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依法执法名人名言 正文

依法执法名人名言

时间:2025-04-05 12:13:26

1、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爱赤壁,我以我行创文明。

5、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识不可无。

6、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8、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9、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1、建设法治的文化,陶冶诚信的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15、文明赤壁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

16、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8、人民赋予权力要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9、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2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2、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从我做起;法治意识娃娃抓起。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6、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0、建设法治家园,构筑和谐社会。

31、知法是安康基石,守法是和谐根本。

3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4、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

3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36、文明赤壁精彩有约,和谐城市魅力无限。

37、学法则明智,用法则业兴。

38、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39、美丽赤壁是我家,依法治理靠大家。

40、繁荣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

41、以诚待人,人人敬;依法办事,事事成。

42、弘扬法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43、学法源于一点一滴,守法始于一言一行。

44、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45、宣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46、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纳税光荣

47、以法治权权生威,以德修心心养廉。

48、法制保障民主,法治促进和谐。

49、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50、恪守法规,画出圆满人生。

1、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鞅《商君书定分》

2、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3、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刘禹锡《砥石赋》

4、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韩非子,诡练》

5、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韩非子·饰邪》

6、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尚书·大禹谟》

7、公私不可不明,法制不可不审。——韩非《韩非子》

8、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王勃《上刘右相书》

9、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王安石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12、立法普法执法司法依法治国,公正公开公平公道秉公为民。——卢志勤

13、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

14、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15、一民之轨,莫如法。——《韩非子·有度》

16、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7、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陈亮

18、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9、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20、立宪利于国,利于君,利于民。——清·郑观应

21、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乱。——韩非《韩非子》

22、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韩非子·有度》

23、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苏轼《策别第六》

24、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25、政令必行,宪禁必从。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王符《潜夫论·考绩》

26、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管子·明法解》

27、故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欧阳询《艺文类聚》

28、法令明具,而用之至密,举天下惟法之知。苏轼《策别第八》

29、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墨子·法仪》

30、欲着其罪于后世,在乎不没其实。——欧阳修《魏梁解》

31、可行必守,有弊必除。——刘禹锡

32、为人上者释法而行私,则人臣者援私以为公。——《管子·君臣上》

33、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34、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启超

35、其知而犯之谓之故,意以为然谓之失。——张斐

3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沈家本(清)

37、以道为常,以法为本。——《韩非子·饰邪》

38、有事不避难,有罪不避刑。——《国语·晋语七》

39、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汉书·王尊传》

40、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三国志·诸葛亮传》

41、先王以明罚敕法。——《易传·象传·噬嗑》

42、执法如山,守身如玉。——金缨《格言联壁·从政》

43、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44、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包拯《致君》

45、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46、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47、法者,上之所以一民使下也。——《管子·心术上》

48、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49、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葛洪《抱朴子·判子》

50、如平直必以准绳。——《吕氏春秋·分职》

51、法不阿贵,绳不绕曲。——韩非《韩非子有度》

52、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韩非子有度》

53、宁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桓范《政要论·为君难》

54、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管子·法法》

55、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夏敬渠《野叟曝言》

56、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汉书》

57、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

58、宪律制度必法道。——《管子·伍法》

59、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6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史记·循吏列传》

61、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62、宥过无大,刑故无小。——《尚书·大禹谟》

63、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天论》

64、法者,天下之仪也。——《管子·禁藏》

65、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汉书》

66、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67、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丘

68、有法而不循法,法虽善与无法等。——沈家本

69、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70、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韩非子·解老》

71、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三国志》

72、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刘禹锡《天论》

7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74、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乱也。——《黄帝经·经法·君正》

75、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76、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苏辙《上皇帝书》

77、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刘恒

78、诛禁不当,反受其央。——《马王堆汉墓帛书·国次》

79、法者,公天下持平之器。——完颜雍(金世宗)

80、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81、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82、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83、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苏辙

84、法施于人,虽小必慎。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

85、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晏子春秋·内篇》

86、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

8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88、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89、圣人为法国者,必逆于世,而顺于道德。——《韩非子·奸劫弑臣》

90、省刑之要在禁文巧。——《管子·牧民》

91、不以私害法,则治。——商鞅《商君书修权》

92、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管子》

93、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孟子离娄上》

94、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95、用赏贵信,用刑贵正。——《鬼谷子·符言》

96、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97、法平则吏无奸。——《商君书·勒令》

98、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商君书》

99、言出为箭,执法如山。——李绿园《歧路灯》

100、治国无其法则乱,守法而不变则衰。——《唐·欧阳询·艺文类聚》

1、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爱。

2、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

3、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4、法律的制订是为了惩罚人类的凶恶悖谬,所以法律本身必须最为纯洁无垢。

5、凡是解释越简单的法律,也就是也公正的法律。

6、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就不再配享受自由了。

7、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8、有此上士,则必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9、法小弛则是非驳。

10、法律有权打破平静。

11、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12、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但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为自己编织一个笼子,然后把自己关在里面。

13、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

14、法律是一种强制性秩序。

15、全部历史就是利益的斗争,而法是那些占了上风的利益的权威性的表现。

16、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17、您抛弃了法律,生活就会抛弃您。

18、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迅速累聚,进而变成法律。

19、像房子一样,法律和法律都是相互依存的。

20、凡法始立必有病。

21、公正的法律限制不了好的自由,因为好人不会去做法律不允许的事情。

22、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23、人民应该为法律而战斗,就像为了城墙而战斗一样。

24、法律和制度必须跟上人类思想进步。

25、法律之明了,不尽在其条文之详尽,乃在其用意之明显,而民得其喻也。

26、在个人的案件中或是他所看到的案件中不能有疏忽,因此执法从来不能疏忽。

27、用道德的示范来造就一个人,显然比用法律来约束他更有价值。

28、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29、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30、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3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

32、法是关于人世和神世的学问,关于正义与不正义的科学。

33、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34、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35、法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每一个人自由发挥自己的才能,而不是为了束缚他的才能。

36、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

37、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

38、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公众知晓,在于实施。

39、实际上,我们想要的不是针对犯罪的法律,而是针对疯狂的法律。

40、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4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适用的宪法,甚至一条永远适用的法律。

42、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43、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罚才能使犯罪得到偿还。

44、法宽则刑者少,刑者少则民为耻矣。

45、法是一套权威性的审判指南或者基础。

46、在暴力的喧嚣声中,法律的声音显得太微弱。

47、程序是法治和恣意而治的分水岭。

48、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49、没有绝对的平等,也没有绝对的权力。人在天性上类同,就法律而言不平等,在政治上不平等,又不同类。

50、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

51、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52、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神灵,而不是殚精竭虑将神灵揉进宪法,总体上来说,法律就会更好。

53、要理解法律,特别是要理解法律的缺陷。

54、惩罚是对正义的伸张。

55、法律如果推不开特权的门,也一定跨不进人民的心。

56、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时。

57、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58、只要不违反公正的法律,那么人人都有完全的自由以自己的方式追求自己的利益。

59、法律总是要遇到立法者的感情和成见的。

60、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一种的网,触犯法律的人,小的可以穿网而过,大的可以破网而出,只有中等的才会坠入网中。

61、法律应该是铁的,像铁锁那样。

62、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夏,庇护着我们大家;它的每一块砖石都垒在另一块砖石上。

63、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容忽视的。

64、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65、救济走在权利之前,无救济即无权利。

66、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67、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

68、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

69、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

70、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

71、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72、法律只不过是我们意志的记录。

73、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74、再坚强的堡垒也敌不过金钱的侵蚀。

75、法律,在它支配着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场合,就是人类的理性。

76、举证责任之所在,即败诉之所在。

77、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就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78、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79、法律规定得愈明确,其条文就愈容易切实地施行。

80、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