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每小题3分,共9分)
泰山石敢当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其质地坚硬,基调沉稳、凝重、浑厚,多以渗透、半渗透的纹理画面而出现,以其美丽多变的纹理又以年代久远的风化外形而著名。泰山石敢当是古代人们对泰山灵石崇拜的遗俗,山石被神话为人格,是我国流传较久远、影响地域广大的典型民俗现象,属于中国的镇物(避邪物)文化。
其主要表现形式是以小石碑(或小石人)立于桥道要冲或砌于房屋墙壁,上刻(或书)“石敢当”或“泰山石敢当”之类字样,以禁压不祥。此俗在民间甚为流行,其象征意义是:以有形的器物表达无形的观念,帮助人们承受各种实际的灾祸危险以及虚妄的神怪鬼祟带来的心理压力,克服各种莫名的困惑与恐惧。镇物民俗文化具有神秘的俗信气息。
“石敢当”的历史相当久远,石敢当习俗起源于上古时期的灵石崇拜,史书中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当时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宋代仁宗庆历年间,在福建莆田曾发掘出一块唐代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的石刻,上有石铭云:“石敢当,镇百鬼,压灾殃,官吏福,百姓康,同教盛,礼乐张。”宋人施清臣《续古丛编》记载,当时南方街镇丁字路口上都安置“石敢当”,以压制“邪气”和化解“冲煞”。至南宋末年“石敢当”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使用地点也扩大至河岸、桥头、村落入口等,功能也涵括至“镇百鬼、压灾殃、止风邪”等。明代以后,石敢当信仰与东岳泰山崇拜紧密结合,由“石敢当”发展到“泰山石敢当”,其功能也经历了从最早的“镇宅”到“化煞”再到“治病”“门神”“辟邪”“防风”等的转变。石敢当前加泰山,其用意是借泰山之力以增威。清代学者王渔洋在《茶香室从钞》中记载:“齐鲁之俗,多于村落巷口立石,刻‘泰山石敢当’五字。”近代以降,“石敢当”习俗以泰山地区为中心,逐渐扩散到全国各地(包括台湾省和少数民族地区)和东亚的日本(日本京都民族博物馆就收藏有冲绳出土的泰山石敢当制石)、韩国及东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侨居住区。“泰山石敢当”习俗相传至今,已逐渐革除过去的迷信色彩,表达着人们向往和追求平安吉祥的意愿。
泰山石敢当习俗历经千年而不绝,主要是因为它与“中国人魂归泰山”的信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与各地的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相结合。
“泰山之高,非一石之积”,春秋时代齐国名相晏婴第一个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他说,要办好国家的事情,需要许多像泰山石一样高尚坚韧的人辅佐。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用“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来歌颂视死如归的精神。宋代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则用“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表达对伟大人格的崇敬。孔子登临泰山以后,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唐代的李白、杜甫,宋代的苏东坡等都曾登临泰山,颂山石,抒壮志,赋予泰山石以深厚的文化内涵。中国几乎所有的.古典文学名著,如《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聊斋志异》《老残游记》《金瓶梅》等,都对泰山石有过精彩的描述,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名山大川中是绝无仅有的。
泰山石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深入人心,现国内诸多大型建筑物取泰山石为基座台,就是取“稳如泰山,安如泰山”之寓意吧。
6.下面有关“泰山石敢当”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古代的人们对灵石的一种崇拜、一种民俗,属于镇物文化。
B.人们在桥道要冲或者墙壁安置石碑或者灵石,目的是禁压不祥。
C.以泰山地区为中心,已扩散到全国,乃至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
D.这种习俗逐渐由过去的迷信色彩转而成为现在人们对平安吉祥的向往。
7.下面对石敢当历史与习俗演变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石敢当习俗起源并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儿童启蒙识字书《急就章》。
B.石敢当习俗发展到了南宋末年其功能已完全转变为“辟邪物”。
C.《茶香室从钞》韵记载说明,泰山石敢当的习俗已遍布家家户户。
D.泰山石敢当的提法始于明代,流行于清代,其功能也随之扩大。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对石敢当的信仰与后来的人们对泰山的崇拜,使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习俗的首选。
B.石敢当的习俗几千年来能够流传至今,除了与我国民间文化有关,更与中国人的信仰有关。
C.孔子、晏婴、曹植、苏轼等政治家和文学家都借登临泰山一事来颂山石,赋予泰山石以文化内涵。
D.因为泰山石是文化石,所以“一石安则全家安”的信崇意识自古至今广泛地深入人心。
试题答案:
6.C(东亚、南亚和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区)
7.B(A.“起源”应该是在上古时期 C.“已经遍布家家户户”有些绝对 D.“流行于清代”于文无据)
8.B(A.“泰山石成为泰山石敢当的首选”于文无据;C.晏婴登临泰山,于文无据;D.强加因果。)
话说石敢当为大家赶走了妖魔鬼怪,大家很是感激他,为防止可恶的妖怪又一次捣乱,他就把刻着“泰山石敢当”的泰山石立在大家门口。天下由此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或许是因为泰山的景色太美太宏伟的缘故,许多中外游客纷纷前往,拍照留念,他们的微信、QQ、大众圈子上都留下了泰山高大的身影。这里的百姓因此发了横财,人人生活奔小康。
可是老百姓也有他们的苦恼:游客们登完泰山后把购买或自带的小吃带来的垃圾都扔到了山上,清洁工每天打扫时都累得气喘吁吁,那滋味别提了。
一位叫刚子的游客在看到那块刻着“泰山石敢当”的'泰山石后,心里想:我要在上面记个留念。他拿起背包中的刻刀,刻上了“刚子到此一游”几个大字。他跑到远处一看,字迹清晰可见,便满意地走了。
许多游客经过泰山石的时候,看到了那几个大字,有人也拿起刀刻上了自己的名字,不久,泰山石被大家糟蹋的“体无完肤”。
被石敢当赶跑的妖怪发现空气中没有了保护罩,又跑下荒山祸害百姓。原来,泰山上的那块石头乃是泰山石之首,没有了它,法力就没有了。
一时间,大家民不聊生。
这件事很快让石敢当知道了,他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用太上老君给的“金光混元罩”修复并保护住了泰山石,妖怪才回到了荒山。石敢当为了不让此事重演,用法力看守住泰山,才得此安宁。
大家听了我的《新“泰山石敢当”》有何感想呢?
《泰山》
傲视于丛山之中,我不闻鸟鸣之声
阳光裸露,倒退三千年
巅峰闪过銮驾凤辇,玉佩琳琅
祭文祀言凿凿,祈求得是帝运永固,千秋霸业
风消处,空留下孤月明石
乱云飞渡,妄悲切
历经的是华夏,一片腥风血雨
万仞壁垒,撼天动地,远去的仍是鲁国之行
悠悠青牛薄云,又焉能广泽稻菽
山峦,如此之重,秋蓬,如此之轻
钟鼎礼乐之音,遮掩的,又岂止远古的雎鸠哀鸣
重翠频叠,峻岭拔地而起
临峡谷,曲折幽深,云涌雾腾
莽莽齐鲁,又堪折了多少英雄豪杰
呜呼,壮哉,山,不在其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其深,有龙就灵
我仰望摩崖,庄严巍峨,尽显其五岳独尊之态
俯瞰山界,环河如绷,犹显其天地空阔
我来来回回,寻寻觅觅,求求索索,期期盼盼
竟找不出一块,浑若青埂峰下的`,通灵玄石、宝玉
上,可以魂牵梦萦,直通天庭
下,可以千回百转,直抵蓬蒿
哦哦,好一个“泰山石敢当”!
《十八盘》
危崖中,宛若一条蛟龙,一千六百级
刀砍斧削,直冲霄汉
我欲攀岩而上,谷底间风声鹤唳,松涛如鼓
方觉得登山有如登天
一步一拜一叩首,留下的都是人生喘息
却不知,上山容易,下山难
俯瞰山下,形似天梯,晃悠悠命悬一线
每踩一步,宛若脚踏浮云
不知是龙升虎跃,还是尾摆浅海
直叫人,腿如弹弓,汗流浃背,战兢兢如临深渊
回头望,山道还是山道
上上下下,进进出出,都不过是只身虚影
堪笑那帝王将相,文人骚客无数
登太极,举大典,告天地,留墨宝,又岂知
封禅碑旁,飞过的,也只是片片浮云
《南天门》
金碧辉煌,飞檐画栋,巍巍屹立于
天地、仙境、凡界之间
我却不见九龙萦绕
神鹤、鹿童相迎,仙菀奇葩竞艳
抑或是,我来的不是时候
南天门里,一片迷茫,对面不见倩影
天街路上,曲折蜿蜒,难显彼岸
日观峰下,云腾雾罩,不知深浅
望万头攒动,接踵而至,莫不跃跃欲试
宛若鲤鱼跳龙门,如非是至诚至敬
又焉能成佛、成仙、得道
青春长驻,傲然畅游在域外仙景
显见得天上人间,终有差别
肉眼凡胎,又岂能任意得到世外真经
虽然说,心诚所至,山门洞开
可峰峦如海,又怎知隐匿何方
我茫然于泰山之巅
竟不知该遥拜东岳神君,碧霞仙子
还是摩空阁,乞讨太昊青帝
才能够求得云开雾散,一见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