为止还根本不曾为人们付诸行动的事情。——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自由放任的终结》(1926年)

7、大海的表面很难保持平静,社会价值的.均衡更是如此。它由供求决定:人为的或法律的东西,往往因为生产过剩和企业破产而反过来惩罚它们自己。——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60年)

8、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

9、什么是不辨是非的人?他通晓世间万物的价码,但对其价值却一无所知。——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

10、美国人的事业就是办企业。——卡尔文·柯立芝(Calvin Coolidge)

11、成本记录的是竞争的吸引力。——弗兰克·奈特(Frank Knight),《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1921年)

12、生产成本若不影响供给,则不会影响竞争价格。——约翰·斯图亚特·穆勒(John Stuart Mill)

13、垄断者,通过经常保持市场存货的不足……以远远高于正常的价格出售他们的产品,从而无论在工资还是在利润方面都提高他们的报酬。——亚当·斯密:《国富论》

14、风险与知识呈反向变化。——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利息论》(1930年)

15、市场经济是惟一自然、合理和能够带来繁荣的经济,因为它是惟一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经济。生活的精髓就在于它无穷无尽和神秘多样,因而,就生活的完美性和变幻性而言,任何中心人物的智慧都无法加以涵盖和设计。——维克拉夫·哈韦尔,《夏日静思》1993年

国富论的初中读书笔记1

经典的可贵之处在于你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对于经典著作,我总习惯于带着批判和疑问去阅读和思考。这使得我的阅读之路充满了荆棘,也充满了乐趣。这次的阅读,我把切入点选在了“斯密之于当代中国的意义”。带着这个疑问,我再次回到《国富论》寻找答案。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即将过去,中国在这十年中的变化是举世瞩目的。简而言之,成就显著,问题依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中国在第二个十年中不得不面对的首要问题。中国能够跨越资本主义走过的路吗?不能!马克思给我们指出了罪恶,却没有找到改变的方法。事实已经证明,马克思开出的药方并不合适。当我们寻找新的方向时,亚当·斯密会是我们的选择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是我重读《国富论》的第一个启示。

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真正根植于社会的自由和法治传统,亚当·斯密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个契机。因为他代表着一种新的思维,一种颠覆两千年中国封建传统的思维。这就是自由主义,一种基于个人至上理念的哲学。亚当·斯密生于苏格兰,在十八世纪的苏格兰,有一个思想传统,叫做“自然秩序”理念。这种自然秩序是通过未预期的社会结果形成的,也就是说,市场,像语言、法律体系和许多其他现代社会制度一样,不是中央计划或集体调整的结果,而是因很不相同的原因而行事的个人行为的未预期的的社会结果。这种思想乍看平凡无奇,细味其中蕴含的经济意义却极为深刻。因为一旦接受这一观点,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放弃让政府指导市场运行的传统观念,让自由市场机制成为指导我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看不见的手”。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所谓的“看不见的手”、“自由放任”都可以说是由这一传统衍生的思想。显然,对市场的强调将极大地释放它蕴含的力量。中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印证了这一点。但过往的成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忽略了市场体系的基础——自由和法治。

国富论的初中读书笔记2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6秒,在朦胧的烟雾中,在千万同胞的期待中,我国的第一艘宇宙飞船终于成功发射。中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又向未来近了一步,也更向科技发展的新时代更近了一步。

14年后的一天,我正坐在舒服的沙发上,专心致志的看着手中的这本《国富论》,竟情不自禁地把它与祖国的复兴之路结合起来。

《国富论》是苏格兰经济学家,哲学家亚当斯密的一本专着。这本专着共为五卷。它从国富的源泉──劳动,说到增进劳动生产力的手段──分工,因分工而起交换,论及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再探究商品的价格,以及价格构成的成分──工资,地租和利润。书中总结了近代初期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验,批判吸收了当时的重要经济理论,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运程做了系统的描述,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方面,起了重大的作用。

从《国富论》中文懂得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自由主义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是十分重大的。在我国的今天,脱离了计划经济也不过三十年,与英国将近三百年的自由经济意识还无法相比,东部开放的海城市还好,西部地区则明显的'体现出落后,不但经济落后,思想也落后,表现命令不到绝对不作为的慵懒心态,与沿海开放区的那种创新思想大相径庭,这也是西部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所以思想不自由,不主动,就会落后。

有人认为中国是一个难以创新的国家,可是少年强,国则强,少年弱,国则弱。中国没有因为别人的评论而放弃自己的梦想,从来没有放弃过追梦。因为它深信,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不放弃自己的信仰,就会成功。就算失败了也要再爬起来,因为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心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国富论的初中读书笔记3

看完国富论、美国近代经济发展史、罗斯福新政后,一直想写点嘛。现在4点多了,也睡不着了,就写点吧。

1929—1933年的美国,是美国经济史上最黑暗的年代。这个时期,是美国私人垄断企业发展到最鼎盛的时期,但是这种私人垄断鼎盛带来的,是国民经济减少,贫富悬殊加剧,阶级矛盾尖锐,不安。每一个人都把最坏的东西扔在大街上,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就跟今天的中国发生的情况一样)带来这种状况的原因,就是私人垄断企业的鼎盛。因为私人垄断企业追逐的就是利润,就是个人利益,为了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它是不负任何社会责任的(就像现在的中石油,中石化。我垄断了我就是不降价)很多商品他宁可囤积烂在仓库里(就像现在的囤积房地产),倒在大海里,也不愿销售出去。因为赔本销售,带来的是不盈利。私人垄断追逐的是个人盈利。什么的,似乎跟它无关。

但私人垄断忘记了,个人利益虽然最大了,但在一个动荡、黑暗、每一个人为了个人利益不折手段的社会里,怎样安全消费,利益再大又有何用。只有社会稳定,人人富裕,商店顾客盈门的环境里去消费,才能真正实现和体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巴菲特和比尔盖茨到处游说,提倡富人要把自己的财富,反哺于社会。这就是为什么郎咸平在讲座时,一遍一遍问富人们,你们还敢不敢让孩子一个人去上学。这就是为什么今天美国富人们为什么去上书国会,主动要求增加自己的税负。他们这种财富来源于社会,就要反哺社会思想的起源,就源自1933年以后的罗斯福新政。

国富论的初中读书笔记4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四篇第七章中分三节论述了殖民地的相关内容,表达了其反对殖民统治的立场,当然,几乎每个人都会反对欧洲各国长期的殖民统治,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很大的伤害,但殖民统治对于殖民地的影响,我们不应该总是持批判反对的观点,认为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带来的只是消极的、不好的影响,这种观点是片面的,是没有正视历史的偏见,鉴于此,我在此要重点论述殖民统治给殖民地带来的积极影响,下面我讲具体谈谈殖民地的经济发展及其影响因素。

其一,建立殖民地的动机。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人口日益增多,而欧洲大部分国家的国土面积较小,越来越难以满足人们生存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寻求对外发展和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一些国家就开始了疯狂的对外扩张过程,一方面转移国内过程的人口,另一方面掠夺殖民地的资源和财富。这是建立殖民地的动机。

其二,殖民地的经济发展状况。欧洲国家在经济、文化、政治各方面都比殖民地先进,欧洲国家在进行殖民统治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发达的经济、文化、政治,使得殖民地国家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特别是殖民地国家引入欧洲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后,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美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殖民地的经济状况总的来说是得到很大的改善和发展,这对于以后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文化、各种信息的全球流动提供了便利,有利于缩小东西方国家的差距。

其三,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原因。因为殖民地国家一般土地广阔、人口稀少、资源丰富,但由于生产技术、政治制度等比较落后,欧洲国家在对殖民地进行人口转移的同时也带来了欧洲国家先进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等,极大地促进殖民地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这是殖民地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当然,殖民地经济发展的原因具体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我在此对殖民地做此番论述主要目的是帮助同学们懂得在看待历史上发生的每一现象、事件时应从正反两方面综合看待,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这样才能做出比较客观的分析或评论。

国富论的初中读书笔记5

这本书买来一年多了,断断续续的看,至前几天次才看完主要部分。实在惭愧,既没有一气呵成的毅力,也没有成段自由的时间。可是,这本书给我还是很有收获,却不仅仅在于是对经济学理解。

朱光潜在《谈读书》里说,要学某门学问,这门学科的经典就不得不读,譬如学经济就得看斯密《国富论》,如今我看完这本书的主体部分,发现这真是不太恰当,关于《国富论》,我至少能够提出这么几点:

1、斯密的经济理论是基于一种几乎完全开放的自由经济体制,而当今世界完全自由开放的经济体制几乎没有,中国更是如此,大型国企占了重要领域的大部分。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相当之大。在此不谈论这两种体制孰优孰劣,可是斯密的理论与现实中国是完全不一样的两种社会体制。

2、社会形态不一样。斯密的时代大约是18世纪,当时欧洲以农为主,工业革命正在起步,制造业刚刚兴起,而各种科技产业几乎没有,当时社会阶层大约是地主阶级,工人农民(劳务)阶级,资产阶级,以及贵族官僚阶级(我感觉斯密属于这个阶级),而此刻地主阶级已经没有了,而工薪阶级却很多存在,社会形态已不一致了。

3、背景的不一样,导致理解较为费力。斯密常常以英国地区,城市,还有英国古老的货币单位为例,由于缺乏对此的感性认识,往往难以理解深刻。

4、由于本书成书较早,许多书中经过精细论述而提出的结论早已被之后的历史所证伪,有些而此刻已成为常识,比如关于货币性质,作者仍然很多论述,显得冗杂而烦乱。或许《国富论》在世界经济历史上意义确实难有后者,可是本书作为两百多年后的之后者学习,显然已不太适合,以往经典未必此刻适宜。

当然经过本书还是了解到了许多的经济学知识,异常是经济学的那种推理,我想这应当是最有价值的一部分。比如论述劳动生产力提高的原因,比如论述劳动产物的阶级分配,比如资产的划分。

基本看完这本书,对于以后选什么样的书,对于经典,对于权威的推荐,我感觉更能理性的去选择了,经典未必适合,权威未必正确。或许一本书某人觉得读了醍醐灌顶,另一个人读了却毫无感觉,读什么书,为何而读?自我才是主体。别人的感受能够交流,却不能复制。

但我还是依然深信,书里包含了别人数十年的经验,或者包含了前人数十年的艰苦探索所得理论技术,如此方便易得,不拿岂不太可惜。所以我坚信着读书的力量,坚信努力的力量。

通常所说的一个社会比另一个社会“后进”,并不是指文化的各方面而言,主要是以经济的发展阶段为标准。

——〔日〕永井道雄:《近代化与教育》

或是灭亡,或是开足马力奋勇前进。历史就是这样提出问题的。

——〔苏〕列宁:《大难临头,出路何在?》

延缓速度,就是落后,而落后是要挨打的。

——〔苏〕卡达耶夫:《时间呀,前进》

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

——〔苏〕列宁:《伟大的创举》

保障家庭安全,提高家庭生活水平是社会文明的首要目标,也是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

——〔美〕查·埃利奥特:《幸福生活》

社会进步使社会福利日益成为每个人的利益所在:它越来越紧地将全社会束缚在人人都无法摆脱的契约中。

——〔美〕亨·乔治:《社会问题》

物产丰饶,人才荟萃,人民富足,方可称为强国。

——〔印〕瓦鲁瓦尔:《古拉尔箴言·政事篇》

我们的最后目的只能是一个一切人都享受平等的经济权利和机会的无阶级社会,一个按照计划组成的社会,这个计划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物质、文化的水平,培养精神道德、合作、大公无私、服务精神,寻求正义的愿望、善意与仁爱,以至于最后达到世界秩序。

——〔印〕尼赫鲁:《自传》

政治的根本目标在于:在充实的经济力量的基础上,谋求国民福利的不断提高,从而建立起一个光明的社会,使国民都富裕,能够过和平而又充满希望的日子。

——〔日〕福田赳夫:《福田赳夫其人·岳父福田赳夫》

建设一个有着昌盛文化和福利的国家。……这应该是一座生活于二十世纪的我们继往开来的金字塔。

——〔日〕中曾根康私:《中曾根首相的思想与行动》

应当认定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便把国家治理好。国家健全就一切兴盛,国家腐落就一切完蛋。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引自《西方哲学原著选读》

统—一个国家很容易,但要治理它却很困难。

——〔德〕歌德《歌德文集》

获得统治是很大的事业,但维持它则是更大的事业。

——〔古希腊〕色诺芬

守业和创业是同样的艰苦。

——〔英〕乔叟:《特罗勒斯与克丽西德》

人可以在一小时内毁掉自己一辈子的心血。

——〔英〕托·富勒:《箴言集》

一天的破坏,一百年才能恢复。

——〔法〕罗曼·罗兰,引自《罗曼·罗兰传》

创造物的毁灭只需一转眼的工夫,而重建它们却要整整一个时代。

——〔英〕康格里夫:《两面派》

建立国家千年的岁月也不够,使它倒地只需一瞬间。

——〔英〕拜伦:《拜伦诗文选》

怎样消灭贫穷,是推动现代社会前进并使之苦恼的一个重要问题。

——〔德〕黑格尔:《法哲学》

衣食足方能卫道。

——〔越〕胡志明:《胡志明选集》

济贫本身也是积蓄财宝,它会救你摆脱各种烦恼。用它来御敌,赛过最坚实的盾牌和最锋利的矛枪。

——《逸经·便西拉智训》

要想感动一个人的心,就必须先解决他的温饱。

——〔美〕范·弗恩:《威利斯·帕顿》

当一个人忍饥挨饿时,爱情、职责、家庭、宗教、艺术乃至爱国主义都没有意义,只不过是有名而无实的词语。

——〔美〕欧·亨利:《西部之心》

许多行为都可以用肚子饿来说明;可以说,种种下流的事情,都是为了塞饱饿肚子才做出来的。

——〔苏〕高尔基:《敌人》

贫穷使人失去道德。

——〔美〕爱默生:《处世之道·财富》

贫困是苦难之母。

——〔英〕骚塞:《奥尔良少女的幻想》

贫困是罪恶之母。

——〔古罗马〕卡西奥多鲁斯:《杂录》

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食物就是上帝。

——〔印〕甘地:《致埃德加·斯诺的信》

饥饿是无政府状态之母。

——〔美〕胡佛:《1919年1月1日答记者问》

只要绝大多数人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任何社会都不可能繁荣昌盛。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世界需要的不是赎救罪恶,而是拯救饥饿和压迫,这无需将希望寄托在上天,这地球上什么事都可以希望得到。

——〔瑞士〕迪伦马特:《密西西比先生的婚事》

穷能使人沉沦,也能使人升华。

——〔苏〕高尔基:《苏联记游》

人类生活的一切不幸的根源,就是贫穷。

——〔苏〕高尔基:《没用人的一生》

贫穷制造了悲惨不幸和精神上的堕落不振。

——〔丹〕彭托皮丹:《乐上》

贫困是人类幸福最大的敌人。它确实破坏了自由,使平等无法实现,多数人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英〕约翰逊:《致詹姆士·鲍斯威尔的信》

人世上有个暴君,这个暴君残酷无情,“饥饿”——就是他的姓名。

——〔俄〕涅克拉索夫:《铁路》

哪里有穷困,哪里就有苦难。

——〔法〕巴尔扎克:《乡村医生》

在贫困笼罩着的地方,就谈不上贞操和罪行,也谈不上道德和智慧了。

——〔法〕巴尔扎克:《驴皮记》

贫穷会毁掉一切美德。

——〔英〕弗洛里奥:《第一批成果》

贫穷使人失去道德。

——〔美〕爱默生:《处世之道·财富》

穷人没有自由,在任何国家他都得为别人效劳。

——〔法〕伏尔泰:《信奉袄教的波斯人》

只有武装的人民才是人民自由的真正支柱。

——〔苏〕列宁:《俄国革命的开始》

任何国家若要伟大,其主要之点,就在要有一个善战的民族。

——〔英〕弗·培根:《论邦国底真正伟大之处》

在缔造一个政府时,必须注意武备。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一个政府,无论用什么借口,而不重视国家军事的发展,则从后世的眼光看来,他们绝对要算是民族的罪人。

——〔瑞士〕约米尼:《战争艺术》

只有一个秘诀可以主宰世界,这就是强大,因为只有力量才没有谬误,也没有幻想。这是千真万确的。

——〔法〕拿破仑

统治世界的女王是武力,而不是意见,但意见却能使用武力。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军队一直是权力的基础,这在今天依然如此。所以权力总是在掌握军队的人之手。

——〔俄〕列夫·托尔斯泰:《上帝的王国在你内心》

作为一般的规律,高度的文化和武力,照例是并行不悖的,希腊和罗马就是最好的证明。

——〔德〕戈尔茨:《武装的国家》

若想边界得以保全,军力的增强乃是先决条件。

——〔德〕蒙森:《罗马史》

国防比富裕更重要。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

以可接受的代价换取可靠的国防,是每个珍惜行动自由的独立国家的.根本大计。

——〔美〕约·柯林斯:《大战略》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加强祖国国防实力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能落后于时代的要求。

——〔苏〕帕夫洛夫斯基:《苏联人民的伟大功勋》

如果没有军队,也就没有政治的独立和人民的自由。

——〔法〕拿破仑:《拿破仑书信集》

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它是不稳固的。

——〔意〕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没有常备军,任何一个国家的文明都不能长久流传。

——〔英〕亚当·斯密:《美国军事学说》

帝王的权威要靠武装力量来保卫。

——〔英〕吉本:《罗马帝国的衰亡》

……精神的武器如果在人民的心中被意识到,被唤醒和燃烧起来的一时候,它的威力……甚至超过装备齐全和全副武装的一千支舰队和一千支军队。

——〔印尼〕苏加诺,引自莱格《苏加诺政治传记》

正义没有武力是无能;武力没有正义是暴政。

——〔法〕帕斯卡尔:《思想录》

在整个历史上,一个国家的政治影响总是与其军事实力大致相当的。

——〔美〕基辛格:《白宫岁月》

没有一个伟大的国家能够长久保持和平的。假使它没有外敌的存在,那么就会发生内在的敌人了。正好像一个强壮的身体,似乎是不会感染外来的疾病,可是他们的强壮却是足以使他们衰亡。

——〔英〕李费,引自《西洋世界军事史》

所有武装的预言家都是得到胜利,所有没有武装的预言家都遭覆亡。

——〔意〕马基雅弗利:《美国能打赢下次战争吗?》

谁有强大的军队,谁就正确。

——〔法〕拿破仑,引自《拿破仑传》

建立一个国家靠的不是梦想,它最终总要诉诸血和铁。

——〔英〕史文朋:《为国家进一言》

当代的重大问题不是通过演说与多数议决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

——〔德〕俾斯麦,引自帕麦尔《俾斯麦传》

爱好名誉和独立的国家都应该意识到本国的和平和安全,靠自己的剑来保卫。

——〔德〕俾斯麦:《演说》

勇士壮胆靠的是什么?剑!/奴隶解放靠的是什么?剑!/劈断暴君的索链,挣脱它的/镣铐和地狱靠的是什么?/———剑!

——〔英〕内·贝利:《剑》

我赞颂剑,/它从桎梏中解放真理;/我赞颂剑,/它作战场上提卫祖国的荣誉。

——〔塞尔维亚〕兹麦伊:《光荣属于剑》

历史上能看到的壮丽事业,/从来都是用剑来完成;/今后将要进行的一切伟大事业,/最后也都要靠剑才能成功!

——〔德〕拉萨尔:《弗兰茨·冯·济金根》

历史家施洛塞尔曾深信,只有“火和剑”能完成人类命运中的伟大的激变。

——〔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文选》

我们的威力就在我们的剑上。

——〔古罗马〕布伦纳斯

征服所揭示的奥秘比好奇心要多;科学的道路常常是用剑开辟的。

——〔英〕西·史密斯:《席间闲谈》

手握武器的预言家胜利了,而不拿武器的预言家都毁灭了。

——〔意〕马基雅弗利:《君主论》

和你拿着枪和剑不能刺杀思想一样,你只拿着思想也不能对抗枪剑的力量。

——〔日〕河上肇,引自《日本历史人物传》

除非一切办法用完,最后才可使用刀剑。

——〔波斯〕萨迪:《蔷薇园》

武力总是在败坏事情,文明的劝导比军事武力更能成事。

——〔英〕李约瑟,引自《新体文摘》

唯有不惜代价,用枪杆子才能夺取自由。

——〔保〕格奥尔基·拉科夫斯基:《森林的旅客》

力量能征服一切,却是短暂的。

——〔美〕林肯:《演说》

用剑获得的国土,会再次被用剑夺去,但是,用锄头获得的却是永远的。

——〔德〕蒙森

一切是我的,黄金说;/宝剑说:一切属于我。/我买一切,黄金自夸;/宝剑说:一切由我拿。

——〔俄〕普希金:《黄金和宝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