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
2、当我们胆敢作恶,来满足卑下的希冀,我们就迷失了本性,不再是我们自己。——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
3、我学到去实践我所谓的——「建设性的不满足」。——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4、幸福的最大障碍就是期待过多的幸福。——丰特奈尔
5、知足而不贪,知节而不淫。——北宋隐逸诗人林逋
6、我相信,自我的满足就是每天感觉自己的薪水一分一毫都是自己流血流汗赚来的。——美国广告大师李奥贝纳
7、财富,帝国和权力不是满足欲望的更有力的手段,又是什么?——英国剧作家威·康格里夫
8、头脑中想着行动而不是信条,将有助于满足我们最大的需要。——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诗人朗费罗
9、法律不可能给每个人以方便,如果它有益于全体和大多数人,我们就该满足了。——古罗马历史学家李维
10、母亲怀胎十月,婴儿哇哇落地,辛辛苦苦的养育着,所有的痛苦代价都有在孩子头一声“娘”中,得到了补偿,得到了满足。——武侠小说家古龙《怒剑狂花》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查·埃利奥特
12、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阻碍,即将永远保持其满足和平庸的状态,那么他将既愚蠢又糊涂,像母牛一样地逸然自得。——布朗
13、爱,不过是一种享受贪欲的和永远不满足的热望而已。——法国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蒙田
14、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中国现代作家、政治评论家鲁迅
15、金钱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但是,只有在你觉得知足的时候,它才会带给你快乐,否则的话,它除了给你烦恼和妒忌之外,毫无任何积极的意义。——台湾女诗人席慕蓉
16、一旦爱情得到了满足,他人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法国作家高乃依
17、是的,穷人的花园里不仅有花草,而且还有仁慈之心和满足之情、宁静的心境和劳累的欢快。——玛·霍伊特
18、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
19、我们在那些同我们一样虚荣的人们面前讲话,他们虚荣心受折磨的程度恰与我们虚荣心得到满足的程度相等。——法国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
20、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法国作家拉罗什富科
21、所有在自然法则指寻下的调查,最终都把目标放在满足肚子的需要上。——阿特纳奥斯
22、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法国哲学家柏格森《笑》
23、没有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
24、也许人就是这样,有了东西不知道欣赏,没有的东西又一味追求。——海伦。凯勒
25、委心任运,不失其为我。知足常乐,不愿乎其外。——况周颐
26、贪得者,分金恨不得玉,封公怨不受侯,权豪自甘乞丐。知足者,藜羹旨好于膏,布袍暖于狐貉,编民不让王公。——洪应明,明朝道人洪自诚
27、只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劳动才能从繁重的负担转变成轻松而愉快的生理要求的满足。——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
28、清虚静泰,少私寡欲。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嵇康
29、人只有在不断追求中才能得到满足。像爱情一样,诗、哲学、科学的真正精神恰恰就是不断地追求,永远站在起跑线上。——教授、哲学家、作家、文学家赵鑫珊
30、本能的需要是可以满足的,而且很容易办到。使我们焦躁不安的恰恰是其余的那些需要。——古罗马政治家、哲学家塞涅卡
31、所谓幸福的人,是只记得自己一生中满足之处的人;而所谓不幸的人只记得与此相反的内容。——日本诗人荻原朔太郎
32、人是永远不知足的。……这正是人类所具备的最伟大的才能之一,正是这种才能使人比那些对自己已有的东西而感到满足的动物优越。——美国作家斯坦贝克
33、真正的谦卑是满足。——瑞士哲学家阿米尔
34、声名也会成为一种巨大的障碍:如果我们追求它,就必须投身于这样一条道路——尽量满足人们的想象,避其所憎、投其所好。——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
35、一个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钱或权势,他便永不能获得满足,而不满足便不能快乐。——台湾作家柏杨
36、人们喜欢带着极端的偏见在不着边际自由中使自己得到满足,这就是他们的思想本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哲学家培根
37、所谓爱情能够满足一切,……只是对于情侣而言:至于夫妇,除了以苍穹为屋顶和以绿茵地毯之处,还需要更多的一些东西的。——法国作家巴尔扎克
38、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39、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采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40、比起大自然来,历史对人类的感情更严酷,更残暴。大自然要求人们仅仅满足于天赋的本能,而历史却要强制人的理智。——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41、对孩子的要求,如果没有充分的理由加以拒绝,就应该给予满足;如果有不答应这种要求的理由,那就不允许他耍赖。一旦拒绝,就不要改变。——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康德
42、聪明适用于一切,却不能满足一切。——瑞士哲学家阿米尔
43、要知道,人们所发现的,或上帝和自然之仅赐予人类的所有美好的事物、理性和全部满足,所有快乐的感觉,都在于三个词:健康、安宁和称职。——奥地利哲学家卡尔·波普
44、以温和宽厚的心灵去战胜你们的怒气,以谦让去抑制憎恨之心。——以率直的真情去制止不正的欺瞒,以温顺满足之心去打消贪欲吧。——印度传统宗教《耆那教经典》
45、幸福有它的两重性:一方面在于福至心灵,时来运至……另一方面,也是最实际的方面,就是知足常乐地安度日常生活,这也就是说,头脑清醒,不干蠢事。——冯塔纳
46、我学到了寻求幸福的方法:限制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设法满足他们。——英国诗人弥尔顿
47、如愿便是满足,满足即是幸福。——中国散文家梁秋实
48、没有成为巨人的人并不需要满足于做一个矮子。——欧内斯特·布拉德
49、友谊往往是由一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瑞典小说家、诗人斯特林堡
50、相识与友谊的关系恰似调情之于恋爱——兴奋,但却又不满足。——亚历克·沃
51、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德国哲学家马克思
52、卑鄙和高傲的动机只会满足愚人、武夫、人类的侵略者和掠夺者的贪于,人们应当放弃这种动机,不要让这些诱人的饮料再麻醉那些自命不凡之徒!——法国思想家圣西门
53、意志是自由自在的,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德国精神病学家弗洛姆
54、我们的销售代表耳聪目明,不断打听出顾客的新需要,把消息传给研究人员。因此,研究人员可以满足顾客的需求,又能提供新产品或新事业。——李维士·李尔
55、对最伟大的人,最不满足的人来说,他们的才能是最严峻的鞭策。——德国作家托马斯《沉重的时刻》
56、教养就是习惯于从最美好的事物中得到满足而且知道为什么。——荷兰语言学家范戴克
57、懒于思索,不愿意钻研和深入理解,自满或满足于微不足道的知识,都是智力贫乏的原因。这种贫乏通常用一个字来称呼,这就是“愚蠢”。——前苏联作家高尔基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特写短文两篇,稍加诠释。先讲知足知不足。
中国有一句老话:“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给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
2001年2月21日
导语: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
曾见冰心老人为别人题座右铭:“知足知不足,有为有不为。”言简意赅,寻味无穷。特写短文两篇,稍加诠释。先讲知足知不足。
中国有一句老话 “知足常乐”为大家所遵奉。什么叫“知足”呢?还是先查一下字典吧。《现代汉语词典》说:“知足指满足于已经得到的(指生活、愿望等)。”如果每个人都能满足于已经得到的东西,则社会必能安定,天下必能太平,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可是社会上总会有一些人不安分守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样的人往往要栽大跟头的。对他们来说,“知足常乐”这句话就成了灵丹妙药。
但是,知足或者不知足也要分场合的。在旧社会,穷人吃草根树皮,阔人吃燕窝鱼翅。在这样的场合下,你劝穷人知足,能劝得动吗?正相反,应当鼓励他们不能知足,要起来斗争。这样的不知足是正当的,是有重大意义的,它能伸张社会正义,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除了场合以外,知足还有一个分(fèn)的.问题。什么叫分?笼统言之,就是适当的限度。人们常说的“安分”“非分”等等,指的就是限度。这个限度也是极难掌握的,是因人而异、因地而异的。勉强找一个标准的话,那就是“约定俗成”。我想,冰心老人之所以写这一句话,其意不过是劝人少存非分之想而已。
至于知不足,在汉文中虽然字面上相同,其涵义则有差别。这里所谓“不足”,指的是“不足之处”“不够完美的地方”。这句话同“自知之明”有联系。
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句老话:“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一句话暗示我们,有自知之明并不容易,否则这一句话就用不着说了。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就拿现在来说,我所见到的人,大都自我感觉良好。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一点小聪明――这能算得上聪明吗?――狂傲恣睢,骂尽天下一切文人,大有用一管毛锥横扫六合之概,令明眼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这种人往往没有什么出息。因为,又有一句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有一句中国老话:“学海无涯。”说的都是真理。但在这些人眼中,他们已经穷了学海之源,往前再没有路了,进步是没有必要的。他们除了自我欣赏之外,还能有什么出息呢?
古代希腊人也认为自知之明是可贵的,所以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要了解你自己!”中国同希腊相距万里,可竟说了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话,可见这些话是普遍的真理。中外几千年的思想史和科学史,也都证明了一个事实:只有知不足的人,才能为人类文化做出贡献。