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稳的样子。)
19.不怨天,不尤人。 ——《论语》
(译:遇到挫折与失败,绝不从客观上去找借口,绝不把责任推向别人,后来发展为成语“怨天尤人”。)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关于读书的`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中国古代的名言
1、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2、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3、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
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宋·朱熹
5、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左传·鲁僖公五年》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7、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8、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9、凡事预则立,不预则败——佚名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1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
1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3、挣钱是能力,花钱是智慧。有能力的人很多,有智慧的人不多。在企业当中也是这样,你可以挣到钱,那是你具有企业家的能力。但是你把它分匀了,分得大家还有干劲,这就是企业家的智慧了。所谓“盗亦有道”,古代的盗跖讲的盗者之道是“圣、勇、义、智、仁”。小偷是没有“道”的,所以,一旦被人抓住,他就脸红。江洋大盗与小偷的不同在于,他是有理念的。——郭梓林
14、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欧阳修
15、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16、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1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1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
19、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2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2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子
24、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
25、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轲
26、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着的最伟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必须去读它。——伽利略
27、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老不可满。——魏微
28、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9、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
3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3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3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论语》
3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身怕不动,脑怕不用。志怕不坚,心怕不静。机器不转要生锈,人不锻炼要减寿。
34、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左传》
35、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36、劳于读书,逸于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38、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39、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小雅》
40、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行为。——《诗经》
41、刻苦读书,积累
42、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4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5、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清·朱舜水《答野节问》
46、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47、事非经过不知难——海明威
4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49、我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民谚
50、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