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名句名言1
1、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2、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5、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6、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7、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9、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1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1、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
12、《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13、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14、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15、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16、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17、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18、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19、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0、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埋,其道光明。
21、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22、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2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人生感悟,其臭如兰。
2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26、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29、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易经名句名言2
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4、不恒其德,或承其羞。
5、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6、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7、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8、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9、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10、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11、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2、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13、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4、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15、君子以懿文德。
16、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1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18、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1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20、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21、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22、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23、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24、《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5、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26、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27、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
28、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29、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30、君子以作事谋始。
3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32、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33、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34、损而不已必益。益而不已必决。
3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36、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37、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8、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39、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40、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41、能经众正,可以王矣。
《易经》中阴阳变化、五行生克道理和意义,卦象及爻位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卦辞和爻辞阐释的道理和依据等,形成了《易经》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
卦:
1、单卦,由阴阳三爻组成,又名经卦,共有八个,即: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2、重卦,又叫偶卦,由两个单卦重叠而成,共有六十四个。
3、纯卦,由两个相同的单卦重叠而成,共八个,与八个单卦名相同,纯卦含在六十四卦之中,又是八宫卦的本宫卦。
4、本卦,指问卦者占得的原卦,占卜凶吉以本挂结论为主。
5、变卦,指依据本卦变动而得的卦,变动有其规定法则,其中有一爻变性后卦随之而变,变卦作为辅助完善本卦预测结论。
6、上下卦(内外卦),一个重卦由两个单卦重叠组成,处在下方的单卦叫下卦,又叫内卦;处在上方的单卦叫上卦,又叫外卦。
7、互卦,在一个六爻卦中,将2、3、4爻和3、4、5爻组成的一个新卦,因3、4两爻上下卦互用,故称互卦,互卦亦作为本卦断卦的辅助之用。
8、覆卦,也称综卦、复卦、反卦、倒卦,是一个重卦颠倒过来的卦,如,将泽天夬卦颠倒过来则成为天风姤卦,夬卦和姤卦就是互为覆卦。
9、当位卦,也称正卦,卦中六爻,从下而上,一、三、五爻为奇数,二、四、六为偶数,阳爻居奇数位,阴爻居偶数位,为得正当位,叫当位卦,如,既济卦为当位卦。当位卦象征正道,符合规律。
10、旁通卦,指两个六爻卦之间,六个爻阴阳均是相反的卦,如,乾卦和坤卦就是旁通卦。
11、错卦,又称对卦,指两个六爻卦卦爻两两阴阳相对,并且另一卦阴阳相反的卦如地泽临卦和天山遁卦即为互为错卦。
12、像卦,一个重卦卦象与另一个单卦卦象有相似的地方,如中孚卦由上两阳爻,中两阴爻,下两阳爻组成,与单卦离卦上一阳爻,中一阴爻,下一阳爻卦象相似,称为像卦。
13、包卦,六爻卦中,初爻和上爻都是阳爻,中间有阴爻的,称为阳包阴,如火雷噬嗑卦;初爻和上爻都是阴爻,中间有阳爻的,称为阴包阳,如水风井卦。
14、四正卦,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经卦称为四正卦。先天八卦四正卦为离、乾、坎、坤,后天八卦四正卦为震、离、兑、坎。
15、卦象,指六爻卦的形象。这个形象是类比、象征、表意某种事物的形象。象,既是形象,又是抽象。
16、卦时,六十四卦,每一卦象征某一事物,叙述这一事物在特定背景中产生、变化、发展的规律,这个卦的特定背景,称之为卦时。
17、卦数,也称易数。《易经》是符号文化,卦数是指《易经》中以数术演推揭示万事万物规律的`学问。以阴阳二符号,通过变换和叠加,以形象、类比、隐喻等形式来揭示万物相互联系、生成、成长、发展、鼎盛、衰退、消亡、复生的规律,这种推演变换都是以数术为基础的,这种数术,称为卦数。
18、义理,《易经》中阴阳变化、五行生克道理和意义,卦象及爻位的辩证关系的理论,卦辞和爻辞阐释的道理和依据等,形成了《易经》博大精深的哲学体系,统称为《易经》的义理,义理是源于对天文和地理知识的总结。
19、占,《易经》有“象、数、理、占”四大功能,占,是占筮的意思,即占筮凶吉,预测未来。
《易经》中的经典名句 中国有史以来,有过诸多的经典传世之作,可惜我读的太少了。《易经》作为中华经典传世之名著,对中国的哲学、文学、政治、法律、天文、历法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与品读。现摘录部分名言,重温先哲们那丰富而深刻、极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上九,亢龙有悔。
译文:上九天,龙飞的过高,必将造成后悔之事。
点评:古人都知道做事有度,也许正是中国人中庸思想的渊源吧。
二、《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译文:天道的特点是永远不停的运动变化,谁也不能阻挡,君子要效法天道,自立自强,奋发向上,永不松懈。
点评:顺势而为,积极进取。这是我们民族香火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支柱。
三、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译文:地的气势厚实温顺,君子应效法大地以深厚的德行来包容万物。 点评:心胸宽广。
四、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译文:身居高位而不骄傲,屈居人下而不忧愁。所以说自强不息而又随时反省,虽面临危险而无灾祸。
点评:不骄不馁。
五、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译文: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点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六、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译文:君子通过学习来积累知识,通过讨论来明辩事理,用宽厚的态度处事,运用仁义来行事。
点评:教我们做人做事。
七、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译文:长期做好事的家庭,福址定会传到后代;长期不会好事的家庭,祸害一定会害及子孙后代。
点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八、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译文:劳苦功高而又谦逊的君子,得到了百姓的敬服。
点评:企业管理同样适用,有优异业绩且为人谦虚的管理人员,也会得到下属的拥戴。
九、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译文: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点评:正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不知当年任正非是否有感此言而作《华为的冬天》?
十、同人于宗,吝道也。
译文:团结限于宗族内部,说明走的道理令人惋惜。
点评:毛主席说过,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
十一、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译文:天与火在一起象征团结,君子因此要分析各种人的是非善恶,辨别事物的差别同异。
点评:明辩是非。
十二、《象》曰:饮酒濡道,亦不知节也。
译文:《象传》说饮酒弄得满头是酒,说明放纵没有节制。
点评:“节制”,昨晚喝过了经历的那种痛苦,才更明白它的重要性。 教你为人处世的《易经》名句
1、慢藏诲盗,治容诲淫.
2、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4、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
5、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乎迹,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6、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7、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8、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9、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10、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11、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12、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13、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危以动,***不与也;惧以语,***不应也;无交而求,不与也.莫与之,则伤之者至矣.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两人意气投合,会形成一股锋利得可以切玉断金的力量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气相投的言论,其气味就象兰草那样芬芳。
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不去严密地收藏财物,就等于引人行窃;妖冶地打扮容姿,就等于引人***。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面文字不能完全表达人的语言,而言语也不能完全表达人的思想。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易》中诸卦的类比规则是就近援取人身器官,至远援取各类物形作为卦象的象征。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云朵纷飞,甘霖普降,宇宙万物因此而流布成形。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阳气乃是宇宙的本原,它创始万物,使天下万物都得到安宁。 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君子的声势在伸张,小人的'声势在消退。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居于上位而不骄傲,居于下位而不忧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积德修善的家族,必然多有吉庆,作恶损德的家族,必然多有祸殃。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 天与地上下违逆,但化育万物的事理却是相通的,男女阴阳违逆,但交感求合的心志却是相通的,天下万物形态违逆、情志隔膜,但禀受天地阴阳之气的情状却是相同的。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
平易就容易为人明了:简约就容易使人顺从,容易明了则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能够建功。
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有人亲近则处世就能长久,建功立业则立身就能宏大,而处世长久是贤人的美德,立身宏大是贤人的事业。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同样的声调能产生共鸣,同样的气息能相互吸引。水往低温的
地方流,火往干燥的地方烧,云随龙而出,风从虎而现,说明天
下万物都是亲附同类的。
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物以类 聚,人以群分。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终始,六位时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真伟大啊!万物萌生都要依靠它。它行云施雨,万物才能化成。日月终而复始地运行,象征六气的生成。天的运行刚健不辍,君子应当象天那样自强不息。
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广大,品物咸亨。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大地真是广大啊!万物靠她生长,而且顺承于天,大地负载万物,其德无限,包含的内容十分广大,万物都能亨通。君子应当效仿大地负载万物的厚德。大地的性质极为柔顺,但当它变动时却很刚健。大地的形态极为安静,但它的品德却很方正。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
天地顺自然而动,所以日月运行不会有差错,四季的更替也不会有差错。圣人顺自然之理而动,则刑罚清明而百姓顺服。人们的行为准则也有一定之规,人难道可以逆天行道吗?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该停止的时候就停止,该行进的时候就行进,动与静都不失时机,君子之道就能光明。君子所想的不会超出他所处的位置。君子要有自知之明。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日月依天而行,百谷草木依附地而生存。天和地是日月、人类和草木依存的载体。人类能违背自然规律,倒行逆施吗?现在我们的社会上有多少不顺从天地的做法,人类自以为发明了科学技术,就认为可以随心所欲,恣意妄为。
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天威下达,雷厉风行,万物不敢虚妄,先王办事,就好象四时使万物茂盛一样,不虚妄地养育万物。科技时代的规律也同此一样。
观天下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
观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周而复始不变,圣人仿效自然造化万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
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天地革而四时成。
水中有火,为水火相革之象,君子应修订历法以阐明天时的变化。天地不断变革而四时形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的时用意义真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