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惜衣有衣,惜食有食。
2、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
3、尊敬他人就是尊敬自己,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4、粒米虽小君莫扔,勤俭节约留美名。
5、有荒节约度荒,天荒节约备荒。
6、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7、精打细算够半年,遇到荒年不受难。
8、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0、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七尺。
11、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2、年年有储存,荒年不荒人。
13、米饭粒粒念汗水,不惜粮食当自悔。
14、珍惜粮食,远离浪费。
15、一粥一饭汗珠换。
16、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
17、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18、珍珠为宝,稻米为王。
19、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20、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21、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22、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23、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
24、粒米虽小犹不易,莫把辛苦当儿戏。
25、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26、桌上一粒饭,农民一滴汗。
27、节约光荣,人见人赞;浪费可耻,谁闻谁恶
28、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29、粮食就是生命,知识拯救灵魂。
30、珍惜劳动成果,反对浪费粮食。
31、一米一粟来之不易,爱粮节粮人人有责。
32、食不净则多病,食不尽则多蝇。
33、盘内一分钟,厨内更多功。
34、倒下的是剩饭,流走的是血汗。
35、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
36、爱惜粮食就是热爱生活。
37、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8、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
39、即使饥肠辘辘,也要风度依然。
40、天地"粮"心,珍食莫蚀。
41、一粥一饭汗珠换。
42、古诗《锄禾》你我读,盘中餐苦当记住。
43、珍惜粮食就是热爱生命。
44、存粮如存金,有粮不担心。
45、食堂饭菜香,买饭多谦让。
46、水要思源,吃饭当节俭。粒粒盘中餐,皆是辛苦换。
47、粮收万石,也要粗茶淡饭。
48、节约粮食,远离浪费。
49、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50、粮食打进仓,莫忘灾和荒。
鲁迅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一起来看看鲁迅名言,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1、自然赋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
2、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冷饮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3、上人生的旅途罢。前途很远,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4、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5、唯独革命家,无论他生或死,都能给大家以幸福
6、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为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
7、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8、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宝贵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9、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0、与名流者谈,对于他之所讲,当装作偶有不懂之处。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
11、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12、则普天下之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13、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1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15、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
1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7、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
18、中国人自己诚然不善于战争,却并没有诅咒战争。自己诚然不愿出战,却并未同情于不愿出战的他人。虽然想到自己,却没有想到他人的自己。
19、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成正比例,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20、事实是毫无情面的东西,它能将空言打得粉碎。
21、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
22、个人的生命是可宝贵的,但一代的真理更可宝贵,生命牺牲了而真理昭然于天下,这死也是值得的。
23、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了。
24、与其找糊涂导师,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却寻觅的功夫,横竖他也什么都不知道。
25、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
26、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枪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
27、人类总不会寂寞,以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28、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
29、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保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大抵如此,大抵!
30、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31、中国是古国,历史长了,花样也多,情形复杂,做人也特别难,我觉得别的国度里,处事法总还要简单,所以每个人可以有工夫做些事,在中国,则单是为生活,就要化去生命的几乎全部。
3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3、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
34、生命是以时间为单位的,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等于慢性自杀。
35、诗须有形式,要易记,易懂,易唱,动听,但格式不要太严。要有韵,但不必依旧诗韵,只要顺口就行。
36、你看“现代”派下的小卒就这样阴鸷,无孔不入,真是可怕可厌。不过我想这实在难对付,譬如要我去和此辈周旋,就必须将别的事情放下,另用一番心机,本业抛荒,所得的成绩就有限了。“现代”派学者之无不浅薄,即因为分心于此等下流事情之故也。
37、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
38、我觉得中国人所蕴蓄的怒愤已经够了,自然是受强者的蹂躏所致的。但他们却不很向强者反抗,反而在弱者身上发泄,兵和匪不相争,无枪的百姓却受兵匪之苦,就是最便的证据,再露骨的地说,怕还可以证明这些人的卑怯,卑怯的人,即使有万丈怒火,除弱草之外又能烧掉甚么呢?
39、我总觉得洋鬼子比中国人文明,货只管排,而那品性却很有可学的地方,这种敢于指摘自己国度的错误的,中国人就很少。
40、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41、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2、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43、青年应当天真烂漫。
44、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45、驯良之类并不是恶德。但发展开去,对一切事无不驯良,却决不是美德,也许简直倒是没出息。
46、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47、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
48、即使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的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决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因为幼稚,当头加以件戕贼,也可以萎死的。
49、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会被生活所累。
50、二十多年前,都说朱元璋(明太祖)是民族的革命者,其实是并不然的,他做了皇帝以后,称蒙古为「大元」,杀汉人比蒙古人还厉害。
51、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52、我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
53、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了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
54、我又愿中国青年只是向上走,不必理会这冷笑和暗箭。
55、发思古之幽情,往往为了现在。
56、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57、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58、现在做人,似乎只能随时随手做点有益于人之事,倘其不能,就做些利己而不损人之事,又不能,则做些损人利己之事。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如强盗之放火是也。
59、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60、现在的许多论客,多说我会发脾气,其实我觉得自己倒是从来没有因为一点小事情,就成友或成仇的人。我还不少几十年的老朋友,要点就在彼此略小节而取其大。
斗士鲁迅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是个斗士。
斗士自然应该是永远一副“横眉冷对千夫指”的模样,用他那辛辣的笔调同黑暗对抗。
先生曾在《纪念刘和珍君》里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
于是便有种错觉:总觉得鲁迅的形象不应该仅仅是坐在椅子上抽着烟写作,而更应该是小舟上,面对波涛汹涌的海浪和电闪雷鸣的风暴高喊:“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好玩”的鲁迅
陈丹青说,鲁迅最大的特点是“好玩”。
他常在北大的课堂上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让学生捧腹不止。
他送书给年轻的朋友作为结婚的贺礼。封面上,他题词:“我亲爱的一撮毛哥哥呀,请你从爱人的怀抱中汇出一只手来,接受着枯燥乏味的《中国文学史略》。”
他给自己的集子起的题目也都流露出游戏文字的态度:《而已集》、《三闲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等等。
在他死后多年,就连他曾经的“论敌”回忆起他来都说:“鲁迅可不像画上那样硬邦邦,老先生幽默的不得了。”
先生的八字胡下,常常会有翘起的嘴角。
翻译家鲁迅
鲁迅先生26岁弃医从文,38岁时他的第一篇正式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年上发表。之间12年期间,到之后的岁月,鲁迅先生其实一直都是个翻译家。
鲁迅先生的第一部翻译作品是23岁时翻译自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月界旅行》。此时,他尚未进入仙台医学院,而是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
此后,鲁迅先生就此开启了他的翻译生涯。
鲁迅翻译、校对的小说
鲁迅先生翻译了大量日本和俄国的小说,比如法捷耶夫的《毁灭》、安特莱夫的《默》、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等等许多作品。鲁迅先生翻译的小说的数量远远超过了他自己创作的小说数量。
不仅翻译小说,鲁迅先生还翻译其他类型的作品。比如他翻译过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序言,日本的自然科学著作《药用植物》。
另外,他还翻译了大量日本和苏联学者讨论关于艺术、和文学的著作。
用古文写作的鲁迅
最初写作、翻译的鲁迅所用的都是古文。比如在翻译《月界旅行》时,就把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按照中国古典章回小说那样翻译。
他翻译的安特莱夫的《谩》如今对大多数没有古文基础的读者来说仿佛就是天书。
他早年写的介绍西方思想、历史的文章也都用古文,如《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摩罗诗力说》。这三篇文章后来收录进了鲁迅的杂文集《坟》,封面上的猫头鹰是鲁迅自己设计的。
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师说》、《进学解》。课外阅读,各种选本上韩文也随处可见。他的许多警句,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跨越了一千多年,仍在指导我们的行为。
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洞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礼呢?
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有个宪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场闹剧。韩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意见的习惯。这种官职的第一素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谏,武死战”。韩愈在上书前思想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一递”,谁知奏折一递,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
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并说: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佛如有灵,能作祸祟,凡有殃咎,宜加臣身”)。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利害表忠心,宪宗就越觉得他是在抗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
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严重得多。他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他被押送出京不久,家眷也被赶出长安,年仅12岁的小女儿也惨死在驿道旁。韩愈自己也觉得实在活得没有什么意思了。他在过蓝关时写了那首著名的诗。我向来觉得韩愈文好,诗却一般,只有这首,胸中块垒,笔底波涛,确是不一样: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是给前来看他的侄孙写的,其心境之冷可见一斑。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还算富庶,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农耕方式原始,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制,唐律明确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同在一片蓝天下,人人都该享有爱。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识、能力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强弓毒矢”,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诲”,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推广普通话。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我在祠内仔细看着题刻碑文和有关资料。韩愈的确是个文人,干什么都要用文章来表现,也正是这一点为我们留下了如日记一样珍贵的史料。比如,除鳄之前,他先写了一篇《祭鳄鱼文》,这简直就是一篇讨鳄檄文。他说我受天子之命来守此土,而鳄鱼悍然在这里争食民畜,“与刺史抗拒,争长为雄。刺史虽驽弱,亦安肯为鳄鱼低首下心。”他限鳄鱼三日内远徙于海,三日不行五日,五日不行七日,再不行就是傲天子之命吏,“必尽杀乃止”!阴雨连绵不开,他连写祭文,祭于湖,祭于城隍,祭于石,请求天晴。他说天啊,老这么下雨,稻不得熟,蚕不得成,百姓吃什么,穿什么呢?要是我为官的不好,就降我以罪吧,百姓是无辜的,请降福给他们(“刺史不仁,可以坐罪;惟彼无辜,惠以福也”)。一片拳拳之心。韩愈在潮州任上共有13篇文章,除三篇短信,两篇上表外,余皆是驱鳄祭天,请设乡校,为民请命祈福之作。文如其人,文如其心。当其获罪海隅,家破人亡之时,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恶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投诚,其英雄气概不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两次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
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滚韩江时,我就想,宪宗佞佛,满朝文武,就是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废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地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瘴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边天涯。
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着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蜀道叹难,江畔沉吟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3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172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所以韩祠中有诗曰:“文章随代起,烟瘴几时开。不有韩夫子,人心尚草莱!”这倒使我想到现代的一件实事。1957年反右扩大化中,京城不少知识分子被错划为右派,并发配到基层。当时王震同志主持新疆开发,就主动收容了一批。想不到这倒促成了春风度玉门,戈壁绽绿阴。那年我在石河子采访,亲身感受到充边文人的功劳。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
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为李,倒是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荒蛮之地视政八月,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历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遍读祠内凭吊之作,诗、词、文、联,上自唐宋下迄当今,刻于匾,勒于石,大约不下百十来件。一千三百多年了,各种人物在这里将韩公不知读了多少遍。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