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名言篇一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秦始皇篇》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秦始皇篇
1. 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
大意为:庸人发怒,拿脑袋撞地罢了。
2. 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大意为:听说上古有号不溢,中古代有号,死而以行为安静。像这样,那你建议父亲,我建议你呢,实在没意思,我不可取。从今以来,废除谥法。二世三世以至万世,传之无穷。
3.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大意为:我统领六国,天下归一,修筑长城以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保护我们的国家。我认为始皇帝的名字在这里发誓!我在,当守土开疆,扫荡平定少数民族,定我大秦万世的基业!我没有,也将身化龙魂,保佑我华夏永世不衰!这个誓言,太阳和月亮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一起听他!
4.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秦灭六国后,嬴政自称皇帝。他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5. 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大意为:对于一些立下大功且想隐退的功臣,嬴政觉得自己连这些条件都不实现,不配当君王
6.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生。
大意为:方圆百里之内,无论老少妇女儿童,猪狗牛羊,杀而烧掉了,变成焦土,万年寸草不生。
秦始皇的名言篇二 《历代帝王名言》
历代帝王名言
秦始皇赢政说:“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汉高祖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擒也!”
汉武帝刘彻说:“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务要使夷狄,不敢小视中国,乱臣贼子,不敢窥测神器!”
光武帝刘秀说:“有志者事竟成也!”
魏武帝曹操说:“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生子当如孙仲谋!” 蜀汉先主刘备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隋炀帝杨广说:“大好头颅,谁当斫之?!”
唐太宗李世民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道兴衰,以人为镜,可以知道得失。”
周女皇武则天说:“王师外镇,必藉边境营田。”
宋太祖赵匡胤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元太祖铁木真说:“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自己的敌人,侵占他们的土地,掠夺他们的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明太祖朱元璋说:“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说:“朕非亡国之君!”
清圣祖玄烨说:“天下未有过不去之事,忍耐一时便觉无事。”
清世祖胤禛说:“人有善恶之分,没有贵贱之别!”“创业难,守业更难。” 清高宗弘历说:“除生我者和我生者皆可淫。”
慈禧太后说:“宁与洋人,不与家奴。”
清德宗光绪皇帝说:“台割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
蒋介石说:“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走一个!”“攘外必先安内!”“若中国亡于日本,我们尚可做亡国,尚犹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为奴隶亦不可得。” 毛泽东说“谁搞台独,我要谁脑袋!”
2.人多的地方就有是非,有是非就有争斗,有争斗就有输赢。
3.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4.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5.盖有非常之功,须非常之人。
6.十年养气。养骨气、养义气、养勇气、养和气、养浩然正气
7.刘彻:攘外必先安内 趁着天气好 赶紧晒素草
8.他娘的那些个呆鸡,整天在朕的背后叽叽喳喳,说朕要不遗余力的确立卫青在朝中的威信,他们说了,这么看就对
9.子不类父,你能有什么办法。
10.非常之业,必由非常之人 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
11.刘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我们这代人终归是经历了血雨腥风
12.喜怒哀乐皆为国策,爱恨情仇惟我独尊
13.刘彻:新立的单于在国书上有这么一句话:我,汉之外甥,怎敢同汉天子相比。汉天子是我的舅公公。朕打了几十年的匈奴人,总算是打出一句软话来……要是伊稚斜还活着,是他这么亲口跟朕说,那可就是完美之事了!
14.汉武帝:怎么了?人家咳几生你就改变注意拉?像你这种看风使舵的人朕看就要先把你们全都杀了!
15.倾黄河之水,也洗不掉我大汉朝的耻辱!若此生不雪此辱,誓不做男儿!”
16.汉武帝:司马迁,朕快死了,不想戴你的高帽子,朕一生阅历不可谓不广,而你是唯一一位在精神上不肯臣服于朕的人,朕敬重你这一点所以要留下你。
17.子弱母壮,必乱天下!你等不在其位的人,很难明白,什么叫掣肘,什么叫顾忌,什么叫皇帝的不得已。 无上的权威和无边的享乐,世间没有什么人能不为其所动,不为其腐蚀,再贤德的人也难免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又大权在握,又有谁人能够止制她…你认为你就真的理解了朕吗?啊——许多事,最终只有天知道,已经发生的,没有发生的,朕来不及改变,也可能改变了!
18.地面上最柔弱者为水。碰到一点微小的阻碍就会改变其形状跟方向。放在圆的盛器里则圆,放在方的盛器里则方,似乎没有自己的主张。一旦形成洪水,则再大的岩石都难以阻挡。不要总是以硬碰硬。
19.汉武帝:这种局面重今以后必须彻底扭转,朕此战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世人跟匈奴人,从此以后攻守异形啦。寇可往,我亦可往!
20.刘彻:一切都是天意所定,哪儿会因为人的一句话而改变呢...
21.这把剑传自越王勾践,是一把复仇之剑,我乐见此 剑引血,也了见此剑崩裂,就是不愿全锋再见此剑
22.他刘屈鳌是在找死... 廷尉,给我用最严厉的手段惩治刘屈鳌全族!
23.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 兮,守四方。
24.汉朝的人不爱自己的马,也不爱自己的女人,我大汉朝的男人呢?汉朝的男人都到那里去了!
关于《论语》的
《论语》,我在中学时候就曾通读过了,那时候受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对孔夫子的世界观和理论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有些地方甚至用讥笑的眼光看。如孔夫子的“自行束樇而上,吾未尝不诲焉”,觉得迂得可以。用这样的心情读书,得到的收获可想而知。今年初丁检在会上推荐读《于丹论语心得》,于是在网上下载了认真看,看了后,有了严肃的思考和心得。于丹是北京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她以读《论语》为引领,把高深的道理寓于生动通俗的语言中,抓住了论语的核心要义,剖析并展开来,结合我们当前的社会,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对《论语》重新认识的
二是安贫乐道,淡薄名利思想。我们工资收入不高是多年的事实,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但有的人却很不适应,有的甚至口出狂言。所谓“靠山吃山,靠树吃树”,“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等等,言论既已如此,行为上必然出现偏差。所以看见一些“勾兑”现象,也就不奇怪了。但任何事情都有个度,超越了度,事物本质就发生了变化。“法律允许范围内”、“违纪”、“违法”悬殊往往在一线间,有的人偏就喜欢在这钢丝上走,思想根源上还是不能正确看待“安贫乐道”思想。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我认为人要真正获得自在、宁静、最要紧的就是安贫乐道。孔子的学生颜回家境贫寒,住漏雨破屋,三天两头缺粮,“瓦灶绳床”,都还朝不保夕,还得经常依靠子贡的周济。孔子称赞颜回能在贫困中“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清朝有个清官任满回家时候,因为没有收受贿赂,觉得不好意思,在行李里装了很多石头,以示“宦囊丰富”,居然还被人举报,上面居然还派员“调查”,结果查出了一个清官。笑话之余,这个清官清政不留名,体现了安贫乐道思想。我们不排斥富裕,我们不崇尚贫穷,但如果在富贵中,要学子贡一样,要同情、周济贫困的人,并且不要名利。如果在贫困中,不能怨天尤人,要有安贫乐道精神。
三是爱人犹如爱己,敬人犹如敬己。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当做官的人,穿丧服的人,还有盲人路过他面前,他一定要站起来;如果他要从这些人面前经过,他就小步快走,这表示对这些人的一种尊敬。现代人一般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得到他人的尊敬。但自己付出了什么呢?却很少去思考。有的人挺起个冬瓜一样的大肚,唯我至上、目空一切,任何人都不在眼里;有的人“出口成脏”,开口就是粗话脏话,不管他人接受不接受;有的人不讲社会公德,随地乱丢脏物,公共场所旁若无人地喧哗、吸烟、吐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自己心中没有别人,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特别是生活中本来有诸多不如意的人,忧患多于欢乐的人,更不容易做到自尊、自爱,并对他人的付出。美国原总统里根说他在中国的一次经历是他一生中最受教育的事。里根访华到西安,当然是微服私访式。看见街边有个小女孩卖甘蔗,里根突然想买根甘蔗来吃,一根甘蔗一毛钱,里根没零钱,拿出一张10元“大团结”付钱,小姑娘找不起,涨红了脸。那时候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人们生活水平不高,对卖甘蔗的来说,10元相当于巨款了。里根也知道这个事实,于是以一种“周济”的心情,“美国式的宽容”,摇手说不要了,然后怀着一种对第三世界国家作了贡献的满足离开。没料到一会儿小姑娘叫喊着,迅速追上来,把该补给的钱补给里根。里根后来说,他感到了自己的感情贫乏和空虚,他以一种施舍的心去施舍,反而到是自尊自强的中国小女孩对他进行了施舍。使他先前的施舍成了一种不尊重他人,不礼貌的行为。里根之所以受人尊敬,除了总统因素外,他以尊重他人心做事,尊重的对象不光是经济巨头、国家首脑,对一个普通老百姓也注意到细节,这些都值得我们去学习。因此我们任何时候都要保持一颗诚敬的心,真心赞扬他人,真诚对待他人,真心接受他人的好意。对待不友好的人,要“以德报恩,以直抱怨”。用《论语》精神指导我们的行为。
看于丹论语心得,重新认真领悟古老理论精华,心里产生许多共鸣。在多年忽视文化、漠视文化之后,终于发现文化的重要性;在感受了人生百态、生活艰辛之后,更深刻感受到文化的精神,文化的魅力,文化调节社会行为的作用。但要真正达到论语的境界并不容易,还要靠自己继续深入学习,勇敢实践。以前只要一谈论语,或者引用一句古话,马上有人说“宝气”,更不用说身体力行了。“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我们应该重新解读论语,重新认识论语,让论语成为一面镜子,时时对照自己的行为。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2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里讲的是如何调和“学”和“思”的矛盾。作为一个理科的学生,我觉得我对这个问题有相对深入的理解。只学而不思,不易发现别人的错误,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读《论语》,买一本书回来,刷刷几下读完,即使过目不忘,学到的也是别人的东西。思而不学,则会进展缓慢,而且容易钻进牛角尖出不来。这时如果能够参考一下以往人们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则很可能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荀子也说过“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所以,孔子告诉他的弟子,在学习中要把握好“学”和“思”这对矛盾。
人们常挂在嘴边的话,我竟然不知出于《论语》。像“父母在,不远游。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道不同,不相为谋,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读《论语》这部书,当然不是想从中觅得修身、齐家的孔门秘传。我只是在这部书中认识了一个迂阔率性、明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孔子,一个多才多艺、诲人不倦的孔子,一个食不厌精、懂得生活乐趣的孔子。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产生了孔子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论述了孝道、治学、治国、为政,为历代君王所推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论不一定与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相吻合,但对于影响了几千年的中国文化的经书,是有必要一读的。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会上做事,或是贪污或是抢劫,触犯法律,使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仁义礼智信,国人都按这一标准去做,社会会更加和谐,我们的国家会成为文明、昌盛、礼仪之邦。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3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学,都有自己的文化,这是这个国家国民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交往方式的抽象与概括,是该国家国民智慧的结晶。它既是民族的、国家的,同样也是人类的、世界的。
国人研究国学,提倡国学是天经地义的事,我们当代大学生更有必要去学习国学。
提起国学,不能不谈《论语》,而要谈《论语》,又怎能不谈孔子——这位我国历史上众人皆知的大教育家呢?
从第一次接触古文,就了解到了孔子所提倡的“有教无类”,得知了他的“礼教”与“仁政”。孔子创立的私家设教授徒事业,对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前进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推动。他广收门徒,打破了贵族垄断学校的局面,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他的教学
列夫·托尔斯泰有这么一句话:“产生巨大后果的思想,常常是朴素。”我觉得这句话很恰当。
我想,四处游说的孔子没有想到,他创始的儒家学说,可以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
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互交会的时候,我们学习国学,不仅发扬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遗产,而且对于我们自身的修养也是有益的。
自从我学习了《论语》,我觉得我的学习、为人处事等方面,都受到了其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矣。”它端正了我的学习态度,不以穿着、打扮、享受为目标,而是积极主动地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使自己不成为脑子贫穷的人。又如,在为人处事上,我学会了“与朋友交而守信”、“人不知而不愠”的积极人生态度,使自己成为大家欢迎的人。
同时,我对儒家思想中“为人道德修养”兴趣最大,感触最多。孔子认为,作为人,必须注重自身道德修养。“隐侧之心”,“闫耻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生则有之。“儒学”注重为人须有“孝悌心”,而后方可仁爱。仁爱之人必会与人为善。对此,我极为认同。
孔子把道德修养看的相当重,认为有人才能称为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也”……无一不蕴含儒家思想“重道”的理念。“君子怀德”,“德不孤,必有邻”,“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敬而勿失,与人恭而有礼。”……又无一不体现出,儒家思想要求注重道德修养的理论。其实在当今社会,仍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教育,而我觉得其根源还是告诫全体社会成员都能足够注重自道德修养。
每当我读《论语》,都能由衷的感到孔子的伟大,《论语》的精深,这也让我懂得了国学。懂得了它的美丽与寂寞:它的寂寞是因为无人欣赏它的美丽,而它的美丽正是因为它承受了无人欣赏的寂寞。
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不能裹足不前,不能沉溺其中,但应用它们为自己照亮前进的道路。在08年,万众瞩目的北京20xx年奥运会开幕了,国人期盼的开幕式面纱被掀起。顿时,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被世人所共享。《论语》、古筝、太极、京剧、山水、文房等等,国学之多,门类之广,真可谓是文化艺术的熏陶之作。各国的运动员、记者、政要、观光客人齐聚北京,参与盛会,全球亿万观众从电视收看直播。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在适合的情景里,有古代文士齐声吟唱《论语》开篇的孔子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此句引用于奥运开幕式,意在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不分肤色、不分国籍,来者就是客,而且是上客,体现了中国人好客之道,待人之礼。其心赤丹,令人叹服,故场面宏大,高朋满座,喜笑颜开,共贺盛事。
其实与国学接触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真让我确切地讲出其含义,就有点茫然不知从何讲起,也许是它包含的内容太博大精深了,也许是我悟性太差,始终难以全部理解它的深奥。
这或许就是国学的魅力所在,它是我们文明古国的瑰宝,是华夏民族的灿烂文化,是蕴涵着真理的艺术品。
身为中国当代大学生,更应珍惜它,深刻学习它,时时用它来警戒我们自己,如果不这样,那我们又如何对得起古代先贤的这番苦心呢?这样才不愧为泱泱五千看历史古国的炎黄子孙!
关于《论语》的读书笔记4
对于整个东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许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总试图将儒学作为宗教理解,他们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许,如果所有无法摆脱的精神制约都可以视为宗教的话,孔子确实是这样一种后果的直接缔造者。但实际上这种认识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诚的教徒永远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国宗教始终不过是无数围绕“治世”而采取的手段之一,不会有一个帝王真的允许哪个宗教来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会有哪个人怀着神圣的心情认真去探讨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国不会出现像文艺复兴那样的人性觉醒期,因为中国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片刻从人生活的世界移开到上帝的宇宙中去过。中国的哲学是彻头彻尾经世致用的哲学。“子不语”所表达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实质则是漠不关心,以致所有“怪力乱神”在最初就驱逐出了研讨的范围,也使得在后世这种实用主义的风气经年不绝。
然而着眼于现世,却并不意味承认现实。
东方的读书人,总是怀有类似“劝世”的情结。所以孔子长久担当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时代,儒学倡导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应该使自己向一种理想人格趋近。孔子将之定义成为“君子”。通过强调人的修身与自省,孔子宣扬当一个君主的自我修养达到完善,那么他的权力就可以通过最和平高贵的方式来保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天真,因此我们看到后世虽将孔子本人拜为先师,却没有几个强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经营他的政权。尽管如此,那些对于理想人格的设定却并没有被轻贱。今时今日,中国人的道德标尺也依然围绕着它们,谦逊淡定博学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始终被向往,但它一直以来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谁也还没见过它的完成。那些劝诫简短如“不迁怒,不二过”,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却无一不是包含了对于自身情绪与意识的双重控制,“君子”是一群有着绝对精神力的人,从这种意义上看,孔子相信个人意志的力量胜于环境的影响力,因为在他的描述中,“君子”无所谓贫富职业境遇,他们从不慌张,从不刻意争取,永远只是物来则应随遇而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变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们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悖论。
儒学的本末,都成为这个悖论之下的一个圈套。这个圈套的根基是一个绝对正确的假设,它决不可能实现,同时任何理论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结果就是连它的创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进去。讽刺的是现实之中,孔子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应该只是做好全部的准备来等待时机的降临。众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试图说服那些绝不可能——按照他所说的,去重现一个绝不可能回到的美好过去——的君王的努力中。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们看到过最标准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样遁世于飘渺的。因为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现实,就会明白要改变已成规矩的方圆只能是种妄念。我很难相信孔子真的认为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来,他所留下的形象也从来不是这样一个野心而自负的人。在他所留下的关于自己理想的叙述中,我们看到的是和所谓“治国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欢音乐,向往沐风逐月的清逸闲悠,崇拜老子,直言见老子犹见真龙。但是最终他一天也没有真正去落实过他的憧憬,他舍弃了清高与优雅,以卑微的姿态投身于时代的洪流中,试图用老迈的身躯挡住滔滔的江水。而这一切的理由,也许只是出于一种悲悯与责任感。他背负了整个时代的理想与现实。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来只会是现实的不断重演,被遗忘的美德从不会被唤醒,就如它们从来不曾真的存在过。带着这样的矛盾与感伤,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为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说:巨大的悲悯,超越了善。他注定会失败。他成为了不可被战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