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势利之交,难以经远。
【出处】诸葛亮《论交》:势利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
【解读】为权势,私利而交结的朋友,不会成为永久,更不会成为真正的知己。
所以说,建立在权势和私利基础上交的友情,难以持久。朋友也不可以利益感情为基础的,过分注重功利、讲究得失,彼此间以利益出发,把利益作为衡量情感的唯一标准,这也是不妥的,这种朋友也是不长久的。朋友是经得住挫折的考验,患难见真情,朋友在你最困难的时候,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不会离开你。
2、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
【出处】白居易《伤唐衢二首》:自我心存道,外物少能逼。常排伤心事,不为长叹息。忽闻唐衢死,不觉动颜色。悲端从东来,触我心恻恻。伊昔未相知,偶游滑台侧。同宿李翱家,一言如旧识。酒酣出送我,风雪黄河北。日西并马头,语别至昏黑。君归向东郑,我来游上国。交心不交面,从此重相忆。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五十著青衫,试官无禄食。遗文仅千首,六义无差忒。散在京洛间,何人为收得。
【解读】这句话是个人生道理,知人不足应知心才对。唐代诗人白居易元和六年(811),或稍后间,写了《伤唐衢二首》,悼念他的亡友。第二首中,谈到了他自己所作组诗《秦中吟》的创作缘起。“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出自《伤唐衢二首》。意思是:自己只是为了人民的疾苦、贫困而伤心,不知道还有什么禁忌回避的。他在《伤唐衢二首》中所写的“贵人皆怪怒,闲人亦非訾”,就是他这些讽谕诗全面得罪的结果,也是他为文做诗,一定要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必然要遭遇的厄难了。
3、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
【出处】杜甫《徒步归行》:明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解读】人与人的交往,何必在乎年龄的老与少;只要彼比心灵契合,何必一定要先求同调呢?
唐代大诗人杜甫,自凤翔赴鹿州,途经分州,写了《徒步归行》一诗送给友人李特进,这是其中的两句。人生相交,贵在知心。不去计较年龄的差异,便可得忘年之交;不求同调,便可得忘形之友。只要彼此情投意合,任何年龄、身份、行业的差异,都不会构成朋友之间的阻碍的。
4、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出处】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解读】我们分手之后,虽然天各一方,但是不必悲伤。海内有知心的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像是近邻一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长期以来脍炙人口的诗篇,特别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至今还常被人们引用。这首诗写得乐观开朗,没有一般赠别诗常有的那种哀伤和悱恻。此诗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体贴,绝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寡味。诗人本来是要劝慰杜少府的,劝他不要过于感伤。但并不是一上来就劝他,而是先用环境的描写衬托惜别的心情,表示自己是和他一样的宦游人,因而最能理解他那种离开亲友远出求仕的心情。
5、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出处】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解读】同样都是沦落世间的人,既然相逢,无论先前是否认识,都会同病相怜,同声相应,那又何必在意是否曾相识呢?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十分愁苦,江边送客偶遇琵琶女,听罢婉转忧伤的琵琶曲后,才知道琵琶女也曾经是京城名倡,当年貌美技精,风光无限,而现今却流落天涯,嫁作商人妇,独守空船,亦是无限愁怨,诗人白居易陶醉于琵琶曲,又深感于琵琶女的身世,再想到自己由京官左拾遗被贬九江,其凄苦又何曾不是如此,作者感触于怀,便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千古名句。 其意彼此命运如此相似,虽不曾相识,但却像朋友一样有相知,感慨无限。
6、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出处】李白《赠友人三首》其二:袖中赵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其事竟不捷,沦落归沙尘。持此愿投赠,与君同急难。荆卿一去后,壮士多摧残。长号易水上,为我扬波澜。凿井当及泉,张帆当济川。廉夫唯重义,骏马不劳鞭。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解读】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
《赠友人三首》乃一组五言古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春,李白游越中时。这两句写的.是李白对交朋友的态度——人与人之间贵在彼此知心友好,相互理解,不必重在金钱交往,不以贫贱富贵作为择友的标准。语含哲理,近于格言。
7、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出处】高适《别董大二首》其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解读】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啊!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其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8、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出处】李白《送友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解读】游子的行踪似天上浮云,落日难留。
这首李白的《送友人》,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佳作。“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脍炙人口的名句。上句想象友人旅途中飘零之感,下句抒写别后故人相思之情。这一联对仗十分工整,“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渲染出浓郁的离别氛围,却点到即止,毫无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李白这首送别诗写得情深意切,却境界开朗;对仗工整,而自然流畅。青山、白水、浮云、落日,构成高朗阔远的意境。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唐)李煜
交朋必择胜己者,讲贯切磋,益也。
——(宋)何坦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友。
——(宋)欧阳修
傲慢亵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宋)朱熹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始,游戏征逐,昵友也;和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
——(明)苏溶
搏弈之交不终日,饱食之交不终月;势力之交不终年,惟道义之交可以终身。
——(清)金缨
交渊博友,如读名书;交风雅友,如读诗歌;交谨慎友,如读圣书;交滑稽友,如读传奇小说。
——(清)邹韬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
——(清)李叔同
古人结交在意气,今人结交为势利。
——(明)冯梦龙
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
——(清)龚自珍
人生所贵在知己,四海相逢骨肉亲。
——《雁门集》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红楼梦》
甘泉知于口渴时,良友识于患难日。
——书摘
度尽却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
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春常留。
——歌词
安危他日终须仗,甘苦来时要共尝。
——孙中山
本互助博爱之精神,谋团体永久之巩固。
——孙中山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战国)孟轲
以势交者,势倾则败;以利交者,利穷则散。以财交者,财尽则绝;以色交者,色落则渝。
——(汉)刘向
交得其道,千里同好;固于胶漆,坚于金石。
——(三国)谯周
管鲍之和,穷达不移;范张之谊,生死不弃。
——(元)许名奎
朋友邀宴,可以缓往;朋友有难,必须速赴。
——书摘
镤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唐)孟郊
好人常直道,不顺世间逆。恶人巧谄多,非义苟且得。
——(唐)孟郊
文情不厌新,交情不厌陈。能存先昔友,留示后来人。
——(明)汤显祖
人若近贤良,比如纸一张。以纸包兰麝,因香而得香。
——佚名
人若近邪友,比如一枝柳。以柳贯鱼鳌,因臭而得臭。
——(清)金缨
朋友:同师曰朋,同志曰友。
——(春秋)左丘明
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
——(春秋)孔丘
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理也。
——(战国)庄周
君子淡似亲,小人甘以艳。
——(战国)庄周
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
——(汉)杨雄
古之君子,绝友不出丑语。
——(魏晋)嵇康
君子先择而后交,小人先交而后择。故君子寡忧,小人多怨。
——(隋)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