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
这几句大意是:百战百胜固然好,但不是好中之好;不经过战争而使敌人屈服,才称得上好中之好。这段话反映了孙武战争观的一个重要内容。孙武认为,战争的目的在于“能自保而全胜”,百战百胜实难作到,即使全胜了,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己方也要受到很大损失,若运用谋略和外交手段取得胜利,即“不战而屈人之兵”才算上策。所以他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意即两国相争,最高的是斗谋略而使对方屈服,其次是通过外交斗争面取胜,再次是交战而取胜,最下者为攻城取胜。孙子的这一战略思想,很值得学习。
2.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出自《孙子兵法·虚实篇》
势:方式,模式。神:超乎常人的本领。这两句大意是,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模式,就像水没有固定不变的形态一样,能根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叫做用兵如神。
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无固定的形态一样,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3.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两句大意是: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打,什么情况下不可以打的将领,就能打胜仗。能审时度势,知己知彼的将领在战争中善于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得赢便打,打不赢不打,不受感情支配,不盲目行动,这样自然能打胜仗。
4.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出自《孙子兵法·军争篇》
惰归:孙子把士气分为三种: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惰归是指士气疲惫衰落之师。
这几句大意是: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要避开敌人的锐气,等到敌人士气衰落、疲惫时再去攻击它。“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和“避实就虚”的作战原则一样,都是说明在敌我力量相当时,可以作暂时的让步,以保持我军的锐气,使敌人疲劳沮丧,减杀其优势,待到时机成熟时,再给敌人以致命的打击。
5.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诡:欺诈。道:学问,理论。示之:做给他看。
这几句大意是:战争是一种用假象来欺骗和迷惑对方的学问。所以,本来自己强大,却要伪装成弱小;本来具有战斗力,却要伪装成不堪一击;本来已逼近敌人,却要伪装成相距甚远;本来要向远处,却伪装成要向近处。(总之,处处要使敌人产生错觉)。常言道:“兵不厌诈”。战阵之间,必须施以伪装,使敌人产生错觉,作出错误判断,然后趁机对敌方进行袭击。定可获胜。由这几句派生出来的声东击西、指南打北等战术,都是以假象迷惑敌人,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6.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实:敌人力量充实。备:防备。
这几句大意是:对敌人要以小利诱惑他,使他上钩;要扰乱敌人,趁机战而胜之;当敌人实力雄厚时,要防备他可能进攻自己;当敌人力量强大时,就要避其锋芒,保存实力。这几句讲用兵之道在于计谋,作者认为,“战阵之间,不厌诈伪”(见《韩非子·难一》),因而可以小利诱之,使敌人迷惑,中计;可以扰乱其军心,破坏其给养,打乱其部署,最终打败敌人。若看到敌人实力雄厚,就应考虑到敌人可能会对自己发动进攻,应有所准备。两军对阵时,看到敌军强大,就要有所回避,不可硬拼、硬冲。此二句所谈用兵之道,在现代军事上也可作为借鉴。
7.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出自《孙子兵法·计篇》
无备:没有准备。不意:意想不到。
这两句大意是:趁敌人没有防备的时候进攻,采取敌人意想不到的出击行动。对敌人作战,就应在敌人守备最薄弱的地方和敌人意想不到的时间,在对方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袭击,这样就能出奇制胜。古今中外有不少这样的战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成功即为其一。现已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中的争夺、竞赛,前者说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或无准备的时候发动进攻;后者说采取出乎对方意料的行动致胜。
8.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彼:敌军情况。己:我军情况。殆:危险,引申为失败。
这两句大意是:既了解敌人的长处和短处,又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就能百战百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一条闻名中外的战争原则。它科学地阐述了临战时必须了解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以己之长,攻敌之短;有把握便打,没有把握不打,根据敌情的变化,采取最合适的方式、最恰当的时机去攻击敌人。因此,自然每战必胜。同时,这一原则还远远超出战争范围,适用于其他一切工作。
9.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出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这几句大意是:用兵的原则,有十倍于敌的兵力就包围敌人,有五倍于敌的兵力就进攻敌人,有一倍于敌的兵力就要设法分散敌人,有与敌相等的兵力要设法击败敌人,兵力比敌人少就要退却,实力不如敌人就要避免决战。用兵的基本法则是根据敌我强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针。在我强敌弱的情况下,应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消灭敌人;在敌我力量接近时,应设法分散敌人的兵力,果断地攻击敌人,将敌人击溃;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则回避与敌交手,能走便走,采用机动灵活的战术。否则,或者会坐失良机,或者会冒险交战,导致战争失败。作为兵战的原则,这几句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1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出自《孙子兵法·九地篇》
这两句大意是:把军队置于必死之地,身陷绝境,反而能转危为安。保存下来,取得胜利。这也是出奇致胜的一种方法。遇到情况危急,已无退路的险要关头,可把军队投道死亡线上,士兵如过河卒子,只能进不能退,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必须背水一战,拼死搏斗,这样反而能转败为胜。
●你有上天梯,我有落地索
●没有不用军事计谋的战争(列宁)
●每一种情况都适合于它的一个特殊战略(安德烈·博弗尔)
●军事谋略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能力区别哪些能够办到和哪些不能够办到的(利德尔·哈特)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伐兵,其下攻城(孙子兵法)
●以计代战,一当万(晋·杜预)
●攻人以谋不以力,用兵斗智不斗多(宋·欧阳修)
●用兵之道,智居首,勇力其次(历代名贤经武粹语)
●有勇无谋,一事无成
●多用兵不如巧用计
●智之用百,力之用一
●鸟靠翅膀兽靠腿,人靠智慧鱼靠尾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
●君子斗智不斗力
●力大胜一人,智大胜于千军
●智养千口,力养一人
●身体长得象牦牛,不如有针尖大的智慧
●勇能战胜十个敌人,智慧能够战胜一群敌人
●有能耐的人驾驭魔鬼,有智慧的人骑乘雄狮(蒙古)
●擒捕凶狮在于智慧,套捕烈马要靠机智(蒙古)
●用巧计才能捉住狐狸,凭勇敢才能捉住狼(阿尔巴尼亚)
●骄傲自负的'野牛,也会被聪明的兔子送去见阎王
●智慧再多,不等于勇气足够(俄罗斯)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话如箭越直越好,谋如弓越弯越好(藏族)
●谋略的重要作用就在于使主体能从自己的动机出发,针对被作用的对象的情况,恰当地设计自己的活动(社会心理学)
●你有你的关门计,我有我的跳墙法
●你老虎大开口,我野牛颈粗
●你井深,我绳长
●牛大自有破牛法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
公平和透明的领袖是无敌的。——周恩来
公平、公正,是这个世界一切正义和民主的基石。——华盛顿
当一个知道自己的目标去向时,这个世界就会为他让路。——爱默生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理想,可惜人们却总把它和妄想混淆。——高瞻
做人有计划,人生有方向。——培根
理想可以让你花最短的时间,消耗最少的精力,走最长的.路。——罗曼·罗兰
生活是不公平的,要去适应它,而不是去逃避它。——比尔·盖茨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王进喜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三十六计》
积小胜为大胜。——《孙子兵法》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孙子兵法·谋攻》
树挪死,人挪活。——中国格言中国格言
放弃基本的自由以换取苟安的人,终归失去自由,也得不到安全。——富兰克林
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普列母昌德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中国民间格言
一盎司忠诚胜过一磅智慧。——戴高乐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左传》
最可怕的危险往往藏在最甜蜜的微笑当中。——培根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视祸于末萌。——《文选·钟会·檄蜀文》
一只扇动翅膀的蝴蝶甚至可能引起一场毁天灭地的飓风。——现代格言
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错了,还死不悔改。——萨克雷
用道理说话不如用能力说话。——丘吉尔
乱世用重典。——诸葛亮
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易经》
成功路上我们往往也会停留下来短暂休息,是为了更好的风雨兼程。——席慕容
近朱者亦,近墨者黑。——傅玄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但是如果你失去了勇敢,所有的能力就都等于零。——爱默生
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屡仆屡起。——哥尔斯密
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决定价值。——约翰·菲希特
无形的枷锁比有形的铁链坚固得多,不打碎它,我们就永远也别想真正成功。——罗伯斯庇尔
每天都尝试去做一点儿你原本不喜欢的事吧,就当成是对自己的磨炼。——约翰·马克斯韦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
天上只会掉冰雹,不会掉馅饼。——林肯
与其在叹息中老去,不如在奋斗中牺牲。——罗伯斯庇尔
忍人所不能忍,成人所不能成,大丈夫也!——韩信
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拿破仑
上兵伐谋。——《孙子兵法·谋攻》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刘基
志不立,则天下无可为之事。——王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