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中医文化格言成语 正文

中医文化格言成语

时间:2024-09-22 01:11:18

1.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本于天。(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习业》)

2.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养性》)

3.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张机《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4.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明·张介宾《类经附翼·大宝论》)

5.天地之理,有开必有合;用药之机,有补必有泻。(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论补法》)

6.医也者,顺天之时,测气之偏,适人之情,体物之理。(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7.精是吾神,气是无道,藏精养气,保守坚真。(清·董浩等《全唐文·卷九四五》)

8.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清·程杏轩《医述·医学溯源》)

9.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0.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灵枢·顺气一日分四时》)

1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王世纪·击壤歌》)

12.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3.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素问·宝命全形论》)

14.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

15.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善言人者,必有厌于己。(《素问·举痛论》)

16.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吕氏春秋·尽数》)

18.早起不在鸡鸣前,晚起不在日出后。(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

19.养心莫善于寡欲。(战国·孟子《孟子·尽心》)

20.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素问·上古天真论》)

22.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素问·上古天真论》)

23.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素问·上古天真论》)

24.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25. 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

26.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素问·生气通天论》)

27.食后须行百步多,手摩脐腹食消磨。(清·尤乘《寿世青编·孙真人卫生歌》)

28.精、气、神,养生家谓之三宝。(明·绮石《理虚元鉴·心肾论》)

29.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明·解缙《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六百二十》)

30.乳贵有时,食贵有节。(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31.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吕氏春秋·尽数》)

32.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

33.小儿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清·吴瑭《温病条辨·解儿难》

34.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35.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7.大医精诚(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8.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道说是非,议论人物,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39.医人不得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物。(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大医精诚》)

40.凡为医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正己者,谓明理以尽数也;正物者,谓能用药以对病也。(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1.凡为医者,性情温雅,志必谦恭,动必礼节,举止和柔。(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医工论》)

42.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3.未医彼病,先医我心。(宋·刘昉《幼幼新书·自序》)

44.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45.人身疾苦,与我无异。凡来请召,急去无迟。(明·江瓘《名医类案·医戒》)

46.(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47.(医)以活人为心,不记宿怨。(明·万全《新刊万氏秘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

48.古人医在心,心正药自真。(明·冯梦龙《警世通言》)

49.夫医必自爱自重,而后可临大病而是托。(清·怀抱奇《医彻·品行》)

50.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清·叶桂《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51.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清·喻昌《医门法律·自序》)

52.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清·喻昌《医门法律·问病论》)

53.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4.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明·李中梓《医宗必读·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55.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素问·五藏别论》)

56.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晋·张昭远《旧唐书·孙思邈传》)

57.医非仁爱不可托,非廉洁不可信。(元·戴良《九灵山房集·卷十一》)

58.(医)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林暇笔》)

59. 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国语·晋语八》

60.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1、大和民族和中国的文化同门同种,甚至日本文化的根,就是中国文化的一脉。

2、如此的文化传承,势必会为中国拥有美好的远景蓝图。

3、雷锋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人民,他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传承,并不断发扬光大。

4、文化需要继承也必须继承,文化需要交融也必须交融,文化需要发展也必须发展,要知道“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5、每个时代都为春节增添新的魅力,涂抹上新的色彩,我们身处于一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自然应该为春节这个古老的节日增光添彩,因为民俗应该是民众在生活中自发形成和传承的。

6、中华五千年孕育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21世纪中国文化,就在我们手中!让我们共同传承,让我们发扬光大!

7、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传承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8、血脉中的传承,一代代人无论怎样身经流离患难都心存安宁的美好憧憬,这种坚定,让人心生暖意。

9、汉字里墨香温存的一笔一划,世代传承的表达。

10、中国有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而西方的贵族却能够传承三百年兴盛不息!因为中国人缺乏:家族文化,家族信仰,家族系统的传承!

11、传承中国文化的不仅仅是唐诗宋词京剧昆曲,它包含着与我们生活相关的每一个细节。

12、是书籍传承了思想,是思想产出了教育,是教育创造了网络,是网络改变了阅读,是阅读改写了文化,是文化中伤了书籍。

13、期待着那一天,中国的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被传播,被不同肤色的人传承,不仅仅是我们中国人——这便是我的梦。

14、钻技术,乡村医生要吃香;识宝贝,草药遍地不是草。

15、磐五味,来自大盘山的问候。

16、妙手通经络,德心理乾坤。

17、服务百姓健康,发展中医中药。

18、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19、传承岐黄医术,呵护百姓健康。

20、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

2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精。

22、技术至精,药德至诚,服务至臻,销售至仁。

23、按摩祛病一点通,培本固元显神功。

24、中医内外兼治,祛除骨病顽疾。

25、传承神农文化,振兴神农本草,呵护人类健康。

26、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宜辨。

27、中医文化源远流长,祖传绝技呵护健康。

28、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29、以精诚制药,以本草济民。

30、上下五千年,推拿寿延年。

31、行欲方而智欲圆,心欲小而胆欲大。

32、稚子牵牛耕熟地,将军打马过常山。

33、中药百熬香飘千里,中医百治誉满杏林。

34、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中医文化。

35、古有神农尝草治病,今有房陵本草养生。

36、中医仁术,骨方传奇!

37、承祖传绝技,集中医大成。

38、中医药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39、神农本草,来自天然药库的问候。

40、中医中药进万家,绿色健康你我他。

41、发展中医药,健康你我他。

42、厚道磐安人,地道磐五味。

43、山清水秀出好药,磐五味里品人生。

44、发扬神农精神,传承国药精粹,打造世界品牌,健康天下百姓。

45、传播中医文化,打造健康生活。

46、中医费用很低廉,治疗效果不一般。

47、药承神农本草,商秉诚信至上。

48、天地万物始终阴阳相随,中医治疗讲究天人合一。

49、看病少花钱,中医最方便。

50、看方犹看律,用药如用兵,机无轻发,学贵专精。

51、银针刺开云千里,妙药驱散雾万重。

52、当品位员工,做品质中药,创品牌企业。

53、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54、中医古老不苍老,中药天然不枉然。

55、惟志惟勤,尚德尚药。

56、百年养生精华,千年中医中药。

57、看病看中医,方便又实惠。

58、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

59、养生用中医,身体最实惠。

60、态度决定高度,专业铸就伟业。

61、仁心济宝鸡,妙术护百姓。

62、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63、享中医推拿,品传统文化,带健康回家。

64、古法推拿,保健养生。

65、崇德弘医,见高思齐。

1、韦编三绝:古代用竹简写书,用熟牛皮把写书的竹简编联起来,就叫“韦编”。

2、名垂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要先将新鲜的青竹烤干,故称史书为“青史”。

3、三坟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的书籍。

4、雕虫小技: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

5、觥筹交错:觥,古代的一种酒器;筹,行酒令的一种筹码。

6、竹报平安:竹,竹简。竹报,旧时家信的别称。

7、如丧考妣:考,父亲;妣,母亲。

8、伯仲之间:兄弟排行次序,伯是老大,仲是老二。

9、造福桑梓:桑树和梓树,古代住宅旁常栽的.树木。用以比喻家乡父老。

10、六合之内:古指天、地、东、西、南、北,泛指天下。

11、金瓯无缺:盛酒器皿,喻指国土。

12、司空见惯:古官名,掌管工程一类的官。

13、迁客骚人:旧指被贬到外地的官员。

14、稗官野史: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讲述街谈巷议、风俗故事,后来就称小说为稗官。

15、枉用三尺:三尺法的简称。古代用三尺长的竹简记载法律,故称法律为三尺法。

16、气冲牛斗:斗牛,指牵牛星和北斗星。

17、近在咫尺:咫尺,古代长度单位,周代指八寸。

18、击筑悲歌:古乐器,形似筝。

19、孺子可教:孺子,儿童、后生。

20、及笄年华:古代女子一般十五而笄(结发上簪,表示成年)。

21、守庙社稷:古谓土地神和谷神,多指国家。

22、斧钺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把犯人投入滚水中煮死。

23、暗度陈仓: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是关中、汉中间的交通要道。

24、文籍满腹:文章典籍,泛指学识。

25、六出纷飞:旧指雪花,因雪花为六角。

26、不差累黍:古代两种微小的重量单位。

2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

28、考绩黜陟:黜,贬退;陟,提升。

29、得陇望蜀:陇,古地名,约今甘肃东部;蜀,古地名,约今四川中西部。

30、结发夫妻:束发,指初成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