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大雅》云:‘无念尔祖,丰修厥德。“———《孝经》
孔子说孝道是所有德行的根本,也是一切教化产生的源泉,你坐下,让我来告诉你人的身躯四肢,毛发与皮肤,都是从父母那继承来的,所以为人子女的,应当遵守人的`做事遵守仁义道德,善加爱护,谨慎保全。不敢损损伤残,这是施行孝道的开始。,自身有所建树。实行孝道,把声明现将与后续光宗耀祖,则是实行孝道的最终目的,所以实行孝道开始与侍奉双亲推广与侍奉君王最终的目的则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圆满。孝道正如《诗经》大雅文王上说怎么能够不追求你的先祖呢,要修养自己,发扬先祖的美德。”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9.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0.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11.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2.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2.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2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的名言21条2
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3、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4、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巧言令色,鲜矣仁!
6、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不迁怒,不贰过。
10、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5、礼之用,和为贵。
1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18、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19、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2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名言21条3
1、如果刀刃怕伤了自己而不与磨刀石接触,就永远不会锋利。
2、在懒汉的眼里,汗是苦的,脏的;在勤者的心上,汗是甜的,美的。
3、愚蠢的人总是为昨天悔恨,为明天祈祷,可惜的是少了今天的努力。
4、一份信心,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分信心,十分努力,十分成功。
5、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6、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
7、马行软地易失蹄,人贪安逸易失志。
8、遇到困难时不要抱怨,既然改变不了过去,那么就努力改变未来。
9、在你内心深处,还有无穷的潜力,有一天当你回首看时,你就会知道这绝对是真的。
10、根儿向纵深处延伸一寸,小树被狂风推倒的危险就减弱了一分。
11、当你懈怠的时候,请想一下你父母期待的眼神。
12、岸边的奇花异草,是留不住奔腾向前的江水的`。
13、成功源于不懈的努力。
14、只要是辛勤的蜜蜂,在生活的广阔原野里,到处都可以找到蜜源。
15、望洋兴叹的人,永远达不到成功的彼岸。
16、不是成功离我们太远,而是我们坚持的太少。
17、对于攀登者来说,失掉往昔的足迹并不可惜,迷失了继续前时的方向却很危险。
18、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
19、不为模糊不清的未来担忧,只为清清楚楚的现在努力。
20、让刻苦成为习惯,用汗水浇灌未来。
孔子的名言21条4
1)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 不学礼,无以立。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6)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7)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8)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 小不忍则乱大谋。
10) 匹夫不可夺志也。
11) 道不同,不相为谋。
1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5)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16)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8)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9)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0)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的名言21条5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4、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7、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8、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10、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2、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3、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4、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5、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7、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8、孔子曰:因材施教。
19、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0、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的名言21条6
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3.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4.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5.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6.贫而无谄,膏而无骄。——《论语·学而》
7.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9.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10.君子上达,小人下达。——《论语·宪问》
1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2.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3.温、良、恭、俭,让。——《论语·学而》
14.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6.不能正其身,如何正人。——《论语·子路》
17.不学诗,无以言。
18.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19.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孔子的名言21条7
1)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子
2) 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
3)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
4) 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
5)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孔子
6)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
7)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孔子
8)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9)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
10)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11)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12) 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
13)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孔子
14)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
15)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
1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孔子
17) 夫子莞尔而笑。 ——孔子
18) 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
19)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
20)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孔子
孔子的名言21条8
1. 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2. 过则勿惮改。—— 《论语·学而》
3. 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
4. 闻一以知十。——《论语·公冶长》
5. 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6. 敬鬼神而远之。—— 《论语·雍也》
7. 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8. 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贷》
9. 大德必得其寿。—— 《礼记·中庸》
10. 无伐善,无施劳。——《论语·公冶长》
1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12. 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13. 君子周急不继富。—— 《论语·雍也》
14. 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
15. 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6. 食不语,寝不言。—— 《论语·乡党》
17.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18.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19. 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20. 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季氏》
21. 德不孤,必有邻。——《论语》
22. 君子以当仁不让。——《论语》
23. 未知生,焉知死? ——《论语·先进》
24. 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卫灵公》
25. 为君难,为臣不易。——《论语·子路》
26. 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27. 惟上知与下愚不移。—— 《论语·阳货》
28. 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29.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
30. 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孔子的名言21条9
1) 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宪问》
2) 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
3) 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
4)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8) 巧言令色,鲜矣仁。
9)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10) 不知言,无以知人。——《论语·尧日》
11) 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2)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3) 放于利而行,多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4)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5) 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
16)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17)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8) 夫人不言,言必有中。——《论语·先进》
19)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孔子的名言21条10
1.里仁为美.
2.择不处仁,焉得知.
3.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4.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5.好仁者,无以尚之.
6.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巧言令色,鲜矣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 择不处仁,焉得知?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我欲仁,斯仁至矣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刚、毅、木、讷近仁。
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1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礼之用,和为贵。 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的名言21条11
1.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2. 皆齐大夫。崔杼作乱,陈文子恶之,捐其四十匹马,违而去之。作者:孔子
3.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4.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5. 乞之四邻,以应求者,用意委曲,非为直人。
6. 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出处:论语
7.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出处:论语
8.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9.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出处:论语
10.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1. 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12. 无伐善,无施劳。出处:论语
13. 夫子莞尔而笑。
14.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作者:孔子
15. 逝,往也。言君子可使往视之耳,不肯自投从之。
1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出处:论语
17. 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8.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出处:论语
19. 不学诗,无以言。
20. 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作者:孔子
孔子的名言21条12
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1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孔子的名言21条13
1) 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孔子
2)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孔子
3)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孔子
4) 学而不思则惘。 ——孔子
5)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6)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
7)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
8)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
9) 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孔子
10)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11)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孔子
12)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孔子
13)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
14)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摘孔子《论语》、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15) 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孔子
16)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
17) 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18)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守。 ——孔子
19)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20)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
孔子的名言21条14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因材施教。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8、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9、孔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10、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1、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2、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3、孔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4、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5、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孔子曰: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7、孔子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8、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9、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0、孔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孔子的名言21条15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孔子-- 孔子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不迁怒,不贰过。——孔子-- 孔子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孔子-- 孔子
(4)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
(14)与朋友交,严而有信。-- 孔子
(15)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孔子
(16)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孔子
(17)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孔子
(1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 孔子
(19)君子之道四焉,强于行义,弱于受谏,怵于待禄,慎于治身。-- 孔子
(20)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孔子
(21)礼之于人,犹酒之有襞也。-- 孔子
孔子的名言21条16
每事问。
春秋·孔子《论语·几佾(yì议)》。本句大意是:每件事情都要请教。《论语·八佾》载:“子入太庙,~”。孔于是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有弟子三千,日日向他求教。可他并不自满自足,遇见不懂的事情,还是一一向别人请教。这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精神,千秋以下,仍可作为楷模。
不贰过。
孔子《论语.雍也》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
既往不咎。
春秋·孔子《论语·八佾》。咎(jiù旧):责备。本句大意是:以往的过错,不必再追究责备了。这一句表现了为人处事的宽厚态度,今天仍常引用,但只适用于已经认识并已改正的一般错误。如果是严重错误,或本人犯了错误并未认识,并来改正,仍是应该追究的.这样才能做到“惩前毖后,治病鞭人”。
不念旧恶。
春秋·孔子《论语·公冶长》。本句大意是:不计较别人过去的劣迹。这句表现出孔子仁慈、宽容、大度的道德观。只有“不念旧怒”.才能抛开宿怨,一切向前看;只有“不念旧恶”,才能在新的基础上团结起来,搞好事业。可用以形容胸怀开阔豁达,不斤斤计较。
无为而治。
春秋·孔子《论语·卫灵公》无为:道家所指顺应自然变化之意;治:治理。顺应自然变化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
孔子的名言21条17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不迁怒,不二过。
4、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5、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6、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8、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9、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1、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12、礼之用,和为贵。
13、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4、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1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1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2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22、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3、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24、刚、毅、木、讷近仁。
2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名言21条18
孔子不仅仅是一个老师,而且是一个孝子,重孝道,是孔子力崇之,所以后来孝道都以儒家为准则。来看看孔子关于孝道的几句名言:
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3、父母唯其疾之忧
4、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孝道的感悟】:
一、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什么呢?有人问孔子,什么是孝道,孔子回答说,儿女生病了,父母亲是如何担忧,你们就知道什么是父母亲了。
二、今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现在很多人都说给父母亲钱就行了,这叫施舍,你家里养了一条狗也是能养,这不是把父母亲如同狗马一样?这叫不敬,给钱父母亲是好事,望多关心父母亲身体健康,父母亲年老了,也需要关心,问好,天冷了问候,有病了也陪着父母亲。这才是孝。
三、树欲静风不止:就是树长大成才了,但是风继续吹,不停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儿女想养父母亲,但是亲人已经不在人世了。子欲孝而亲不在,这里有一个典故,孔子路过看到一个人在哭泣,孔子问何哭?答说我在外面工作几年了,回到家父母亲不在人世了,所以树长大以静止了,人长大成人了,父母不在了,告诉世人:不要当父母亲如犬马来养,也不要等你父母不在了后悔,子欲孝而亲在。
四、游必有方,就是儿女出远门,首先要安排好父母亲在家里,包括寒冷,疾病照顾,生活饮食等,这就是“方”。
孔子的名言21条19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2) 其使民也义。
3)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5)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6)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7)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8) 放于利而行,多怨。
9)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1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1)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12)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13) 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4)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5)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16)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17)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18)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9)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孔子的名言21条20
1、君子名之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4、其身正,不令则行。
5、三思而后行。
6 、未知生,焉知死?
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9、听其言而观其行。
1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1、巧言乱德。
12、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1 3、欲速则不达。
1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6、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7、民无信不立。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20、德不孤,必有邻。
21、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2、当仁,不让于师。
2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4、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27、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28、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0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孔子的名言21条21
1.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2.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3.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5.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6.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8.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9.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0.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1.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2. 往昔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3.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14.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5.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6.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7. 过,则匆惮改。
18. 仕则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19.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0.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1.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伺候莫厌烦。 意思是:父母出入(门)要小心搀扶,早晚伺候父母不要厌烦。出自《劝报亲恩篇》。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出自《劝报亲恩篇》。
3.弟子入则孝,出则弟。 意思是:少年弟子回到家里要孝敬父母,外出要敬爱兄长。出自(春秋)《论语·学而第一》。
4.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意思是:父母呼唤,要赶快答应;父母有命令,应赶快去做。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意思是:孝是天经地义的。出自《孝经》。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6.呼唤应声不敢慢,诚心诚意面带欢。 意思是:父母召唤,应马上答应,不能怠慢,要诚心诚意,面带欢笑。出自《劝报亲恩篇》。
7.好饭先尽爹娘用,好衣先尽爹娘穿。 意思是:好饭先给父母吃,好衣先给父母穿。出自《劝报亲恩篇》。
8.家贫知孝子,国乱识忠臣。 意思是:在家庭贫困的时候,才能发现真正的孝子,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才能识别真正的忠臣。出自《名贤集》。
9.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 意思是:不尊敬别人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出自《三国志·魏书》。
10.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孟子说:“(在舜的眼中看来)儿子与父母亲的关系相处得不好,不可以做人;儿子不能事事顺从父母亲的心意,便不成其为儿子。”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1.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说:“尊敬自家的长辈,推广开去也尊敬别人家的长辈;爱抚自家的孩子,推广开去也爱抚别人家的孩子。”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12.孟子曰:“亲亲,仁也;敬长,义也。” 孟子说:“亲爱父母亲,便是仁;尊敬兄长便是义。”出自(春秋)《孟子·尽心上》。
13.孟子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说:“只要人人各自亲爱自己的双亲,各自尊敬自己的长辈,那么,天下自然就可以太平了。”出自(春秋)《孟子·离娄上》。
14 .劳苦莫教爹娘受,忧愁莫教爹娘耽。 意思是:不要让父母受苦受累,不要让父母分担你的忧愁。出自《劝报亲恩篇》。
15.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意思是:父母喜好的东西,子女要尽力为他们准备;父母厌恶的东西,要谨慎地为他们去掉。残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6.亲有过,谏使更。恬吾色,柔吾声。 意思是:父母有过错,劝他们更改。要面带笑容,语调柔和。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7.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 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18.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意思是:妻子贤惠,她的丈夫灾祸就少,子女孝顺,父母就心情舒畅。出自(明)《增广贤文》。
19.千万经典,孝义为先。 意思是:成千上万部经典上都说,孝和义是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出自(清)《增广贤文》
20. 时时体贴爹娘意,莫教爹娘心挂牵。 意思是:要时刻体贴、理解父母,不要让父母操心。出自《劝报亲恩篇》。
21. 首孝弟,次谨信。 意思是:首先要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其次要谨慎,守信用。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规》。
22.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意思是:身上受伤,父母忧虑;道德败坏,父母蒙羞。出自(请)李毓秀《弟子规》。
23. 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 意思是:做人子的,做到孝顺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爱儿子。出自《大学》
24.孝,德之始也,悌,德之序也,信,德之厚也,忠,德之正也。曾参中夫四德者也。 意思是:孝敬父母是道德的开始,敬爱哥哥是道德的次序,信用是道德的深度,忠诚是道德的方向。曾参是恰恰具有这四种道德的人。’出自《家语·弟子行》。
25.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 意思是:你对父母孝顺,你的子女对你也孝顺;你敬重别人,别人也敬重你。出自(宋)林逋《省心录》。
26.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意思是: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能反过来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出自(明)《增广贤文》。
27.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孝亲不教亲生气,爱亲敬亲孝乃全。 意思是:如何孝敬父母,孝敬父母不只是给他们吃饱穿暖;孝敬父母还不要叫父母生气,热爱、尊敬父母才是全孝。出自《动报亲恩篇》。
28.要知亲恩,看你儿郎;要求子顺,先孝爹娘。 意思是:养育子女才能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要求子女孝顺你,你就必须首先孝顺你自己的父母。出自《四言》。
29.曾子曰:幸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曾子说:“孝有三点,大孝是尊重父母,其次是不使自己的言行给父母带来耻辱,再次是能养活父母。”出自(春秋)《礼记》。
30.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长寿而高兴,一方面为他们衰老而担忧。”出自(春秋)《论语·里仁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